孟浩然登船远去,触景生情,吟诗抒情。文章再现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故事是诗歌的扩展和阐释,诗歌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在新课标要求背诵的优秀诗文中列第十九,加之学校自编的《古诗文欣赏》学生接触得很早。所以这首诗学生绝大多数会背,诗意也已略知一二。 常规的教材处理是分三步来完成:第一步是揭示题目,解释题意;第二步是学习古诗,理解诗意;第三步学习课文,体会情感。 问题出现:应该承认,上述常规的教材处理和教学设计很容易为教师和学生所接受,原因是教师教起来容易,四平八稳,不容易有“插科”,学生听课也不费力,层次清楚,听懂、记住就行。但是,按照这种方案上课时,却出现了两个明显的问题:一、学生“垂帘听政”等老师讲,和自己无关;二、教材内容学生很容易看懂,课堂教学气氛不活跃,学生兴趣不浓。 问题分析:仔细分析以上问题后,我发现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⑴学生缺少主动参与的动机和机会,缺少必要的成功激励; ⑵教学设计缺少悬念和情境; ⑶对文体研究不够,缺少对“文包诗”结构的整体理解; ⑷对教材挖掘不够,尤其是缺乏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创新能力的教学设计。 事实上,学生的思维活动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在他们感到学习一成不变、枯燥乏味时,心理就会受到压抑,处于“临睡”状态。相反,亢奋的学习氛围,会使学生按捺不住内心的热情,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思维活动也会处于最佳状态,求知欲和创造动机将得到较为充分的激发。亢奋的学习氛围是课堂教学中最需营造的一种沸腾状态,而让学生积极参与、扮演角色、自我揣摩、合作交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是达到这一状态的有效手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巧妙新颖的教学设计,创设一些具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构建有宽度的对话平台,让学生扮演主角,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有利于激活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尤其是创造力。 解决问题的措施:根据以上的分析,我对《黄鹤楼送别》教材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度的挖掘,并将教法进行了重新设计,将贯穿教学过程的教师传授为主改变为学生自学探索为主的教学基本方式。 上课一开始,我就与学生“拉家常”:“你们最近背了哪些古诗?”(学生交流)“有一些古诗还是写送别的呢!谁能背一两首?”(学生回答,教师及时表扬) “听说上课前许多同学已把文章读了好几遍了,肯定有很多地方已经读懂了。请再默读两遍,把你读懂的地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考大家。” 学生在自学、交流中,我再相机渗透学习的方法(从字词、内容、结构、朗读等方面)去认知,去自主建构,去学会提问。学生逐渐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学生在做“小老师”的交流学习过程中得到满足、赏识。主动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去同化外部的教育影响。对它们进行吸收、改造、加工和排斥,并使之与旧知识进行新的组合,有选择地把它们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从而获得的新的知识经验、情感、体验。 接着,我出示第二个思考题:“再读课文,把你这次又读懂的地方或新发现、新体会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考大家。”再次搭建对话的平台。让学生再次亲历语文情境,与课文对话、与作者交流、与他人沟通。通过自主的建构,再去揣摩,再去品味,再对它们进行吸收、改造、加工和排斥,再去习得。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这次学生的思考、交流的加深了。不再仅停留于字词的理解、浅显的主要内容复述,而更多关注的是句子的独特感受、文章的情感体验。学生在享受语文的无穷乐趣,喜悦和满足写在了孩子们的脸上。 最后出示第三个思考题:“自由读课文,把你读不懂的地方提出来,我们一起学。” 又一次给学生搭建对话的平台。这时学生经过吸纳,内化已乐于表达。有一位同学问:“李白和孟浩然为什么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呢?”……这时,学生已经学会了提问,而且敢于提问,善于提问(这一问题正中文章中心),这比什么都珍贵。 总结该课时,让学生用诗、歌为我送行。学生脱口而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一愣,他们很快“创造”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学生送师情”……的豪言壮语。 教学反思:这堂课气氛始终非常活跃。试分析,由于教材教学内容被整体有效挖掘,教学设计独特、新颖,因此教学效果较为理想。再思考,教学中我尊重了学生,关注了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指出:“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和以往学习相比,学生的感觉不一样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其次,课堂教学中还关注了多元的对话。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言:“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构建了有较大宽度的对话平台。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师生与教学环境形成对话。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