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 一、首次教学,引发争论 课始,通过谈话。出示了一个棋盒,学生观察后,板书:有5颗白棋,师马上又出示另一个棋盒,提问:“现在你能不能求出白棋和黑棋一共有多少颗?” 生1:一共有10颗 。因为白棋有5颗 ,黑棋和白棋一样多,5+5=10(颗) 生2:我对他有意见,因为要求一共有多少颗,所以应该知道黑棋有多少颗?现在又没有告诉我们黑棋和白棋一样多的。 师反问其它学生,你们觉得呢?学生同意第二位同学的意见 师顺势板书:黑棋是白棋的3倍 学生自主尝试后,反馈板书: (1)、5+5×3 (2)、 5×3=15(颗) (3)、 5×(3+1) =5+15 =5×4 =20(颗) =20(颗) 对于第一种方法教师问看懂的举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同学能看懂,教师指名回答。 生:5表示白棋,黑棋是白棋的的3倍,5×3就是求出黑棋有15颗,最后求黑棋和白棋就是把黑棋和白棋加起来。其余的学生都表示同意。这时列第二个算式的同学,主动举手说明自己的想法是错的,教师随即进行了改正。 在反馈第三种方法时,只有六、七人能够看懂,这时教师指名两人说自己的想法,两个人站起来后支支吾吾,就是表达不清自己的想法,别的同学都有在摇头说听不明白。这时教师让其中的一位学生和老师一起用刚才的棋子进行演示: 教师和学生边演示边说,白棋有1堆,黑棋有这样的3堆,总数就有4堆,教师引导4堆就是总数是白棋的4倍。这时有近一半的学生能够明白方法,并能用这种方法进行解答。 然后是巩固练习。 课后争论:从学生的起点看,对于第一种方法在第一个环节中已经有效地进行了突破,学生都已经掌握了这种方法,而对于第二种比较灵活的方法,虽然教师有意识的安排了一个实物演示,但学生的体验不深,有许多学生还是一知半解,不明所以然。能来能当学生说不清楚时,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验证、说明道理,给学生以更大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创造”,从面发展学生的思维。 二、调整方案、再次实践 在第一个环节后,对于第二种方法的解释说明教师事先给学生准备了每人6根小棒,然后也指名两人说自己的想法后,学生碰到了同样的问题“说不清楚”,教师马上提问:“当我们说不清楚时可以怎么办?”学生说我们可以通过画来说明,这时教师马上引导:“是啊,我们可以用画一画,摆一摆,接下来我们就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比一比哪个小组能把它说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在小组内合作后反馈如下:
并说,我们小组用一根小棒表示一颗围棋,由于一个人只有6根,所以我们把小组内四个人的小棒合起来,可以看出白棋有一堆,黑棋有3堆,总共就有4堆。 教师顺势引导,现在你们明白了5×(3+1)的意思了吗?3表示什么?生齐答黑棋有三份,1表示白棋有一份,3+1就是表示一共有4份 这时每个小组成员都很高兴,每个小组都有获得了成功。 三、教学后的反思: 1、 自主探究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新课标强调,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是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非只是模仿者。数学课不仅只是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和技能,而应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为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从两节课不同的设计策略当中,明显地感觉到要达到发展学生的思维这个目标,教师必须给予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在第一节课中,由于教师只级了一位学生上台操作演示的机会,学生的动作是被动的,思维是单一的,甚至有的学生是不发展的,还停留在教师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当中。而在第二堂课中,我们鲜明地看到了不同的景象,由于教师给了孩子们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暴露和发展,学生的解释可以说是精彩纷呈,出现了许多有创造性的答案,有的学生想到了用一根小棒表示一颗围棋,有的学生想到了用一根小棒表示白棋一个数量,有的学生想到了用一个圆圈表示一颗围棋,更有学生想到了用一条线段表示白棋一个数量,从中我们不能不为我们的孩子所惊叹,我们是非常有想象力了,只不过在平时我们老师可能说的过多,扶得过牢,没有给学生以充分的展示自己的机会。数学归根结底是数学思维的活动,要让学生成为智慧者,教师必须拥有智慧,为了不让学生的探究流于形式,把更多的精彩留给学生,老师们,请给孩子们更多的探究空间和时间吧! 2、动手操作能让“说不清楚”变成“看得明白”。 如何把抽象的数学数学概念、算理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理解得了的数学事实?动手操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策略。特别是本节课的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他们的抽象思维水平比较低,主要还停留在“直观形象水平”。因此,要理解比较抽象的算理和概念就应以感受性经验为基础。 在第一节课中,教师安排的操作比较简单,只让一位学生和教师一起进行了演示,学生的体验不深,大多数的学生没有得到内化。而在第二堂课,在学生出现“说不清楚”时,教师给了所有学生操作的机会,学生在有了动手画、摆操作的欲望和需要的支配下,使操作成了学生自己主动的选择,学生在操作中获得了广泛的感性认识,体会到了3倍还可以变成3堆、3行甚至是3份,当学生在操作的同时既发挥了学生主动创造的能力,也体会到了实践操作的作用,把抽象的算理转化成了直观的图象,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本来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充满了生机,学生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最后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脱离了操作,上升到数学的思维活动,从中体现了操作活动是为发展学生思维服务的,体现了操作活动的价值。 3、小组合作要在学生需要合作之时 小组合作学习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受到思想教育的一种组织形式,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将传统教学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但在具体的操作中,由于对合作学习本质认识不够,往往停留在形式上,小组合作的作用不仅没有得到体现,还会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起到负作用。从这两次实践中,在使用小组合作这种学习方式时,小组合作的时机显得相当重要,一定体现在学生需要合作之时。当第二种方法5×(3+1)学生说不清楚时,学生想到了摆、画的策略,这时教师有意识的创设了合作的氛围和需要,一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组际间的比赛,通过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得好,能把这种思路说得清楚让别人听得明白。这时小组内各成员情绪高涨,有了合作的需要,在各自小组内,几名理解有困难的学生在优秀学生的引领下,通过他们的操作有的新的体验、认识,,再通过小组间的交流汇报,使小组内的每位成员都获得了不同的成功体验,达到了真正的生生到动。另外,有的小组在需要用小棒操作时,特别是用一要小棒表示一颗围棋时,由于一位学生只有6根小棒,学生自然而然想到了可以把四个人的小棒合起来,共同完成这个任务,体会到了小组合作的作用和价值,使学生有了寻求与他人合作的欲望,体现了合作学习的价值。 所以小组合作学习做为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要真正体现其价值,不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