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美,那么,这个班级一定美;如果每一个人都很棒,那么,这个民族一定有希望! ……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课堂上,教师把学生看作心上的朋友,学生就将教师视为眼中的亲人。教师坦诚洒脱,学生就心门洞开,教师柔情似水,学生则情深如海。这样的课堂,哪有心声不能聆听?哪能有心灵不能理喻?哪有心火不能点燃? 三、倾情点燃孩子的梦想 孙老师的课堂始终洋溢着自由、平等、亲和的对话氛围,让学生心扉开敞、精神漫游、衷肠尽吐。在《最大的麦穗》一课的教学中,他敏锐地抓住“考南大、考北大、考清华”这个可遇而不可求的机遇,趁势为“曾经年少爱追梦”的孩童点燃了一盏不灭的理想之灯。 师:你们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有的同学还能读得声情并茂,真是好样的!如果你们能够潜心地默读课文,与苏格拉底对话,一定会有许多美丽的收获! 生:苏格拉底要求其弟子去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表面上是提出一种要求,实际上是告诉弟子们:时间不能倒流,生命不能重复!有句话说得好,“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人生的路上,我们要把握住每一次机会,不要错失良机。因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师:你理解透彻,语言精当,表达流畅且自信满怀。孙老师非常欣赏你,咱们握握手! 生:书上说“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让我懂得:人要有远大的理想,但也应该注重现实。比如,我的追求是考上北大,如果南大录取了我,我首先上去,以后我还可再考北大的研究生呀! 师:这样,你既读了南大又读了北大,如此的大学经历,是美妙的,也是双赢的!(教师从书中取出一片竹叶)这是我去年从清华校园摘的,我想赠给你。看到这片竹叶,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由考北大改为考清华! (台下大笑) 师:我希望六年后,能读到一封来自清华园的信,而这封信正是你写的。 生:一定会的!(接过那片竹叶,信誓旦旦地说。) 师:我期待着那一天! (台下,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如果说滔滔河流是两山之前的桥,缕缕阳光是天地之间的桥,那么浓浓爱意就是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把爱撒满课堂,教师就会变得胸襟开阔、气度恢弘、左右逢源,学生亦能由此心智灵慧、行为机敏、激情飞扬。如此课堂,堪称用生命点燃生命,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灵魂塑造灵魂。 记得亨·哈·爱丽斯曾经说过:“懂得去爱别人吧,爱能填满整个世界空虚的角落。”是的,世界拥有了爱,大树就可长成团团绿荫,花朵就能流溢阵阵馨香,高天就能拥有片片湛蓝;教师拥有了爱,学生就能谛听到日落月升的呼吸、虫蚁鸟兽的欢歌、云里风里的消息;课堂拥有了爱,教学就能成为以石击石的火花迸射,以思引思的丝丝联结,以情生情的心潮相逐。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在《教育诗》一书中把教育譬喻为诗,而教师对学生的爱无疑可以算是最真最美的诗,有爱就有梦想,有爱就有欢畅,有爱就有希望。教师从内心深处对学生有了这份诗一样美丽纯净的爱,我们的课堂就能酿造理想之蜜,营养孩子的整个生命;就能点亮理想之灯,烛照孩子的整片心空;就能种植理想之树,绿化孩子的整个季节! 浙江省绍兴县湖塘街道宾舍小学 叶刚 【作者简介】: 叶刚,74年出生,94年工作,现学历本科。曾在《小学教学研究》《教学与管理》《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小学教学参考》等重点刊物发表《以“研读”理念教〈草船借箭〉》《“软设计”:让精彩随机生成》《直觉天成铸语感》《佳词妙句巧点击》《将“新概念”演绎到底》《创意无限的“同一堂课”》等教研文章30余篇。【教育资料】作者。 耿贵:。(全日制学校) 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事情,这就要求教师果断、巧妙地采取措施,迅速妥善处理。下面以我亲身经历的一件课堂突发事件为例,谈谈自己的认识。 从教二十余年,最难忘我由乡下调入县城任教时的第一节数学课。当教学过程进行到课堂练习时,一位学生笔直地坐着,笔和本都在课桌上摆着,并以挑战的目光注视着我。我走到他面前问道:“你为什么不做练习?”该生用非常生硬的口气答道:“我没有笔,也没有纸,怎么做练习?”全班同学都回过头来,目不转睛地看着我。那些目光中有洋洋得意,有嘲讽,也有忧虑和担心,这不是故意刁难老师吗?应该怎么处理?是训斥一顿,还是置之不理?当时理智告诫我,既不能轻易发火,又必须立即巧妙处理。否则,不仅会造成第一节课的失败,还会影响自己为人师表的形象。片刻沉默之后,我转身回到办公室(恰好在教室隔壁),取来自己的笔和纸放到这个学生的桌上郑重地说:“请同学们继续做练习”。下课后,这位学生尾随我来到办公室,将我送他的笔和纸放到办公桌上说:“老师,对不起,我们几个同学想看看您到底哪里与众不同,请不要生我们的气。”这时,又有几名学生走进办公室。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在受到学生顶撞和刁难时,切不可丧失理智,大发雷霆之怒。那样不仅会使自己难堪,还可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如果处理得当,就架设了一座师生沟通思想和联络感情的桥梁。此时,教师就能怀着一颗对学生炽热的爱心,积极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学生也会信赖和尊重老师,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诲,并不断自觉地增强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所以,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时,教师首先要保护当事人的尊严,不能使突发的事件损伤学生的身心健康。其次要不影响其他学生的正常学习活动,巧妙而果断地将突发事件转化为有益的教育因素,使全体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这种灵活应变的教育艺术是厚积薄发的结果。比较幸运,我抓住了这次事件带给我的契机,把它转化成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 (作者单位系河北省青龙县教育局)
【教育资料】耿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