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1、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______反映。
2、注意的两个重要特点是______、______。
3、我国心理学界通常把情绪划分为______、激情和______。
4、意志的品质有自觉性、______、______和______。
5、人的个性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______和______。
二、名词解释
1、知觉恒常性
2、记忆
3、集中思维
4、动机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1、空间知觉是人脑对事物的顺序性和延续性的反映。( )
2、所有遗忘都是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能再认和回忆。( )
3、激情是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情绪状态。( )
4、性格俗称为性情、脾气。( )
5、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正比关系。( )
四、单选题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
A.1789 B.1897 C.1879 D.1987
2、第一位科学心理学家是( )
A.弗洛伊德 B.冯特 C.艾宾浩斯 D.马斯洛
3、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
A.尊重 B.求知 C.自我实现 D.安全
4、智力的高级表现是( )
A.抽象思维 B.创造力 C.观察力 D.创造想象力
5、问题解决的第一阶段是( )
A.提出问题 B.提出假设 C.检验假设D.分析问题
6、记忆的首要环节是( )
A.保持 B.再认 C.回忆 D.识记
7、某人稳重踏实,勤奋刻苦,做事认真细致,他(她)的气质类型倾向于( )
A.抑郁质 B.粘液质 C.多血质 D.胆汁质
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知觉的基本特性( )
A.理解性 B.规律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9、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
A.9±2 B.8±2 C.7±2 D.6±2
10、( )影响人的活动效率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思维
五、简述题
1、简述人的心理实质。
2、简述感觉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3、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阶段。
4、动机冲突有哪些类型?如何解决?
5、简述胆汁质气质的行为特征
6、简述个性心理的结构。
六、论述题
1、举例说明引起心境的原因,并谈谈你是如何调节自己的不良心境的。
2、联系个人实际说明,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整体
2、选择性 集中性
3、心境 应激
4、果断性 自制性 坚持性
5、个性心理倾向性 个性心理特征
二、名词解释
1-5:× × × × ×
四、单选题
1-5:CBCBA DBBCA
五、简述题
1、心理是脑的机能,任何心理活动都产生于脑,即心理活动是脑的高级机能的表现;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即所有心理活动的内容都来源于外界环境;心理是外界事物在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2、感觉知觉的区别: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属性。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认知活动,而知觉则是属于感觉的一种认知活动。
感觉知觉的联系:感觉和知觉又是密不可分的,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总是在感觉的基础上进行的。
3、问题解决的基本阶段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想象的概述。
4、人类的动机是复杂多样的。从不同的侧面,可以把动机分成以下种类:
(1)生物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2)内因性动机与外因性动机
(3)进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
(4)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
(5)合理动机与不合理动机
5、胆汁质气质的行为特征:这种气质类型的人感受性较弱,耐受性、敏捷性、可塑性均强,兴奋比抑制占优势,外向;行为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冲动,心境变化剧烈,具有外倾性。兴奋而热烈是其主要特色。
6、个性心理作为整体结构,可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系统,即个性倾向性(动力结构)和个性心理特征(特征结构)。
(1)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个性中的动力结构,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决定社会个体发展方向的潜在力量,是人们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也是个性结构中的核心因素。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与世界观、自我意识等心理成分。在个性心理倾向中,需要是个性积极的源泉;信念、世界观居最高层次,决定着一个人总的思想倾向;自我意识对人的个性发展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2)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中的特征结构,是个体心理差异性的集中表征,它表明一个人的典型心理活动和行为,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个性对心理活动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使心理活动有目的、有选择地对客观现实进行反映。个性差异通常是指人们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异。
六、论述题
1、引起心境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生活上重大事件、事业的成败、工作的顺利或挫折、人与人相处的关系以及激情遗留下来的影响等,都可成为引起心境的原因。心境还可由自己身体的自我感觉所引起,如身体的健康水平,精神充沛或疲劳状态等。此外,自然环境的变化也能引起心境的变化。春光明媚、秋高气爽,会引起心境振奋舒畅。
调节自己的不良心境
(1)学会放松。当感到过分紧张、烦恼、害怕时,可采用深呼吸的方法,或自我暗示的方法,使自己的身心放松。
(2)学会转移注意。一定的情绪是与一定的情境相关的。当感到情绪糟糕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便可使情绪得到缓解。
(3)学会宣泄。如果有不愉快的事情及委屈,不要压在心里,而要向知心朋友和亲人诉说出来乃至大哭一场。这种发泄可以释放内心的郁积,对人的身心有利。
(4)学会自我解嘲。当一个人的追求得不到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常为失败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用以安慰自己,就像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童话一样,这被称作“酸葡萄心理”。与此相反的是“甜拧檬心理”,即用各种理由强调自己所拥有的是好的,以此冲淡内心的不安与痛苦。这种自欺欺人的方法,偶尔用一下作为缓解情绪的权宜之计,对于帮助人们在极大的挫折面前接受现实,接受自己,避免精神崩溃不无益处。
(5)学会幽默。不过,要指出的是,良好的心境终究是源于成熟的自信和丰富的人生阅历。
2、气质与性格具有如下的关系:
(1)性格对气质具有一定的影响:人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客观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掩蔽或改造着气质,使其服从于实践活动的要求。
(2)气质影响性格的表现特点,使性格的表现涂上气质的特色:比如,同是勤劳的品质,多血质的人常常是充满热情地去工作,粘液质的人则不动声色、从容不迫地工作。
(3)气质能影响性格的发展度:比如,胆汁质和多血质的人,由于神经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因此,他们比粘液质更容易形成果断和勇敢的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