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学习迁移及其促进
第一节 学习迁移的实质及其作用
1、学习迁移的涵义:学习迁移(简称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
2、正迁移与负迁移:按照迁移的性质,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积极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负迁移(消极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阻碍作用。
3、学习迁移是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是使习得的知识、技能与道德规范向能力与品德转化的关键。
3、形式训练说: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
4、相同要素说: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具有相同的因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会改变另一个机能。
5、学习迁移的影响条件(简答题)(1)学习对象的共同因素(2)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3)认知机能与策略(4)定势的作用:定势也叫心向,指的是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这种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
6、怎样有效促进学习迁移(论述题)
(1)合理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一切教学工作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确立教学目标是促进学习迁移的重要前提。(2)科学精选教学材料:根据学习迁移规律的要求,应把各学科中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教材内容要随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因此精选教学内容时,必须注意用科学的新成就来代替过时的材料,不断取舍,使之符合科学发展的水平。(3)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把作为教材的基本科学成果精选出来以后,如何组织这些材料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如果编排的不合理,迁移的效果就小。因此,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基本标准就是要使教材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4)有效设计教学程序:教学程序既包括宏观方面的整体安排,也包括微观方面的每一节课的教学程序设计。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努力探讨观念之间的练习,找出他们之间的异同,消除学生认知的矛盾。(5)教授学生学会学习:学习不是让学生掌握一门学科或者几门学科的具体的知识与机能,而且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即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习方法是一种学习经验,它可以对后继学习产生一种比较广泛的迁移。
第七章 认知发展与知识的领会
第一节
1、感觉: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与特征。
2、知觉: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它是人脑对各种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3、观察:观察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有意识的,主动和系统的知觉过程,也叫“思维的知觉”。
4、思维:思维是以已有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5、思维品质主要是指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等方面。(判断、多选)
6、人类个体思维的发展历程:(1)言语前思维阶段(2)知觉行为思维阶段(3)具体形象思维阶段(4)形式逻辑思维阶段:形式逻辑思维是初中生的典型思维。(5)辩证逻辑思维阶段:辩证逻辑思维是大学生的典型思维,亦称理论的抽象逻辑思维。
7、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简答)(1)处于由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2)在常规思维继续发展的同时,创造思维也在显著发展。(3)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思维的元认知。
第二节 教材直观与知识的感知
1、直观的对象而言,可以把直观分为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三种。
2、实物即实际事物,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实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3、模像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它是实际事物的模拟品,而非实际事物本身。
4、提高教材直观与知识感知效果的条件(论述题)
(1)灵活运用各种直观形式。a 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的选用。一般而言,模像直观的效果优于实物直观。我们强调的是先进行模像直观,在获得基本的科学概念和科学原理后再进行实物直观的学习效果。b 词(言语直观)与想象(实物和模像直观)的配合。增强直观的效果,不仅要注意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的合理选用,而且必须加强词与形象的结合。并想法设法丰富学生的记忆表象。(2)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运用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等感知规律,可以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实现有效的观察。(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前,教师应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进行有关知识的准备,并拟定详细的观察计划。观察过程中,要认真学生观察的技能和方法,观察后,要求学生对观察结果和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和总结,写出观察报告。(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在直观过程种,应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在可能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改变学生“教师演,学生看”的消极被动的直观方式。
5、教材概括与知识理解的一般过程:(1)分析与综合(2)比较(3)抽象和概括
6、提高教材概括与知识理解成效的条件(论述)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正例又称肯定例证,指包含着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反例又称否定例证,指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一般而言,概念或规则的正例传递了有利概括的信息,反例则传递了有利于辨别的信息。
(2)提供丰富多彩的变式: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
(3)科学地进行比较:概括过程就也就是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的过程。比较有两种方式: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区分对象的一般与特殊以及本质与非本质的比较过程,对于科学知识的概括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在实际教学情境中,教师应该启发学生进行自觉的概括,鼓励学生自己去总结原理、原则。在概括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自己去归纳和总结。
第八章 记忆发展与知识的巩固
第一节 记忆及大学生记忆的发展
1、记忆: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现(再认或回忆)等方式,在人的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识记是记忆的第一个环节,保持是第二个环节,再认或回忆是第三个环节。
2、记忆的类型: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看书并判断现象属于哪一类)
3、瞬时记忆:瞬时记忆的储存时间大约为0.25_2秒,短时记忆保持时间为5秒_2分钟,长时间的保存时间一般是一分钟以上许多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
4、大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简答题)
(1)逻辑记忆能力达到显著提高(2)各种记忆品质得到全面发展(3)掌握各种有效的记忆方法。
5、影响知识识记与编码的主要因素(论述题)
(1)材料的数量与性质。(2)识记的目的性与主动性(3)对材料意义的理解度(4)组块化编码(5)尽可能使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6)觉醒状态(7)识记的信心
第三节 知识的保持与信心存贮
1、知识保持与存贮的组织形式(多选):(1)空间组织(2)系列组织 (3)联想组织(4)网络组织 (5)更替组织
2、遗忘:记忆的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就是遗忘。对于遗忘发展的进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遗忘的发展不是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3、记忆遗忘的理论解释:(1)衰退说:遗忘是由记忆痕迹衰退引起的,消退随时间的推移自动发生。(2)干扰说:即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理解,出一个现象,判断二者)(3)同化说(4)动机说
4、怎样合理复习,防止遗忘(论述题)
(1)复习实际要得当:遗忘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先快后慢”,要提高巩固复习的效果,必须在遗忘还没有发生以前及时进行,这样才能节省学习时间。在教学种应遵循“及时复习”的原则。
(2)复习的方法要合理:对教材的复习,从时间分配来说,由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分散复习(每次时间短,次数多),一种是集中复习(每次时间长,次数少),在教材中应鼓励学生进行分散复习,不要等倒考前集中算“总帐”。应综合使用整体复习与部分复习。整体复习指每次复习整篇材料;部分复习指把材料分成几个部分进行复习。综合使用整体复习与部分复习,即先进行整体复习,而后把材料分成几个部分,进行部分学习。一般综合复习效果最好,如果材料是彼此具有联系的,必须根据不同情况具体安排,材料比较简短,可以采用整体复习法,材料比较复杂、冗长,则宜采取综合复习法。
(3)复习次数要适宜:教材的保持或遗忘与复习的次数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复习次数越多,识记和保持的效果越好,反之,则遗忘发生愈快。促进保持和防止遗忘,必须注意从学习时机,学习方法、学习程度等方面综合考虑。
第九章 认知策略与心智技能的形成
1、知识:知识就是个体通过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著名认知学家安德森把个体的知识分为两类,一类为陈述性知识,一类为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它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具有动态的性质。程序性知识又可以分为两个亚类,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
2、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心智加工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程序性知识。它体现着学习者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体现着个体自我控制与调节的能力。
3、元认知:元认知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
4、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5、心智技能的分阶段形成(多选):(1)原型定向(2)原型操作(3)原型内化
第十章 问题解决和创造性的培养
1、问题:就是疑难或称“难题”,是个人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而感到疑难的情境。
2、问题解决的早期模型:(1)桑代克的尝试--错误模型。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于20世纪初提出的一种阐明解决问题的性质和过程的模式,认为问题解决是一个尝试错误性质的渐进过程,一个通过尝试,错误的行为动作逐渐减少,正确的行为动作逐渐增加,最终形成固定的、稳定的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2)苛勒的顿悟模型。德国心理学家苛勒于1917年提出了一种阐明解决问题的性质和过程的模式。该模式认为问题解决要求看出问题情境中的各种关系,而对这种关系的理解是突然产生的,是一个顿悟过程。尝试--错误是顿悟的前奏,顿悟是联系到某种程度时出现的结果,是尝试--错误的飞跃。尝试--错误和顿悟在人类的学习和问题解决中均极为常见,它们是两种不同方式、不同阶段或不同水平的学习和问题解决类型。(3)杜威的问题解决模型(4)瓦拉斯的创造性解决问题模型。
3、问题解决的一般认知过程:(1)发现问题(2)明确问题 (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
4、问题解决的主要影响因素(简答题)
(1)有关的知识经验(2)定势与功能固着定势是在先前的活动中形成的、影响当前问题解决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3)问题情境 (4)酝酿效应 (5)原型启发(6)情绪和动机状态
第三节 创造性及其培养
1、创造性指个体产生独特性成品的能力或特性。有真创造和类创造之分。对真创造而言,它是一种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而类创造性产生的成品在人类历史上并非首创,只对个体而言具有独创性。
2、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而福特提出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把智力区分为三个维度:内容、操作和产品。
3、发散思维指能从多种设想出发,不按常规地寻求差异,使信息朝着各种可能的方向辐射,从多方面寻求答案,从而引出更多的信息。它有三种基本特性:流畅性、灵活性(变通性)和独特性。
4、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论述题)
例1:什么是创造性思维?有哪几部分构成?
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既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又离不开创造性的想象。(1)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相结合。分析思维既逻辑思维,是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直觉思维是依靠直觉突然看到解决问题的途径,预感到问题或者情境的意义和结果,并直接指向目标。(2)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相结合。辐合思维遵循单一的模式归一地寻求答案,思维过程就是明确地指向这个正确的答案。发散思维是假定一个问题有多种答案,思维的方向向外发散,寻找各种可能的正确答案。在学习和创造性活动中,这两种思维是紧密联系的。在学习活动中,只有把这两种思维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地发展其创造性思维。(3)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抽象思维指运用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形象思维指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都必须达到一定的阀限,才有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4)再造想象基础上的创造想象。想象是一种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成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比再造想象具有更多的创造成分,是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最主动、积极的因素。
例2: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环境: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一个能支持或高度容忍标新立异和偏离常规者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2)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的基本原则是,在集体解决问题的课堂上,暂缓作出评价,以便于学生踊跃发言,从而引出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案。a禁止提出批评性意见b鼓励提出各种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c鼓励各种想法,多多益善d追求与众不同,关系不密切的甚至离题的想法。
(3)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戈登技术:美国学者戈登于1961年提出的培养创造能力的技术,是运
用头脑风暴法在讨论问题之前向与会者或学生提出完整和详细的问题。
第十一章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自我教育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涵义与结构
1、自我意识的涵义: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自我意识包括个体对自身的意识和对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意识两个方面。
2、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1)自我认识、自我认识和自我调控(2)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自我调控(3)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1、个体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1)自我中心期(2)客观化时期(3)主观化时期
2、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论述题)
(1)全面认识自我全面认识自我是形成正确自我意识的基础。通过对他人的认识来认识自我
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 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 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来认识自我。(2)积极悦纳自我悦纳自我,就是对自己的本来面目抱认可、肯定的态度,是否悦纳自己是能否发展健康的自我体验的关键和核心。(3)努力完善自我:自我完善是个体在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的基础上,自觉规划行为目标,主动调节自身行为,积极改造自己的个性,使个性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要求的过程。树立正确理想自我,努力提高现实自我。
第十二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
1、态度: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
2、态度的结构:(1)态度的认知成分(2)态度的情感成分(3)态度的行为成分
3、品德: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品德不是先天的禀赋,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活动获得的,其实质是把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规范内化为主体内在的道德行为观念,并进而通过个体的道德价值取向,稳定地调节主体外显的道德规范行为的过程。
品德具有两个基本特征:(1)稳定的道德行为(2)以道德观念为基础,是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的有机统一。
4、品德的心理结构是什么?
(1)道德认识:道德认识也叫道德观念,指对道德行为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3)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是完成道德任务达到道德目的的手段。
5、道德发展阶段论:儿童道德发展——自律——发展
(1)皮亚杰的研究:皮亚杰对儿童的道德发展判断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有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皮亚杰认为,儿童在6岁以前处于无道德规则阶段,在6-10岁属于他律道德阶段,10岁以后的儿童进入自律道德阶段。
(2)柯尔伯格的研究: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段论。水平一:前习俗水平。水平二:习俗水平水平三:后习俗水平
6、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是:(1)遵从:遵从包括两种情况,从众和服从。从众是指人们在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愤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2)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其实质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出发点是主体企图与榜样一样。(3)内化
7、品德改变的一般过程与条件:(1)醒悟阶段(2)转变阶段(3)巩固与稳定阶段
第十三章 群体心理与人际交往的调适
1、群体的概念与特点:群体也称团体,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的目的,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到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个以上的人群。群体具有三个特点:(1)群体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目标(2)群体是组织化的人群(3)群体成员心理上有依存关系和共同感,并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
2、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根据群体是否具有显著的表面结构,将群体划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的特点是成员具有固定编制,非正式群体是自发形成的群体。
3、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1)社会助长也成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社会助长作用的原因在于群体的背景增加了人们的内驱力。(2)社会惰化:社会惰化,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4、从众与服从:(1)从众是指人们在群体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心理状态,即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2)服从是指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者别人的意见而作出的行为。服从可能是处于自愿,也可能是被迫的。从众是对社会舆论,群体的气愤压力的服从,既“随大流”。
5、模仿:模仿是指个体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受到他人行为的刺激影响,而引起一种与他人的行为类似的行为。模仿有两种:一种是有意识的模仿,一种是无意识的模仿。
6、集体凝聚力的培养(简答题)
集体凝聚力是集体对成员的一种吸引力,也就是集体成员愿意留在集体中的倾向。集体凝聚力对于集体的存在和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集体凝聚力的培养方法:(1)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2)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3)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
7、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人际交往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从动态的角度说,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品交往,从静态的角度来说,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已经形成起来的关系,既通常所说的人际关系。
8、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根据双方的情感卷入水平,自我暴露水平的不同,将人际交往分为定向、情感探索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9、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1)交互性原则(2)社会交换原则(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4)情境控制原则
10、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论述题)
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1)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人们会在初次交往的短短几分钟内形成对交往对象的一个总体印象,第一印象建立的好坏与否,将深刻的影响着交往的深度。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的6个途径是: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微笑;多提别人的名字;做一个耐心的听者;谈符合别人兴趣的话题;以真诚的方式让别人感到他很重要。(2)主动交往(3)移情:移情就是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用别人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移情是沟通人们的内心世界的情感纽带。
良好人际关系的维护:(1)避免争论:解决问题不一致的最好途径是讨论、协商,而不是争论。(2)不要直接批评、责怪和抱怨别人。(3)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4)学会批评。
第十四章 心理健康教育
1、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的内容。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无心理疾病;其二,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顺应环境并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简答题)
(1)能够从心理上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2)能够较好地适应现实环境(3)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4)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较好地协调与控制情绪。(5)合理的行为(6)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3、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简答题)
(1)自豪和自卑的内心冲突(2)渴望交往和自我封闭的矛盾(3)独立和依赖的矛盾(4)理想和现实的矛盾(5)富于思考与认识偏激的矛盾
4、如何帮助学生调整自己、适应大学的生活模式(简答题)
(1)提高学生自理能力(2)学会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3)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4)端正专业思想,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5、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简答题)
(1)培养大学生的交往意识和技能(2)克服交往中的认知障碍(3)寻求一些具体方法来解决人际关系问题
6、大学生择业与求职的心理健康教育(简答题)
(1)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与职业辅导(2)大学生职业辅导的任务和策略: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世界,帮助学生发展健全的职业自我概念(4)求职技巧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