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在下列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每空1分,共15分)
1. 教育学就是研究_________和________,揭示________的一门社会科学。
2. 我国中小学的考试制度主要由 和 两个部分组成。
3.一般来说,学校德育内容的编排可以采用 和 两种方式。
4教学是学校实现 的基本途径。
5.教学原则是人们对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反映了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它既指导 ,同时也指导 ,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
6.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讲,主要有 、环境、教育、 等。
7.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组合,但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组合主要有三种,它们分别是 、 、 。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每题的正、误,在正确的命题后划“√” ,在错误的命题后划“×”,每题1分,共10分)
8“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错误都在于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和目的性。 ( )
9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一个国家办学的结构。 ( )
10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要受文化发展的制约。 ( )
11.教育者严格要求学生,就很难尊重信任学生。 ( )
12.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就是看他们对是非、善恶、荣辱等的判断能力。 ( )
13.学科设置是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 ( )
14.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必须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 ( )
15.教育学范畴的德育和伦理学范畴的德育是有区别的。 ( )
16.政治课与其它学科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 )
17.班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教育的巨大力量。 ( )
三、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后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18.教育史上被称为西方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派奠基人的教育家是( )
A斯宾塞 B福禄贝尔 C杜威 D赫尔巴特
19颁布世界上第一部义务教育法令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20.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承担的任务不同,但相对于其它因素而言,都处于( )
A主体地位 B主要地位 C重要地位 D基本地位
21.从教育发展的历程看,教育产生的直接必要条件是( )
A语言 B教科书 C生产劳动 D教学手段
22.从学校教育的产生看,学校这种专门的教育组织和活动形式首先出现在(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3.学校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 ( )
A决定作用 B主导作用 C基础作用 D核心作用
24.“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
A循序渐进原则 B可接受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25.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
A备课 B上课 C课后辅导 D编写教学计划
26.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具有重视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这一显著特点的是: ( )
A个别教学制 B道尔顿制 C分组教学制 D特朗普制
27.班主任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着( )
A领导作用 B教导作用 C主导作用 D引导作用
四.简答题(每题7分,共28分)
28.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29.一名优秀班主任应具备哪些素质?
30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课?
31教学的任务是什么?
五、论述题(27分,其中32小题15分,34小题12分。)
32.如何理解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既是客体又是主体。
33.如何理解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
要求:①论述要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
②论述要理论联系实际;
③字数不少于300字。
公共教育学试题答案(十三)
一、填空题:
[评分说明] 1)7道小题共15个空,每空1分,共15分;
2)以标准答案为准,答对给分,不答或答错不计分。
[标准答案] 1教育现象 教育问题 教育规律
2考查 考试
3阶段性编排 系统性编排
4教育目的
5教师的教 学生的学
6遗传 个人主观能动性
7传授—接受教学 问题—发现教学 程序教学
二、判断题
[评分说明] 1)共10道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2)判断正确计1分,不判断或判断错不记分。
[标准答案]8√9√10√11×12×13√14×15√16√17√
三、选择题:
[评分说明]1)共10道题,每题2分,共20分;
2)以标准答案为准,答对记2分,答错或不答不记分。
[标准答案] 18 D 19 D 20 A 21 C 22 B 23 B 24 C
25 B 26 B 27 C
四、简答题:
[评分说明] 1)共4道题,每道题7分,共28分;
2)每小题按标准答案的要点记分,要点正确记分,要点不正确或未答出要点不记分。
[参考答案]
28.1)对教育事业的道德——忠诚教育、献身教育;(2分)
2)对学生的道德——热爱学生;(2分)
3)对教师集体的道德——团结协作;(1分)
4)对自己的道德——以身作则、为人师表。(2分)
29.1)高尚的思想品德;(2分)
2)坚定的教育信念;(1分)
3)家长一样的心肠;(1分)
4)较强的组织能力(1分)
5)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1分)
6)善于待人接物(1分)
30.从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书育人、教学组织、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方面去回答,回答六方面以上得7分,每少回答一方面则扣1分。
31. 1)传授和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3分)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体力;(2分)
3)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个性;(2分)
五、论述题:
[评分说明] 1)共2 小题,33小题12分,34小题15分,共27分;
2)每小题按标准答案的要点评分:要点的观点正确,展开论述,论据充分,联系实际,条理清楚记分;要点的观点正确,或未展开论述,或论据不充分,或未联系实际,或条理不清楚,只记该要点得分的1/2;要点的观点错误则不记分。
[参考答案]
32.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是客体:(7分)
1)学生作为教育客体的主要依据;
2)学生作为教育客体的心理特点;
3)学生作为教育客体的教育要求。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是主体:(8分)
1)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主要依据;
2)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心理特点;
3)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教育要求。
33.1)教师是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者;(3分)
2)教师是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成长的导师;(3分)
3)教师是社会劳动力的再生产者;(3分)
4)教师劳动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和隐含性。(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