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说明] (1)共15小题,17个空,每空1分,共17分;(2)以标准答案为准,填正确记1分,不填或填错不记分。
[标准答案] 1、大教学论
二、选择题:
[评分说明] (1)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2)以标准答案为准,选择正确,每项记2分,选择相近(或相似)答案或者选错不记分。
[标准答案]16.③
三、简答题:
[评分说明] (1)共5小题,共24分;( 2)每小题按标准答案的要点记分;要点正确记分,要点不正确或未答出要点不记分。
[参考答案]
29.答: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分);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2分);③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2分)
30、教育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反过来,它对生产力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通过教育可以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3分)(2).教育还可以实现科学知识和技术的生产和再生产。(3分)
31、答:(以下各点各2分)(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2)教师劳动的复杂性。(3)教师劳动的示范性。(4)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32、答:(以下各点各1分)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教学内容正确;教育方法恰当;教学结构紧凑;教学组织合理。
33、答:教学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积极主动地学习系统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陶冶品德、形成全面发展个性的培养人的活动。(2分)普通中小学教学的任务一般包括如下几项:(以下各点各1分)(1)向学生传播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要完成的首要任务,通常称为“双基”教学。(2)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3)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增加学生的体力。
四、论述题:
[评分说明]( 1)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2)每小题按标准答案的要点评分:要点的观点正确,展开论述,论据充分,联系实际,条理清楚记分;要点的观点正确,或未展开论述,论据不充分,或未能联系实际,条理不清楚,只记该要点得分的1/2;要点的观点错误则不记分;(3)字数在200字以下,150字以上在小题总分中扣1分;150字以下在小题总分中扣2分。
[参考答案]
34.答案要点:学习和研究教育学既是我们做一个教师的起点,也是我们做一个教师的最终追求。(1)有利于提高我们对教育事业战略地位的认识,热爱教育工作。(2)有利于掌握教育规律,增强教学能力。(3)有助于提高我们高尚的师德修养,自觉为人师表。(4)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其它各门教育学科。
35、答案要点:(1)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涵义(2分),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选择时所持的一种态度倾向。(2)关于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争论(3分):个体本位论、社会本位论、实用主义的教育目的。(3)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a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指在资本主义初期旧式分工使人的发展片面化,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的条件下,工人“体力和智力的统一、和谐和充分、自由的发展学说。(3分)b.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实际上是社会历史过程中社会矛盾的一种体现。(6分) ①从社会历史的总的进程来看,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是密切联系的,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因此,总的来说教育目的两种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而不是截然对立的;②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很尖锐;③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的发展与社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才能完全一致。
36、答案要点:(1)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贯彻本原则的基本要求: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
一、(30分)
1.(8分)(l)皎
(3)例:你可以跟随范仲淹登临岳阳楼,抒发一心系情于民的高尚情怀;还可以和法布尔一起观察昆虫世界,体验大自然的美妙神奇等等。(4分)
2.(3分)例:批评许广平的论文基本没有自己的观点(或好的论文要善于阐发自己的观点。或不能充分阐述自己观点的论文不是好论文等)。
3.(10分)
(1)浅草才能没马蹄。(1分)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2分)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1分)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分)
(5)例: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2分,课内外皆可)
(6)例:孟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诸葛亮: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分,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4.(6分)
(l)例①奋发图强的弱者也能战胜骄傲自满的强者。
例②人不能自高自大,有了优点长处也不能骄傲,骄傲使人落后。
例③不管做什么事,都应该定下一个目标,只要认真执着地去做,就一定会成功!(3分,言之有理即可)
(2)①《格列佛游记》
5.(3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符合题目要求,没有语病即可。(没有使用修辞手法,如:“祝母亲节快乐”得1分)
阅读(60分)
二、
(一)(16分)
6.(2分)从 小 丘 西 行 百 二 十 步/隔 篁 竹/闻 水 声/如 鸣 佩 环/心乐 之。
7.(4分)(l)大约(2)忽然(3)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4)因为(认为)
8.(4分)(l)凄神寒骨,悄怆幽邃。(2分)(2)②(2分)
9.(4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言之有理即可。
10.(2分)醉翁亭中,赏心悦目。
(二)(4分)
11.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枯竭了(或耗尽了)。(2分,意思对即可)
12.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2分)
三、(18分)
13.精神(1分)他们只拥有现实世界,缺少更为浩瀚更为丰富的精神世界。(3分,意思对即可。如果答“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得1分。)
14.人们从读书学做人(或“人们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或“读书加惠于人们的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2分)道理(或理论)(l分)
读书可以使人向善避恶。任分)
15.可以就第3、4段的第一句话谈,言之有理即可。如:因为读书可以增广知识,陶冶精神,能使人不断追求崇高,情趣变得高尚。(4分)(如果答“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得2分)
16.引文(略)(2分)思考和体会(略)(3分)
四、(2分)
17.(l)狼嚎叫的目的是为了相互联络。(2)狼是大科动物中体型最大的物种。(3)狼不会主动攻击人类。(4)狼是一种随遇而安的动物,到处都能生存,不择食,适应性强。(5)狼对不同动物的狩猎策略是不一样的。(6)有血缘关系的狼群居,有严格的等级行为。(7)狼都爱护小狼,会在双亲不在时照顾小狼。以分,能回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18.(l)荒唐的、没有根据的话。(2分)
(2)狼狈为奸
19.举例子(2分)以具体事例说明对不同动物,狼的狩猎策略是不一样的。(2分)
20.(l)世界上没有什么动物像狼那样被人误解并被危言耸听地夸大、扭曲形象,让人无缘无故地害怕。(2)狼在许多情况下,如果不是被逼杀得走投无路或者饥饿、生病,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类的。相反,人却一直对狼大肆猎杀、茶毒、套捕。(或:狼的桀骛不驯、智慧坚忍等特点常常令人无奈,于是人们便编出许多诬蔑之辞。)(3)狼对鹿种群的择优遗传大有神益,是捕食者对被捕食者的优胜劣汰。(4分,能答两个要点即可)
例:摘录:“人若能达到‘狼心狗肺’的标准,岂不成了侠义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