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评价过程中要解决哪些问题,经历哪些步骤?
要解决的问题如下:
(1)评价概念是否合适;
(2)搜集和加工信息是否合适;
(3)报告评价结果的信息是否合适。
要经历的步骤如下:
(1)把焦点集中在所在研究的课程现象上;
(2)搜集信息;
(3)组织材料;
(4)分析资料;
(5)报告结果。
什么是教学,包含哪些方面?(7.1)
(1)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它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
(2) 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3) 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4) 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教学的作用是什么?
(1) 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2) 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 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为什么说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1)它使个体的认识突破时空局限及个体直接经验的局限,扩大了他们的认识范围,赢得了认识的速度。
(2)使个体的身心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结合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在一个统一的过程中实现德、智、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什么是教育任务,制约教育任务的因素是什么?
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教学价值取向决定的,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
制约教育任务的因素是:
(1) 教育目的;
(2) 学生年龄特征;
(3) 学科的特性;
(4) 教学的时空条件。
普通学校教学任务有哪些?
(1) 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 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 培养学生注意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普通中小学传授系统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具体指标是什么?
(1)能促进青少年学生智、德、体、美的全面发展,使他们具有一个现代人所具有的素质;
(2)能为他们参加现代生产劳动和政治文化生活创造必要的条件;
(3)能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各种专门知识和从事科学研究、进行创造发明奠定初步的基础。
怎样理解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的教学任务?
(1)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不仅是顺利地、高质量地进行教学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的要求,因而这是现代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2)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发展以思维为核心的认识能力;不仅要发展学生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体力,注意教学卫生,保护学生视力,增强学生的体质,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特别是要通过发展性教学,启发诱导学生进行推理、证明、探索和发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要求。
现代教学是如何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
现代教学非常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协调学生知识、智力、兴趣、情感、性格等各方面的因素,追求教学与教育的统一,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通过教学,激励发展每个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不仅使他们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而且有自觉能动性、独立性和开拓创新性,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平等观念和合作精神。
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表现如何?
教学过程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间接认识世界。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1)认识的间接性。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并在教学中间接地去认识世界。
(2)认识的交往性。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学活动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3)认识的教育性。教学过程中的认识追求与实现着学生的知、情、行、意的协调发展与完善人格的养成。
(4)有领导的认识。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有那些?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有哪些?
(1)引起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教学中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与人类实践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得有什么不同?
(1)教学中往往将直接经验典型化、简约化;
(2)主要方式是实验、演示、教学录像,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社会调查,设置模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等:
(3)选择的材料是经过改造的、少量的,且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
怎样理解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统一在教学活动中。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学生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是他们进一步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条件。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和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智力水平的高低。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让的内在机制。知识与智力的相互转化,应注意以下条件。
第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
第二,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
第三,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规律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在教学中怎样才能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1)教师要善于创设和谐情境,鼓励学生合作学习;
(2)教师要善于体验或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
(3)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出发,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
(4)教师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才能;
(5)教师要善于引起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培养学生自我调控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同时创设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经验。
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有何区别?
教学规律是教与学内部矛盾的客观规律,人们只能去发现它,掌握它,但不能创造它;而教学原则是人们在认识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一些教学的基本准则,它反映教学规律。人们对教学规律的不断发现和掌握,才会使人所制定的教学原则不断发展和完善。
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3)学生特点;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
(2)讲授要注意启发;
(3)讲究语言艺术。
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技巧;
(2)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
(3)要善于启发诱导;
(4)要做好归纳、小结。
运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做好演示前的准备;
(2)用以演示的对象要有典型性;
(3)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
(4)通过演示,使所有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运用练习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
(2)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
(3)严格要求。
运用实验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明确目的,精选内容,制定详细的实验材料,提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实验要求;
(2)重视语言指导及教师示范的作用;
(3)要求学生独立操作;
(4)及时检查结果,要求学生按规定写出实验报告。
教师应如何备课?(8.1)
(1)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
(2)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
(3)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教师编写课时计划(教案)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1)进一步研究教材,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2)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的;
(3)考虑课的进行步骤,确定课的结构,分配教学进程中各个步骤的时间。;
(4)考虑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具的准备和使用方法及板书设计
(5)写出课时计划(教案)。
教师布置作业应注意什么?
(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
(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度要适度;
(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班级体的教学作用。
班级授课制的缺点:
(1)强调系统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
(2)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分组教学存在哪些问题?
(1)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2)在对待分组教学上,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愿常常与学校的要求相矛盾;
(3)分组后造成的副作用很大,往往使快班学生容易产生骄傲,使普通班、慢班学生的积极性降低。
简述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1)综合型。选择或制定教学策略必须对教学内容、媒体、组织形式、方法、步骤和技术等要素加以综合考虑。
(2)可操作性。教学策略不是抽象的教学原则,也不是在某种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教学模式,而是可供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参照执行或操作的方案,有着明确具体的内容。
(3)灵活性。教学策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并参照学生的初始状态,选择最适宜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并将其组合起来,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进行。
德育的意义有哪些?(9.1)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制定德育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1)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4)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是什么?
(1)德育目标,决定德育内容的性质;
(2)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征,决定德育内容深度和广度;
(3)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牲和学生思想实际,决定德育内容针对性和有效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什么?
(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和完善。
(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简述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而品德形成过程则是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
(2)联系:德育只有遵循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而人的品德形成发展也离不开德育因素的影响。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简述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
(2)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第二,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主要交往对象的教师和学生;第三,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
简述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1)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要实现这“两化”必然伴随着一系列的思想矛盾和斗争。
(2)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必须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还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内因),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形成新的道德品质。
(3)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
简述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1)一个人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要经历一个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的过程,特别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反复培养、实践的过程,是逐步提高的渐进过程。
(2)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变化,坚持长期抓反复抓;又要注意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注意抓反复。
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在德育过程中怎样贯彻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1)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2)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3)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
在德育过程中如何贯彻因材施教原则?
(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德育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3)劳动;(4)共青团活动;(5)班主任工作。
什么是说服法,运用说服法的要求有哪些?
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要求有:(1)明确目的性;(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3)注意时机;(4)以诚待人。
什么是榜样法,运用榜样法的要求有哪些?
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要求有:
1. 选好学习的榜样;
2.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3.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锻炼法的含义和要求是什么?
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良好品德的方法。
要求是:(1)坚持严格要求;(2)调动学生的主动性;(3)注意检查和坚持。
陶冶法的含义和要求是什么?
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要求是:(1)创设良好的情境;(2)与启发说服相结合;(3)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德育的方法和策略有哪些?
1.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判断发展水平;
2.运用道德难题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认知失衡 ;
3.向学生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 ;
4.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动接受比自己原有的道德推理方式更为合理的推理方式 ;
5.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
道德两难问题的意义如何?
1.道德两难问题可用于促进儿童的道德判断力的发展;
2.道德两难问题可用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敏感性;
3.道德两难问题可用于提高在道德问题上的行动抉择能力 ;
4.道德两难问题可用于深化学生对各种道德规范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设计道德两难情境的要求是什么?
1. 设计的情境必须是真实的或者是可信的;
2. 设计的情境必须包含两条道德规范,而且只包含两条道德规范;
3. 涉及的两条道德规范在设计的情境中必须发生不可避免的冲突 。
围绕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哪些?
(1)人类学习必须有个体品德参与才能完成;
(2)道德判断取决于社会学习而没有固定发展阶段;
(3)道德教育应从人的人格形成出发;
(4)榜样对品德的作用;
(5)提出环境、行为的交互作用论。
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哪些?(10.1)
1. 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
2. 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
3. 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班级的规章制度由哪些部分组成?
(1)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的有关班集体与学生管理的制度;
(2)学校根据教育目标、上级有关指示制定的学校常规制度;
(3)班集体根据学校要求和班级实际情况讨论制定的班级规范。
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1. 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2. 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
怎样才能建立起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班集体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 明确的共同目标,这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
2. 一定的组织结构,这是一个班集体所不可缺少的;
3. 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这是完成共同任务和实现共同目标的保证 ;
4. 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
良好的班集体具有哪些教育作用?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在良好班集体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的群体意识、集体荣誉感会得到大大的发展。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通过班级的集体活动和学生群体之间的交往,可使学生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学会交往与合作,学会对环境的适应。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3)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第一, 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
第二, 了解学生的群体关系;
第三,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第一、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
第二、协调和指挥班级团队活动;
第三、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力量。
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有哪些?
1.通过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来了解学生,包括记载学生各种情况的登记表、统计表和学生活动成果记录表等;
2.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从各个侧面间接地了解学生,包括谈话、问卷、座谈等;
3.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
四 论述题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有何趋势?(1.1)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1)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许多国家都将学前教育纳入了国家教育系统,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19世纪末,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并逐渐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现在世界上2/3以上的国家实行9年或9年以上的义务教育制度。
3)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普通教育主要是以升学为目的,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二战后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趋势。
4)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传统的以学术性为标准的单一大学逐步发生变化。在形式上、内容上、入学目的和考评方法上也多种多样。
5)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随着一次性教育相终身教育的转变,以获得文凭为受教育目的的程度逐渐降低,通过教育补充知识、丰富人生的目的越来越强,社会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世界正在缩小,国际文化交流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现实,这就要求各国的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间的交流,增加学制、学位、学分等的互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