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教师 >> 教师知识测试 >> 教育心理学 >> 正文

 

中学教育学1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1、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语言的发展达到了较为完备的文字形态。
3、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以制度化教育为参照,之前的非正式、非正规教育都可归为前制度化教育,而之后的非正式、非正规化教育都归为非制度化教育。因此,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4、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包括了古代的前学校与前社会教育机构、近代的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
5学校教育系统19世纪下半期的形成,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学校教育系统)
6、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之外,还包括适合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许多多专业课程和机构。
7、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8、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正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库姆斯的非正规教育,伊里奇主张非学校化观念。
9、19世纪末,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并逐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
10、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11、二战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中学普通化的趋势。
简答题1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13、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和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

14、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促进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官学衰微,私学大兴。
15、汉武帝以后,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6、隋唐以后盛行的科举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直到光绪31年,废科举开学堂。
17、宋代以后,朱程理学成为国学,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礼记》《易经》《春秋》《书经》
18、古代埃及是宫廷学校。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19、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西欧最受重视和尊重的教育是宗教教育,其次是骑士教育。(培养僧侣人才的教育,骑士教育)
20、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专制性、刻板性、道统性、象征性。文艺复兴的欧洲是以人性反对神性。

21、简答题:二战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22、简答题:近代教育的变化表现在?简答教育的终身化?简答教育的民主化?简答教育的多元化?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
1、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2、孔子的教育思想言论记载在《论语》中,如"有教无类"、"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诗、书、礼、易、春秋
3、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理论和经验,成为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教育思想如"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师严然后道尊"、"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不躐等"等。

4、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这种问答分三步:第一步称为____;第二步叫____;第三步叫____。(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
5、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____》中。(理想国)
6、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____秉承了柏拉图的理性说,认为____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亚里斯多德,追求理性)
亚里斯多德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____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____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____的教育。这些成为后来强调教育中注重____的思想渊源。亚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著作《____》中有大量反映。(自然,分阶段,和谐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政治学)
7、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____的《____》。(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8、法国启蒙思想家____宣扬自然主义教育理想的作品是《____》。(卢梭,爱弥尔)
9、德国哲学家____认为人的所有禀赋都有待于发展,才能生存,"人是惟一需要教育的动物"。(康德)
10、瑞士教育家____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裴斯泰洛齐)
11、英国哲学家____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洛克)
1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通常以德国____的《____》为标志,美国____的《____》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13、____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____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他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____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____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赫尔巴特,伦理学和心理学,心理学,伦理学)
14、____的教育思想对19世纪以后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____被认为是现代教育的代言人。(赫尔巴特,杜威)
15、杜威的教育思想与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针锋相对,其教育思想有:____,____等。(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
杜威强调____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____为目的,围绕____组织教学,以____著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____教育思想体系。(儿童,学生的发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儿童中心主义,实用主义)
16、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____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凯洛夫)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表现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的根本任务是____。(培养人)
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4、通过____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培养人才)
5、____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政治经济制度)
第二节 教育与生产力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____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与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要求。(生产力水平)
3、从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____的要求;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____的要求;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____的要求;信息革命后,提出了____的要求。(初等教育,初级中等教育,高等中级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
4、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____、____、____、____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
5、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____,____。(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6、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____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____"。(人力资本,人力资本)
第三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
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2、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3、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____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学校教育)
4、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第四节 教育与文化
1、教育是一种____的文化现象。(特殊)
2、教育与文化是____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3、学校文化是指________。(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4、学校文化的核心是________,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________。(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
5、学校文化的特性表现在:(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6、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学校文化可分成____、____、____等等。(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
7、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的表达方式:____,____,____。(组织形态,规章制度,角色规范)
8、____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9、____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校风)
10、学生文化的成因有:(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
11、____是学校生活中一个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活动)
12、学生文化的特征有:(1)过渡性;(2)非正式性;(3)多样性;(4)互补性。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____是教育的直接目的。____是教育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促进人的身心发展,能否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2、个体身心发展是指________。(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3、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____过程中实现的。(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____。(社会实践,能动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论有:____,____,____。(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5、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____,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____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____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美国心理学家____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人自身的内在需要,孟子,弗洛伊德,格塞尔)
6、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____,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中国古代代表人物是____。英国哲学家洛克的"____"是一个典型代表。另一个典型代表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____,他甚至说: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们社会烟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外在的力量,荀子,白板说,华生)
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____的结果。(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
8、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____,____,____,____,____。(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9、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的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按照____、____、____、____顺序发展的特征。(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
10、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认知遵循着从____到____,再到____的发展过程。(前世俗水平、世俗水平、后世俗水平)
11、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________。(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第二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1、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受到____、____、____和____的影响,____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对个体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遗传素质、成熟、环境、个体实践活动,学校教育)
2、遗传是指________。(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3、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____,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____。但遗传素质不能预定或决定人的发展,不能夸大遗传的作用。(前提,可能性)
4、成熟是指________。(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其主要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5、环境泛指________。(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按环境的性质来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环境的范围分,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
6、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在:(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夸大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特别是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7、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表现在:(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8、前苏联心理学家____的研究揭示:____对儿童的发展能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____,一种是____,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____"。(维果茨基,教育,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最近发展区)
9、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____,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个体主观能动性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由____、____和____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个体主观能动性,生理、心理、社会)
第三节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1、所谓人的价值,是指________。(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2、潜能是________。(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未成熟的人培养为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3、人的力量是________。(人的身体与精神力量的综合。)
4、个性是________。(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体特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个性又是人的共同性与差别性在每个个体身上的具体统一。)
第四节 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1、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____"或"____"。(危险期,心理断乳期)
2、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________。(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惊喜,独立精神的加强。)
3、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____"是青年期最重要的概念。(未来)
4、青年期的年龄特征: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人的社会化在青年期也基本完成。青年期结束时,大多数青年对世界、事业、人生和自己都可能有较清晰和深入的思考,形成相对系统和稳定的见解,并对自己的未来做出自由重要的选择。"未来"是青年期最重要的概念。随着心理能力的成熟,他们形成了对外部世界和自己内部世界的较清晰和较深入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在两种世界间建起了具有个人发展意义的梁。

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念和层次结构
1、教育目的________。(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2、____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____的实现则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教育目的,教育目的)
3、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有:____,____,____。(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4、____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它明确了教育对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预定的发展结果,指导着整个教育活动的开展,支配着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无论是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建立,还是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方法的选择及效果的评价等,都受到____的制约。(教育目的,教育目的)
5、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1)国家的教育目的;(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3)教师的教学目标。
6、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____。(培养目标)
7、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____的关系。____是针对所有所教育者提出的,而____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普遍与特殊,教育目的,培养目标)
8、教学目标是________。(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9、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____的关系。(具体与抽象)
第二节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____。(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教育目的具有____、____、____,在阶段社会具有鲜明的____。(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阶级性)
3、____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4、____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1、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精神: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________"。(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素质教育是____的教育;素质教育是____的教育;素质教育是____的教育;素质教育是____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
3、德育是________。(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4、普通中学德育方面的要求:(1)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2)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3)建立民主和法制的意识,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4)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5)养成适应不断改革开放形势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
5、智育是________。(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6、普通中学智育方面的要求:(1)帮助学生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技巧;(2)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情感、意志和积极的心理品质。
7、体育是________。(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8、普通中学体育方面的要求:(1)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2)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
9、美育是________。(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10、普通中学美育方面的要求:(1)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2)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3)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
11、劳动技术教育是________。(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12、普通中学劳动技术教育方面的要求:(1)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教学和劳动实践,使学生了解物质生产的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2)结合劳动技术教育,授予学生一定的商品经济知识。
13、____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____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____,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创新能力,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教育活动是一种____的社会活动,教育系统是一个以____为主要构成要素的社会系统。在诸种要素中,____是最基本的要素。(培养人,人的集合,学生和教师)
第一节 学生
1、学生的本质属性:(1)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2、学生具有发展的____性与____性。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____。(可能,可塑,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3、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____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____的作用。(培养人,主导)
4、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5、未成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概括起来有:____,____。(人身权,受教育权)
6、《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____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六周岁)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生应尽的义务有:(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第二节 教师
1、教师职业是一种____职业,教师是____人员。(专门,专业)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____的职业。(促进个体社会化)
3、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
4、____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教师的专业素养)
5、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包括:(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7、教育能力是指________。(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
8、教师的语言首先要求____,其次要求____,再进一步要求____。(准确、明了、有逻辑性。富有感情,有感染力。富有个性,能够体现出一名教师的独特风采。)
9、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________。(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第三节 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1、师生关系是指________。(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2、师生关系主要有:(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2)师生关系在人格是民主平等的关系;(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3、____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师生关系)
4、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____关系。(人-人)
5、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____上的、____上的影响。(思想、人格)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教育学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中学教育学1,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教育学试卷一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全真模拟试题
    教师招聘考模拟试题
    教师招聘考模拟试题 参考答案
    《教育学考试大纲(中学)》附录样卷…
    《教育学考试大纲(中学)》附录样卷…
    《教育学》问答题汇总
    教育学部分二
    09年教师考试之教育学简述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练习五
    教育学重点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详解
    2010年教师考试小学教育学预测试卷
    2010年教师考试小学教育学预测试卷2
    2007年中学教师招考教育学(部分试题…
    教育学练习三
    醒世语录
    教育学辅导班材料一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训练习题及…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模拟试题
    2006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真题试…
    中学教育学二
    教育学练习二
    09年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案例分析题及…
    教育学练习四
    教师考试教育学
    体育教师基本功比武资料
    上海市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常考题
    《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
    教育学练习一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测试(一)
    湘潭市中小学教师业务考试初中语文试…
    心理学复习资料一
    心理学复习资料二
    教育学复习资料一
    教育学复习资料二
    教师上岗考试试卷教育学部分及答案
    小学语文知识积累汇总
    中学教师考试《教育学》模拟练习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文言文阅读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五)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四)
    教师竞聘招考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2010年天津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09年教师考试之教育学简述试题及答案…
    中学教师考试《教育学》同步练习题及…
    公共教育学考试真题  评分标准与参考…
    公共教育学考试真题
    试卷2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三)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题公共教育学.心理…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二)
    教师考试 教育学 试卷答案
    教育学辅导班材料三
    教育学部分
    2007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题库教育学…
    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素养测试
    教师专业知识测试题
    教师上岗考试试卷汇编及答案
    教育学试题(八)
    教育学 简答题
    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三
    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二
    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一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专业知识测试题
    教育学辅导班材料二
    教育学部分四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试题
    教育学试题(十三)
    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测试题(体 育)
    教育学试题(四)
    2010年7月四川省泸州市教师招聘考试面…
    教育学考试题(五)
    教育学 问答题汇总
    教育学试题(十一)
    怎样撰写“教育叙事”
    教育学真题选及答案二
    中学教育学考试大附录题型样卷及参考…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名词解析大…
    教师考试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考试题( 六)
    教育学试题(十)
    教育学试题(七)
    教育学考试题(十二)
    教育学部分三
    教育学试题(卷)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
    强制的教育管理评价:基础教育的诸病之…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试题参考答…
    教育学试题(九)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模拟试题
    中学教师培训考试教育学试卷
    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目的
    2007年甘肃教师入编心理学教育学试题…
    教师考试教育学全真模拟试题和答案
    《教育学》问答题汇总
    教育学试卷四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十大教育原理
    哈佛图书馆墙上的20条训言
    一个古印度的故事
    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新课改中教师的“八忌”
    教育心理学考试题集  二
    教师培训自测题(仅供参考)
    中学教育学考前突击(教材要点全归纳…
    重视教师教育中两个现实问题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训练习题:教育心…
    教育学考试题(二)
    教育学考试题
    一堂有意思的历史课上
    教育学笔记
    教师专业知识测试复习题
    教育学真题选及答案一
    教育学复习资料三
    教师考试心理学资料 选择题
    教育学试题(三)
    淮南市中学高级教师资格评审标准条件…
    上海市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
    [教育教学基础(五)]参考答案
    一段悲壮的中国近代人口迁移史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概论之教育与学生…
    心理学填空题精选真题
    2006年1月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试…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卷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卷(中)
    200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试卷…
    云南:2006年10月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
    教师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六)
    全国导游资格考试模拟试卷(1)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专业知识:…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专业知识:…
    教师招聘考试题目(教育学.心理学)及参…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训练习题及答案:…
    教育学试题(十四)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卷(下)
    教育学考试题(十九)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训练习题:教育心…
    教师招聘考试面试指导:经典教育哲理…
    历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常考29…
    2007年中学教师招考教育学(部分试题…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训练习题及…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概论之教育与学生…
    教育学考试题(十六)
    2007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题库教育学…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训练习题:教育心…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名词解析大…
    历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常考29…
    2009-2010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心理学…
    教师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七)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训练习题及…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逐章逐节…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逐章逐节…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逐章逐节…
    云南:2006年1月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卷(上)
    江苏省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试…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真题辅导及答案二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问答题汇…
    中学教师资格教育学同步练习及答案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逐章逐节…
    中学教师资格教育学同步练习及答案五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逐章逐节…
    中学教师资格教育学同步练习及答案三
    中学教师资格教育学同步练习及答案二
    教师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五)
    教师资格B教育学测试题
    教师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八)
    教师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九)
    教师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十)
    云南:2006年1月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
    2010年教师资格证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学教师资格教育学同步练习及答案一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逐章逐节…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逐章逐节…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考前冲刺试题
    中学教师资格教育学同步练习及答案六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问答题汇…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问答题汇…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逐章逐节…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学试题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两学考试)试…
    教师考试模拟题(教育学一)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  四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  三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复…
    09年3月湖北省中学教师考试教育学真题…
    教育学部分一
    教 育 心 理 学
    教 育 心 理 学1
    教师考试模拟题(教育学四)参考答案
    教师考试模拟题(教育学四)
    教师考试模拟题(教育学三)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模拟题(教育学三)
    教师考试模拟题(教育学二)参考答案
    2010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试题
    教师考试教育学全真模拟试题和答案
    教育心理学考试题集  一
    教育学统考之教育学基础综合辨析题集
    语文知识积累练习题
    教师考试模拟题(教育学一)参考答案
    招教考试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教师考试模拟题(教育学二)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复…
    教育学 问答题汇总三
    中学教育学考前突击(教材要点全归纳…
    09年教师考试之《教育学》模拟试题及…
    2010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试题及…
    09年3月湖北省中学教师考试心理学真题…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
    教师考试 教育学 试卷
    中学教育学考前突击(教材要点全归纳…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试卷
    教育学 问答题汇总二
    《教育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预测卷:小…
    《教育学》试卷2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训练习题:教育学
    中学教师考试《教育学》同步练习题及…
    2009-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心理…
    《教育学》模拟试卷
    甘肃省2010年特岗教师考试试题一(附…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
    各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试卷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训练习题参考答案…
    心理学资料
    中学教师资格教育学同步练习及答案四
    2010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试题…
    教育学 问答题汇总一
    教师上岗考试试卷及答案
    教师考试《教育学》全真题
    教师公招招考教育学题库(一)
    教师公招招考教育学题库(二)
    教师公招招考教育学题库(三)
    《教育学》试卷
    小学教师招教考试教育心理学考前复习
    教育学试题
    2010年云南教师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
    教师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卷2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心理学模拟试题…
    教师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卷
    教师应聘新课程理论问答题集及答案
    教师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卷
    教师考试教育学全真模拟试题和答案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