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在下列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每空1分,共15分)
1. 西方古代第一部系统的教学法论著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写的___________。
2.在教学方法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指导思想,它们是_______和________。
3.影响人发展的生物因素很多,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是_________。
4.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 、 。
5.我国中小学的课程表现为 、 和 等三种形式。其中 是课程的总体规划。
6.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_______________。
7.学生德育形成过程的基本矛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实现教学任务来说,谈话法的类型主要有传授新知识谈话、________和_______三种。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每题的正、误,在正确的命题后划“√” ,在错误的命题后划“×”,每题1分,共10分)
9.《学记》是人类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 )10.儿童的发展和人的发展在根本规律上是一致的。 ( )
11.原始社会的教育是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 ( )
12.阶级性是教育所特有的质的规定性。 ( )
13.“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是我国教师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根本指导思想。( )
14.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 ( )
15.“课”是班级教学的基本单位。 ( )
16.教学模式是教学经验和教学理论的汇编。 ( )
17.教师钻研教材,一般要经过懂、透、化三个阶段。 ( )18.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和创造性。 ( )
三、选择题(下列每题后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19.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人类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 )
A《师说》 B《论语》 C《劝学》 D《学记》
20.创立了被史学家称为“产婆术”的谈话法的教育思想家是 ( )
A亚里士多德 B昆体良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21.被誉为“教育科学之父”的著名教育家是 (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卢梭
2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 ( )
A教育的性质 B教育的规模 C教育的效益 D教育的方法
23.中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 ( )
A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B基础理论,基本技能
C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D基础理论,基本原理
24.教学过程始终具有 ( )
A教育性 B生产性 C间接性 D引导性
25.德育在学生的发展中具有 ( )
A影响作用 B制约作用 C导向作用 D积极作用
26.教育学上的德育范围广,它包括培养学生一定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 ( )
A集体主义品质 B爱国主义品质 C共产主义品质 D道德品质
27.宣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教育家是 ( )
A赫尔巴特 B福禄贝尔 C夸美纽斯 D陶行知
28.教育“心里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杜威 B卢梭 C洛克 D孟禄
四、简答题(每题7分,共28分)
29.我国中小学的教学任务有哪些?
30.班集体的作用有哪些?
31.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师生关系有哪些特点?
32.思想品德教育的社会功能有哪些?
五、论述题(27分,其中33小题15分,34小题12分。)
33.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谈谈教育工作应该注意的问题。
34.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要求:①论述要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
②论述要理论联系实际;
③字数不少于300字。
公共教育学试题答案(十一)
一、填空题:
[评分说明] 1)8道小题共15个空,每空1分,共15分;
2)以标准答案为准,答对给分,不答或答错不计分。
[标准答案] 1《论演说家的教育》 2 启发式 注入式 3遗传素质 4 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内容 5 教学计划 教学大纲 教科书 教学计划 6 教师的要求与学生的不知 7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的水平之间的矛盾 8 环巩固知识谈话 指导或总结性谈话
二、判断题:
[评分说明] 1)共10道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2)判断正确计1分,不判断或判断错不记分。
[标准答案] 9√10√11×12×13√14√15√16×17√18√
三、选择题:
[评分说明]1)共10道题,每题2分,共20分;
2)以标准答案为准,答对记2分,答错或不答不记分。
[标准答案] 19 D 20 D 21 A 22 A 23 C 24 A
25 C 26 D 27 C 28 D
四、简答题:
[评分说明] 1)共4道题,每道题7分,共28分;
2)每小题按标准答案的要点记分,要点正确记分,要点不正确或未答出要点不记分。
[参考答案]
29 1)传授和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3分)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体力;(2分)
3)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个性;(2分)
30.1)班集体能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使集体内各成员受到各种熏陶;(2分)
2)良好的班集体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2分)
3)良好的班集体能够发展学生的个性爱好特长;(1分)
4)班集体一经形成就具有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2分)
31.1)民主平等(2分)
2)尊师爱生( 2分)
3)双向反馈(2分)
4)教学相长(1分)
32.1)政治功能(2分)
2)经济功能(2分)
3)育人功能 (3分)
五、论述题:
[评分说明] 1)共2 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2)每小题按标准答案的要点评分:要点的观点正确,展开论述,论据充分,联系实际,条理清楚记分;要点的观点正确,或未展开论述,或论据不充分,或未联系实际,或条理不清楚,只记该要点得分的1/2;要点的观点错误则不记分。
[参考答案]
33.1) 既具有顺序性,又具有阶段性
教育上的要求: ① 顺序性——教育工作的顺序性;② 阶段性——区别对待“年龄特征”;③ 衔接性与连续性。(4分)
2) 既具有连续性,又具有发展的不均衡性
教育上的要求: ① 连续性——“循序渐进”“积极促进”;
② 不均衡性——“最佳教育时机”。(4分)
3)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可变性
教育要求:既要掌握青少年身心发展每个阶段较稳定的共同特征,又要把灵活多样的教育与传统教育很好的结合起来。(3分)
4)既具有共同性,又具有个别差异
教育要求:① 面向全体;② 因材施教。(4分)
34.1)有明确的目的性与计划性;(4分)
2)有固定的场所和严格的组织形式;(4分)
3)有专门训练过、“术有专攻”的教师作指导。(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