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测试卷面分析
本次考试的试题立足基础、适当增加难度、增大容量、体现出灵活性、综合性。侧重考查幼儿教师联系教学环境和生活实际进行理解幼儿教育、运用全方面的能力,经过必要的理解和体会,去感受、去运用,考核教师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
本次参加幼儿学科考试的教师共有21人,专业知识与技能部分满分80分,最高分72分,最低分46分。及格人数19人,及格率为90%,总分1299分,平均分数为62分。试卷成绩基本反映出教师基础知识较好,但积累经验运用不足,在案例分析和业务理论知识理解能力方面欠功夫,下面就情况做具体分析:
一、试题分析
从整个卷面来看,基础知识教师掌握较好。教师在拓展案例分析的能力这方面知识欠缺太多,教师平时拓展还不够。平时积累与运用能力失分率原因为:一是积累的量少,在积累方法上只注重教,忽略理论方法技巧的运用;平时学习看书的阅读量不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训练力度不够。
1、 本张试卷中的判断题为5分,在整张试卷中所占的比重虽然不大,从题上看,题型全面,从答题方面看,掌握得比较好,失分率只占5%。
2、 在选择题上教师能正确选择出关于幼儿五大领域方面的知识内容,如:2小题中的关于幼儿语言教育中应该让幼儿学会与人交流;5小题,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中适合大班幼儿的是积极学习认识常见的汉字,还有13小题中儿童学习简单口语2—4岁是最佳期;14题,游戏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形式;第15小题,在幼儿的记忆中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比重最大。这些问题大多数教师掌握都非常好,可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幼儿五大领域学科的教学方法掌握的比较透彻。但是,失分较多的多集中在8、11、12、小题,失分率达60%,再来看看这几道小题,“12小题,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的行为都会有很相似的表现是个性的独特性;对于这一问题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来分析问题。11题,根据我国现时通行的幼儿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1—3岁幼儿属于先学前期,而大多数教师都回答的是幼儿初期,幼儿初期应该是3—4岁幼儿,可见教师对于一些理论知识掌握的还不够。为此,培养教师的平时的阅读学习习惯更为重要。
3、 在简单题中关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知识,教师都能很完整正确的回答,但是在教学中进行灵活运用方面有部分教师欠缺知识技能,不能够很透彻的分析问题,例如:2题中关于幼儿注意力不集中、由于好奇心强,受外界环境影响容易转移的理解就不够到位。虽然有的教师明白这个道理,但是真正的分析的时候却说不清楚。3题中主要是针对幼儿记忆特点缺乏目的性,记忆力时间较短,记的快忘的也快的原因进行分析。在让教师寻找解决的方法上教师大多数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教学经验说出较正确合理的实施方法。可见教师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必须要反复思考,找出事情的关键点,进行分析理解。
4、 实例分析题中,主要是针对教师的教学经验积累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问题,首先应该从园园的年龄特点观察分析,其次,中班孩子的注意力特点,以及控制能力和神经系统思维发展特点为出发点,进行合理的分析。由此可见,教师必须按照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情况,进行教学研究,这样不但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又能有效提高教学经验,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水平。
5、 在活动方案设计上,教师都能够按照要求逐步合理完成,并且能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目标的设定,在确定教学目标中只有少数教师能很全面的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品德目标都分别确立出来;部分教师只确立了知识和能力目标,而忽略了德育目标。在教学准备上教师普遍写的不够全面细致;在活动过程设计这一环节中,必须要把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三部分详细分清楚,而在基本部分中教师写的过于简单、笼统,细节问题考虑不够全面,这样在真正实施教学中会有所阻碍。在最后的活动延伸部分教师掌握比较好,能够紧扣主题内容进行设计,在教学评价方面上,教师欠缺真正的分析自己的教学活动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的影响。教学评价属于教师的课后反思部分,在教学活动中占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教师应该做到细致的理解分析。
由此可见,教师在训练的广度上和灵活性上要加强,不能只是硬性的教育,
二、反思与前瞻
纵观试卷,我感到:教学中要重视教师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大部分教师采取的是走过场态度,视而不见,见而不问,知识不整合,缺乏促进继续学习的能力。
三、整改意见
经过本次的测评,希望各位幼儿教师们能充分利用各种学习平台和经验积累,平时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节课,培养自身的业务能力,并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感,深入钻研、开发、教学中要有灵性、悟性和耐性,形成独特的教学特色。
方正县教师进修学校
武春玲
2009年8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