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是( )。
A.杜威 B.巴甫洛夫 C.华生 D.斯金纳
2.终身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保罗·朗格郎 B.罗杰斯 C.索尔蒂斯 D.布鲁纳
3.1916年出版的( ),最集中、最系统地表述了杜威的教育理论。
A.《我的教育信条》 B.《民主主义与教育》 C.《学校与社会》 D.《人的问题》
4.《教育漫话》的作者是( )。
A.培根 B.洛克 C.杜威 D.艾宾浩斯
5.苏格拉底法又称为( )。
A.问答法 B.发现法 C.讲授法 D.雄辩术
6.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属于( )。
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 C.建构主义 D.新行为主义
7.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A.练习 B.学习 C.强化 D.巩固
8.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是( )。
A.霍尔 B.高尔顿 C.洛克 D.华生
9.在血细胞中,有止血功能的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10.分斋教学制度是北宋著名教育家( )的发明。
A.王安石 B.朱熹 C.范仲淹 D.胡瑗
11.书院最早产生于( )。
A.隋 B.唐 C.宋 D.元
12.“六三三”学制是向( )学习的产物。
A.日本 B.俄国 C.法国 D.美国
13.被教育学者公认为是标志着教育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第一部教育学专著是( )。
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凯洛夫的《教育学》 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所给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中。)
14.影响课程的主要外部要素可以概括为( )。
A.学生 B.社会条件和要求 C.知识 D.教师素质
15.班级授课制的三个特点是( )。
A.教材 B.班 C.课 D.时
16.教育心理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有( )。
A.客观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7.脑由( )等部分组成。
A.脑干 B.间脑 C.大脑 D.小脑
18.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分为(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9.被称为教育学上三大里程碑的著作为( )。
A.《理想国》 B.《爱弥儿》 C.《教育漫话》 D.《民主主义与教育》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20.学习是一种特殊的____。
21.最先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是____。
22.赫尔巴特提出的四个形式教学阶段为____、____、____、____。
23.齐国的稷下学宫制定了第一个学生守则____。
24.京师大学堂创办于年____。
四、判断题(本大题共6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25.人耳由外耳、外耳道、中耳、内耳四部分构成。( )
26.最早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是法国。( )
27.三级课程是指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
28.“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是韩愈提出的。( )
29.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
30.马斯洛认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分别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与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
五、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31.课程
32.教学方法
33.道尔顿制
34.《大学》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35.请列举提高学生记忆力的策略。
36.德育目的的规定性有哪些?
37.发现学习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8.教师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39.早读铃声响了,初二(1)班班主任王老师走进教室,不久小李(学习成绩位列班上的前几名)气喘吁吁跑进教室,王老师摆了一下手,示意他进去坐好。过了一会儿,“差生”小赵跑来,看到班主任在教室,就在教室外喊声“报告”,王老师将其引至教学楼拐角处,做了十分钟的“思想工作”。看到这两种情景的同学窃窃私语。请分析王老师的做法。
40.小张老师是初一(1)班的新任英语老师,第一次登上初一(1)班的讲台。学生在台下的反应很活跃,让小张很受鼓舞。她决定按原备课计划进行互动,就请了十位同学上讲台抢答表演会话。可是由于不了解学生的情况,被请上讲台的同学参差不齐,一些同学反应快,另外一些由于听不懂开始做小动作、扮鬼脸。台上台下一片混乱。请试用备课的有关知识分析张老师的失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