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中小学数学 >> 九年级下学期 >> 数学九年级下学期单元测试 >> 正文

 

[组图]初三数学周末练习10(二次函数期末综合复习)

查询数九年下单元的详细结果
初三数学周末练习10(二次函数期末综合复习)
周末练习
一、选择题
  1.将化成的形式为( )
  A.      B.
  C.      D.

  2.如图所示,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且与轴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其中,下列结论:
  ①
  ②
  ③
  ④.
  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二次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点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4.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对于二次函数,我们把使函数值等于的实数叫做这个函数的零点,则二次函数(为实数)的零点的个数是( )
  A.1    B.2    C.0    D.不能确定

  6.烟花厂为扬州烟花三月经贸旅游节特别设计制作一种新型礼炮,这种礼炮的升空高度与飞行时间的关系式是,若这种礼炮在点火升空到最高点处引爆,则从点火升空到引爆需要的时间为( )
  A.    B.    C.    D.

  7.一件工艺品进价为100元,标价135元售出,每天可售出100件.根据销售统计,一件工艺品每降价1元出售,则每天可多售出4件,要使每天获得的利润最大,每件需降价的钱数为( )
  A.5元    B.10元    C.0元    D.3600元

  8.如图是二次函数y=ax2+bx+c图象的一部分,图象过点A(-3,0),对称轴为x=-1.给出四个结论:①b2>4ac;②2a+b=0;③a-b+c=0;④5a<b.其中正确结论是( )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9.已知二次函数(a≠0)的图象开口向上,并经过点(-1,2),(1,0).下列结论正确的
是( )
  A.当x>0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
  B.当x>0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
  C.存在一个负数x0,使得当x<x0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x0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
  D.存在一个正数x0,使得当x<x0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x0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

  10.将抛物线的图象绕原点旋转,则旋转后的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
  A.    B.    C.    D.

二、填空题
  11.如图,在平而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x轴负半轴,点B在x轴正半轴,与y轴交于点C,且tan∠ACO=,CO=BO,AB=3,则这条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___.

  12.二次函数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
  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为______,对应的函数值________.

  13.2006年,某市的国民生产总值是3000亿元,预计2007年比2006年、2008年比2007年每年增长率为,则2007年这个市的国民生产总值为____________亿元;设2008年该市的国民生产总值为亿元,则之间的函数关系为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次函数.

三、应用题
  14.容积率t是指在房地产开发中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即t=,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更好地解决人们的住房需求,并适当的控制建筑物的高度,一般地容积率t不小于1且不大于8.房地产开发商在开发某小区时,结合往年开发经验知,建筑面积M(m2)与容积率t的关系可近似地用如图(1)中的线段来表示;1m2建筑面积上的资金投入Q(万元)与容积率t的关系可近似地用如图(2)中的一段抛物线c来表示.
       
  (Ⅰ)试求图(1)中线段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开发该小区的用地面积;
  (Ⅱ)求出图(2)中抛物线c的函数关系式.

四、解答题
  15. 二次函数是常数中,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如下表:
1 2 3
1 1
  (1)判断二次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并写出它的顶点坐标.
  (2)一元二次方程是常数的两个根的取值范围是下列选项中的
    哪一个_____________.
  ①    ②
  ③    ④

  16.如图,已知抛物线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D. 点M从O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B运动,过M作x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P,交BC于Q.
  (1)求点B和点C的坐标;
  (2)设当点M运动了x(秒)时,四边形OBPC的面积为S,求S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在线段BC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DBQ成为BQ为一腰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
    存在,说明理由.
               

  17.如图,抛物线经过直线与坐标轴的两个交点,此抛物线与轴的另一个交点为,抛物线的顶点为.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求使的点的坐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B 4.D 5.B 6.B 7.A 8.B 9.D 10.D

二、填空题
  11.    12. 1,-8    13. ,二

三、应用题
  14. 解:(Ⅰ)设线段函数关系式为M=kt+b,由图象得
         解之,得
         ∴线段的函数关系式为M=13000t+2000(1≤t≤8).
         由t=知,当t=1时,S用地面积=M建筑面积
         把t=1代入M=13000t+2000中,得M=15000m2.
         即开发该小区的用地面积是15000m2.
       (Ⅱ)根据图象特征可设抛物线c的函数关系式为Q=a(t-4)2+k,由图象得
         解之,得
         ∴抛物线c的函数关系式为 Q=(t-4)2+
         即Q=t2-t +(1≤t≤8).

四、解答题
  15.解(1)开口向下,顶点坐标;(2)两个根的取值范围是③.

  16.解:(1)把x=0代入得点C的坐标为C(0,2)
       把y=0代入得点B的坐标为B(3,0);
      (2)连结OP,设点P的坐标为P(x,y)
       =
       =
       ∵ 点M运动到B点上停止,∴
       ∴();
      (3)存在. BC==
       ① 若BQ=DQ
         ∵ BQ=DQ,BD=2
         ∴ BM=1 ∴OM=3-1=2
         ∴ ∴QM=
         所以Q的坐标为Q(2,);
       ② 若BQ=BD=2
         ∵△BQM∽△BCO,∴ ==
         ∴= ∴ QM=
         ∵==
         ∴BM= ∴ OM=
         所以Q的坐标为Q().

  17.解:(1)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
       则 解得
       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抛物线的顶点,与轴的另一个交点.
       设,则.
       化简得.
       当,得.
       
       当时,即,此方程无解.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的坐标为.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数九年下单元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组图]初三数学周末练习10(二次函数期末综合复习)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九年级第二学期数学培优练习
    初三数学周末练习9(概率的计算)
    初三数学周末练习12(解直角三角形应用…
    解直角三角形应用
    初三数学周末练习11(圆的期末综合复习…
    概率的计算
    初三数学周末练习8(解直角三角形)
    第二学期初三数学月考试题题及答案2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
    “二期课改”初中数学教材九年级第二…
    桃園縣立大園國中95學年第二學期九年…
    九年级第二学期数学学业考模拟试卷
    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数学试…
    第二学期九年级数学测试卷(一)
    第二学期九年级质量调研数学试卷
    南一版國民中學九十四學年度第二學期…
    解直角三角形
    第二学期素质检测九年级数学试卷
    初二数学周末练习17(四边形复习)
    初三数学周末练习6(二次函数)
    相似三角形单元复习
    初三数学周末练习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第一学期开学检测初三数学试卷
    初三数学知识储备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九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中试卷
    中考总复习一:数与式
    初三数学周末练习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
    第二学期初三数学月考试题题及答案1
    初三数学周末练习7(几何计算)
    中考总复习七:几何计算
    初三数学周末练习6(和差倍分、平行与…
    中考总复习十一:几何变换
    初三数学周末练习9(综合练习)
    周末练习8(初二数学《四边形》测试题…
    初中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九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月考试卷
    初中开学教师发言稿
    开学典礼学生发言稿
    班级管理细则
    教师才是校园里的弱者?
    本学期教学计划
    班干部制度
    九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周末练习10(四边形复习)
    初二数学周末练习20(旋 转)
    初三数学综合练习
    初二数学周末练习16(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初二数学试卷
    初二数学周末练习19(八年级下学期数…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复习――几何部…
    初二数学周末练习18(期末复习――代数…
    初二数学周末练习22(暑期练习—一元…
    暑期练习—一元二次方程专题
    八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末复习――代数…
    四边形复习
    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初三总复习——“统计与概率”
    旋  转
    第二学期初二数学期中检测
    周末练习9(梯形同步练习)
    梯 形
    周末练习11(数据的分析)
    四边形复习
    暑期练习—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
    抛物线上给定条件的点的坐标求法
    初二数学周末练习21(暑假练习—三角…
    周末练习7(四边形部分的中考链接)
    四边形总复习(一)
    初二数学周末练习15(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初二数学周末练习14(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的运算和化简(续)
    数据的分析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二次根式化简和运算
    周末练习12(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初二数学周末练习1(分式方程)
    分式方程
    初三数学周末练习10(切线长定理及其应…
    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政治学习心得体会
    分式混合运算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
    初二数学周末练习3(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
    初二数学周末练习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初二数学周末练习6(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下学期初二数学开学检测试卷
    初二数学周末练习5(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初三数学周末练习4 函数(二)
    中考总复习四:函数(二)
    初三数学周末练习3函数(一)
    中考总复习三:函数(一)
    初三数学周末练习2(方程、不等式)
    中考总复习二:方程、不等式复习
    初三数学周末练习8(综合练习)
    初二数学周末练习4(平行四边形)
    中考总复习八:相似、解三角形
    中考总复习九:圆
    初三数学周末练习5(能力练习)
    中考总复习五:几何专题(一)
    第二学期初三数学开学测试
    第一学期开学测验初三数学试卷及答案
    初三数学周末练习2(圆的相关概念及垂…
    圆的相关概念及垂径定理
    初三数学周末练习12(二次函数)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初三年级数学试卷
    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及应用
    二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
    初三数学周末练习5(圆综合)
    正多边形和圆;弧长、扇形面积、圆锥…
    初三数学周末练习3(圆周角、切线的判…
    圆周角、切线的判定
    随机事件与概率的意义
    初三数学周末练习7(圆的有关概念)
    二次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第二学期九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初二数学周末练习13(二次根式化简和…
    二次函数综合题
    初三数学周末练习5(二次函数解析式的…
    圆的期末综合复习
    二次函数的期末综合复习
    第一学期期中测验初三年级数学试卷及…
    初三数学周末练习5(二次函数的应用题…
    初三数学周末练习7(锐角三角函数的定…
    圆的有关概念
    中考总复习六:和差倍分、平行与垂直
    初三数学周末练习1(实际问题与一元二…
    初三数学周末练习3(相似三角形单元复…
    切线长定理及其应用
    初三数学周末练习9(切线的判定和性质…
    切线的判定方法
    初三数学周末练习8(圆心角、弧、弦、…
    初三数学周末练习6(二次函数综合题)
    初三数学周末练习4(二次函数的性质)
    初二数学分式混合运算周末练习
    二次函数的应用题
    期末复习——代数部分
    初三数学周末练习11(正多边形和圆)
    正多边形和圆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第二学期九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总结
    第二学期培优转差小结
    圆心角、弧、弦、圆周角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