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校要进行期末调研。由于是常规检查,备课本是必查项目之一。我从办公室抽屉里拿出备课本,从头到尾翻了一遍,看看是否还有缺漏。还好,除了有几课教后感没及时写上之外,其它项目也算是填写齐全了。
看看备课本,封面还是新的。想想也是,自己平时除了上完课之后写些教后感之外,这备课本基本是“无用武之地”的,最大的用处恐怕就是应付检查了。看看备课的内容,也是一切从简,字数是越来越少了,不禁扪心自问:这就是我的备课吗?
从师范学校毕业至今,已从教近九年了。还记得当初实习的时候,为了上好课,几个同伴在一起“挑灯夜备”的情形。当时还没有什么精致的名师教案,也没有什么网络资源,有的只是一本普通的教学参考书而已。一篇课文,通常是读了许多遍之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设计问题。从字词到句段,从整体到部分,从内容到写作目的,我们都一一悉心钻研。直到自己完全想通、想透了,才备出详细的教案,然后再在镜子面前练习,想象学生会如何回答。用新课程的术语来说,就是在课前进行精心预设。可以说,当初的每一堂课都是自己和同伴智慧的结晶。备好一堂课,通常要写好几页稿纸呢。这也让我真切地体会到了,备课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而踏上工作岗位之后,随着教龄的增加,备课似乎变得轻松了。每学年的备课都是在做简单机械的“拷贝”,不出几个星期,一学期的课就“备”好了。特别是拥有了丰富的网络资源之后,上公开课也便捷多了,有那么多名师教案可以参考和利用,“备课”当然是方便之极。静下心来想一想,不难发现,在我的思想观念当中,把备课和写教案已经混为一谈了,也做了许多无用功。(由于自己的庸懒,甚至把写教案变成了抄教案了)
那么,备课=写教案吗?备课,到底备什么呢?特级
教师支玉恒给了我最好的答案:备课是
教师在授课之前对教材内容、结构、情感、道理等的深入理解,以及针对所教学生,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联系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教学方法的思考与选择、确定。而写教案,只是对上述理解、思考、选择这一备课过程的书面记录。写教案一是为了“备忘”,二是可以积累教学资料,充实自己的教学经验宝库。所以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
教师一辈子都在备课,而案头工作只要15分钟。”
老师上课可以不写教案,但绝不可以不备课。想想支老师的话,不禁令我心头一震:备课绝不等于简单的写教案,更不是机械重复地“拷贝”教案。自己要想真正成为一名骨干教师,就必须要从有效、扎实的备课做起。多一些钻研,多一些思考,多一些挖掘,多一些讨论,从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