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这是我们每天都在重复但又始终很难做好的老问题。“怎样适应新课改,不能仅是“教教材”,而是做到“用教材教”,又是专业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难问题。“怎样做到创新教学,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又是我们教师不懈追求职业理想的大问题。课堂教学上,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备课问题,而不同的老师备课方式都各不相同,但关键点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如何有效备课。有效备课要求教师的备课从学科知识教学转换为思考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教师组织活动转变为师生多向互动;从依从教参的一次备课转变为研究课堂的二次开发。这就需要抓住有效备课的几个关键点。
一、教材分析。要很好的分析教材,抓住“课标”与“教材”中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课标是教材的依据,教材是课标的体现。有效备课首先要求理解课标真实含义与教材表述之间的细微差别,立足于课标的基准点去整合教材,拓展教材;其次备课要有整体的计划性,不光备课时教案,还要备单元教案,主题教案,复习教案,对整个教学体系有清晰的宏观把握。要有整体的备课观念。
二、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目标的制定要适应于学生的发展状况、学习需求,使学生处于最佳兴奋点。抓住学习目标与教学环节、教学要素相匹配、相吻合。知识目标强调理解,能力目标强调运用,情感目标强调感悟,创新目标强调变通。一句话,目标规范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合,目标制约着教学方法的使用与调整,目标引领着教学评价的矫正与激励。而在评价教学效果时主要是看教学目标达成与否。练习、反馈、矫正、激励是保证教学达成的的基本措施,思考、探究、感悟、互动是落实教学达成的基本方法。目标定位与达成需两手抓,抓住它们就抓住了有效备课的契合点。
三、活动设计。有效备课的关键是以设计教学活动为核心,解决教学问题为重点,这就要抓住“问题”与“思考”的融合点。教学问题形形色色,有效备课则要求抓住核心问题,设计探究问题,讲授理解问题,解决主要问题,把问题的解决融合于课堂活动与学习思考之中。
四、课堂讨论。课堂讨论几乎是所有“优质课”大赛中必备的教学环节,是大家公认为可以“出彩”的地方,但要设计出适宜于学生讨论的话题来却是件困难的事。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如何把讨论引向深处,让同学们在思想碰撞中吸纳别人的知识;在观点交锋中,完善自己的主张;在质疑争辨中,生成新的观点,这才是组织讨论的价值所在。而这一切都重在话题适宜,让学生感到有兴趣,让同学们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有话会说。通过讨论,在质疑争辨中,明辨是非,纠正偏差,生成观点,形成学生自己的看法而不是教材或教师的看法,才是最让人高兴的事。
五、课堂小结。课堂小结的关键是“突出课程主题”,“把握知识规律”要求结论简明扼要,建构层次分明的框架体系,课堂小结使学习更加简单、规范、有效。
在我们不断求索着改变备课方法的同时,更要与时俱进的结合新课改内容进行有效备课,以提高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