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出问题
1、选题背景
新的教育理论强调,“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激励和指导人更好、更有意义的生活。在我国,人们往往将知识掌握本身当作教育的根本目的,而严重地轻视学生的实践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但是人的生活是由多个领域构成的,如工作、学习、交友、身体锻炼、娱乐休闲,等等。生活的这些不同领域其实是由相应的活动构成的,操作活动是其中的一种重要的活动形式,它有利于将学生培养 “生活的主体”。
按照陈右清教授在总课题设计思路中提出和强调的课题要 “突破心理学对学习概念理解的局限”“以丰富、多样、全面的学习活动,真正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丰富、和多样化的发展”等思想,结合现代课堂教学在价值取向上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发展的过程中强调通过多种学习活动实现学生发展的观念,根据学生学习活动的领域或活动对象的不同,有不同的学习类型。本子课题着重研究学习者以某种实际的事物为对象,通过一定的外部身体动作作用于该事物的学习活动,即在实际动手操作活动中的学习。
2、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的价值
(1)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信息化,经济的全球化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状况的基本因素,这就迫切需要基础教育加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只有通过亲身实践,主体才能培养乐于实践的兴趣,动机,养成勤于动手操作的习惯和心向,才能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成为真正的适应时代需要的实践主体。
(2)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我国传统的教育在培养知识的存储者和继承者方面发挥了作用,但在培养知识的发现者和探究者方面显得乏力,特别不利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活动中学”、“在做中学”,“在实践中学”的要求已明显体现在新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中,对这一要求的落实则需要更深入细致的理论探讨和理论指导下的教育实践。
(3)改进和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
操作学习作为学习形式的一种,与符号学习、观察学习、交往学习、反思学习形式相比较而言,各有其相对独立性,同时又互相补充。在我国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操作学习往往处于人们关注的边缘地带,没有其独立的地位和价值,学生在学校里从事的学习绝大多数是身心分离的 学习,这是我国教育的一大“痼疾”,现在急需“医治”。只有深刻理解了操作学习的独立价值,并在实际教育活动中为学生充分创设操作学习的环境,才能改进和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发挥各种学习形式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
二、相关信息
前人研究揭示了操作活动是人的整个活动(由外部的实践活动和内部的心理活动共同构成)的一种独立而重要的组成部分。操作能力的良好发展可以为个体认知、情绪与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有助于人成功地实现人生目标。与操作学习有关的技能的培养只能在个体现实的、身体活动中才能实现,这就需要解放学生的身体,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动手实践的时间和空间。书本知识对于人的生活和动手操作主要具有工具性价值,操作学习是知行结合的过程,是人的本能和天性自然展开的过程。操作的最高境界是创造,操作中发现新问题,找到新办法,获得新成果,实现知识创新或技术创新的最高目标。
前人还未深入研究的问题包括:操作学习的条件;操作学习的内在机制和过程;。操作学习的结果,即通过操作,学习主体身心状态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对于操作学习的发展价值和局限性的研究也只停留于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的层面,缺乏深入细致的思考。
三、理论假设
操作学习是指主体以某种具体的事物为对象和工具,动手动脑合而为一的,身心相互依赖和转化的具有现实性、具体性的学习形式。如:制作、实验、体育运动、绘画、舞蹈、器乐演奏等都属于典型的操作学习。本课题研究基于现代课堂教学在价值取向上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着重研究学习者以某种实际的事物为对象,通过一定的身体外部动作作用于该事物的学习活动,在实际动手操作活动中实现学生发展。
现代西方主流教育学对操作学习已有相关理论阐述:杜威的“做中学”认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应建筑在学习者有意义的、直接的、具体的经验之上,人们通过不断地“做”,就可以不断地获得经验,不断地进行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从而不断的获得发展。皮亚杰的“动作建构观”认为,儿童通过自己的“摸、拉、推、看、听”等动作,可以逐步认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以维果茨基、列昂捷夫和达维多夫为代表的一批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将马克思主义中的“实践”概念引入到教学理论中,把人的发展基础确定在主体对客体的主动实践活动上,认为人的发展是在他完成某种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的,活动、动作、操作和与其相应的需要、动机、目的、条件构成了活动共同结构的“单位”。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将人的智能分为八种,其中身体运动智能是指人能巧妙地操纵物体和调整身体的技能;善于支配自己的身体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条件,它能使学生集中注意,通过身体的神经—肌肉编码学习能增强记忆。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强调,智力只有在分析、创造、实践能力三方面协调、平衡时才最有效;成功智力更注重实际应用,强调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它们意味着“会学习、有办法、能办事”。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把学习知识比喻成嫁接树枝,强调直接经验在知识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陈佑清教授认为,学习者在实际动手操作活动中进行学习,对于间接经验的内化,学生实践意识与能力的形成以及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四、明晰目标
建立与新时期我国教育价值取向和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学习观,探索操作学习的具体形式、操作学习功能、操作学习过程及相应的指导策略。
五、确定内容
(1)操作学习发展价值,功能及其局限性研究。
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因其对象、过程的不同,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同的功能,同时,在学生的身心发展中又存在其局限性。与其他类型学习(如:符号学习、交往学习、反思学习、观察学习等)相对照,研究操作学习的发展功能及其局限性,可以为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合理选择适宜的学习类型以及处理各种学习类型之间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2)不同学科的操作学习的常见类型及具体形式的设计与选择。
操作学习作为一种独立的学习形式,在工具性的操作活动学科中,如:语文学科、数学学科、科学学科、信息技术学科、校本课程等以及身体器官的操作活动学科中,如:体育学科、音乐学科、美术学科等,有不同的操作学习的类型。研究不同学科的操作学习的具体形式的设计与选择,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把握操作学习的基本特征,探索以实现学生多方面和谐发展的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3)不同学科操作学习的过程的组织及其指导策略研究。
在不同学科中操作学习有不同的组织形式和指导策略,本课题研究尝试对不同学科的操作学习的过程进行研究。
六、对象、方法及工具
1、研究对象
(1)研究相关理论。
题 目 |
作 者 |
资料形式 |
报刊名称 |
发表(出版)日期 |
《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认知论》 |
班杜拉 |
专 著 |
华东师大出版社 |
2004年 |
《合作学习:原理和策略》 |
王 坦 |
专 著 |
学苑出版社 |
2001年 |
《活动与发现》 |
黄根东 |
专 著 |
学苑出版社 |
2000年 |
《关于学习类型划分的若干思考》 |
陈佑清 |
论 文 |
|
|
《知识学习的发展价值及其局限》 |
陈佑清 |
论 文 |
《教育研究与实验》 |
2005年第1期 |
《操作学习的发展价值及其局限》 |
陈佑清
李 丽 |
论 文 |
《教育科学研究》 |
2003第12期 |
《主体教育的理论与实验》 |
武思敏 |
论 文 |
《教育研究》 |
2000年第5期 |
《再论主体教育》 |
|
论文 |
网上下载 |
|
(2)课题研究的相关学生:
三角路小学的所有学生。
2、课题研究的方法
(1)教育文献研究法(2)教育行动研究法(3)教育调查法(4)教育综合研究法
3、课题研究的工具
(1)互联网 (2)录象机 (3)纸笔记录 (4)调查表、检测表等
七、制定计划
根据总课题研究的计划安排,本子课题研究的进程计划为如下几个环节:
(1)2006年4月—2006年8月: 制定课题方案,课题研究内容分解,课题组成员培训,查阅文献资料。
(2)2006年9月—2007年2月:操作学习类型的抽样调查分析,形成不同学科常见的操作学习类型。
(3)2007年3月—2008年2月:进行课堂教学的现场观察,调查研究操作学习的发展功能、局限和学习过程的组织及指导策略。
(4)2008年3月—2008年8月:操作学习运用的条件研究。
(5)2008年9月—2009年8月:集中研究不同类型的学习在学生发展中的交互作用和关系问题。
(6)2009年9月—2010年6月: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总结,准备结题。
八、保障机制
1、采取定期定点定内容,多种方式相结合,立足课堂实践的策略推进课题研究。
2、定期定点:每月就一门学科课堂教学开展研究活动,轮流进行。
3、定内容:结合不同学科教学需求,开展研究活动。活动前一周同学科组成员共同商议后向学校科研室通报活动主题和活动形式。
4、多种方式结合:以理论学习领先,课堂教学研讨为主体,同时结合研究需要召开研讨会,扎扎实实推进课题研究。
5、立足课堂实践:以课堂教学实践为研究主体,深入探索不同学科操作学习的特点及其指导策略。
6、明确课题组成员的责任与权利
为进一步规范研究行为,加强过程性指导,特明确课题组成员的责任和权利。
学术指导专家:提供相关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动态,对课题的研究进行全过程指导,参加每月一次的研究活动。
学校行政人员:拟定课题研究方案和推进工作方案,进行每月一次的研究活动组织协调,加强过程性监控,组织做好资料整理工作。参加每月一次研究活动。
学科组教师:轮流承担组织每月一次的研究活动,做好资料整理和收集工作。根据子课题方案提炼成果。最终形成研究报告,并有责任向校课题组提供相关研究材料。
九、预期成果
1、研究报告:
2、系列学术论文;各学科操作学习类型及指导策略、操作学习功能及局限性、与其他学习类型的交互作用的论文。
3、典型课例:各学科操作学习课堂实录、教学设计与反思。
十、人员分工
1、课题研究顾问:陈佑清 中华师范大学教授
王 鹃 武昌区教育局小教科科长
石小林 武昌区教育局教研培训中心科研处主任
2、负责人:张爱红、周燕,负责对课题研究中发生的教学实践研究活动给予全程指导,理论联系实践,指导教师研究。
3、教师职责:
刘小兵:负责对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协调、督促、宣传。负责研究期间的各项活动组织工作,上传下达,做好沟通协调工作。
徐涛、雷军、蔡国安、林莉、段明强、杜宁、付丽玲、叶琼、刘大玲、吴惠琴、陈静、周蓓、王庆芳、陈实、朱涛、汤凤华、潘慧娟等教师要在全面理解本课题研究内容,整体把握研究内涵的基础上,分别承担本课题在科学、校本课程、体育、数学、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课堂教学中操作学习的研究任务和前期研究成果的撰写工作。
付丽玲、陈静、朱涛、汤凤华、潘慧娟承担后期研究成果的撰写工作。
刘小兵、徐涛承担研究资料的汇编工作。
课题方案执笔人:周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