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涌现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在我国新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它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按照新课程计划,综合实践活动占总课比例的6%--8%。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和附庸,而是具有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形态。对丰富学生的经验,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根据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组专家的一项调查,自2001年启动课改实验五年来,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还仅仅停留在部分学校、部分班级中开设,仅仅停留在公开课和观摩课层面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启动。
2005年7月,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综合实践活动及其师资建设》福建省分课题组在福州举办了“常态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研讨会,陈树杰教授在会议上首次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基本特征:课程必修,普遍实施;教师能教,便于操作;学生爱学,积极投入;效果实在,确有收获。四句话32字,高度概括,较全面地反映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常态的基本特征。自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研究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深化的重点和难点。2006年度浙江省嘉兴海盐县教研室获准立项的课题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实践与研究》;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申请立项的《辽宁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活动策略研究》已获批准(见辽教函[2006]8号文件),于2006年6月召开该课题开题会议。可见,目前国内对该课题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
我区自2003年义务段全面进入课改实验以来,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如颁发了《汉阳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山水园林家乡情”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指南》;每学期组织专兼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学习培训;每年举行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竞赛;每年举行一次课改专项检查,评选课改先进学校和先进个人。在区域的一系列举措推进之下,中、小学分别涌现了几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龙头学校和一批骨干教师,但就全区整体而言,该课程落实的稳定性、普遍性及有效性并不理想。如有的学校虽然制订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但该方案并不是学校对课程的认真的规划和管理,而是整篇从网上下载,应付交差;有的学校课程实施工作总结是“写”出来的,而不是“做”出来的;有的只在课改实验第一年有所作为,而后停滞不前;有的虽然把综合实践活动排进了课表,但下校调研教研员听不到课,课表上只是摆设或改上其它课程;有的学校只是为区优质课比赛而临时开课,赛完课止;有的仍以原单独开设的劳技和信息技术课代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有的学校从来不关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质量,只要课堂有老师就行,至于老师上什么,上得怎么样,无人问津;有的学校一个老师每周6节课的工作量,领导还说缺乏综合实践活动师资,试问目前哪所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是某所大学毕业的综合实践活动专业的老师呢?……总之,相对于语文、数学等其它课程的“常态”实施而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是临时的,应急的,随意的,间断的,是点上的、少数的学校、部分的班级在实施,而不是面上的、整体的所有学校都在实施且所有学生都在接受此课程的学习。因此,本课题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目前非常态状走向常态的“常态化”实施策略研究。
本课题拟分析本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 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的基本要求,研究保障该课程常态实施的校本管理制度及区校督导机制,探索促使课程走向常态的实施策略,旨在进一步帮助学校澄清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认识,统整学校的教育资源,提高学校课程建设的能力,促进该课程在本地区的“常态化”实施,为学生生活经验的获得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形成开辟更畅通的渠道,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二、研究依据
1.《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试行)》。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小学3-9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它阐明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内容领域,实施与评价,并就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对课程的管理提出了要求,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依据。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郭元祥教授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几项标准,是本课题研究的参考依据:
(1)区域大面积普遍实施;地方有规划和方案;并完善制度保证;
(2)学校有实施方案;有全员参与的教师指导团队;综合实践活动进入学校发展策略;
(3)纳入课程表,可持续实施;
(4)有多样化的课程资源、相对稳定的经典实施主题;
(5)每学期3-6年级、7-9年级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完整地经历一个活动主题的全部过程;有比较详细的活动过程记录、活动报告等结果性文本。
(6)指导教师对每个学生有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的评语和等级评定的结果。
三、研究目标
(一)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基本要求。
(二)调查本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 分析影响该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因素。
(三)研究保障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的相关策略,推动本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常态。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课题对本地区3--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以调查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专家咨询法等。
文献法。查阅指导性文件,课程专家对综合实践的解读和实施指导意见或建议,以及实验区实施经验或案例等资料。
调查法。调查实施现状,发现问题,寻求对策。
行动研究法。边进行研究和实施,边总结和完善认识和构想,积累经验;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实施,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和水平。
总结法。总结过去的实践经验,总结当前的实践经验,总结课题整个研究过程的实践经验,探索策略。
五、研究内容
(一)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的基本要求。
1.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的内涵
2.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的标准
(二)本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
1.学校对课程的认识及管理现状
2.学校保证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
3.教师对课程的认识及实施能力
4.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及需求
5.家长及社会对课程的认识及态度
(三)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相关策略。
1.制度管理督查策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客观地要求学校建构具有创新性的管理制度、管理方式和管理行为,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引导并督导学校认真落实课程计划,保证国家制定的课程计划的严肃性。
(1)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校本管理制度及区校督查机制。
(2)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评价激励策略
①对学生的评价激励策略
②对教师的评价激励策略
③对学校的评价激励策略
2.资源开发保障策略。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承载着独特的教育功能。国家只指定综合实践 活动课程的学习领域,没有规定具体的学习内容,因而,课程资源开发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核心问题。统整学校、社区及社会的教育教学资源是该课程“常态化”实施资源开发保障的突破口。
(1)《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指南》
(2)《7—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指南》
《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指南》及《7—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指南》是一本既分别利于小学和初中教师活动指导,又利于对小学和初中学生活动进行方法和知识引领的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指南,将其作为课程“常态化”实施的重要载体。
●《学习指南》基本框架:
小学及初中《学习指南》均由四部分组成:一是方法引领与体验,二是案例分析与实践,三是选题拓展与延伸,四是成果汇集与评价
“方法引领与体验”部分: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低年段用图文并茂或故事的形式),介绍综合实践活动涉及的四种主要活动类型,如主题探究活动、社会体验学习、项目与应用设计活动、参观与考察活动以及开展这些活动所需要的学习方法。每一种方法介绍之后,都有学习体验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的主题活动或某个较大的主题活动的片断来体验、实践这些方法。当然方法的介绍还要根据不同的年段有多少、难易、深浅的区别。方法是灵魂,学生掌握了方法后,会根据不同的主题活动自主进行选择使用哪种方法较合适,而不是让老师告诉他们应该用什么方法。
“案例分析与实践”部分:以1至2个主题活动实施步骤的展开为载体,让学生体验一个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案例的选择也会根据不同年段的目标有层次的区别。
“选题拓展与延伸”部分:提供一些适合相应学段的活动主题,供学生参考。
“成果展示与评价”部分:采用活页夹的形式,把学生独立完成的主题活动的过程及结果记录在此,并且根据不同的片断练习及主题活动实施,提供相应的评价标准,及时评价,阶段评价相结合,并且呈现在《学习指南》的活页夹中,可与活动成果一起取出放入成长档案袋中。
●《学习指南》预计的几点突破:
①3—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在课程目标的层次体现上有所突破。呈梯度,螺旋上升。从“方法引领与体验”到“案例分析与实践”,学生的主题学习活动由片断练习到完整实施,经历一个从局部到整体的认识过程;从“方法引领与体验”到“案例分析与实践”再到“选题扩展与延伸”,经历一个由“扶”到“放”的思维发展过程。
②过程资料呈现及管理上有所突破。过程资料随着学习活动中片断练习及主题实施的展开记载在“学习指南”中,避免过程资料流失,也为评价奠定了基础。
③评价上有所突破。根据不同的片断练习及主题活动实施,提供相应的评价标准,及时评价,阶段评价相结合,并且记载在“学习指南”的活页夹中,可取出放入成长档案袋。
●《学习指南》力求体现的资源开发策略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大指定性学习领域与非指定性学习领域资源整合的开发策略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与学科综合性学习资源整合的策略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与校本课程资源整合的策略
3.教师研修支持策略。
培养一支能承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专、兼职师资队伍是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关键所在。
(1)区域教师研修策略。区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2)校本教师研修策略。以学校为基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兼职师资培训或教师教育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六、研究步骤及计划
步骤 |
时 间 安 排 |
内 容 摘 要 |
1 |
2006年9月
-2007年5月 |
成立课题组,制订实施方案,进行专家咨询和文献研究,对本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作初步调研。 |
2 |
2007年6月
-2008年1月
|
(1)设计调查问卷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关信息采集表,分析课程实施现状。
(2)各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交流及汇编。
(3)编写《3—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指南》(以下简称《学习指南》)(实验版)初稿。
(4)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基本要求研究
(5)资源开发保障策略研究。
(6)教师研修支持策略研究。 |
3 |
2008年2月
--2008年8月 |
(1)综合实践活动校本管理制度交流及汇编。
(2)2007年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状况报告
(3)《学习指南》(实验版)投入实验。
(4)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基本要求研究
(5)资源开发保障策略研究。
(6)教师研修支持策略研究。 |
4 |
2008年9月
--2009年1月 |
(1)搜集《学习指南》实验意见,并修订完善。
(2)继续试用《学习指南》。
(3)阶段成果交流展示。 |
5 |
2009年2月
-2009年8月 |
(1)2008年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状况报告。
(2)形成较为成熟的《学习指南》。
(3)进一步完善课程“常态化”实施的相关策略。 |
6 |
2009年9月
-2010年8月 |
(1)自此新学年起,《学习指南》全区正式投入使用。
(2)2009年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状况报告
(3)课题研究资料整理
(4)撰写结题报告,完成结题工作。 | 七、预期成果形式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调查报告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校本管理制度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策略研究报告
4.相关论文
5.《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指南》
6.《7—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指南》
7.《学习指南》使用的典型案例
八、主要成员及分工
总负责:文斌
子课题之一《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策略研究》负责人:黄青
现状调查及报告:戴湘萍 黄虹
资源开发保障策略:吴莉萍 张艳
三年级:徐红艳 张巧玲
四年级:张艳 吴莉萍
五年级:叶剑芳 罗志红
六年级:戴湘萍 黄虹 吴玲
制度管理、教师研修、师生激励策略:胡蕾 许敏 黄青
子课题之二《7—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策略研究》负责人:吴春晖
现状调查及报告:代胜利 黄金双
资源开发保障策略:潘岚 陈莹
七年级:潘岚 黄金双 陈莹
八年级:朱燕 陶红艳 孙玲
九年级:张爱华 代胜利 吴艳
制度管理、教师研修、师生激励策略:吴春晖 张淼 张爱华
八、保障措施
1.政策保障。区教育局高度重视,为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了政策保障。
区教育局行政部门制订有《汉阳区教育局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意见》并在每学年的课程实验方案中对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均提出了明确要求,引导并督导学校认真落实课程计划,保证国家制定的课程计划的严肃性。
区教育局业务部门(区教育教学科研中心)每学年定期有学校“两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实施情况的督导与检查,并有相关课改实验评比表彰活动,把对学校的管理与对学校工作的指导结合起来,通过运用一定的评价手段和组织区域性的、校际的经验交流活动等方式,帮助学校领导和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指导学校切实地、创造性地落实课程计划中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要求。
2.人员保障。课题组主要成员由学校管理者和一线教师组成,组成结构合理,学科背景丰富(语文、科学、英语、美术、劳技、心理健康、信息技术等)且大多数有“十五”科研的经验。“十五”课题成果《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策略研究》也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制度保障。课题组建立学习研讨制度及过程管理制度。组织课题组成员阅读相关书目,围绕承担的课题做好学习笔记,定期召开学习研讨会、实验研究会并做好记录。
4.经费保障:本课题是市规划办重点课题,有专项拨款,专款专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