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堂《物质在水中的结晶》公开课前后
新课程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有效学习,要求教师进行有效备课。教师很辛苦,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教师不仅要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包括实验),而且大量繁重而无效的备课也占用了教师的很多的时间和精力。那么,怎样才能达到备必有用,劳必有获呢?鉴于本人近期的一堂公开课,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把握教材,突出重点
虽然只是短短几分钟的时间,虽然教材给予了我们相应的知识内容,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拿到课题,反复斟酌,本堂课究竟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抑或是让学生“学到什么知识?”“学会什么?” 同时我们要从整体上认识教材,并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教材。在理解的基础上读懂教材,明确了重点由此而展开如何把重点突出,通过什么手段解决?大致有一个框架或者称为雏形。同时新“课标”要求教师备课的有效目标必须既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又强调师生双边、多边活动的过程,要考虑如何把教材转化为学生可以接受的内容,把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因此我在设想时,虽然想到需要制作一定的课件加以提升课堂的实效,但我想的更多的是如何与学生开展交流,如何积极有效的开展师生互动。
二、寻找资料,拓展延伸
单纯借助书本资料,往往无法真正与学生产生共鸣,通过补充相应的课外有效资源,使课堂教学更为直观和感性,接近学生认知和思维。
本着这样两个目的:①寻找合适的图片或视频(视教学内容而定)。②学习对方如何安排同一教学内容。我们也深有体会,网络有利有弊,我们能够搜索到的一些资料往往不是令人很满意,因此我们决不能照搬,因为教师的备课应体现学科特点,教师特色,要有利于教师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而这样无益于课堂上表现出自己的思想和个性,但我们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我所需,为我所用”;而一些介绍比较好的资料我们却无法打开(需要注册、付费等),英语组尝试在网站上申请注册并付费后,可下载适合自身学科有着可以选择的相应资料、图片等。
三、专家引领,同伴互助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群体,离不开土壤,需要专家的引领、同伴的互助及学校共同的支持、帮助。而传统的备课形式主要是教师独自一人或冥思苦想、或照抄参考资料,“备课”实际上成了“背课”,这样的备课形式与“课改”促进教师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之宗旨是相悖的,只能使教师吃力不讨好。新的备课形式应该是丰富多样、灵活多样的,要因课程内容,教师能力水平的不同而异。我们可以在经历一番设计甚至经过了一些操作(比如实验),觉得很多问题解决得不够理想,在这样的基础上,不妨寻找本学科在教学上有一定研究和能力的老师(学科带头人、名师等)请教,针对一些自己思考了很久,但还不是很满意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专家的几句话往往会使我们如梦初醒,当然我们也反对所有设计或教学环节都由专家来提供。比如我上的这节《物质在水中的结晶》,国庆假期中,既为了提高实验的能见度,又为了节省时间,我做了无数次的预试,先是利用试管冷却,时间至少20多分钟,根本不可能在课堂上及时解决,后来采用凹穴板,时间仍然需要大概5分钟,我请教了自然学科名师马老师,他告诉我不妨采用表面皿,我尝试后的确效果相对明显了许多,虽然最后我采用的是玻片(因为效果更明显),有了专家的引领,虽最后不一定采纳,但对教学的设计和思路重新又有了新的想法,这时也有利于自己在原有基础上重新设计。
真正的教学往往并不完全取决于一个框架,更重要的是要有血有肉,因此引入、过度等虽是一些细节却又是对于学生对于教学起着关键性作用,就如我上的这一节《物质在水中的结晶》,事先是我设计了多次的引入(请教了多位同行,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而在真正上课时的设想已是我的第五次设计(虽然已不是同行的真正建议,但我已经有了比较,最后选择了自认为最好的),相对而言,随着对知识内容的进一步把握,往往一次比一次设想的更为深刻,效果也更好。
教师备课要备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摸清了学生的知识储量、认知水平、学习方法、思维习惯以及对本单元教材内容的已知程度,教学才有依据,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也只有摸清了学生的学情,包括学生知识、技能的深度与广度,讲解才能讲到点子上,解到关节处,才能有效地克服“学生熟知的我们还喋喋不休,学生难解的我们却不了了之”的倾向。也就是说,我们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地了解学生要学习什么、得到什么,从而帮助他们确定学习的目标;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从而帮助他们去寻找和利用学习资源;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从而帮助他们设计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从而帮助他们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等等。在备课中,我多次找到原任教老师,多次提出,当我这样设计时,学生会怎样思考,学生会怎样反应,学生会怎样理解,甚至学生会怎样回答等一系列问题……
四、自我反思,再次提升
教师备课还要备自己。备自己, 有四层含义:一是注重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三是教师备课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四是根据能力大小和自己在某一个教学阶段的侧重点形成自己的特色。在课堂教学的结束之时,并非就是教学的结束,深入思考课堂的教学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关于教学结构的再次重建,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包括反思课堂教学中实际遇到的困惑。比如,在我教学的《物质在水中的结晶》一课,我就觉得:①在时间的分配上,我完全还可以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②在结束新课教学后,我仍可以通过利用教材让学生做练习,进一步的巩固新的知识;③或者干脆主动提出让学生在留下的时间进行复习和消化;④在结构安排时,课后我想到了我还完全可以这样设计:通过问题引入得出“冷却热饱和溶液”这一种结晶方法时,立即可以提出:“是否这种方法普遍适用于自然界的大多数物质?”从而直接通过讨论而设计热饱和硫酸铜溶液和热饱和食盐水溶液的对比实验,再次得到“食盐水溶液用什么方法好?”,这样的思路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构思,可能教学效果也比较好,一堂课始终贯穿一条线索,清晰、顺畅,符合学生思维发展。
整个课堂教学回顾下来,我觉得收获最大的还是课堂教学的关注对象:虽然相对关注了教学的内容和时间,而我可能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参与度,学生是否随着老师的思路在学习,学生真正学到了没有?可能我根本不知道有哪些老师在听课?也并没有过多的关注时间怎么样了……
备课,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备课也是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创造再加工的过程,是理智与情感滤化后的结晶,是一种转化、一种升华、一种超越。课堂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收到应有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前研究工作是否充分深入,是否切合实际。课备得好不好,不仅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影响整个教学质量,而且也直接影响教师的成长。
“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在科学日益发达信息化的今天,教师要不断补充知识量,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要在不断的学习中形成自己的东西。新课程提倡教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需要同学科、不同学科的教师交流合作,教师要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工作,增加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用集体的智慧有效备课,有效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