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是指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课程特点,结合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内容、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的课前准备。有效备课的基准就是把握好“因‘才’施教备学生,因势利导备教法,挖掘资源备教材”三个有效环节,作出创造性课堂物化的预案。
[关键词]知识内化;挖掘资源;关注学生;研究教法
新课程理念下有备课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对教材内容、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的课前准备,是教师知识内化、教学资源开发、关注学生、研究教材教法的过程。具体地说,这一过程包含备学生、备教法、备教材三个环节。
一、因“才”施教备学生
新课程备课要在传统的“为学生”备课基础上,更强调“调动学生” ,注重因“才”施教的备课。在新课程教学提倡师生互动的前提下,谋划学生的学习过程,唤醒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因“才”施教备学生,首先教师要做到尊重每个学生人格,包括欣赏他们的优点,包容他们的缺点;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潜能;相信学生具有自我认识、自我指导、自我评价的能力;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进步和发展的愿望与要求;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形成和发展源于自己的创新思维。其次,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已知与未知;研究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发展的需求;研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变化;研究学生新的学习目标中哪些知识点需要理解、掌握和必须学会。通过研究,教师了解了学生的生活环境和习惯;了解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背景;了解了学生在先前学习的基础上所形成的能力、认知类型、性格、学习动机等能力倾向;了解了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学习新知所必需的生理机能、知识基础、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学习准备,丰富了自身的课程资源,为教学内容预设与生成打下基础,从而引导学生从常见的生活现象和经验中走进学科课堂,真正实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课程要求。第三,教师要进行角色转换,换位思考,假如自己是学生能否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与目标。如假设:我是学生,安排5分钟的复习够吗?进入新课多长时间全班学生都能适应?哪些问题需要同伴互助?什么情况下小组合作,学生才会充满热情地献智出力?什么方式汇报交流,会让学生有倾听的欲望和分享成果的快乐?换位思考时还要设想学生的学习困难在哪里?该准备哪些台阶帮助他们走上来?班级的差异有多大?差异怎样才能变成教学资源?怎样设置和布置作业学生才会喜欢和有效?以上预设教师都要准备教学受阻的解决办法和出现意外的引导办法。
二、因势利导备教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教学要讲究方法。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这就要求教师的备课要充分考虑师生的实际情况,演好自己的角色,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知水平,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解、谈话、探究、体验、讨论、研究、发现等,并要为学生留有探索与思考的余地,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把“教”与“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设计出各种能让学生玩出名堂,玩出水平、玩出真知的方法,让他们在乐此不疲的“玩”中经历掌握知识与探究知识。例如小学一年级数学有这样一道应用题:小明昨天做了五道题,今天做了同样多的题,两天一共做了多少道题?一年级学生对于“同样多”这个概念不甚理解,备课要设计教学时请五名同学上讲台唱歌,请五名同学伴舞的情境,然后引导学生编出应用题“教师上课时请五名同学唱歌,请同样多的同学伴舞,唱歌与伴舞的同学一共多少人”的应用题。这个以教师为配角,以学生为主体充满娱乐情趣和过程的备课设计在实际教学中具体实施,就能使同学们顺畅、清晰地理解“同样多”的概念和掌握解题思路。
因势利导备教法,要注重改变课堂教学策略,一要改变一问一答的传统教法,设计先尝试后讲解;先猜想后验证;先独立思考再相互交流;先课件展示后探究的学习方法情境,让学生充分地经历、体验、探究和发现知识。二要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进入新课,不要机械的重复练习,课堂教学开始就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或组织学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指导学生尽快接近学习目标。三要适当预留课白,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多让学生 “看一看”、“做一做”、“说一说”、“读一读”。四要关注学生现有的课程体验,关注知识与方法的内在整合,帮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出现的困难,以便学生及时清除阻碍,进而融会贯通地掌握学习方法和课程知识。
三、挖掘资源备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载体,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它是知识、文化、教育、教学发展到某一时期的精华。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不但要准确理解新课程标准下教材编写意图、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和教育思想,还需要挖掘新教材中的科学价值,环境价值、人文价值以及情感价值。那么,在备课中怎样才能坚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心理规律,有效地挖掘教材资源呢?
1、研究教材。在研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研究教材,通览教材,分析教材,把握住教材的结构体系,弄清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及逻辑关系,梳理出教材的知识点,为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的实施奠定基础。
2、取舍教材。要对教材进行合理取舍,重点突出。合理舍弃是一种智慧,能有效地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是课堂教学走向自主、开放,不断提高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
3、开发利用教材。注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学科教学从单一性向综合性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和实际,充分开发利用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努力促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将源头活水引进课堂,真正做到变“如何教教材”为“如何用教材”,力图成为教材的开发者,课程的创造者。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尊重学生的需求,鼓励学生自我开发,努力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真正将“差异”作为资源,并充分加以利用,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活力。
总之,教学活动是一种组织形式,备课的实质是备教学。备课是教师最起码的教学活动议程,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大厦的建筑工程,那么备课就相当于大厦基地的选定,建材的准备,框架结构的设计。有效备课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备好课必须抓住“因‘才’施教备学生,因势利导备教法,挖掘资源备教材”三个有效环节,才能突破优质教育教学活动的大关。安庆市太湖中学省、市级教坛新星、中学高级教师李昭平说得好:每备一课要为一堂教学“设计出一个精彩的导入;采取一个突破难点的举措;提出一个有思维力度的问题;打造一个艺术化的结尾”,这就是一堂优质课。
参考文献:
1、陈旭远、贺成立,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刘华锦 教师如何备好课[M] 天津教育出版社
3、刘大春 教师如何使用新教材[M] 天津出版社
4、王巍、张玉艳 有效备课——小学教学[M] 光明日报出版社
5、蔡明忠 改变备课策略突现课程理念[J]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5、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