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1、研究缘起
①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我校自成为单设高中的六年来,一直积极开展高中德育工作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效果。学校在武汉市、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青山区、武钢教育处均获得荣誉,也积累了不少鲜活的学生转变个案。但工作中我们同样遇到了疑惑和棘手的问题。
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将来,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发生深刻的变化,社会意识、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广大中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取向,也日益多元化,以往的德育目标,德育评价在实施中遇到相当的阻滞。
③当前高中学校的教育对象已进入特保儿的时代,学校的德育工作遇到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真研究。
④零六年三月,我校通过了市级办学水平示范学校的评估,在结论中,上级领导和专家们建议我校进一步加强“办学理念”和德育实效性这两个方面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因此我们选择了《普通高中德育目标,德育评价分层研究》这一课题,这也是我校发展到现阶段必须推进的工作之一。
2、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①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推进。随着本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必将使学校的领导,广大的教师、学生参与进来,通过学习、研讨、实践,形成共识,亲身体验,共同提高,促进学校的德育工作整体上台阶。
②有利于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改进和素质教育的推进,我们的课题研究符合胡锦涛总书记“要大力推动思想道德教育的改进和创新”的要求。课题的探讨、实践,是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尝试和改进,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积累,同时也能为市内外、省内外同仁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①学校管理学理论。德育工作涉及到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其规律和机制是复杂的,需统筹安排,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各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学生活动开展等,必须一一妥善安排,有效调控。因此学校管理学的一般原理对本课研究工作的进行十分有益。
②学生发展理论。德育从根本上讲就是育人,社会是发展的,人是发展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是本课题要做的事。因此有关学生发展理论以及与之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是本课题开展研究的重要依据。
③《中学生德育大纲》《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理论。我们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学校,学校的性质,时代的要求,决定了我们必须依据《中学德育大纲》和中央文件精神,开展学校的德育工作,我们的研究就是在这大前提下探求适合高中阶段学生的德育目标,进行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德育潜能的德育实践,实行科学的德育评价。
④传统道德理论。我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许多优秀的人文精神,传统道德精髓一直在规范着今天的人们,本课题的研究是在“传承、创新、落实“的层面上进行。
三、研究的预期目标及内容
研究的预期目标
1、更新德育观念,理清学校德育工作思路,规范德育工作管理,落实德育实效,体现以人为本的德育思想。
2、构建《钢都中学德育目标体系》。
3、设计《钢都中学德育活动方案》并实施。
4、汇编《德育论文集》。
5、构建《钢都中学德育评价体系》。
6、完成课题的《研究报告》。
研究的主要内容
首先是几个概念的界定:
德育的内涵:是道德素质教育、政治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法制教育等方面的总称。
德育目标:是对德育对象品德方面总的规范和要求。
德育评价: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科学的方法,正确的途径,多方面收集事实材料,对德育对象的德育活动及其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德育工作总体上讲应该有目标、内容、方法、途径、评价这几个方面组成,我们选取“目标”、“评价”作为重点来研究,在研究中:
1、通过外请专家辅导和内培,加强德育理论学习,转变德育观念,将德育目标、德育评价的重心下移。 2、调研在信息时代、特保儿时代、社会转型期的今天,高中生的德育现状及其成因。通过个案分析、综合分析、数据统计等方法积累资料,为下一步研究提供真实可信的依据。
3、根据高中生年龄阶段,依据《德育大纲》和中央文件精神,构建《普通高中德育目标体系》,力求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1)自古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里,德育的施教者总是以仁士圣者的标准,高端理想主义的目标去要求受教者,而实际上有些目标,穷必生精力也无法达到,故阐述清楚德育目标中的“高标”、“中标”、“低标”等理论问题和实际要求(即年龄分层,目标分层)。(2)以往的德育目标过分强调社会需求,而忽视个体需求,与学生的心理发展和需求脱节,在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之间,应以个人为本位。
4、德育目标下活动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在设计与实施中,注重德育的情景性、实践性、体验性,彰显德育内容本身的魅力。
5、构建《普通高中德育评价系》,由于德育成果的隐蔽性,成效的后延性,带来德育评价的复杂性。因此,在德育评价中,采用分类:“硬”指标(可量化的。如行为规范等),“软”指标(不可量化的,如心灵、精神、意志等)。分层:主体性、共性与个性,高标、中标、低标。并通过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以动态评价为主)、激励评价等评价方法的实施,形成有效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6、在课题研究的中后期,将德育的两个体系和活动方案,在实施和研究中不断完善,形成规范,并于以推广,同时做好汇编《德育论文集》的工作。
7、完成课题的《研究报告》
重点:《德育目标》、《德育评价》中的分层、分类。
难点:德育评价
四、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本校学生(全校学生参与,各年级选取1-2个班作为重点研究对象)。
采取的基本方法:
文献法:专家的论著,国家有关德育的法律、法规及其它学校德育研究的相关成果。
调查法:前期的信息采集及实施中效果检验。
行动研究法、实验法:主要用在德育活动方案的实施。
经验总结法、个案分析法、教育统计法:主要用在《研究报告》和评价体系中。
五、研究的步骤
此课题整个研究采取内容时间分阶段,成员分组负责(见课题组成员分工)
第一阶段:(2006.9~2008.1)
申报课题,学习德育理论,课题开题及学生德育现状调查。
第二阶段:(2008.2~2008.12)
《钢都中学德育目标体系》、《钢都中学德育活动方案》的制订(暂定稿)
第三阶段:(2009.1~2009.6)
《钢都中学德育活动方案》实施《钢都中学德育评价体系》的制定。(暂定稿)
第四阶段:(2009.6~2010.1)
《活动方案》继续实施并增添和修改内容,德育“两体系”在实施中调整修订完毕,德育论文集汇编。 第五阶段:(2010.2~2010.9)
德育“两体系”深化完善,形成一定的模式和机制并推广,课题研究报告完毕。
六、成果形式
1、《钢都中学德育目标体系》、《钢都中学德育评价体系》
2、《钢都中学德育活动实施方案》
3、《德育论文集》
4、课题的《研究报告》
七、课题成员及其分工
组长:张行强 副组长:李明渊、汪艳芳
组员:林群、彭家昆、王翠想、向东曙、洪中元、王光宗、杨宏、梅勇军(其中中教高级8人,中教一级3人)
具体分组及主要任务:
张行强:课题组总负责人
第一小组:
李明渊、彭家昆
主要负责外请专家及德育理论学习、课题活动经费筹措
第二小组:
洪中元、林群及部分班主任
主要负责《钢都中学德育目标体系》的构建
第三小组:
汪艳芳、王翠想、向东曙、林群及部分班主任
主要负责《钢都中学德育活动方案》制订、实施及德育论文集汇编
第四小组:
杨宏、王光宗、张行强
主要负责《普通高中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实施
第五小组:
梅勇军、张行强、彭家昆
主要负责课题申报、开题、结题及资料汇总。
分组是任务的侧重点,完成课题还需全员合作,相互配合。
八、保障措施
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方方面面的保障是充分的,措施是到位的。
1、课题的确定是集体讨论研究决定的,有代表性,也是我校发展到现阶段的需要。学校行政一把手是课题组总负责,课题组成员90%为教学骨干及部门负责人,均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很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课题的机制运行及人员素质得到充分保证。
2、课题经费上除上级拨款外,学校勤工俭学还可以提供一定的教科研经费,我校勤工俭学收入在较好的基础上呈逐年上升趋势,课题研究经费能够得到保障。
3、我校是武汉市语文教学基地,湖北省影视教学定点学校,各种文字资料、非文学资料丰富;有社区、厂矿、派出所等联系紧密的协作单位和德育基地,我们还准备与有关科研单位及专家联系,争取把课题从理论到实践做实做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