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学科教学始终是中学教育的中心工作,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以至促进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一直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
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形势,社会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对教师、学生的心理、思维、习惯的影响,高中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即将实施,都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学校的教学管理评价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于学科教学的高效性有了新的要求。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是一所有八十多年历史的传统名校,自创办以来,长期以立足实验勇于开拓为己任,不断根据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形势和教师、学生发展变化的情况,探索与尝试合理、有效、操作性强、可持续发展的教法、学法和管理方法,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产生深远影响,发挥了辐射引领作用。
通过比较与反思,我们强烈意识到,由于传统积淀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学校变革教法、学法和教学管理评价方法的力度不大,范围狭窄,缺乏系统性与贯通性,教学效果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甚至制约着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提高。顺应新的形式,改革教法、学法和教学管理评价方法,追求内涵发展,实现教学的高效性,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我校已经于2002年通过了结题鉴定的国家级课题《高中创造教育模式与实施》,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结构、变革教学方式,以便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实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课题在理论方面具有相当的前瞻性,在实践方面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在国内有一定影响。该课题成果已经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成为基本范式。以此为纲要,构建了学科教学模式等并实际实施,对于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计划在已经取得的科研与实践成果基础上,根据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社会变化的新情况,按照高中新课程标准,吸纳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总结经验,紧扣“学科教学高效性”这个主题,更深入、广泛地开展更具有操作性和实用性的研究,实现优化学科教学、提高教师队伍水平、促进学生科学高效地学习、增强学校办学实力的目的。
二、查新情况
通过查阅报刊资料、参观考察、向有关专家和科研机构咨询等形式,我们了解到当前国内外在提高学科教学实效性方面进行教学和开展研究的基本动态。
从国外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注重体验与实践的一些教学情境创设和教学手段的运用,有很强的操作性;建构理论、对话理论等虽然不是直接针对教学实效性,但对于研究教学的高效性有指导意义。当然,因为中外生活环境、价值观念、教育体制等等差异,对于国外现有的做法和理论,需要加以筛选提炼,适当借鉴。
从国内看,上海建平中学、河北衡水中学、江苏启东中学等一些知名学校在学科教学的高效性方面有很多成功之处,但是“校本”特点很突出,且缺少系统性,其基本理念和方法可以借鉴,而具体做法不能照搬。很多重点中学基本着眼于高考应试的层面,在“时间加汗水”的传统观念与做法基础上,有一些具有一定合理性、可操作性的做法。许多名优特教师在具体的某个学科、某个学科的某个方面,有比较新颖的见解和经验,但是,或者于本教师、本班学生或本校,而不一定使用于他人、他班、他校;或者只是局限于某个学科、某个方面,缺少全面性,是零星的,缺乏整合性。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我们所选定的课题,宏观上研究学科高效性的教学基本结构,研究融洽协调的教学关系,微观上研究不同学科、同一学科不同知识点的高效性的教法、学法,尤其是研究学生在记忆与积累、理解与分析、实践与运用以及良好的学习心理、习惯、过程的高效性做法,研究教师在确定目标、设计过程、优化方法等方面如何实现高效,抓住了当前中学教学的症结,特别是抓住了我们学校学科教学的主要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都具有新颖性和前瞻性,有很强的实用性,如果课题研究形成超成果,将有利于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将在中学学科教学方面有较好的辐射作用。
三、理论与假设
主要的理论依据:
1、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国家教育方针关于学生全面发展、全体发展、有个性特长,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与目的要求。
2、高中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和目标。
3、国内外建构主义、对话理论、教学主体论、类型教学、层次性教学等相关理论,学习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4、当前关于校本教研的基本理论。
主要的假设:
1、课题阐释
我们确定的课题名称“高中学科高效性教学的方式与策略研究”,其中的关键词的基本含义如下。
(1)“高效性教学”:以学科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为研究点,以高效为追求目标;以必要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为基础,以探索总结合理的、实效性强的操作性手段为主要内容。
(2)“方式与策略”:促动与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心理、习惯和思维,形成合理高效的学法;激励与引导教师优化教学行为,形成适应学生需要、体现学科特点、具有个人特长的教法;探索有利于实现教学高效性的教学评价与管理方式。研究学习材料、学生、教师相互之间的关联与应处的地位;研究如何利用各种资源,如何开发适应学校、学科、学生的校本教材。
2、基本观点
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习惯与思维,学会学习,应该是学校和教师追求的最高教学境界;教师形成新的教学理念、掌握高效教学的方法,是促进学生成长、实现教师自我发展、保证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教学评价与管理要有利于实现教学的高效性;三者之间应该形成一致、贯通、融合的和谐关系。
课堂教学是实现高效教学的主要阵地,教材的利用和开发是实现高效教学的主要因素,师生关系和活动是实现高效教学的主要过程。要由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认知为中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概念为中心转变为以问题为中心,由以结果为中心转变为以过程为中心,由以传授接受为中心转变为以体验训练为中心。
以“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具体目标,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着力点,实现“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个性特长”。既要注意学科差异、学生差异、教师差异,又要注意在宏观与整体上的通识性、通用性和融合性;要在优化常规教学的基础上追求高效,在落实基础的前提下追求发展。
3、研究切入点
围绕“标准”与“假设”,针对“差异”与“问题”,探索“方法”与“策略”。
“标准”具体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当前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假设”是指学校追求的预想目标、本课题设计的目标。“差异”是指“教”、“学”、“管”与“标准”、“假设”对照尚未达到的地方,尚且存在的距离。“问题”是指存在差异的具体表现、原因。
四、课题目标
1、使学生了解自我学习心理、习惯、思维等方面的状况,了解与学习相关的心理、习惯、思维方面的知识与要求,并在教师指导下明确优化与发展的方向;在体验与反思中把握学习规律与学科特点,掌握并熟练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发展,为今后以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反思自我教学观念与行为,根据学校特色、学生特点、学科特性和自己特长,形成高效教学的理念,掌握实现高效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优化教学过程,为不断提高教学实效、自我岗位成材与学校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3、建立对实现高效教学有指导、督促、评价功能的评价管理机制,创造有利于高效教学的环境,在促进学生、教师成长发展的同时,在课堂教学、集体备课、校本教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形成融合学情、教情、校情的基本理论、模式和方法,形成持续的、有特色的、有效的操作手段,积累比较丰富的资料,从而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形成品牌,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和效应。
五、内容与实施
1、学习与调查(2007年6月——2007年11月)
整理以前相关课题研究的资料与成果,聘请专家讲座,开展反思与讨论,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新的教学理论,调查分析教学现状,明确课题研究的意义、方向、目标与内容,按照学校整体状况和学科情况,确定课题研究的具体环节、内容与方法。
2、分步研究(2007年12月——2009年8月)
(一)整体性研究
安排课题组部分成员与一定数量的不同学科的教师,结合以前创造教育与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成果,跨学科就学习习惯、学习的基本过程、学习的计划性等的良好性,教学设计与实施、课堂教学良性的基本结构,实现高效教学的基本环境与条件等开展研究,形成高效教学的基本“通式”。
(二)专题性研究
以学校现在开设的语文、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及其课堂教学为研究范围,每个学科主要研究以下内容:
(1)根据学段、学生和学科情况确定教学目标,体现教学目标的阶段性与终极性、层次性与共同性、基础性与发展性;
(2)结合学科要求,从教师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科记忆与积累、理解与分析、运用与发展等要求,探索可以操作的高效性的学法与教法,探索班级整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的针对性方法,探索注重体验、适当训练、熟练运用、反馈落实的具体措施;
(3)合理利用教学资源与信息,开发校本作业与教材,优化教学关系与过程,提高集体备课与校本教研究效果。
(4)课堂常规教学与高考的关系,学科老师对教与学的调控、评价与教学效果的关系。
在分步分类研究过程中,要注意适时搜集情况,发现问题,研究对策,调整思路,适时提炼总结,并交流教学实践与课题研究中基本成熟、取得一定实际效果的认识与做法,及时整理相关的论文、资料、课例和案例。
3、总结结题(2009年9月——2009年11月)
(1)汇总各项研究的资料、论文、教案等,并整理成册;
(2)整理校本作业、校本教材,制作光盘、录象等;
(3)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和结题评审主体论文,组织课题结题评审工作。
4、应用推广(2009年12月——)
如果课题通过了结题评审,计划将课题成果加以提炼,然后在学校内全面试行,在教学实际中补充、完善与发展,时机成熟后向社会推广。
六、思路与方法
研究的基本思路:
1、突出“校本科研”特点。与学校、教师、学生实际结合,体现学校特色、学科特性、学生特点与教师特长,能解决学校教学实际问题,实现学校教学水平的高质量。
2、注意彼此借鉴融合。各研究项目自有其内容和目标,但相互之间有贯通、融合和可以借鉴的,最终要在整个学校形成整体效应。
3、注意终结性与阶段性的关系。终结性目标应该是贯穿始终的,是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各阶段的研究要落实内容、目标、步骤、人员等,要注意围绕终结性目标进行。
4、注重操作性与实效性。整个课题研究,一定要注意在理论观照下注重具体的操作方法和实际效果,假想要在实验、实践中验证、修改和完善,教育教学的实际经验要通过整理归纳加以提升。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观察、问卷、座谈等形式了解现状,寻求解决途径。
2、案例研究法。根据现状,确定研究的内容、目标、过程,探讨必要的方法与途径,并通过实践操作开展实施,相机、总结、推进。
3、文献研究法。
4、行动研究法。
5、比较法。
七、主要成果形式
1、论文与论著 研究者个体或群体从某个学科或领域,或者从宏观层面撰写论文、论著,注意实践与理论、操作与效果的结合。
2、案例与策略 着眼具体方面和环节,选择案例性材料,运用创造教育理念,呈现现象,剖析原因,探讨对策,以文本、音像、软件等形式交流。
3.校本教材与研究报告 形成有特色的校本活动方案、学科作业等,注意改进与完善,注重持续性。完成好阶段性、专门性研究报告和总结性研究报告。
4、其他形式。
八、组织与保障
课题研究组织与人员
课题组长 由校长亲自挂帅,全面负责课题立项申请、开题论证、具体实施、总结等各阶段的规划、领导,负责经费、人员、资料等必要的条件的准备和利用。
主要成员 主要有主管教学的领导、学科教研组长、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在课题整体规划、实施等各个环节和各个阶段参与讨论、论证、决策等,负责相关专门性问题的研究,安排各专门性问题研究的设计、实施和总结。
其他成员 参与具体专门性问题的研究,在撰写论文、研究各案、课例等方面发挥作用。
具体步骤与安排
1 |
2007.9-2007.11 |
①学生学习心理、习惯与方法状况调查研究
②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方式与效果调查研究 |
论文
调查报告 |
虞京蕾
崔 雁 |
2 |
2008.12-2009.8 |
①学科高效性教学基本方式、策略研究
②各学科高效性教学教学方式、策略研究
|
论文集
光 盘 |
吴承斌
陈冬
江国明
罗 荣 |
3 |
2009.9-2009.11 |
① 各学科高效性学法例汇
②各学科高效性教法汇编
③ 校本作业、案例 |
论 文
光 盘
研究报告 |
余心红
江国明
杨 光 |
最终成果
最终研究成果(限报3项,其中之一必为研究报告) |
序号 |
完成时间 |
最终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承担人 |
1 |
2007.9—2007.11 |
当前高中学科教学状况调查与反思 |
研究报告 |
虞京蕾
崔 雁 |
2 |
2007.12—2009.8 |
①学科校本作业校本教材分类总汇 ②各科学法、教法汇编 |
论文集 |
江国明 |
3 |
2009.9—2009.11 |
课题研究成果报告书 |
光 盘
出版物 |
江国明
杨 光 |
经费预算
序号 |
经费开支科目 |
经费预算细目 |
金额(元) |
1 |
资料费 |
杂志费、理论书籍 |
1000元 |
2 |
调研费 |
研究过程、阶段研究报告 |
1000元 |
3 |
小型会议费 |
专家座谈 |
800元 |
4 |
差旅费 |
学术交流、考察 |
5000元 |
5 |
印刷费 |
|
2000元 |
6 |
管理费 |
|
1200元 |
7 |
其他 |
|
|
8 |
以上7个科目预算经费合计 |
壹万壹仟元整(11000.00) 元 |
年度预算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年 |
2000元 |
2000元 |
3000元 |
4000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