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侧重学生年龄特征,轻视个体差异分析 自从夸美纽斯创立班级授课制以来,教育为社会大规模培养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社会和家长对下一代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我们的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却是一成不变的,是针对某个年龄段群体的,它的统一性、普遍性,与学生个体差异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那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在课堂教学的条件下,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呢?
【案 例】
关于除法的认识 吴丽春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与个体差异 小学数学教师, 2004 ( 6 ) .
课一开始,教师就出示:把 8 个苹果分成 2 份,怎么分?要求学生用准备好的圆纸片当作苹果进行操作。
生 1 :一份是 1 个,另一份是 7 个。
生 2 :一份 2 个,另一份 6 个。
生 3 :两份都是 4 个。
师:还有吗?
生 4 :一份是半个。另一份是 7 个半。(大大出乎教师的意料,此时有些学生已经在笑了。)
生 4 欲作解释时,却被教师抢先问了学生:这样分对吗?
很多学生笑着答道:不对!
教师并没有意识到生 4 的答案是否正确,看到学生整齐的回答,也没有作出评价,继续开始教学……
课后出于好奇,与生 4 作了交谈,发现这个学生平时在家里,妈妈怕他一个苹果吃不了,都是他和他的妹妹每人平分半个吃的。
【点 拨】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能把 8 个苹果分成 2 份,一份是半个,而另一份是 7 个半,确实是个“意外”。在多年的教学中,也不曾遇到过这样的事。这与众不同的分法,显然教师对此并不赞同。反问其他同学是否赞同,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育情境诱引下,已形成了思维定势,自然反对,于是很顺利地成为教师的帮手。现在看来,虽然生 4 有点“钻牛角尖”,但说他分得不对是肯定不恰当的。假如现在否定了他,那么将来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又如何解释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呢?
先不 谈这位 老师没有信任和尊重学生的个体经验,没有给学生充分解释的机会,这个案例也反映了教师在备学情分析时的漏洞,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别经验和个体差异性,连这样的分法都没有考虑到,怪不得在课堂上会急急地否定。
诚然,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有其共有的一些特征,包括所在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思维特点、心理特征:乐于发言还是开始羞涩保守;喜欢跟老师合作还是开始抵触老师;注意的深度、广度和持久性都有共性的特征。但是,每个学生由于个体的经验不同,个体差异性是必然存在的,即使是同年龄的孩子差异性也可能非常明显。这些特点不是发展心理学的简单知识就能来分析的,需要教师多多接触孩子,凭借经验和观察来灵活把握。
【解决策略】
1. 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由于文化环境、家庭背景、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他们的基础、性格、智力等都存在着差异,要使其达到同一层次的目标,是不现实的。而且,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不仅仅是智力上的,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每一个学生都是学习上的优等生。人类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天才,也需要各种各样的庸才。延伸到学生这个群体中,有些学生尽管学习成绩不好,却并不能否定他的其他智能。应该通过挖掘其潜能,引导学生走向成功。当然,成功的评价标准不是成名成家,而是指每一个人根据自身的条件,对社会作出贡献。尽管这个贡献有大有小,但是自己有了满意感。所以,学校、教师忽视了这一点是不恰当的。不能用单一、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把学生视为批量加工的产品,统一标准,统一模式。
2. 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并利用这种差异性因材施教
我们知道,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一切必然会导致解决问题时出现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策略。然而我们有些老师在课堂上总是怕学生“越轨”、“出轨”而引发“意外”,使得他们措手不及,难以下台,于是就有意或无意地以成人的思维标准引导学生,制约学生。这也许是因为他们看惯了阅兵式般整齐雄壮、步调一致、按部就班的人群,就容不得眼前奇装异服、不同呼声的人。
为了能保证课堂上即使学生“越轨”但又不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就需要在备课时下足工夫了。比如,某老师在设计《趵突泉》这节语文课时,就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朗读时让平时班里朗读好的学生领读,让爱画画的同学在黑板上画出趵突泉的美丽泡泡,使得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了成就感。
3. 设定多维目标,在不同层次上使每个孩子都能有所发展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尽量做到分层制定教学目标,让教学目标个性化。要以教材为凭借,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出发点,确定出“最近发展区”,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学目标要有“弹性”。既要有基础性目标,又要有发展性目标,下要保底,上不封顶。要求学生达到某一层次的目标后,还要向高层次的目标冲刺,让学生的学习目标始终保持在“最近发展区”。这样就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参与学习,使目标起到分层激励的作用,让其潜在的学习能力得到最大的发展。
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要符合个体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学生设立各自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对于一个优秀生要鼓励他们不要满足于现状,而是要设立新的目标;对于学困生要帮助他们定一个更为实际可行的目标。例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文,对学困生只限于对诗句的初步理解,能背诵默写就算“达标”;而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达到以上要求外,还应该激发他们对诗句进行鉴赏。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各取所需”地学习,让每个学生“跳一跳都可以摘到桃子”。
四、注重课程标准的要求,忽视学生的学习需要 翻开教师的教案,三维目标写的都很好,我们不仅有这样的疑惑,这些学生需要达到的目标,是教师“教”的需要还是学生“学”的需要?是教师想象出来的还是学生真正需要学习的?
【案 例】
请看“百分数的意义”教学片段:教学以学生学习的需要为前提 http://office.yeewe.com/i/10133133752.Html.
师:我们先复习一下前面学习过的内容。请同学们完成以下练习:
( 1 ) a 是 b 的 12 倍, b 是 a 的几分之几?
( 2 ) 320 是 500 的几分之几?
( 3 ) 55 是 100 的几分之几?
( 4 ) 4 是 16 的几分之几?
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动笔计算。
师:谁来汇报一下?
生 1 :第一题是 [SX ( ]b[]a[SX ) ] 。
生 2 :第二题是 [SX ( ]320[]500[SX ) ]=[SX ( ]16[]25[SX ) ] 。
生 3 :第三题是 [SX ( ]55[]100[SX ) ]=[SX ( ]11[]20[SX ) ] 。
生 4 :第四题是 [SX ( ]4[]16[SX ) ]=[SX ( ]1[]4[SX ) ] 。
师:他们做得对不对?
生齐答:对!
师:下面请大家把这些分数(第二题至第四题)化成分母是 100 的分数。
学生们立即纷纷动笔在本子上计算起来。
师:谁来说一说?
生 1 :把 [SX ( ]16[]25[SX ) ] 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 4 ,得到 [SX ( ]64[]100[SX ) ] 。
师:为什么同时乘以 4 ?利用了什么性质?
生 1 :利用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好的,这两题呢?
生 2 :把 [SX ( ]11[]20[SX ) ] 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 5 ,得到 [SX ( ]55[]100[SX ) ] 。
生 3 :把 [SX ( ]1[]4[SX ) ] 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 25 ,得到 [SX ( ]25[]100[SX ) ] 。
师:好!我们利用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就可以把一个分数转化成分母是 100 的分数。像这些分母是 100 的分数,我们把它们叫做百分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百分数的意义”。(在黑板上出示课题)
接着,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
【点 拨】
上述案例中,明显感到此教师自身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是表面的、肤浅的。由于认识的肤浅,因而带来教学中一系列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 , 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在哪儿?学生有没有学习的需要?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
令人纳闷的是没有一个学生发出这样的疑问:“以前不是要化简吗?为什么要把这些分数化成分母是 100 的分数呢?”或许学生心中的疑问还没有泯灭,只不过是他们要配合教师忠实地执行教案罢了。于是我们看到,全班学生的思维一致沿着教师预设的教案轨道走,按照老师的要求“你教我化 100 ,我就化 100”。长期这样的教学已经把我们的学生变得木讷和机械了,学生也习惯了这种教学方式。这是一种被动的、机械的、记忆的学习,学生只会做练习题却不会思考,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自然体验不到百分数的由来,他们又怎么可能真正认识到百分数的意义?这是一种掐头去尾烧中段的教学,割裂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无怪乎很多人认为学生没有什么学习需要。其实,不是没有,只是被深深地压制住了而已。
我们认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前提。要让学生真正主动地学习,学生应该具有一种内在需要,明白为什么要学习,才会主动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来。而且,新的课程标准认为学生应该由“学会”、“会学”最终到“乐学”,这个过程的转变与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唤醒息息相关。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因素,是行动的动力;而动机又产生于人的兴趣和需要。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会学生学习,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师所追求的教学的目的要求,必须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来实现。因而,教学要获得成功,就必须想方设法启动学生的内驱力,将外在的教学目标系统转换为学生的心理需要,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形成了内在的需要和动机,他才能具有达成目标的主动性,教学目标的实现才有保证。
因而,在备课中,教师只有充分分析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把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纳入合理的轨道,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才能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解决策略】
通过教师设计真实的问题情境,把知识镶嵌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这些接近生活的真实的、复杂的任务整合了多重内容或技能,学生面对要求认知复杂的真实世界的情境,这对他们无疑是个挑战,学生需要采取新的认知加工策略,需要形成自己是知识与理解的建构者的心理模式,这是真正从内心感到需要学习和解决问题的主动,这样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
例如,上面案例中的“百分数意义的教学”的问题情境可以设计为:实验室有两种溶液,甲种溶液中每 100 克 溶液含砂糖 55 克 ;乙种溶液中每 500 克 溶液含砂糖 320 克 。问哪一种溶液含砂糖成分高?这样,就把百分数的意义的知识镶嵌在这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了。
在这个问题中,学生需要检索已有的知识,并要对多重知识内容或技能进行整合:( 1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SX ( ]55[]100[SX ) ] , [SX ( ]320[]500[SX ) ] ;( 2 )比较分数 [SX ( ]55[]100[SX ) ] 和 [SX ( ]320[]500[SX ) ] 的大小。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检索和整合,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备课时,教师要估计学生可能有的答案:第一种,化同分母(最小公倍数), [SX ( ]55[]100[SX ) ]= [SX ( ]275[]500[SX ) ]< [SX ( ]320[]500[SX ) ] ;第二种,化同分母, [SX ( ]55[]100[SX ) ]<[SX ( ]64[]100[SX ) ] ;第三种,化同分子, [SX ( ]3520[]6400[SX ) ]<[SX ( ]3520[]5500[SX ) ] ,显然,这种方法比较麻烦;第四种,化小数, 0 55< 0 64 。只有课前对学生学习的可能有充分估计,才有可能在课上充分关注到学生学习的各种状态,从而利用学生的各种资源进行真实的教学。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比较化同分母的情况,其实只要化成同分母(不一定是最小公倍数,除 0 以外的任何一个数都可以)就能比较大小,在化同分母的过程中体验分母化成 100 的好处,然后,教师介绍生活中的约定俗成而产生了百分数。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百分数的由来,继而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真实的意义。
问题情境设计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1 )历史材料的改造,处理和加工,使之适合学生的“再创造”;( 2 )教材中的应用问题前置,把知识的应用问题提到知识教学之前出现;( 3 )生活中的现实材料,如:在 200 米 的比赛中,运动员为什么不在同一起跑线上?
当然在教学实践中,不一定是每堂课都能设计问题,可以在进入一个单元学习的开头设计问题引入本单元知识,这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确定。关键是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前提,既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又给学生的思维发展留有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