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教师 >> 教育论文 >> 有效备课 >> 正文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9

第四章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是伴随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产生的,是教学设计系统中影响学习系统最终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现代教学设计理论认为,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为学习者设计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可以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学情分析主要包括学生学习起点状态的分析、学生潜在状态的分析两部分。学生起点状态的分析主要从三个维度展开:知识维度,指学生的认知基础;技能维度,指学生已有的学习能力;素质维度,指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意志品质……学生潜在状态的分析,主要指学生可能发生的状况与可能的发展。主要要说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认知结构,学生的情感和发展需要;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都能参与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状态?学生的学习习惯是怎样的,适宜于采用何种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探究式,合作式?……学生在课堂教学动态中,可能会生成哪些资源?如:学生对某一问题可能会怎么反映 ? ”“教师应怎样应对 ? ”

传统的备课中也有对学情的分析,但通常把学情分析简单化,如:把学习者认知基础的分析单纯理解为知识点的罗列,没有具体分析每一类学生在面临新的教学内容时已经具备怎样的知识结构,可能会有什么困难与障碍,更没有思考与解决的对策了。本章将围绕着实践中的诸多问题,结合案例,从理论点拨的基础上找出解决之道。

     一、只重教材分析,缺乏学生起点状态分析

我们的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而且有些问题即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他们面前,他们往往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和知识,依靠已有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我们还会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上课一开始,学生似乎都会了,都懂了,教师由于事先已辛辛苦苦地备课,写了很详尽的教案,只好生拉硬扯地把学生拉回来,让学生懂装不懂

【案 例】

小学一年级学习“a o e”的课堂片段 于永正主编:个性化备课经验(语文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教师在课堂上刚出示教材上的图时,许多学生口中就发出“ a — a —”的声音,教师很严肃地立即把图片藏在身后,组织教学,等大家安静后又拿出图片,下面仍有“ a — a —”的声音。

师:图上的是什么?

生: “a”

师:老师问的是图上的是什么。

生:医生在给小孩看病。

师:医生在给我们看嗓子时,让我们发什么音?

生无序地回答:a — a —

师:图下的这个字母就读……(还没等老师说完,学生又读开了)

师:看看谁的嘴巴最严。听老师读。(范读 a 后,学生齐读)

以下学习 “ o e ” 的情况类似。

【点 拨】

上述案例中,尽管教师精心创设了导入情境,但整个设计还是把学生当成一白纸,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状态熟视无睹,甚至学生都说出了“a”,教师却急于回避,让学生懂装不懂,只注重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真是应了心中有书、目中无人这句话。这样的课堂乍看,是学生不听话,教师没有灵活控制好课堂,可仔细分析,根本原因是教师备课出了问题:忽视了教学对象的已有知识基础分析,所设定的教学起点只是教材的逻辑起点而非学生的现实学习起点。后经调查发现,此班学生在幼儿园时,大部分都已经学过拼音,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假如教师备课时能了解这一情况,因势利导,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加以改进,如变教师领着齐读为会的学生领读,既承认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又利用了一年级小学生愿意表现的心理特点,教学效果定会比上述案例好很多。

由此可见,根据学习者的起点状态进行教学,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开始之前将你所面对的学习者看作一无所知,是十分荒谬的。每一个学习者都是把他原有的知识、技能、态度带入到新的学习过程中。若忽视对学习者起点能力的分析,学习内容的确定就会脱离学习者的实际。如将学习者的起点定得太高,脱离学习者的实际水平,就会降低教学效果,使学习者在高难度的学习内容面前望而却步;如将学习者的起点定得太低,也脱离学习者的实际水平,会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使学习者在低水平的内容上做无效的劳动,长此以往,就会降低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因此,比较准确地确定学习者的起点能力,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解决策略】

1. 重新认识学生

现在学生的学习渠道越来越宽了,他们在学习新知之前,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如何去充分估计和了解学生的这些已有积累作为学生的学习起点,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2. 钻研教材,把握好逻辑起点

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学生的逻辑起点,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所学内容在整套教材中的地位以及它的前后联系,真正做到沟通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只有把握了逻辑起点,教学中才能大胆取舍,灵活施教。反之,则很难创造性地搞好教学。

3. 要关注现实起点,机智调整教学进程

很多教师都意识到了这一点,都知道要了解学生的现实起点,但往往只在备课时去备学生。这时候的备学生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教师的一种主观臆测,缺少对学生的真正把握。我们应学会在课堂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探底,以便及时对教学过程作出调整,实现教学的自如化。要了解学生的现实起点,我们还应该学会在课堂中倾听,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在倾听中了解学生,我们的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把握住课堂的学习起点,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调整预设的数学过程,构建好知识结构体系,这是一堂好课的关键。把握好了,课堂学习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 找准教学起点,进行有效设计

例如,学生在学习百以内不进位加法时,许多学生在学之前,都能正确算出答案,一些学生还能把算理清楚地表达出来。如果还按教材安排的起点去设计教学计划,学生就会吃不饱。又如,在学习元、角、分之前,我调查全班同学,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不仅认识元、角、分,还会使用和换算。全班 64 名学生或多或少花钱买过东西 47 名学生知道“1 =10 角, 1 =10 。如果把教学的起点放在元、角、分的认识上,显然是不符合学生的实际,于是,我把教学的起点放在元、角、分的换算上,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互助学习,用换币、买东西、拍卖等游戏学习有关元、角、分的知识,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认识基础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只有教学内容传授分析,缺失学生接受能力分析

传统的教学设计关注教学内容的填鸭式传授,忽视学生的有意义接受,在设计教学方法时,往往关注教师教的内容,很少关注学生能不能接受,而且碰到学生听不懂的情况时,往往埋怨学生的接受能力差。不仅如此,在接受能力上,常常发生这种现象:同一个内容,接受能力较好的孩子很快就掌握了,积极地和 老师之间进行有效互动,而接受能力稍慢一点的孩子却还懵懵懂懂,一节课被老师和学习好的同学拖着走,至于接受能力差的同学,干脆就跟不上,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

【案 例】

认识角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http://www.zjgzyk.com.cn/blog/user1/250/archives/2005/14260.html.

第一环节:感悟角

……教具等导入

第二环节:教师抽象出角,并认识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摸角、感受

师:角上这尖尖的一点,就是角的顶点。再用手摸摸三角尺上角的这里(边),有什么感觉?

生:滑滑的。

生:平平的。

师:这滑滑的、平平的、出来的直直的线就是角的边。

师: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生: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师:现在你们认识角了吧?下面图形各有几个角?请用手指表示。

第三环节:做角,初步感悟角的大小

……学生动手做角。

师:老师也做了一个角,想请小朋友把它变大些,谁愿意?

学生演示。

师:你也能把角变大吗?会把角变小吗?怎么变?

生:能。(学生动手操作)

生:我把两根小棒往里一推,角就变小了,往外一拉,角就变大了。

师:刚才我们将角变大变小,那你知道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呢?

(学生不能清楚地表达)

师: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出示例 3 4 个钟面)。

师:小朋友,你能看出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大小很明显)

生:第一个最大,第三个最小。

师:剩下的这两个角大小不明显,你能比出它们的大小吗?

学生先思考,讨论,然后交流。

(学生不能说出)

师:萝卜姐姐倒是有个很好的方法能帮助我们比较出角的大小,先把活动角拉成与左边钟面上的角一样大,再把它放在右边钟面上,就可以看出右边钟面上的角比较大。小朋友,现在你会比较角的大小了吗?

学生动手操作,但仍不能很好地掌握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针对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及低、中、高年级学生的不同抽象概括水平,教材编排既应当较多地体现直观形象性,如:多使用图片、实物等呈现内容,语言描述也要生动形象等等,同时,还应当体现出教学内容抽象概括水平渐次提高的特点。

【点 拨】

上述案例中,我们发现了学生的两个学习问题,不能清楚地表达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不会比较角的大小。乍看是学生的接受能力偏低,不能很好地领会教师的意思。但是仔细分析,学生无法进行抽象概括的现象恰恰是学生这个年龄段思维认识的主要特点。从案例中来看,教师是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的,所以在课堂中,教师在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后,虽然让学生观察了角,并让学生用手比划角的形状,但学生的认识仍是粗浅的,没有真正感受到角的本质特征。所以,学生才不能准确地判断角。要改变这一情况,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加上这一环节:让学生仔细地观察几个角,找出角的共同特征,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建立清晰的角的表象,帮助学生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而且,在比较角的大小时,学生还没有掌握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直接去比较两个钟面上的角(大小不明显),学生就无从下手。虽然教师通过萝卜姐姐的话,教给了学生比较的方法。但这一方法不是学生自己探索出来的,学生并不明白这样比的意图,因而大部分学生仍不能掌握这一方法。教学时,可在做角后,利用学生做的活动角比较角的大小,让学生明白:大小明显的角,可以直接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大小不明显的角,可以用重叠的方法进行比较。这种方法应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在掌握了方法后,再比较钟面上的角时,学生就有了一定的基础,就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操作起来也就不会那么盲从了。

【解决策略】

1. 注重学法指导,帮助学生由学会会学

新课前,指导学生自学,引导学生研读课本,理解概念或出示与例题相仿的尝试题,寻求解法,培养学生发现新知识的习惯和自学能力。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及思维的发展规律,设计富有思考性和趣味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提高思维素质。在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比较、归纳、总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归纳整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 分层设计,帮助每个层次的学生获得发展

由于学生的素质不可能一致,有的接受能力强,思维敏捷,动作迅速,有的则相反。接受能力好的同学,对他们来说,一再重复知识,是对时间的浪费,是课堂无效的表现。而接受能力稍差的同学,需要教师重复几次,才能听懂。所以,根据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一定要设计不同的方案,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多层次的练习,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智力活动方式去解决,力求使优生吃得饱,中差生学得好,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接受能力上获得发展。

可以设计这样一道数学题:停车场停放 2 辆大客车的场地可以停放 5 辆小客车。已知一场地可停 16 辆大客车,问可停放多少辆小客车?要求学生从多角度思维,尽可能运用多种方法解答,强调中差生能运用一两种方法解答亦可。学生在解答中出现如下几种解法:

整数解: 16 ÷ 2 × 5=40 (辆)(归一法)

16 ÷ 2 ÷ 5 =40 (辆)(倍比法)

16 ÷ 2 ÷ 5 =40 (辆)(倍比法)

分数解:(分数除法) (分数乘法)

比例解:可设停 x 辆小客车,根据题意得: 2 5=16 x x =40

这样一题多解的教学,启发学生求异,既可以弥补各层次学生练习的时间差,又开阔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使各类学生在各自基础上获得进一步的提高,培养了良好的数学情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3. 设计操作情境,促使学生有意义接受

要让学生真正享受到数学创新思维的欢乐,体会数学应用的价值,就要想办法创设操作情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创设条件,让学生在拼一拼、摆一摆、画一、量一量的实验操作中探索知识,发现规律。

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积公式时,布置学生课前准备好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等多种情况的圆柱、圆锥容器和红色水。课堂上,让学生人人动手操作,进行实验、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条件下圆锥体积才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由已经掌握的圆柱体积公式 V=Sh ,学生很快便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 V 圆锥 =Sh 。这样让学生积极探索,亲自动手操作,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具体到抽象,既促进了知识的内化,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有效备课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9,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小学生核心学习习惯及其培养策略研…
    浅谈如何说课
    集体备课  集体评课
    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
    有效备课:高效课堂的根基
    有效教学
    浅谈新课程下的“有效备课”
    怎样有效备课
    谈谈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备课…
    对说课的认识和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的有效备课
    如 何 有 效 备 课
    浅谈实施层进性教学如何有效备课
    举例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你是如何备…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2
    小学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变一些形式 多一些实效——关于有效备…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3
    对“有效备课”的几点认识(二)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1
    新课标应怎样做到“有效备课”
    “有效备课”缺失的成因与对策
    有效备课之我见
    玉喃龙: 浅谈数学学科的有效备课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教学中你是如何备课的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个案分析报告
    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体会、收获和建议
    集体备课有效建议
    任课教师集体备课制度
    《小学生操作学习及指导策略研究》研…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策…
    流动人口子女家校教育一体化
    《钢都中学(普高)德育目标,德育评…
    《家园互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学生成长导师制实效性研究》研究实…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用乘除法解决实…
    《小学生公民素养养成教育研究》研究…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高中学科高效性教学的方式与策略研…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有效备课研究》研…
    对高中物理有效备课的几点思考
    如何抓好小学上课备课批改作业提高课…
    举例谈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你是如何备…
    如何有效备课
    《希望教育学校文化构建研究》研究实…
    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4
    创造性使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策…
    《小学开放教育研究》研究方案
    初中数学“分层协作”教学策略研究方…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团队文化构建策略…
    关注有效备课 促成高效课堂
    校本教研营氛围 备课评价来保航
    育才小学有效备课小结
    探索有效形式 提高备课质量
    小议新课程下农村高中政治教师的有效…
    有效备课略谈
    也说有效备课的三个环节
    城西小学“有效备课”的探索与实践
    “有效教学”的理想
    集体备课
    《以校本课程开发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
    国内对有效教学标准的定义
    如何在新课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初中语文有效备课
    有效备课
    有效备课的思考
    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策略分析
    关于集体备课的一点思考
    国外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有效备课
    如何用有效备课构建高效课堂
    让备课成为提高教学的手段
    多样性备课,提高教学质量
    强化有效备课观念 追求有效教学目标
    集体备课与教师个性化教学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
    浅谈有效备课
    怎样做到有效备课
    浅谈新课程下的“有效备课”
    教师如何在课堂中成长
    中小学作业形式、作业评价问题的思考
    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有效备课》读后感
    总结典型经验 突破管理难点 合力推进…
    小学语文有效备课的方法研究
    洋思经验”与有效备课
    浅谈“有效备课”
    有效备课的初级阶段____个人自主备课
    有效备课≠写教案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
    “新课程”要求教师“有效备课”
    听《有效备课》有感
    关于有效备课的几点思考
    有效备课,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浅谈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如何有效备课”讲座体会
    加强学科备课组建设 探索科学有效备课…
    东藩小学:齐抓共管有效备课,确保青…
    有效备课要强化对话意识
    有 效 备 课
    寻觅“有效备课”途径
    走出教育误区
    对有效备课的想法
    如何抓住有效备课的关键点
    借鉴名师的“备课智慧”,寻觅“有效…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