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琢不成器,我们老师不备课,教学很难高效。如何
有效备课呢?我认为最有效的备课就是在教学实践中反复推敲,共同琢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终成高效课堂。现以我讲授《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课的经历为例,以抛砖引玉。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个人的第三次备课,做好了教学设计。第一次试讲后,同组老师批评建议,我自己深刻反思,挖掘出以下“无效现象”:
第一个无效就是导入过长过深。我的导入过长,由学生的校服到历朝严格限制服饰等级;用鳌拜穿戴不当成为其被囚牢的一个罪状的实例进一步引出明清理学家们的一个思想命题“百姓日用即道”,这才导入到本课内容。虽然我的初衷是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其思维,但是时机不对,导入没有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第二个无效就是在实施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做到有效指导。首先,没有做到“明指向”。河南杨文普老师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深深地触动了我,我决心在自己的课堂上实践。我在给出课题“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后,一句“就这个课题你能想到哪些问题?”就让学生思考回答,学生一时间呆住了,我又提示了一下“若是让你根据这个题目做篇文章你写哪些方面内容?”,学生的思维才缓慢苏醒,才意识到就是就本课题提出子目;其次,没有做到“严要求”。介绍完鸦片战争前物质生活与习俗后,我让学生分项目、分组探究近代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化,在给学生出示的题板中没有标示“并分析变化原因”的字眼,同时没有指导学生集体分析具体要求和流程,结果集体交流的时候,学生又重复了近代前的状况,并且将近代和现代的变迁表现一起讲述了,将我原有的课程顺序完全打乱;在自主探究变迁表现的同时,学生没有同时分析变迁的原因,我只好让他们重新看材料,这些都耽误了很多时间。
第三个无效是课堂调控不灵活。在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时,我看到绝大多数学生已经完成任务,但是我并没有相应把后面教学内容提前进行,结果不少学生在无所事事。
第四个无效是材料运用不精练。在梳理变迁表现时我提供了大量的图片,时间紧张我播放得就很快,学生根本就看不清楚,造成图片运用无效;而在分析变迁原因时由于没有充分的史实材料提供给学生,他们不能迅速流畅地得出结论。
针对这些问题我做了改正:第一,导入时忍痛删掉了一张关于“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的幻灯片;第二,细化问题使学生的回答迅速准确。对学生提出明确的活动要求,出示典型的材料引导学生“归纳简要变化,并分析其原因”;第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课堂进度;第四,删减图片,去粗取精,并且增加了更多乡土教材。第二次试讲后,我又反思出存在的问题:由于我没有提示学生“把自己的答案在
草稿纸上简要罗列或者在课本上标注”,学生在集体交流和整理笔记时手忙脚乱,课堂节奏不得不放慢,效率还不够高。
在接着的两个班级讲授本课时,我又做了改进。导入时,我先删掉了关于“百姓日用即生活”的幻灯片,后来我忍痛割爱把原来的设计完全推翻。伴随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同时按照歌词顺序播放北京前门、四合院、冰糖葫芦和大碗茶等传统饮食的今昔对比照片,在袅袅的余音中师生共同走进历史的深处;我把原来的“自主探究一:近代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改为“百态人生”。以学生在鲁迅小说中熟悉的一个人物—鲁四老爷为线,把近代人们的衣食住和习俗贯穿成线,让学生身临其境;我又把原来的“自主探究二:现代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设计为召开一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新闻发布会”。先出示“国台办新闻发布会实录”让学生了解新闻发布会的流程,然后让学生分为记者和新闻发言人两大组,发言人结合具体例子介绍建国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记者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样既让学生史论结合地研究历史,同时还培养了其做事的能力,增强其责任感。
千淘万沥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相信就在这样反复的设计、尝试和反思中,我们的课堂能越来越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