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教师 >> 教育论文 >> 有效备课 >> 正文

 

《学生成长导师制实效性研究》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传统德育把社会和个人对立起来,以社会的需要压抑个性的发展,强调个体的社会化,不注重个体的个性化需要;强调规范的维护与遵守,漠视学生知、情、意、行的变化;强调道德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从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要,关注个体生命成长、适应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以及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出发,我们选择《学生成长导师制实效性研究》作为课题,来开展科学研究。

    “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出发点在于关注学生的整体成长发展,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与个性化学习需要,并力求体现两大特色:一是从导“学”走向导“育”,使教师从学生的“学业导师”真正变为“人生成长导师”,通过教师的指导激发学生的自主发展需要;二是从导“生”走向导“师”,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理念,使教师自身从注重专业技能提高转变为注重综合素养的自我提升。通过推行“学生成长导生制”并提高其实效性,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人格平等、教育活动民主)、互动的教育形态(学科教学互动、思品养成互动)、多元的导师组织(校内全员组织、社区资源共助)、共进的发展目标(一切为了学生发展)。

    “学生成长导师制”是在课外进行一对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导师制活动适宜个别化教育,教育的对象不宜过多,一般在1-3人。“学生成长导师制”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关注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和个性化学习需求、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发展。

    “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实施建立在教师与学生自愿结对、共同遵守并践行承诺的基础上,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平台――学生成长,导师本人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导师制的内涵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全体学生成长方向的引导及对学生学习途径和方法的指导。二是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学生们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为:做学习活动的主人,用“主人”的姿态对待所有的学习活动;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独立地学习,达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学会发展的目的。

    实施“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宗旨在于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综合素质。我们所提倡的导师制和大学里的导师是不一样的。大学里导师称为硕士生导师或博士生导师。学生一个月也难得和导师见一面,导师主要负责对学生学术方面的指导。而我们所提倡的导师,涉及学生的学习、生活、身体、心理、为人处世等等,所以对导师的要求和“导”的难度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我们认为导师制要真正落实到实处,必须要有制度来保障,通过制度保证“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逐步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塑造、自我完善,促使人格健全、身心健康成长。

二、课题的相关信息

    导师制最初产生于14世纪的英国, 创始人是曾任温切斯特主教和英格兰大法官的威廉威克姆。当时在牛津、剑率先实施导师制,以后逐渐在伦敦大学及其他许多学校推广。导师是学生所选科目的学者,他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业和品行,协助学生安排学习计划,指导他如何进行深入学习。事实证明,导师制行之有效的培养了众多具有创新精神、成就卓越的人才。但由于经费和人力的限制,一般只在研究生教育中实行“导师制”。我国解放前在中等以上学校就曾经尝试实行导师制,1938年,当时的教育部以法令形式颁布了《中等以上学校导师制纲要》,但因为历史的原因,并没有贯彻实施。随着各国经济和教育的发展,一些实力较为雄厚的大学也开始在本科教育中实行“导师制”。北京大学2002年在本科生中试行导师制,浙江大学2002年已在本科生中全面实施导师制。此外,一些国家也在中等教育的某些特殊领域采用导师制。如英、美等国在中学职业指导过程中采用导师制,一些私立寄宿制小学尤其是进行宗教教育的学校对学生的生活指导也采用导师制,还有针对研究性学习项目或天才学生加深学习的导师制等。(引自《此导师非彼导师——详解北大本科生导师制》,作者:李罡)。

    近几年,国内已有几所重点高中,如上海市建平中学、湖北宜昌市第一中学、江苏南京市第一中学、浙江长兴中学、北京八十中以及佛山的一些学校进行了导师制的有效探索。如南京第一中学提出了导师制课堂教学的四条原则——“全面引导、崇实引导、及时引导、因才引导”;北京八十中则致力于为有特殊兴趣爱好的学生选择导师,指导学生的深入发展。上述这些学校实施的高中导师制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也不难看出其关注的重点是导师对学生学业和学习能力的指导,而在学业指导的同时,如何有效地进行思想、生活的分类指导或有针对性的道德品行的个别化辅导,则很少见到。而事实上,这才是导师制实施之真谛所在,以实现“教书育人”,道德教育生活化,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三、课题的理论假设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实施中,“一切为了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已经深深植根于我区教师坚韧不拔的信念之中,关注个性化需要、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体现,《学生成长导师制实效性研究》正是适应这一时代的需要,试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借鉴国内外导师制实践的经验和成果,以构建满足不同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强化学生的人生规划和终身发展素养、学业指导与道德、生活、身体、心理指导同步的、一体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所做的有益探索。“学生成长导师制”虽然在国内可能还没有形成完整意义上的实证经验,但学生成长导师制所具有的一系列功能向人们预示着无限广阔的前景。因而,对“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实效性进行研究,并在学校中深入开展学生成长导师制活动,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是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尝试。

(一)主要观点:

    1、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个性、研究个性、发展个性制定工作的策略。

    2、以情感交流为手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给学生以父母般的关爱,使导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3、遵循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分层推进,循序渐进地实施教育。

(二)创新之处:

    1、“学生成长导师制”实行多元化评价、过程性评价,营造发展性评价机制。

    2、指导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计划,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

    3、指导学生的品德与个性的健康发展。

    4、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

四、课题的研究目标

    1、通过在学校推行成长导师制,达到尊重学生个体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需要,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困惑,做学生可信赖的良师、生活上的长辈、成长的益友。

    2、通过在学校推行成长导师制,关注学生的整体成长发展,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与个性化学习需要,并力求体现两大特色:一是从导“学”走向导“育”,使教师从学生的“学业导师”真正变为“人生成长导师”,通过教师的指导激发学生的自主发展需要;二是从导“生”走向导“师”,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理念,使教师自身从注重专业技能提高转变为注重综合素养的自我提升。

    3、通过推行学生成长导生制,提高其实效性,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人格平等、教育活动民主)、互动的教育形态(学科教学互动、思品养成互动)、多元的导师组织(校内全员组织、社区资源共助)、共进的发展目标(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4、通过在学校推行成长导师制, 形成一种思想上的创新认识:成长导师的指导对象不仅是特殊生、困难生,还包括对指导对象有效学习方法的探索、对已具优势的巩固与扩展、对认识问题角度再推敲的指导。

五、课题的研究内容

1、“学生成长导师制”与教师文化建设研究

    通过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和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尊重学生个体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需要,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困惑,做学生可信赖的良师、生活上的长辈、成长的益友,重建教师文化,拓展教师职能,提升教育功能,实现师生关系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和给予优质的服务条件。

2、“学生成长导师制”与教师行为建设研究

    (1)担任学生成长导师的资格认定研究。与学生家长、其它科任教师进行良好沟通,协调家长和科任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的研究。

    (2)全面了解学生思想品德、心理、行为等各方面的表现,经常开展教育性活动和与学生的交流的研究。

    (3)关心学生的学业进步,引领个性特长发展,合理指导学生学习的研究。

    (4)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指导学生的生活和辅导学生心理的研究。

    (5)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引导学生参加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的研究。

3、“学生成长导师制”与校本教研研究

    (1)、以情入手,发挥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寻找、发现和培养每个学生潜能的途径和方法,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和沟通,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给学生以温暖、关爱和帮助,为确立个性化的教育教学奠定基础。

    (2)、通过“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实施,构建满足不同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强化学生的人生规划和终身发展素养、学业指导与成长指导同步的、一体化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内在的潜力,使教师成为理想信念引导者、学习方法指导者、兴趣特长挖掘者、生活困难扶助者、习惯养成督导者、自尊自信鼓励者、恒心毅力培养者、耐挫抗压激励者、紧张焦虑调适者、人际交往协调者,真正做到“教师人人都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到关爱”。

六、课题的研究对象、方法及工具

(一)研究对象

    全区的中小学生及教师

(二)研究方法及工具

方法:

    以行动研究法、观察与调查法、案例研究法为主,以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为辅。

工具:

    1、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开发远程教育资源,将导师工作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有机融合。

    2、利用家庭、社区校外教育资源。普及家教知识,宣传新的家教理念,促进家长由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

七、课题的研究计划

(一)研究思路:

    准备阶段:实验学校成立由校长任团长,分管领导任副团长,学校、家长、教师代表(根据条件推荐、选拔的优秀教师)组成的成长导师团。

    实施阶段:首先导师要对结对辅导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全面了解学生的学科特长、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家庭状况、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表现,为导师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奠定基础。通过个别谈话、家访、学业指导、《学生成长导师工作手册》、生活指导等多种措施的实施,形成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找准“导”的突破口,鼓励学生的进步,发现学生的成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交流阶段:成长导师提供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感悟、反思,指导学生的对话本,并形成《教育对话》,整理完善《学生成长导生制工作手册》、成长袋等基本文本,交流探讨成长导师制的工作规律。学校成长导师团展开对导师的绩效评价,并根据工作记录进行分析,提出指导意见。

    提高推广阶段:按照统一的规格,整理学生成长记录袋,整理《学生成长工作手册》,针对实施过程中的问题,重新修改完善研究方案,对学生进行深入指导,形成较为系统、科学、规范的指导内容、方法、程序。适时召开经验交流推广工作会,推广学校的群体经验、个体经验和突出学生发展典型,引领全课题组的研究工作。

(二)步 骤:

    设想研究时间为三年(2006年9月-2009年12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06年9月-2006年10月。方案设计阶段,以文献研究与调查研究为主,在全面了解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总结现行中学导师制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本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2006年11月-2007年3月。调查研究,分析总结,建立案例库。第一轮试点与前期研究总结。选择若干有基础的已经开始进行学生成长导师制试点的中小学作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各试点学校的案例,研究成长导师制实施效果,第一轮试点工作为期一年。一年后,各试点学校在总结第一轮试点工作初步经验基础上撰写中期总结报告,并召开现场会,成员撰写论文、案例并整理成册。

    第三阶段:2007年4月-2008年12月。第二轮实践与研究及全面总结,在第一轮实践和研究基础上,调整修改研究总方案,并进行第二轮试点工作。策划《教育对话》(家长、学生、导师),叙事式研究,反思。完善案例库,修订《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手册》。

    第四阶段:2009年1月-2009年12月。试点学校进行全面总结,形成学生成长导师制实效性研究终期报告,成员撰写论文、案例并编辑成册,编撰《教育对话》,组织课题成果的鉴定会暨现场会。

八、课题的保障机制

(一)学术保障

    课题负责人赵亚萍,是武昌区教育局教研培训中心科研处德育科研员,武昌区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区学科带头人,武汉市中学优秀青年教师,湖北省中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先进工作者”,武昌区“十佳德育工作者”。武汉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教研中心组成员,参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科教兴国”》的编写,具有完成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课题组核心成员李琼,武汉市粮道街中学思想政治教师,长期在一线工作并从事教学方式及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工作,是《希望教育与初级中学学生可持续发展研究》重要研究人员,多篇论文、教案在国家、省级分获一、二等奖。参与编写湖北省与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思想品德》新教材第十三课《神圣的使命》的编写工作,具有完成课题研究的专业能力。

    课题组其他成员都有省市课题研究的历史和经验,还有部分研究成员进行区本研究、校本研究,进行可贵的校本教科研训对接的探索。课题组成员中有专职科研人员、有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专业人员、管理人员、第一线教师,人员结构多角度、广视野、分层次,为完成本课题研究提供了时间、资料、设备及研究手段等方面的条件。在课题研究中可以得到市区专家的直接指导和帮助,可以得天独厚地占有前沿信息,认真领会精神,保证课题研究的正确方向。成员们科研意识强,年富力强,平均年龄在38岁左右,干劲足、热情高,是我区教育科研事业的中坚力量和后起之秀。

(二)政策保障

    1、在《武汉市――区“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发展思路中,突出教育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品牌发展和均衡发展。课题组成员学校有科研基础,通过课题组的团队合作,同伴互助,可以实现我区教育科研均衡发展策略,很好地贯彻实施――区“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通过教育科研的均衡发展,进一步繁荣我区教育科研事业。

    2、――区教育局在全区中小学大力推行《学生成长导生制》,并成立了实施项目组,为我们课题组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研究背景和实践基础,使我们的研究获得政策保障。同时,课题组也有责任、有义务做好研究工作,为行政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当好参谋,服好务,发挥智囊团作用,体现教育科研“为教育决策服务、为基层工作实践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的宗旨,因此,我们的研究是必要的。

(三)物质保障

    资料、设备齐全,研究手段先进。

    1、课题组负责人所在单位是学术研究的单位,资料室订了大量的报刊、杂志,如《教育研究》、《中小学教育》、《教育学》、《学报》(武汉市教科院),等等,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准备了内涵丰富的教育科研资源,提供了充足的养份。

    2、课题组成员学校实验设备齐全,教科研制度健全,人财物配备合理,拥有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备。

    3、课题组成员都具有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善于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善于将文本资料与声像资料融为一体,增强可读性,追求实际效果。

    4。、课题组成员中的书记、校长愿意为课题研究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保障,使我们的研究具有可行性。

(四)制度保障

    为确保研究的正常进行,建立健全以下制度:

    1、建立结对学生成长档案袋制度。对每位结对学生建立成长记录档案,全面记录结对学生的成长状况,追踪结对学生的成长轨迹。

    2、建立谈心辅导制度。与结对学生谈心辅导,每次谈心辅导内容全部记录下来,有计划、有目的了解结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

    3、建立家长联络制度。定期家访,导师必须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对家庭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

    4、建立个案分析交流制度。学校导师团每月集中组织导师进行一次个案分析,交流探讨工作方法。课题组定期下校调研,确定主题,组织大型研讨活动,如“初中(小学)学生成长指导策略探研”。

    5、建立统计分析制度。课题组成员认真填写《学生成长导生制工作手册》,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提炼形成带有指导性的工作意见,并在全区推广,提高全区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实效性。

九、课题的预期成果

主要阶段性成果

序号

研究阶段(起止时间)

阶段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承担人

1

20069-200610

选题

课题设计论证

研究实施方案

开题论证意见

赵亚萍

2

200611-20073

 

导师心语》

《学生心语》

 

 

交流材料

论文集

 

课题组全体成员

3

20074-20086

 

①学生成长导师手记

②学生心语

③师生共同成长案例

④导师反思集

⑤《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手册》

中期研究报告

反思集

案例集粹

光盘

《学生成长导生制工作手册》

 

课题组全体成员

4

20086月―200812

教育对话录(家长、学生、教师)

论文(案例)集

 

 

报告

对话录

后期论文(案例)集

 

 

课题组全体成员

最终研究成果(限报3项,其中之一必为研究报告

序号

完成时间

最终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承担人

1

20089

学生成长导师风采

文集

课题组

全体成员

赵亚萍

2

200810

教育对话录

优秀成长导师访谈录

对话录

光盘

课题组

全体成员

3

200812

学生成长录

学生成长导师录

 

报告集

赵亚萍

 

十、课题的人员分工

   

 

 

   

   

承担主要任务

赵亚萍

42

教研员

中学高级

全面负责课题研究工作

李 琼

36

 

中学高级

课题设计及撰写结题报告

卢玉池

38

校 长

小学高级

指导学生的生活和辅导学生心理的研究

杨胜红

36

 

中学高级

教师自身综合素养自我提升的研究

 

40

学工处主任

中学高级

合理指导学生学习的研究

肖建萍

41

德育校长

小学高级

寻找、发现和培养学生潜能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李文艳

34

 

小学高级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研究

 

38

 

小学高级

成长导师指导对象研究

朱滢颖

35

德育校长

小学高级

关注学生的品德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

张爱红

37

 

小学高级

与学校、社会 家庭良好沟通研究

 

38

 

小学高级

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需要研究

 

39

 

小学高级

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研究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有效备课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学生成长导师制实效性研究》研究实施方案,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小学生核心学习习惯及其培养策略研…
    浅谈如何说课
    集体备课  集体评课
    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
    有效备课:高效课堂的根基
    有效教学
    浅谈新课程下的“有效备课”
    怎样有效备课
    谈谈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备课…
    对说课的认识和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的有效备课
    如 何 有 效 备 课
    浅谈实施层进性教学如何有效备课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用乘除法解决实…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2
    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体会、收获和建议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变一些形式 多一些实效——关于有效备…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3
    对“有效备课”的几点认识(二)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1
    新课标应怎样做到“有效备课”
    “有效备课”缺失的成因与对策
    有效备课之我见
    玉喃龙: 浅谈数学学科的有效备课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举例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你是如何备…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个案分析报告
    集体备课有效建议
    任课教师集体备课制度
    《高中学科高效性教学的方式与策略研…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策…
    流动人口子女家校教育一体化
    《钢都中学(普高)德育目标,德育评…
    《家园互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希望教育学校文化构建研究》研究实…
    小学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小学生操作学习及指导策略研究》研…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有效备课研究》研…
    对高中物理有效备课的几点思考
    如何抓好小学上课备课批改作业提高课…
    举例谈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你是如何备…
    教学中你是如何备课的
    如何有效备课
    《小学生公民素养养成教育研究》研究…
    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4
    创造性使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策…
    《小学开放教育研究》研究方案
    初中数学“分层协作”教学策略研究方…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团队文化构建策略…
    关注有效备课 促成高效课堂
    校本教研营氛围 备课评价来保航
    育才小学有效备课小结
    探索有效形式 提高备课质量
    小议新课程下农村高中政治教师的有效…
    有效备课略谈
    也说有效备课的三个环节
    城西小学“有效备课”的探索与实践
    “有效教学”的理想
    集体备课
    《以校本课程开发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
    国内对有效教学标准的定义
    如何在新课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初中语文有效备课
    有效备课
    有效备课的思考
    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策略分析
    关于集体备课的一点思考
    国外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有效备课
    如何用有效备课构建高效课堂
    让备课成为提高教学的手段
    多样性备课,提高教学质量
    强化有效备课观念 追求有效教学目标
    集体备课与教师个性化教学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
    浅谈有效备课
    怎样做到有效备课
    浅谈新课程下的“有效备课”
    教师如何在课堂中成长
    中小学作业形式、作业评价问题的思考
    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有效备课》读后感
    总结典型经验 突破管理难点 合力推进…
    小学语文有效备课的方法研究
    洋思经验”与有效备课
    浅谈“有效备课”
    有效备课的初级阶段____个人自主备课
    有效备课≠写教案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
    “新课程”要求教师“有效备课”
    听《有效备课》有感
    关于有效备课的几点思考
    有效备课,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浅谈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如何有效备课”讲座体会
    加强学科备课组建设 探索科学有效备课…
    东藩小学:齐抓共管有效备课,确保青…
    有效备课要强化对话意识
    有 效 备 课
    寻觅“有效备课”途径
    走出教育误区
    对有效备课的想法
    如何抓住有效备课的关键点
    借鉴名师的“备课智慧”,寻觅“有效…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