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新授课教学中的“懒”教师意在积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以往的新授课教学,大部分都是教师在滔滔不绝的讲,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的听,听得莫名其妙;老师费劲不少,但效果不是很好,还得课内损失课下补,因此教师牺牲了不少的休息时间给一些上课没听明白的学生进行补课,让教师身心均感到疲惫。在推行课堂教学改革后,教师逐渐变轻松了,上课时不用再口干舌燥的讲,而是精心设计几个问题,把大把的时间教给学生去思考讨论问题,教室的空气从固定不动的分子状态变为自由移动的离子,学生们从安静听课到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积极调动脑子中所有知识,不管是不是本学科知识,只要与问题有关,他们就会拿出来加以应用;学生们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教师仅仅是组织者,就在教室中一边“悠闲”地转着圈,一边微笑着听学生热烈地争论,不经意中给他们一些建议或小提示,使学生在“山穷水尽”时,得到老师的指点后又“柳暗花明”;然后教师在学生争论的基础上给学生的活动做以总结,让学生再做一些反馈练习,一节课就在不经意中“流失”了,但学生们有的还不能很快从课堂气氛中回味出来,还会再思索,再探讨;有的还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期盼着下一节课快点到来。教师的这种授课方式正如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所说:“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对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一些,而引导和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发现应该尽量多一些。”教师变“懒”了,学生却动起来了课堂效率却很高。
二、实验课中的“懒”教师意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以往的实验课都是教师在讲台上做实验,学生在下面看,如果实验现象明显有趣的话,学生还有一定的兴趣,但大多数学生都以为实验与自己无关,仅仅是旁观者,他们或看或做一些其他活动。在实验室做学生实验,学生抱着玩的心态仅仅按照书本上的实验来做,把一节课的时间都浪费了。教师在实验室忙来忙去,结果是累得一无所获。
现在的实验课,提前给学生布置,让他们自己按照所给的信息、仪器、药品设计实验方案,上课时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做,验证自己的设计是否正确。把演示实验改为小组实验,让他们参与进来,手脑并用,真正体会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发明创造都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并且可以让学生通过思考深刻理解实验原理、与本实验有关的化学知识;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逐步掌握实验仪器的操作和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学生实验也改为这种授课模式,一节课虽然也很快过去了,但学生觉得很充实,学有所获,原来化学可以这样轻松学会,自己原来也是很聪明的!就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成功的喜悦中不断的提高,就会进入自觉的学习状态中,就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懒”教师在放松自己的同时教学效果也就逐渐显现出来,不仅与学生的关系很融洽,而且教学成绩不断提高,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各个方面的能力不断的得到提高。
三、习题课中的“懒”教师意在培养学生敢想、敢做、敢说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古人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在习题课教学中,不能再由教师把学生每一个不会的习题都讲一遍,教师费时费力,效果往往不佳,因为学生当时听懂了,但由于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让教师占有了,没有时间思考消化,不能把自己不知道的、不理解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储存到大脑中,下课以后由于各课任务都很多,也不能及时整理消化,可能又忘了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上课时教师可以安排由学生自己来讲解这些习题,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层次,练习也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让基础差的学生讲基础题,让基础好的学生讲有点难度的习题,让大部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在学生讲题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倾听和点评,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不忽视和遗忘每一个学生;学生在讲解的过程中往往会蹦出奇思妙想,不管是哪一位学生都要大加赞扬,创造课堂气氛的高潮,让每一位学生觉得自己都是了不起的,有潜力的,激起他们学习的浓厚兴趣;教师在学生讲完之后,还有一个关键的任务就是总结做这些习题的常规方法、简单方法,“懒”教师这时还是让学生自己总结,自己只是做一些补充,然后满意的完成了这一节课的教学任务,也真正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都意识到自己是有潜力的,自己一定能学好化学,也感觉到习题课不再枯燥。
“懒”教师的“懒”还表现在复习课上让学生自己画知识网络,自己总结本章规律,做题方法等,还表现在学生辅导上等等。“懒”教师把课堂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培养出了一批肯想、肯做、努力向上成绩优秀的学生。
“懒”教师在课堂上解放出来了,却把大量的时间化在备课上,查找资料,设计问题,把能想到的问题都想到防止学生问一些措手不及的问题;“懒”教师还把自己的业余时间放在找学生谈心,给学生鼓励或帮助解决他们在生活上的困难,使这些学生在学习上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