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教学设计 湖北省荆州市东方红中学 杨晓梅 【创意说明】 《雪》以鲜明的形象,展现了两幅不同情调的雪景,营造出两种不同的氛围,在比较中寄寓作者的情感取向。全文两部分内容自然独立而相辅相成,写法圆熟精致而各具特色。教学可以此为突破口,将文章自然切分成两个相对独立的板块比较鉴赏,有助于感知文中形象,感受作者情感,进而感悟作品深邃寓意,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步骤】 一、诵读感知 1、自由诵读,理清层次,读懂大意。 2、小组赛读,读后畅说南北雪景引起的联想,把握雪的不同形象。 3、男女生对读,读出不同情韵,体味不同形象。女生尽现温婉恬静美感,男生力尽雄浑峻伟气势。 二、分块品析 1、自读前三段,找出写江南雪的语句,逐一品析: “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两个富含生命力的比喻,一虚一实,前句形容江南雪充满青春的朝气和活力;后句比喻江南雪色彩、光泽、质地,突出其“美艳”) “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虽未直接描摹雪景,却将雪中五彩缤纷的花草置于洁白的背景下,表现江南雪的明艳秀丽) “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丰富的想像,蕴藏着无限生机,这正是那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 “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 (雪罗汉的“洁白”、“明艳”、“滋润”、“闪闪地生光”,透出江南雪的盎然生机,孕育着生命) “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写出江南雪温润、柔美的特点,也流露对美好事物不能常在的惋惜之情) 2、自读后三段,找出写朔方雪的语句,逐一品析: “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如粉”、“如沙”、“决不粘连”具体摹写朔方雪的质地、形态,它们毫无色彩,与“枯草”为伴,孤独凄凉) “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描绘朔方雪动态之美,突出其撼天动地的力量和锐不可当的气势,尽现朔方飞雪的壮美与独立张扬的个性)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将朔方雪置于苍凉悲壮的背景,俨然挑战的斗士,突出朔方雪孤独境遇下的抗争精神。) “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点明主旨。北方雪是孤独的,它的“死掉”,让它成为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内核的精魂,这种精魂是奋斗的,向上的,闪光的) 三、对比鉴赏 1、对比探究: 对江南雪和朔方雪的描绘,看出作者更喜欢哪一种雪?对比中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2、回味鉴赏: 自选角度,对文中两部分从内容、情感、氛围、手法等方面对比鉴赏。 从内容组合看: 前三段不仅写景,也写景中活动;后三段主要写景。 从行文布局看: 前三段先总写江南雪的特质,再分别描述画面;后三段由描绘朔方雪景,层层深入,最后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从情感表达看: 前三段重在表达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声;后三段蕴含反抗冷酷现实的斗争精神。 从氛围渲染看: 前三段表现江南雪恬静中的优美;后三段表现朔方雪孤独中的壮美。 从表现手法看: 前三段多绘“色”,突出江南雪的静态;后三段多状“态”,突出朔方雪的动感。 从写作笔法看: 前三段显温婉、细腻;后三段显粗犷、急促。 从音乐视角来鉴赏: 前三段起调平和,渐次欢快,如轻松优美的圆舞曲;后三段像激越壮美的交响乐。 从绘画技法来鉴赏: 前三段重工笔描绘;后三段重写意之法。 从影视制作来鉴赏: 前三段由全景、近景、特写形成意境的层次与景深;后三段于宏阔背景中展现全景。 3、拓展练笔: 任选角度,扩展对比,写赏析文。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雪,鲁迅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雪》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