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探讨祥林嫂命运悲剧的根源。品读小说语言。
一、从《祝福》看“鲁镇”的女人们
自从历史踏入了男权社会,女性常常是温柔、善良、贤慧、胆小、软弱的代名词,鲁镇的女人们就大多具备这样的特点。
在平常的日子里,鲁镇的女人大多不停地忙碌着;而在准备福礼之时,她们杀鸡、宰鹅、买猪肉……更是忙作一团。她们非常容易满足,只要能感谢神灵与祖宗的庇佑,只要能祈得来年的平安与幸福,她们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虽然她们只有忙碌的份儿,而没有参拜的资格!
历来的三从四德是女人们必须遵从的,这在她们身上全都化作了温柔贤慧等诸多的“美德”。《祝福》中的四婶大约就是这样一个代表。她非常善解人意,丈夫鲁四老爷的每一次皱眉,都会成为她“决策”的重要依据,而他的告诫——祭祀时不可让祥林嫂沾手——也便成了她的行事准则。对外人,四婶还颇有些同情心,比如面对第二次守寡再度来求职的祥林嫂,虽然“起初还踌蹰”,可“待到听完她自己的话”,“眼圈”竟“有些红了”,并最终收下了她。当然,四婶的同情心并非没有限度,它是以祥林嫂的勤快能干作为前提条件的,一旦前提条件不成立,祥林嫂自然还是要被扫地出门的。
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鲁镇的其他女人们。当丧子的祥林嫂声泪俱下地讲述着撕心裂肺的“阿毛的故事”时,男人“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而“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另有一些老女人,因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地去了,一面还纷纷地评论着。”这些“慈悲”的女人们充分利用她们的片刻闲暇,“特意”寻来,不断地撕揭着祥林嫂痛苦的疮疤,在“猎奇”之后,不断地享受着发自内心的“满足”。这群女人有一种奇特的功能,她们极会营造快乐,她们甚至能将祥林嫂的悲哀“咀嚼赏鉴”成为她们空虚生活中的无穷的乐趣!
如果硬要给这个无聊冷漠的人群找一个典型的话,那么柳妈应该“当仁不让”。她,是“善女人”,“吃素,不杀生”,与人为善。但是她对待祥林嫂,却丝毫不像对待其他生命那样富有同情心。对祥林嫂的再嫁,柳妈很不以为然,认为祥林嫂不如“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在她眼里,生命和贞节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相提并论。她还把祥林嫂的谈话传扬开去,供他人谈笑赏玩。最后,还是这个柳妈,以她的“阴司”故事,把祥林嫂推向了恐怖的深渊,在谈笑之间,这个“善女人”掐灭了祥林嫂最后一线生存的希望,斩断了她最后一丝生机。
在这个群体当中还有一个可以满天飞的特殊人物——卫婆子。这是一个乖巧伶俐、能言善辩的老女人,无论什么样的场合与情况,她都能从容应对。靠了这种“本领”,她在豪门与穷人之间八面玲珑地穿梭着,一切可以赚钱的机会从来不会在她手里走脱。小说中的卫老婆子分明就是一个见风使舵、惟利是图的人精。对祥林嫂,她时而利用,时而出卖,吃人不吐骨头,丝毫不顾及乡里乡情。
祥林嫂本不是鲁镇人,但鲁镇却与她的命运密切相联。鲁镇,并非她厄运的开始之处,那是她躲避厄运的理想之地!不料却成了她悲剧人生终结的地方。她曾经希望鲁镇能有她一处容身之地,可是纵然她捐了门槛,等待她的依然是无家可归;她曾经试图改变命运,却始终徘徊在生命的悬崖峭壁,到最后,衰老、胆怯的她麻木地等待着周遭的众人一同将自己推入深渊。她希望人死后有灵魂,因为她想看见自己的儿子;她害怕人死后有灵魂,因为她害怕在阴司被锯成两半。这种疑惑是她对自己命运的疑惑,但也正是这种疑惑,这种无法解脱的矛盾,使她受到了极大的精神折磨,最后,悲惨地死去。
祥林嫂是生活在旧中国的一个被践踏、被愚弄、被迫害、被鄙视的勤劳、善良、质朴、顽强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可以说,这是一个旧时代的理想化妇女形象,但是最终却被彻底毁灭。若论这一悲剧的制造者,鲁四老爷之流的封建卫道士自然是脱不了干系的。那么,鲁镇的那群女人们扮演的又是怎样的角色呢?四婶的呵斥,柳妈的说鬼,卫老婆子的出卖,老女人们的猎奇与满足,构成了祥林嫂精神生活的支架,也填满了她精神世界的所有空间。她们,并没有合谋要害死祥林嫂,她们是不约而同地合力从人间赶走了祥林嫂。祥林嫂死了,死得无声无息,并且很快就被祝福声淹没。鲁镇人不会去思考责任在谁,因为她天生就是一个“谬种”。鲁镇的女人们不会记起自己在这件事上的“功勋”,因为从来都没有人意识到她们曾经起过的“作用”。她们一如既往地遵循着三从四德,因为她们比祥林嫂幸运得多,她们还有家,还有父亲或者丈夫或者儿子可以遵从,她们只记得祖传的法则: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她们还知道:生为节妇,斯亦人伦之美事。她们怎么也不会想到有一天她们自己也会成为“祥林嫂”。
鲁镇的女人们并非鲁镇所独有,她们是那个时代所有女性的代表,封建思想吞噬“祥林嫂”的时候,她们是帮凶,殊不知,她们也在被吞噬!她们自己全都是“祥林嫂”!全都是受害人!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说她们是一群恶人,那不符合历史的真实。与其说她们是冷酷无情的,倒不如说她们全都是因为愚昧无知,因为她们同样是被践踏、被愚弄、被迫害、被鄙视的人!
二、讨论:祥林嫂死了,死因是什么?自然死亡?自杀?他杀?(可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陈述理由)
三、讨论:哪些人与祥林嫂之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鲁四老爷、四婶、婆婆、大伯、卫老婆子、柳妈
四、讨论:这些人是如何将祥林嫂逼上死地的?
1、鲁四老爷:
思考: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鲁四老爷的特点?
明确:①④鲁四老爷对雇用祥林嫂最初的态度是“皱眉,讨厌她是寡妇。
②祥林嫂被抢走时,鲁四老爷反应可以用两次“可恶”和“然而”来概括:鲁四老爷估计祥林嫂是逃出来的,“皱一皱眉”表示反感,却没有丝毫同情心。寻人时,也仍然是“踱”。 发现祥林嫂被抢走,鲁四老爷说了两次“可恶”,“然而”。我们细细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里面没有丝毫是对祥林嫂的同情。第一次“可恶”的是婆婆“抢”的举动,给自己带来了麻烦。“然而”是书面语重转连词,后面隐含的意思是:祥林嫂私自逃出,礼教不容;婆婆作主,理所当然,而且表示了鲁四老爷的假斯文。第二次说可恶是针对卫老婆子的,对卫老婆子先荐祥林嫂然后又合伙劫她,闹得沸反盈天,有损鲁家的体面。“然而”找到像祥林嫂这样比男人还勤快的劳动力是不容易的。③第一部分有一部分鲁四老爷的大骂新党及时性书房的描写。这一切都能可看出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他迂腐、保守、顽固,反对一切改革和革命,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他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对祥林嫂的迫害大都是他授意或得到他默许的,是他通过“祝福”阻断了祥林嫂的生路,把她逼向死地。他是导致祥林嫂惨死的人物。
2、婆婆和大伯:
婆婆强迫祥林嫂改嫁,说明旧社会劳动妇女没有人身自由,丈夫死了还得受制于婆婆。绳子一捆,塞在花轿里,以八十千的价格“卖”掉了。祥林嫂的出格反抗也不可能改变她的命运。从中我们还可看到一个矛盾:婆婆卖媳妇是应该的,甚至人们还夸她精明,祥林嫂的反抗是不应该的。在这个角度上,封建思想是支持她婆婆的,婆婆可以支配媳妇的命运。但改嫁又偏偏是祥林嫂最大也是唯一的罪名。在这个方面,封建思想又不可能原谅祥林嫂的“罪”。在这个矛盾人,我们看不到祥林嫂的活路。
大伯收房子也是应该的。原因很简单,祥林嫂没了儿子,也就是没了贺家的后代,也就成了贺家的外人,房子是不能给她的。但封建思想又教育女子们:生是夫家人,死是夫家鬼。在这个矛盾中,我们也看不见祥林嫂的生存空间。
3、柳妈
柳妈和祥林嫂同样是一个旧社会的受害者,虽然她脸上已经“打皱”,眼睛已经“干枯”,可是在年节时还要给地主去帮工,可见她是一个受压迫的劳动妇女。但是由于她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很深,相信地狱、报应之类的封建迷信思想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信条。至于她讲阴司故事给祥林嫂听,本身没有什么恶意,也完全是出于善意,主观愿望还是想为祥林嫂寻求“赎罪”的办法,救她出苦海,并非要置祥林嫂于死地。但柳妈以剥削阶级统治人民的思想——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为指导,来寻求解救祥林嫂的“药方”,这不但不会产生疗救的效果,反而给自己的姐妹造成难以支持的精神重压,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渊。祥林嫂花了12元鹰洋去捐门槛,是她的又一次反抗和挣扎,她要顽强地活下去,争取恢复一个普通女佣的地位。所以捐了门槛以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祥林嫂以为从此可以摆脱厄运了。可是四婶在祭祀时的一句话使祥林嫂陷于绝境。祥林嫂捐门槛后本已告诉四婶,可四婶仍不让她沾手。祥林嫂受到了致命的打击。“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不济”,胆怯,惴惴,是一个木偶人。祥林嫂精神上的巨大变化,显示了心灵上的巨大创伤。最终,祥林嫂竟被鲁四老爷一脚踢开。柳妈还算是同情祥林嫂的一个。同情祥林嫂的人,也把祥林嫂推向深渊,更显示出悲剧之可悲。
4、鲁镇上的人们
鲁镇上的人们对祥林嫂的遭遇没有任何的同情,他们一开始只是用祥林嫂的悲剧满足一下自己的猎奇心理,等到厌倦了,便对之嘲笑唾弃,表现出一种冷漠厌烦的态度,他们也是深受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思想毒害的人,正是由于这种思想统治了他们的灵魂,所以,他们鄙视祥林嫂,他们的态度,也增加了祥林嫂精神上的痛苦,他们和鲁四老爷一起,把祥林嫂逼上了死路。
“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地里赶,是一样使她增加痛苦。”
——丁玲
所有的自杀都是他杀所。
社会环境的逼迫。
五、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关系
《祝福》写于1924年,鲁迅把故事发生的地点放在江南农村的一个小镇,还是唤作“鲁镇”。鲁镇便是当时中国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鲁四老爷、四婶、柳妈以及镇上的人们、山村的婆婆、卫老婆子、大伯、还有小说中的“我”,组成了祥林嫂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祥林嫂的命运为这个环境所决定的。
1、在这个社会环境中,妇女没有丝毫的权利。尽管祥林嫂也劳动,而且又勤快能干,还是没有丝毫的权利,连最起码的人身自由也没有。男女不平等,婚姻讲财礼,等于买卖婚姻,妇女成了商品。婆婆可以强行将她抓回来卖到山里,鲁四老爷也认为无话可说,雇主也不保护女工,祥林嫂只能听人摆布,竭力“反抗”也无济于事。
2、在这个社会环境中,人们以封建贞操观念歧视再婚妇女。鲁四认为祥林嫂这样再婚过的人,“败坏风俗”,“不干不净”,祭祀不让沾手,祥林嫂用血汗钱捐了门槛,满以为这一下赎了一世“罪名”,不料,四婶照样不准她沾手,她的精神彻底崩溃。是封建贞节观念将祥林嫂推上了绝路。
3、在这个社会环境中,人心冷漠,没有同情,没有爱。对于祥林嫂的不幸,鲁镇的男女老少,都视为笑料,没有丝毫的安慰和援助,有的只是烦厌,嘲弄和唾弃。最后被鲁家无情地打发出门,沦为乞丐,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在人们只顾“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之时,倒毙在风雪中。即便如此,还被骂为“谬种”,实乃冷酷之至。
4、在这个社会环境中,迷信观念又使祥林嫂在死亡线上饱受精神折磨。封建贞操观念使她丧失劳动机会,精神崩毁,信神信鬼,又使她怀着死后被锯成两半的恐惧。
鲁镇,旧中国村镇的缩影。这里世态冷酷,封建势力猖獗,封建迷信等旧俗盛行。鲁镇住满了吃人的,自己被吃又转过来吃人的人,他们组成一个浩浩荡荡的队伍,有的笑吟吟,有的流着泪,有的皱着眉,但全都闪着白历历的牙齿,对着牺牲者——祥林嫂,明中暗中咬她一口!祥林嫂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竭力逃避着被吃的命运,虽然她进行了一次次的抗争,但她的抗争是不可能胜利的。祥林嫂悲剧的根源是封建制度、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祥林嫂的悲剧是社会悲剧。
祥林嫂周围的其他人对其态度如何?
明确:祥林嫂周围的人对她表现出令人颤栗的凉薄与冷漠。如柳妈便是无聊冷漠人中的一员。她是“善女人”,“吃素,不杀生”,与人为善。但是她对待祥林嫂,却没有像对待其他生命那样有同情心。柳妈对祥林嫂的再嫁也不以为然,认为祥林嫂“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她又把祥林嫂的谈话传播出去,供他人谈笑。这种人情的冷漠也可在鲁镇女人们“鄙薄…‘烦厌”的神情中、在四婶“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慌忙的语调中、在短工“简捷”“淡然”的回答中看得分明。
5、教师小结:鲁镇是一个封建礼教罗网笼罩下封闭落后的社会,是旧中国整个黑暗社会的缩影。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保守、自私,亳无温情可言。可见,祥林嫂生活在一个冰封无化的世界里。他揭示和抨击了那个社会,让人们对那个时代不幸的人产生了同情。我想祥林嫂的形象不是一个人,而是许多人的缩影。她的不幸也不是哪个人造成的,而是是整个社会还有传统文化综合造成的。” 所谓不幸,就是她自己愿意做奴隶但是做不到。
六、思考:祥林嫂对她自己有没有责任呢?可以先讨论这个问题:有人说祥林嫂自始至终都没有反抗过,你认为呢?
明确:“反抗”主要表现在:面对婆婆的逼嫁,祥林嫂以死抗争;面对加诸身上的罪名,努力清洗;对死后魂灵的有无的怀疑则说明了她最后对整个传统的封建观念发生了怀疑(祥林嫂的三个问题有一个核心,死掉的一家在地狱能否见面。她希望其有,这样就可以和阿毛及贺老六见面,又希望其无,因为害怕被锯成两半。这是长期困扰她的内心深处的矛盾和痛苦。祥林嫂提出这个问题,是在遭受一连串的摧残和折磨后对封建传统观念的怀疑。祥林嫂对生活本无多少希求,只想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换得起码的生存条件,可是尽管她不断努力地追求,拼命地抗争,却得不到这起码的满足,反而成了有罪的人。所以,她对整个传统的封建观念发生了怀疑。)
“没有反抗”主要表现在:面对婆婆的逼嫁,祥林嫂以死抗争,只是为了所谓的贞节;面对加诸身上的罪名,努力清洗,却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捐门槛上。
由此可见,祥林嫂本人也是个受封建礼教思想毒害很深的人,她把封建礼教思想和迷信思想当作救命稻草,结果反而使自己陷入更恐怖的深渊。因此,我们可以说,祥林嫂也是杀害自己的凶手之一,她的死,既是他杀,也是自杀。但不管是他杀还是自杀,归根到底,是封建礼教将可怜的祥林嫂逼上了绝路。小说反封建的深刻主题,也就不难理解了。正如鲁迅先生的挚友许寿裳先生有关《祝福》的一段精辟的论断所说:“(《祝福》)描写一个旧社会中的女牺牲者,极其深刻,使知人世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
七、电影《祝福》有这样一个情节:
……少顷,她嘴唇动了一下,低声地:“我真傻!门……门槛白捐了……”少顷,“连菩萨……也不能救我……”忽然,一个意念浮上心来,她站起来,想定了,她拿起一把切肉的厨刀,向外跑。
晚上,雪路上,祥林嫂跑着。
土地庙。长明灯的微光下,祥林嫂发疯似的用刀砍一条门槛。砍门槛声。被惊动了的庙祝,掌着油灯跑出来,大惊,失声叫喊:“哪个?”象受了惊的老鼠,祥林嫂回身向外就走。庙祝追到门口。
雪路上,祥林嫂奔着。狗叫。
你觉得这个情节合不合情理?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说说你的看法。
八、把握文中的环境描写,并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1、这部小说还有哪几处环境描写?
明确:开头和结尾的祝福场景;祥林嫂死后当晚“冬日雪短……反而渐渐地舒畅起来”一节;祝福前夕柳妈寻祥林嫂开心时,“微雪点点地下来了”。
2、品读、体味:品味其中的语句,体味环境描写的作用。
明确1: 开头的祝福景象:小说在开头就渲染了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晚云的闪光、爆竹的钝响、幽微的火药和人们忙碌的景象。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听觉和嗅觉,写得层次分明,具体形象,使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课文中用“沉重”的晚云,“阴暗”的天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等语句透露出作者对这种气氛的反感和贬抑。
明确2:祥林嫂死后当晚“冬日雪短……反而渐渐地舒畅起来”一节: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渲染悲凉沉寂的气氛,烘托“我”的心情,从“寂静”、“沉寂”等词中可以看出。中间的议论是反语,表现了“我”对这个黑暗社会的憎恨。最后一句的“轻松”实际上可理解为愤激和沉痛。
明确3:祝福前夕柳妈寻祥林嫂开心时,“微雪点点地下来了”:暗示着下文柳妈的话即将带给祥林嫂巨大的心理阴影,起到了暗示情节的作用。
明确4:结尾的祝福景象:这一段景物描写是由回想到现实,第一句是过渡,与前面转入回忆的句子照应,这一段描写与开头的景物描写前后呼应,渲染了热烈气氛,同时反衬出祥林嫂惨死的悲凉。最后一句故意虚写,那些“醉醺醺”蹒跚的“天地圣众”,哪里会赐福给穷人呢?买不起爆竹的穷人们,得到的只是无限的痛苦和悲哀。这个结尾,以“我”的感受来写景,深化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使结构更加严谨完善。
九、讨论:作品中“我”的形象。
我们具体分析一下《祝福》中的叙述者"我"与作者本人的形象、区别以及两者的关系。钱理群先生在分析《祝福》时精辟地指出:"'我的故事'里,'我'在与'鲁镇社会'的关系中,始终是一个'异己者'。'我'当年离去,自是对'家乡'的背弃,如今'我'归来,故乡'已没有家',不再存有《故乡》里的'我'那样的'寻欢'的奢望,'我'只是四处'漂泊\中在家支管作停留,因此,不需经过《故乡》中的'我'那样的精神幻灭,'我'就敏锐地发现在'我''离去'与'归来'之间,故乡的一切都没有变……'我'注定与这停滞不变的'鲁镇社会'格格不入,'我''明天决计要走',本是意料中的事;到这里为止,《祝福》中'我'的'离去――归来――再离去'的模式,只是表明了现代知识分子与传统中国社会的不相容性,他(他们)注定要扮演永远的'游子'(漂泊者)的角色。"(《名作重读》钱理群,第18页,上海教育出版社)钱理群的这番话,再清楚不过地阐明了小说中的叙述者"我"--这个现代小知识分子的人生命运(离去、归来、再离去),生存态度(没有故乡、四处漂泊),现实态度(对传统中国社会的背弃与格格不入)。但这只是对叙述者"我"的性格命运的概括描述,在作品的具体情节中,"我"的性格、心理是一层层展示出来的。
小说中,"我"与祥林嫂的惟一一次面对面的接触,是鲁镇东头河边的一次对话。这是一次惊心动魄的对话,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和一个沦为乞丐的乡下妇女,讨论的竟是一些形而上的问题。在祥林嫂的心目中,"我"是一个见多识广的出门人、文化人,抱着莫大的期望,因此迫不及待地提出了一连串她久思不解的问题:"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那么,也就有地狱了?""那么,死掉的一家。人,都能见面的?"精神上彻底倒了的祥林嫂,之所以提出这些玄而又玄的问题,正是对这些封建迷信的怀疑与挑战。她希望没有灵魂和地狱,以免死后在地狱中被两个男人争夺;她希望有灵魂和地狱,是盼望着在地狱与自己的儿子见面。希望有与无,在她其实是很矛盾的,因此她特别想得到"我"的确切回答。但是"我"呢?面对这一连串的追问,回答竟是那样吞吞吐吐、含混不清:"也许有罢""就该也有。棗然而也未必""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我"其实是对这些形而上的哲学问题缺乏关注和研究的,面对一个乡下妇女的追问,"我"只好以"说不清"为借口回避了对问题的正面回答。在祥林嫂面前,一个知识分子思想的贫乏、性格的懦弱、对待问题的中庸之道,表现得入木三分。当然,"我"对祥林嫂的坎坷命运和悲剧结局,是深感同情和悲哀的,特别是对"鲁镇社会"的封建迷信和礼教对祥林嫂不动声色的"谋杀"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深刻的批判。作者悲愤地感叹:"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充分表现了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对普通民众的关注、同情和思考。但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与祥林嫂这样的底层民众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他应当怎样唤醒和救助千千万万个祥林嫂?叙述者"我"其实也是很感茫然的。"我"无法回答祥林嫂那些生死攸关的大问题,也许正是因为"我"那些模棱两可的回答,加速了祥林嫂的死去,这使"我"总有一种"不祥的豫感",并感到深深的"内疚"。但"我"也终于想通,祥林嫂的死是必然的,"并不必仰仗我自己的'说不清"',"无事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于是渐渐感到了宽慰舒畅起来,"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从叙述者"我"的一系列心理活动中,不正显示出一个知识分子面对苦难的民众表现出的无奈和逃避吗?20年代的新一代知识分子,其实离底层的民众还很遥远,不要说去唤醒和救助民众了,就连回答民众的问题都很困难,因为他们自己也找不到前行的道路。
鲁迅在五四退潮之后的20年代中期,思想也陷入了苦闷、彷徨期,对中国的前途深感失望,对知识分子的出路做着艰苦的求索。在这样一种思想背景下,他把自己的艺术目光投注在底层的劳动妇女身上,真诚地讴歌了她们的善良、质朴、勤劳、坚韧的美好品格,揭示了封建宗法社会对劳动妇女的无情迫害。小说中的"我"的心理矛盾自然与鲁迅有许多相通之处,但鲁迅显然比小说中的"我"站得更高、看得更深,更具有理性审视眼光。他不仅看到了"病态社会"的深处,也看到了那个"我"的心灵世界,对知识分子灵魂中的懦弱、中庸、逃避等做了尖锐的拷问,这正是鲁迅的伟大之处。
十、《祝福》的现实意义
我说我们现在许多方面实际上是用新的礼教代替了旧的礼教,大家想一想,我们现在有哪些新的礼教?”
“礼教的实质,就是用‘道德’以及这道德所产程的舆论来压抑人,把人变成非人。在封建礼教下,人失落了!而实际上我们最终追求的是人的解放,是要做一个‘人’,做一个精神上独立自由的人!当然,这个‘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如果那样也不是人,而是野兽。那么,旧的礼教破灭后,又出现了哪些新的礼教呢?比如我们对某一个人绝对的服从,这是一种新的封建礼教,比如文革中对毛泽东的绝对崇拜,那时候全国的老百姓对毛泽东的崇拜并不是谁逼迫的,包括李老师,那时候真的觉得毛泽东是神。只要你反对毛主席,肯定是坏人。再过一周,四月四日,是一个叫张志新的思想解放先驱者英勇就义30周年的纪念日。张志新也是一个女性。她不过是对‘文革’提出了怀疑,对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提出了批评,这在当时当然就成了大逆不道罪行。在当时,全民族都被现代迷信麻醉了,只有张志新等极少人觉醒,最后的结局是被枪决,枪决之前还被割喉!可恨的不仅仅是执行枪决的少数刽子手,还有当时大多数中国人,或者说可悲的是当时成千上万的人诅咒张志新的善良的中国人:‘你居然敢反对毛主席!’
问题在于现在还有许多人把他当作神,我们那天去农家采访就看到一些农家户把毛泽东的像对神像一样供奉着,还燃着香火。一些出租车司机还挂他的像,以保佑平安。人就是这样把自己交给了本来不存在的‘神’,这个神是我们自己树起来的。还有一种人的失落,就是把自己交给金钱,现在人们对金钱的崇拜就是最突出的表现。有的老师公然对孩子说,读书为什么?就是为了挣大钱美女。(有同学惊讶地议论)这是人把自己交给了金钱,成为金钱的奴隶。好像人的一切都是为了物质,而失去了精神追求的人还叫人吗?这当然又是一种新礼教。还有人与人之间的‘礼教’,便是互相之间的冷漠。原来我小时候要回家,要找车,我就在马路边站着,看到一辆货车就招手,他就停了,现在恐怕就很难了。现在不行了,人与人之间失去了关爱信任,我觉得礼教的要害是人的失落,包括善良在内的人的天性的失落。这是我的理解。比如街头一个人病了,几个小时过去了,没人理他,送医院,就停止了呼息,在咱们班上,有没有这种冷漠的现象?还有等级观念支配着人们的行为,这也是一种封建礼教,你的父亲是当官的,或者你的家里有钱一些,你就觉得很优越,有没有这种现象?甚至城市的学生仅仅因为在城里出生,便看不起农村的学生。事实上剥掉这些外在的东西,金钱呀,官衔呀,等等,人与人都是平等的。我最看不起或者说我最深恶痛疾的,就是别人的看不起,对人的不尊重。现在现在这好像比较普遍,已经成为了大家约定俗成的行为习惯了。
另外,包括在婚姻关系上,我们还有一些人的思想还停留在旧的时代。比如去年年底关于杨振宁新的婚姻,仅仅因为杨振宁和他的新婚妻子年龄相差悬殊就有那么多人见不惯,不少有人说他违反了‘传统道德’,我就想不明白,他和他相爱的人结婚违反了哪一条‘传统道德’?说出来呀!但没有人能说得出来,就是觉得心里不舒服。可我要说,难道你不舒服,别人就不能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当时有人采访他时问他,很多人认为女子是为了你的钱财,担心你受骗,他说,我倒听到另一种说法,说我把他给骗了。他又说,既然我们选择了相爱并结婚,我们就有足够的勇气面对舆论。这件事被媒体炒得很厉害,尽人皆知,一时间街谈巷议,很多人痛心疾首,还在网上对杨振宁谩骂和攻击。这跟当年众人围观指责祥林嫂没什么本质的区别。但在我看来,只要不违反法律,且不妨碍他人生活,杨振宁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哪怕他新婚不久又离婚了,这也是他的私事!别人无权干涉。其实新礼教与旧礼教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人的失落,人的权利的失落,人的自由的失落!破除礼教,就是人不为礼教而活,不为别人的脸色而活,不为舆论压力而活!”
最后,今天我学习《祝福》,更进一步了解了鲁迅。有人说鲁迅不光是中国的作家,也是世界的作家。他写了《阿Q正传》以后,有人说阿Q反映了中国农民的劣根性,有人说不对,反映了中国人的劣根性,也有人说不对,反映了人类的弱点。因此,鲁迅可以被称作世界的作家,他超越了空间,同样,鲁迅的作品也跨越了时间。八十一年前,鲁迅写的这篇小说,但我们可以看到,这篇小说今天还有意义,因为今天的中国还有形形色色的礼教,而且这礼教还在杀人。什么时候这篇文章没有意义了,中国就真正进步了。”
鲁迅所抨击的某种观念对人自由思想的禁锢这种现象,不只是中国有,外国也有。比如,我们马上要学习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同学们先自己看看,预习一下。”
十一、作业:试着编写我在鲁镇的日记。课文的叙述人是谁?(“我”在鲁镇住了几天?那几天天气状况如何?在鲁镇,“我”接触了哪些人?遇到哪些事?)
附:“我的日记”
12月23日 阴
晚上回到故乡鲁镇。因没有家,只好暂寓在本家鲁四老爷的宅子里。论辈份,我该叫鲁四老爷为“四叔”。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同五年前比起来,单是老了些。不过,胡子还未留。见面之后,四叔先是寒暄,然后是说“我”胖了,最后大骂新党。虽然我知道并非借题骂我,骂的还是康有为。但是,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留在书房里。
12月24日 阴暗
今天起得很迟,午饭之后,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访了镇东头一个朋友出来之后,在河边遇见祥林嫂。她是这回我在鲁镇所见的人中变化最大的一个。想不到,祥林嫂看到我以后,接连问了我三个问题:一是魂灵究竟有没有;二是如果有魂灵,是不是就有地狱;二是如果有地狱,那死掉的一家人能不能见面。我回答说“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最后我乘她不再紧接地问,迈开步便走,匆匆逃回四叔的家中。
但我心里觉得不安。
12月25日 下雪
今天依旧起得很迟。午饭之后,还是出去看看几个本家和朋友。他们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他们家中都很忙,为“祝福”做着准备。下午竟下起漫天大雪,我到四叔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壁上挂着的朱拓的陈抟老祖写的大“寿”字和还没脱落的“事理通达心气和平”的对联被雪光映得极分明。
傍晚,从一个短工嘴里打听到祥林嫂死去的消息。
吃过晚饭,我独坐在灯下,回想起祥林嫂半生事迹的断片。
12月26日 大雪
临近五更之时,我被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听到毕毕剥剥的鞭炮,知道四叔家正在“祝福”了。
天亮后,离开鲁镇。
附1:诗歌《祥林嫂》
周碧华
内中一个破碗 空的
每当我带领学生咀嚼这个变式句
比破竹竿还瘦削 仿佛木刻的祥林嫂
就从鲁镇的青石板路上踽踽而来
间或一轮的眼里发出此人的逼问:
先生 人死后到底有没有魂灵?!
我来不及回答
送灶的爆竹响了
她在鲁镇的祝福声中
比雪花还轻的飘落在地
沿着悲剧的线索
我再一次来到鲁镇的小河边
这条江南的小河
外表比鲁四老爷还斯文
可是!祥林嫂 你不要靠近
一只白蓬船藏着满仓的阴谋
停泊在岸边已有几千年
手脚粗大勤劳无言的女人啊
只知道宰鹅 杀鸡 扫地 洗尘
彻夜地煮福礼
面对阴谋
就像面对平静的水面
她来不及向鲁镇
向我们所有的人喊出一个完整的句子
一条缰绳就捆住了他的命运
那只淘箩 还有一株菜
至今没有糜烂
给我们作封建中国的铁证!
因此 我总是这样告诉我的学生:
她不知道春天也会有狼 真的
( 该诗曾获得全国诗歌大赛一等奖)
附2教学设计:一二三四五"问题设计
一个日子
二次微笑
三样眼神
四场飞雪
五张账单
⒈“祝福”的日子到底在那一天?具体时间呢?“祝福”的具体日子:二十六或二十七日(五更将近的时候)
⒉祥林嫂在祝福前夜寂寞死去,但她生前曾给世人留下过甜甜的笑容,请你找出来读读,你能在这些笑容背后发现什么吗?
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
在厨房里同柳妈闲聊的时候,柳妈取笑她改嫁反抗后的屈从,祥林嫂在无奈之中“笑了” 。
⒊鲁迅先生说“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在本文中,鲁迅是怎样实践他的写作主张的?请你找出本文描写祥林嫂眼睛的句子,并品出其中的内蕴。
“顺着眼 ”
“顺着眼”,但“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⒋鲁迅先生在他的《花边文学》中的《大雪纷飞》一文中,盛赞《水浒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段中写雪的“神韵”。其实,他《祝福》中的四次写雪更加值得一赞。请你找出来,品味品味。
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又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到沉寂。
“微雪点点的下来了”和“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
远处的爆竹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⒌熟读课文,找出小说中关于金钱零星表述的语句。比较阅读,看看能发现什么。
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一元一大盘
初到鲁家的工钱:每月五百文
婆婆从鲁家支走的工钱:一千七百五十文
卖祥林嫂的钱:八十千;娶亲费用:五十千;剩余:十多千
捐门槛的价钱:十二千(十二元鹰洋)
在生活中,都说钱这东西是最无情的,它不带感情色彩,对谁都一样。难怪人们说“生意场上无父子”,说的就是钱从不认人。可是,这无情无义的“钱”,到了鲁迅的笔下,就具有了浓厚的感情色彩。不然,鲁迅怎么会让那可怜的孔乙已在咸亨酒店柜台前一个一个地“排”钱呢?
《祝福》中的“钱”,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单纯的钱。作品中一共有六处提到钱。
第一处,祥林嫂初到鲁四老爷家打工,“安分耐劳”、“试工期内,她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所以第三天就定局,每月工钱五百文。”这里,作家说“五百文”的“文”这样的小单位,而不说“半吊”之类的大单位,这就给人一种如此之多——“五百”——的心理错觉,其目的是夸赞其工钱之多,从而说明“四叔”是出了“高薪”来聘祥林嫂这个“打工嫂”的,简直是十二分的对得起祥林嫂。而对于祥林嫂来讲,也算是劳有所得,该称心如意了。从写法上讲,也为写“四叔”后来“抛弃”祥林嫂而不让其做工找到了理由:以前还是很对得起祥林嫂的,之所以要开除(说得难听些,就是抛弃),实在是出于无奈。鲁迅就是这样冷静地嘲讽“四叔”那“堂而皇之”的封建卫道士。这才是大手笔的小用墨,气度之大,可窥一斑。 第二处,是祥林嫂被婆婆绑架的时候,她婆婆到“四婶”家结算工钱,“于是算清了工钱,一共一千七百五十文,她全存在主人家,一文也还没有用,便都交给她的婆婆。”这里,作家不厌烦地说“一共一千七百五十文”,目的也是在夸其工钱之多。不过,这里的“多”有这几层:一是表明祥林嫂的的确确是“顺着眼”那一类“安分耐劳”的儿媳妇(打工嫂),她把所挣的如此多的工钱——“一千七百五十文”全部都存在了主人家,“一文”都没有用。“一千七百五十文”和“一文”,一大一小的强烈对比,就把祥林嫂那勤劳安分、善良的性格特征活现出来了。其二,“四叔”雇祥林嫂打工,也还是出了大价钱的,而且是兑了现的;而且祥林嫂把钱存在“四叔”家,“四叔”都没有做那偷鸡摸狗的小市民的事。这是在表白鲁四老爷的“文气”、“雅味”,不愧为“老爷”。实际也是在为后来写“四叔”抛弃祥林嫂找理由,埋伏笔。第三,这也可见祥林嫂婆婆的压迫之重。祥林嫂打工的工钱,如此大一笔数,(况且是在背着祥林嫂的情况下)全被她婆婆搜刮一空,一个“都”字,就把她婆婆那残忍、自私的丑恶灵魂揭露无遗了。作家用笔之老道,又见一斑。 第三处,祥林嫂被卖改嫁时,卫老婆子告诉四婶说的,“不嫁了她,哪有这一注钱来做聘礼?”卫老婆子说这聘礼是“一注钱”,而不说“一笔钱”之类的。看到这“一注钱”,就不免使我们想到赌场的下注(赌注),说明祥林嫂婆婆真是像下赌注一样,把祥林嫂作为他们家生财续香火的赌注,狠毒啊!又因为“这一注”聘礼的数目之大,就像赌注一样,全凭对方意气而定,实在难以估算,所以,这“一注钱”也反映出了鲁迅对当时那买卖婚姻的无情揭露。
第四处,卫老婆子继续给四婶讲祥林嫂被卖的情况时,说祥林嫂婆婆“就到手了八十千。现在第二个儿子的媳妇也娶进了,财礼只花了五十,除去办喜事的费用,还剩十多千。”这里,卫老婆子为什么说“八十千”、“十多千”而不说“八十吊(贯,串)”、“十多吊(贯,串)”?显然,这又是一种修辞语言。原来,她是强调多。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我们读者一看到这“八十千”、“十多千”,就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心理误解,认为“八十千”、“十多千”比“八十吊“(贯、串)”、“十多吊”(贯、串)多很多似的,这种夸张的心理效应,就达到了揭露祥林嫂婆婆十分贪财的目的。同样,“财礼只花了五十”,本是“五十千”,却要省去这个“千”字,真是一字值千金,舍不得啊。这又是在强调其少,再加上前面一个“只”字,强调又强调,真是吝啬到了极点。这真是大师级的修辞语言。
第五处,祥林嫂到土地庙去求捐门槛,“急得流泪”的情况下,庙祝“才勉强答应了,价目是大钱十二千”。这“大钱十千”,虽然是作家鲁迅的话,但是以庙祝的口气说的。言外之意,这捐门槛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不是小钱,而是“大钱十二千”。按祥林嫂第一次到四叔家打工的“月工钱五百文”计算,“十二千”就是两年的血汗工钱,这可真是一笔“大钱”。而且“神”也是有“价目”要讲的,可见封建神权是多么的残忍。
第六处,祥林嫂得到庙祝的许诺后,忍辱负重,“默默的跑街,扫地,洗菜,淘米。快够一年,她才从四婶手里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换算了十二元鹰洋。”这“鹰洋”,指墨西哥银元,鸦片战争以后,大量流入我国,曾与我国自铸银元同在市场流通。这里,祥林嫂捐鹰洋给土地庙,即是说,土地庙的庙祝更喜欢膺洋,这本来十分顽固守旧的掌管一方土地的神也洋气了,真是可笑。其次,这本来神圣不可亵渎的神灵也被洋玩艺儿腐蚀了,可见其欺骗手法是何等的卑劣,然而,就是这样一种幼稚的迷信,要花掉祥林嫂两年的血汗钱,她居然还为之虔诚得五体投地。捐了之后,她“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可见其愚昧到了何等地步。难怪鲁迅曾对这样的人十分气愤,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第三,作家故意把“十二千”换成“十二元”,给人一种把“千”这个大单位换成“元”这个小单位似的心理错觉,使读者心里感觉到,祥林嫂把如此多的钱却换成了如此少的钱,她上当受骗了。其实,祥林嫂捐门槛赎罪的本身,就是十分低级的上当受骗,鲁迅就是这样十分完美的运用修辞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深挖国民的“劣根”的。 鲁迅先生就是这样,通过换用钱的不同单位、不同称谓,表现人物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遭遇,从而从不同的侧面刻画出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
人的向往以及为向往而挣扎的过程,往往就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