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学习本文驳论证的驳论方法
培养民族自豪感
具体过程:
一、导入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地,整个旧中国就是一个奴隶王国,在这个铁一般的黑暗的国度里,帝国主义的奴役和中国古老的封建传统相结合,使中国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受到了较大的摧残,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在一部分人中,甚至消失殆尽。但这并不意味着鲁迅认为四万万同胞都已经消极,沉沦甚至堕落,他清醒的看到了问题的另一面,即中国历史和现实的脊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就是一首中国脊梁的赞歌。
二、背景介绍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于1934年9月25日,时值9.18事变和7.7事变之间,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中国东三省之后,向关内步步逼近。
当时的主流报刊《大公报》也曾发出哀叹,下面我们来看课下注解。
要求读出声来。
三、分析课文
自读课文,研究下列问题:
1、 面对有人发出的慨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鲁迅先生作出了怎样坚决的回击?
我们一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加于全体,那简直是污蔑”。
2、 齐读这一句,注意读出激愤之情。
3、鲁迅先生说“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这一部分人指哪一部分人,他们又有怎样的表现?
这一部分人是:国民党的官僚和所谓的“社会名流”
总自夸“地大物博”,只希望国联,一味的“怀古伤今”,先前信“物”信“地”,后来信“国联”。
4、同学们认为这几段中哪几个字特别吸引你的眼球,并需要重读,你说说为什么?
“总”、“只”、“一味”的含义:
5、“自信力”多么圣洁的字眼,用在这样的人身上,简直是糟蹋,所以鲁迅先生说这部分人失掉的是什么?
“他信力”
&板书:国民党的官僚和所谓的“社会名流”失掉“他信力”
6、请同学们齐读1—4段。
失掉了他信力,按理应发展自信力,偏偏他们发展着“自欺力”,这是多么令人绝望的一群中国人啊!这一部分中国人不但没有了自信力,就练曾经有过的他信力都没有了,为了掩盖他们的恐惧、悲观、失望和丧失信心的心态,就开始发展“自欺力”,就成天叫嚷着“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板书:国民党的官僚和所谓的“社会名流”发展“自欺力”
7、你们失掉自信力了,却污蔑所有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多么荒谬啊!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用自己的“投枪”“匕首”来批驳这种谬论的。
读课文1段
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一再强调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欲擒故纵,先承认他们所说的是事实,但这些事实不但不能推导出他们的论调,反而得出相反的论调。
小结: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事实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的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能成立,这就是驳论证。
8、但是在驳论文中想要彻底批驳对方的观点,还需要提出自己正确的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论据。
鲁迅先生说“我们有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倘加于全体,那简直是污蔑”,那这样的一部分中国人又是怎样的一群人,他们有怎样的表现?同学们能举一些这样例子吗?注意“从古以来”的“古”字哦!
埋头苦干 拼命硬干 为民请愿 舍身求法
“埋头苦干的人”指广大人民,包括为人类做出贡献的知识分子,如孔子、祖冲之、蔡伦、黄道婆、毕升
“拼命硬干的人”指那些反对剥削压迫的农民起义领袖和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如陈胜、岳飞、郑成功、文天祥等。
“为民请命的人”指那些同情人民,为民众讨回公道的人,如包拯、杜甫、孙中山等。
“舍身求法的人”指敢于献身、追求真理的人,如孙中山、玄奘、法显等。
9、古代的剑客,无论面对多么强大的对手,也一定要把剑亮出来,哪怕是被一剑砍死。他们是为了剑客的尊严,也可算是拼命硬干的典型。但是鲁迅先生说“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又何尝少呢”你能举一两个例子吗?(读第8段)
杨靖宇、赵一曼等抗日英雄就是这样的人。他们在东北带领抗日联军和敌人斗争,当时东北三省都已经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他们在敌人强大的势力包围中和敌人周旋,直到牺牲自己的生命,杨靖宇死后,日本人将他的腹部剖开,发现腹内没有一粒粮食,全是草根和树皮。
我给大家补充两个历史史实——在作者写作本文之前两年,在日本帝国主义挑起的“一二八”事变中,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就曾奋起抵抗,重创敌人;在作者写作本文之前一年,二十九军又血战喜峰口,以大刀和血肉之躯与敌人拼搏,震惊中外。这些国民党军队坚决抗敌的英雄事迹,无疑是“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战斗”的具体表现,他们同样是“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
10、明知前面是坟,而偏要往前走,这是多么伟大的自信,这是多么伟大的民族精神,这样的人用怎样的词加在他们的身上,才能显示出对他们足够的尊敬呢?
民族的脊梁
11、他们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中国人,大家想想,这样的人在当时还有吗?此时的共产党人在干什么?
长征前夕。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人积极领导人民抗日救亡运动,但是却被国民党反动政府围剿、搜捕,甚至因此而牺牲,他们就是“在前仆后继的战斗”,“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的人,他们也是“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红军确实可算是民族的脊梁
12、正如文中所说,他们“有确信”、“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但还在“前赴后继的战斗”。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
就是在这样一群民族脊梁的支撑下,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
四、总结
同学们,70多年后的今天,中日两国由于东海石油开采问题、钓鱼岛问题、台湾问题,争端不止,摩擦不断,日本觊觎我国神圣国土的野心从来不曾泯灭。只有国家强大了,才能不受外族的欺侮,而“少年强则国强”,愿我们每一位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为己任,自信自强,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