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文中双方的立场观点及各自所持的依据,能看出悲观论者的错误。
2、过程与方法:学习基本的反驳方法,体会鲁迅的讽刺艺术。
3、情感、道德、价值观:感受鲁迅先生对民众、民族的挚爱以及对中华民族的厚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教学重点:感受鲁迅先生的古道热肠,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
▲教学难点:掌握反驳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今年“神州六号”飞船即将生空,这不由使人想起2003年10月15日“神五” 升空的辉煌一刻。
2、介绍日本宇航员毛利卫的对“神州五号”飞船顺利升空的评论。
出示投影:
(中国继俄罗斯、美国之后成为第三个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这会更加增强中国人民的自信心,特别是2008年北京要举办奥运会,此后上海还要举行世界博览会,中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气象——《参考消息》2003/10/16)
[解说:从身边事说起,引出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话题。]
二、揭题,了解双方论点
1、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属于中国的,申奥成功,加入WTO,飞船升空,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自信。你知道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了解当时中国被日寇欺凌、国民党军队围剿红军、军阀混战的情况)
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屡遭欺侮,尤其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有人甚至感叹。(1931年9月18日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日军在此布置了一个假现场,摆了3具身穿中国士兵服的尸体,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次日晨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由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占领北大营。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事变发生前,蒋介石于8月16日致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9月12日,他在河北石家庄召见张学良时说:“最近获得可靠情报,日军在东北马上要动手,我们的力量不足,不能打。我考虑到只有请国际联盟主持正义,和平解决。我这次和你会面,最主要的是要你严令东北全军,凡遇到日军进攻,一律不准抵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政府电告东北军:“日军此举不过寻常寻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当时,日本关东军只有1万多人,而中国东北军驻在东北的有16.5万人。东北军部队多次接受不准抵抗的训令,在日军突然袭击面前,除小部分违反蒋介石的命令奋起抵抗外,其余均不战而退。 9月19日上午8时,日军几乎未受到抵抗便将沈阳全城占领。东北军撤向锦州。全国最大的沈阳兵工厂和制炮厂连同9.5万余支步枪,2500挺机关枪,650余门大炮,2300余门迫击炮,260余架飞机,以及大批弹药、器械、物资等,全部落入日军之手。据统计,仅9月18日一夜之间,沈阳损失即达18亿元之多。此后,东北各地的中国军队继续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使日军得以迅速占领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它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严重步骤。此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到主要地位,使中国国内的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动。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中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
板书:“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参见P56注2
2、在这悲观、绝望声中,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察这一切,发出了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
板书:“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改成陈述句:“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3、小结:看板书,这就好比一场辩论赛的正反双方,一场针锋相对的辩论开始了。
[解说:从当时社会背景入手,抛出双方的论点,一是能和现在的中国形成比照,二是抓住学生兴趣,直接切入教学目标——如何辩驳]
三、阅读全文,思考探究
说中国人“失掉”和“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依据分别是什么?分别用符号标出。
[解说:整体感知课文,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事例论证)出发来探究思考,为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反驳的方法)作铺垫]
四、交流讨论
(一)鲁迅先生说“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依据是什么?
1、论据:“自古以来就有……舍身求法的人”
①“为民请命”“舍身求法”是什么意思?能举中国这样的人来说说吗?
②出示投影:
根据文意,仿照划线例句写三个句式相同的句子
中国有像大禹这样三过家门而不入埋头苦干的人,有 拼命硬干的人,有 为民请命的人,有 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参考答案:中国有像大禹这样三过家门而不入埋头苦干的人,有像朱鎔基这样勇踏“地雷阵”拼命硬干的人,有像彭德怀这样上万言书为民请命的人,有谭嗣同这样横刀向天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是什么使他们成为脊梁?——自信
[解说:学语文必须学做人,在这个环节中应让学生充分的说,让学生介绍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生求法的人,目的在丰富“中国的脊梁”的形象,让学生受到做人的熏陶]
2、论据:
“他们有……消灭于黑暗”
联系当时社会背景,“他们”可能具体指哪些人?
(在当时主要指中国的共产党人)
出示投影:
“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这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以为同志,是自引以为荣的。”——鲁迅《答托洛斯基派的信》
3、小结:鲁迅先生列举了自古至今的中国的脊梁,事实胜于雄辩,所以鲁迅说:“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反之“中国人失掉自信力”就不成立了。这是间接反驳。
[解说:之所以要先学习鲁迅的立场观点,重点体会鲁迅对“中国脊梁”的颂扬之情,是为了克服重反驳方法、轻思想内容的教学倾向。领会了鲁迅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容易看出悲观论者错误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也就会很容易学会怎样批驳悲观论点]
(二)当时有些人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有没有依据?
1、学生交流
2、学习探究:
鲁迅承认“信地,信物,信国联,信神佛”这些事“是事实”“也是事实”“都也是事实”,那么“事实胜于雄辩”,这是否意味着“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观点也成立了呢?
讨论,交流小结:这也只能证明失掉他信力,却不能证明失掉了自信力(事实并不等于雄辩),这是直接反驳的一种——驳论证。
3、学习探究:
鲁迅说信“地”、信“物”、信“国联”是他信力,你认为他信力的实质是什么?
(“信地,信物,信国联,信神佛”,唯独不信自己,就等于掩耳盗铃般的自欺欺人——鲁迅一针见血指出了其本质,所以我们称鲁迅的杂文为“投枪”、“匕首”。)
4、小结,如果你在辩论中反驳对方的错误观点,可以如何反驳?
[解说:理解了辩论双方的立场观点和依据,学生对鲁迅的反驳技巧的理解就水到渠成。] 五、体会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
衔接:以驳论证导入。
①鲁迅先生为何要再三强调这“是事实”?
(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相声里的抖包袱,这体现鲁迅先生的讽刺艺术。)
出示投影:
相声包袱示例
甲:听到您的名字真是如雷灌耳、皓月当空,总想跟X先生会见一面,怎奈我终不得暇,今日偶见X先生庐山真面,真乃……
乙:三生有幸。
甲:也不怎么样。
[解说:以幽默的相声小段来示例的目的在于领略鲁迅的嘲讽意味。]
学生活动:试将课文的第一段改成相声小段
出示投影:
甲: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
乙:是事实。
甲:不久就不自夸喽,只希望着“国联”。
乙:也是事实。
甲:现在是既不自夸,也不信“国联”,一味求神拜佛喽。
乙:却也是事实。
甲:唉,现在中国人失掉——
乙:他信力!
[解说:活动可让学生评论语气语调,把一些具有嘲讽意味的词(如“总”、“只”、“一味”)读出来。这一活动不仅让学生体会鲁迅幽默讽刺的艺术,而且再次让学生体会到鲁迅反驳的技巧。]
六、总结全文
1、结合P55注1,P56注2,思考:为何删去这些加点的句子?
师述:这些句子触到了当局者的痛处——可见鲁迅当时所处环境险恶,而且鲁迅写此文时肺病已相当严重。然而精神的压力,健康的恶化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关注,在失败的阴霾之中盛赞中国的脊梁,鼓舞国人的自信心。他就是一个埋头苦干的人,他就是一个拼命硬干的人,他就是中国的脊梁。正是有了这样的脊梁,在过去的七十多年我们中国从贫弱走向振兴,在二十一世纪我们中国必将迎来新的腾飞!
2、出示投影,
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鲁迅《这个和那个》,《华盖集》)
在齐读投影内容中结束教学。
▲作业设计:
阅读下面的材料,你认为《背影》是否该入选中学语文教材,说明理由。
据《武汉晨报》报道,由于多数学生反对,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落选鄂教版语文教材。该教材专家本来选定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入选,但在调查过程中,有七成多学生表示反对。代表性的理由是“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翻越铁路线”和“父亲形象不够潇洒”,后经过讨论,该名篇终被刷下。
▲板书设计:
(直接反驳) 夸地大物博
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希望于国联 中国人失掉了“他信力”
求神拜佛
(间接反驳)
中国人没有失掉了自信力 中国的 脊 梁
▲教学设计小结:
柏拉图说过:所有学问中,最高贵的研究,是应该怎样做一个人。本课的教学设计(包括板书与练习)也是基于这一点,重在“树人”,否则即使学会了反驳的方法,也一个伶牙俐齿的辩手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