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要点〔一〕
一、导入:
有人说,新世纪的第一年——2001年是“中国年”,申奥成功、加人WTO、国足出线等等,喜事不断
,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
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
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
习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二、解题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
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
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
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属鲁迅后期杂文。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就发烧,“自觉肋痛”
,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
友”的夹攻下的“横战”。可是,健康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关注。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
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当时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发表社论,指
责中华民族失去了自信力,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推卸责任。然而鲁迅却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
当自信自强的呐喊,指出中国有充满自信力的人存在着,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筋骨和脊梁,实在难能可贵。
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
—“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再则,它以这种问句的形式出现
,悬而不论,这是很巧妙的。若用陈述句或反问句,则太直白,没有张力;而现在的标题既有对错误论调
的反诘,又有对己方观点的自信,或也包含投向大众的关切和询问……而这几方面内容又是交织在一起的
,这就使标题内涵非常丰富。鲁迅向来擅长在标题上做足文章,这篇也是一样。
三、研习课文
1、读准下列加红字的字音,并理解下列各字词的含义。
搽 玄虚 省悟 自欺欺人
渺茫 脊梁 诓骗 怀古伤今
2、思考: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
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
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
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2)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
,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
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
胃口, 达到讽刺的效果。
要驳论证,关键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因为己方利益或因为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
盖了真相,这就需要作者能拨乱反正。因此驳论证比驳论点、驳论据更能体现智慧的力量。
(3)“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明确:“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
”,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
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
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
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了。对于这一点,文中虽然没有提到
,但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不能说没有这个因素。
(4)“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明确:“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
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
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他说:“那切切实实,足踏
在地上,为这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以为同志,是自引以为荣的。”(《答托洛斯基派
的信》)把“状元宰相”、“地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3、欣赏品味
(1)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
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
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
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
味。
(2)揣摩下列加红字词的表达效果: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
明确:“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
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学习要点〔二〕
关于驳论文:
驳论文,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反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从而表明自
己正确的见解和主张。
驳论文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即“驳”与“立”,在驳斥对方错误观点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正确的观
点。“驳”是“立”的前提,批驳对方的要点在于抓住“突破口”。寻找对方论点,论据或论证过程中的
薄弱环节,揭示谬误,从而立论。“立”是“驳”水到渠成的结果,也是“驳”的必然要求,它也可以在
驳论的过程中渐渐形成,但是立论的观点一定要鲜明。
驳论文批驳对方观点的方式有三种:一是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二是通过批驳对方的论据来驳倒对方
的论点;三是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所有批驳的方式的最终目的都是驳倒对方的论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的作者,是同学们熟悉的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
。他的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都收在《鲁迅全集》里,小说集有《呐喊》、《仿徨》等。
关于本文题目:
“九一八”以后,日寇加紧侵略我国,国土日益沦丧。国民党反动政府于1934年派亲日分子黄郛乞求
和平,遭到日本公使的拒绝。日军深入华北,悲观失望的气氛笼罩着上层社会。当时资产阶级报纸《大公
报》发表社论,指责中华民族失去了自信力,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推卸责任。针对这一观点,鲁迅先生特地
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三周年以后的一星期,以此为题作文章,指出:有充满自信力的人存在
,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筋骨和脊梁。
学习驳论文,首先要学会识别谬论,能够看出它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学习作者准确抓住批驳的“
突破口”的方法。另外还应明确,作者不论是驳论据还是驳论证,其目的都是要驳倒对方的论点。论据或
论证站不住脚,论点自然也就不成立了。
学习课文首先通读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理清文章作者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一、字
1、读准字的音
玄虚 渺茫 诓骗 慨叹
诬蔑 脂粉 倘若 抹杀
2、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仆┍________( ) 省┍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舍┍________( ) 为┍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3、区分形似字
┍梁________( ) ┍慨________( )
┕粱________( ) ┕概________( )
┍诓________( ) ┍抹________( )
┕框________( ) ┕沫________( )
二、词
1、结合文章内容解释词语
自 夸:自己夸耀自己。
自 欺:自己欺骗自己。
自 信:自己相信自己。
玄 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慨 叹:有所感触而叹息。
渺 茫: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诓 骗:说谎话骗人。
摧 残:使身体、精神等蒙受严重损失。
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今天的事情。
为民请命:替老百姓向掌权的人请求解除他们的痛苦,保全他们的性命。也指替老百姓说话。
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自欺欺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不足为据:不值得当作根据。
2、积累
地大物博 自欺欺人 前仆后继
慨叹 渺茫 诬蔑
学习本文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本篇驳论的“突破口”是什么?它又是怎样批驳的?
驳论性的文章,是善于寻找批驳的“突破口”,所谓“突破口”,就是对方谬论的薄弱环节,抓住了
它,就能击中要害。本文开头部分树好了靶子,而且是先摆谬论论据,后摆谬论观点,这样的安排,有利
于在反驳谬论时使敌论的薄弱之(批驳的突破口)更明显。
接着作者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思路归谬,剖析了对方论据的虚伪性和片面性,有力地反驳了论
证。作者的批驳层层展开。再以强有力的事实论据: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我们中国人都有自己的“脊
梁”(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有确信,不自欺,在前仆后继
的战斗……),他们,他们有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这是中国人民的
代表,从这些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相反失掉自信力的恰恰是那些卖国求荣、善于
伪装的民族败类。
2、作者针对有人感慨什么的错误观点,进行了针锋相对的驳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是什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中国的“脊梁”们并没有失掉自信力。
3、文中第8段中“这一类的人们”指的是什么人?“一部分人”又指的是什么人?
“这一类的人们”指的是那些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中国的“脊梁”。
“一部分人”指那些认为“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人。”
4、说说作者在文中所谈的“他信力”和“自欺力”分别针对什么而言。
“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这句话
中的“他信力”是针对丧失自信心后,把希望都寄托在外界的力量。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这句中的“自欺力”是针对连外界的力量都指不上了,就只好
“自欺欺人”了。
5、“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
人失掉自信力了。”一句中加点词语各指什么?
“公开的文字”指国民党官方或半官方报纸及书刊上的言论。
“两年以前”指“九一八”事变日军占领了东三省,“一二·八”事变日军打进了上海。
“有人感叹”的“有人”,指国民党御用文人,如《大公报》的编辑,也包括一些认识不清的人。
在线测试
1、下列词语,注音或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A、散(sàn)布:分散到各处。
B、深切(qiè):深刻而切实。
C、一味(wèi):单纯地。
D、诓(kuàng)骗:说谎话骗人。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各题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
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
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有“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我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
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
,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
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2、“‘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这句话的意思
是:
A、“自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B、“自欺”的行为是早就有的,只是现在成为社会的主流了。
C、“自欺”的行为是早就有的,原是少数人所具有,只是现在成了所有中国人的行为。
3、下面的语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A、比喻 B、排比 C、反复 D、借代
4、对下面这句话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A、“诬蔑”的意思是“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B、这是个二重复句,第一层是并列关系,第二层是假设关系。
C、这是个假设关系的一重复句。
D、“那简直是诬蔑”充分说明了鲁迅肯定中国还是存在着有自信力的人。
5、文中“地底下”的含义是( )
A、指秘密活动的人 B、处于社会底层的劳苦民众
C、社会底层 D、国民党统治区的广大劳苦民众
参考答案
1、D
解析:“诓”应该读一声。
2、B
解析:“自欺欺人”的行为并非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没有成为现在所有中国人的行为。
3、B
解析:注意辨析常见的修辞方法。
4、C
解析:本句的第一层应该是并列关系。
5、B
解析:B项概括更为全面、具体。
中考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地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
。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
了腿了。”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
西,偷得的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
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折打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
仍然慢慢地算他的账。
1、划分此文段的层次,并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纳出本段的中心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题考查学生两方面的能力:层次划分和中心思想的归纳。阅读此段可知:作者通过掌柜和酒客的对
话,侧写孔乙己没有能来酒店的原因。据此,可将文段分为两层:“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我才觉得
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前一层写“果”——孔乙己没有来酒店,后一层写“
因”——孔乙己为什么不能来。透过这一段对话,我们可看出:丁举人残忍,孔乙己悲惨,掌柜、酒客冷
漠。据此,归纳此段中心思想就不难了。联系全文分析:造成这一切的,不就是那个黑暗腐朽的封建社会
吗?孔乙己是一个读书人,却好喝懒做,自命清高,受人欺侮。从这一点说,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封建科
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课外拓展
挽鲁迅联撷萃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病逝于上海,噩耗传出,海内外各界人士纷纷撰联以寄托哀思。
蔡元培的挽联为:“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尤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联语沉稳谨肃
,犹如学者挚友。上联用鲁迅名作《中国小说史略》,下联是鲁迅的遗嘱。
郭沫若有三幅挽联,其中一联曰:“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殒泪;饮诵二心,憾于一面,
南天北地遍招魂。”此联含义颇深,当时鲁迅被誉为“中国的高尔基”,而这两位文坛巨星仅隔四个月先
后殒落,下联是说自己虽系鲁迅知音,却无一面之缘。
鲁迅当时和孙伏园接触频繁,二人交往甚密,《阿Q正传》当时就连载于孙伏园任编辑的《晨报》副
刊上。鲁迅逝世,孙伏园深为悲痛,因以鲁迅所著书中及所主编的刊名缀为一联。联云:“踏《莽原》,
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
彷徨》。”此联功力颇厚,堪称嵌名联之绝唱。
正当姚克与美国著名记者斯诺在鲁迅的指导下,精心编译《活的中国》一书时,惊悉鲁迅逝世噩耗,
二人悲痛万分,合撰挽联一幅以寄托哀思:“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右
,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联语贴切生动,既有名著嵌入,又能赞叹结合,其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1950年10月,在纪念鲁迅逝世14周年的茶话会上,陈毅即席撰挽联一幅,其联为:“要打叭儿狗,临
死也不宽恕,懂得进退攻守,岂仅文坛闯将;莫作空头文学家,一生最恨帮闲,敢于嘻笑怒骂,不愧思想
权威。”这副幅挽联锋芒闪烁,不失武将之儒风,实乃联中之佳作。
鲁迅逝世的噩耗传到日本,先生在日本的挚友佐藤村夫,甚是悲痛,亦撰联以寄托哀思,联语曰:“
有名作,有群众,有青年,先生未死;不做官,不爱钱,不变节,是我导师。”此联以排比手法,“三有
”对“三无”,歌颂了鲁迅的伟大功绩和高尚情操,切人切事,要言不烦。
在悼念鲁迅的挽联中,最长的一幅要算是先生的弟子唐弢的了,联语凡70言:“痛不哭,苦不哭,屈
辱不哭,今年成何年,四个月前流过两行泪痕,又谁料这番重为先生湿;言可传,行可传,牙眼可传,斯
老真大老,三十年来打出一条血路,待吩咐此责端赖后世肩。”上联是说高尔基、鲁迅先后四个月逝世,
作者悲痛难当,下联是对鲁迅战斗精神的热情沤歌。此联虽长,长而不烦,而又贴切自然。
在挽鲁迅联中,感情最为复杂的要算是徐懋庸了。鲁迅生前曾和徐懋庸进行过论战,虽说鲁迅曾对徐
产生过误会,亦撰文严厉的批评过他,而徐还是深敬鲁迅的,因此鲁迅逝世,徐的挽联实在不好写,其联
为:“敌乎?友乎?唯余自问;知我?罪我?公已无言。”徐联连续发问更多地表达了自己当时的复杂心
情,亦把自己从尴尬的处境中解脱了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