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故乡》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对具体的人物形象、今昔故乡的环境、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分析,使学生领悟造成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走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根源,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在写作方法上,领悟在景物描写和肖像描写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好处。
3.品味文中议论性的语句,体会它们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表现文章中心的作用。
第一课时
教学课型:讲读课—通过讲读把握小说的情节,理解有关语句的含义。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小说的情节线索,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导致当时中国农村日益衰败、农民生活日益度苦的社会根源。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1.由《乡愁》导入。
余光中的《乡愁》表达了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的思念,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思想感情。
“乡愁”在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
2.鲁迅的小说《社戏》,通过对故乡一群农家少年朋友形象的刻画,表现了故乡那淳朴的风俗人情,特别是农家子弟诚挚的情谊、美好的心灵、活泼的天性,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那么《故乡》中的故乡又是怎样呢?
二.指导阅读:
1.小说: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具体的环境描写和完整的故事情节,来反映社会生活。
2.《故乡》是鲁迅写于1921年1月的一篇短篇小说,当时的时代背景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后十年的中国农村社会情况。辛亥革命虽然赶跑了一个皇帝,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广大的农民,处在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之下,加之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不安,他们纷纷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按要求阅读课文。
①.理清小说的情节线索。
②.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语句。比较过去与现在的环境,分析导致当时中国农村日益衰败、农民生活日益度苦的社会根源。(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③.本文写于1921年,八十多年过去了,许多语言也发生了变化,试从文中找出与现代汉语词汇不同的词语。
④.划出不理解的语句。
4.检查加点字的注音:
阴晦(huì)萧索(xiāo)猹(chá)五行缺土(híng)弶(jiàng)
獾猪(huān)潮汛(xùn)髀(bì)愕然(è)颧骨(quún gǔ)
嗤笑(chī)吓(hè)瑟缩(sè) 深黛颜色(dài)惘然(wǎng)恣睢(zì suī)
三.学生探索研究:
1.小说的情节。
明确:课文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顺序。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写“我”回故乡所见之景和“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交代“我”回故乡的目的。
第二部分(从“第二日清早晨我到了我家的门口了”至“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在故乡处理搬家事务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第三部分(从“我们的船向前走”至结尾),写“我”渐离故乡时的种种感触。
2.试从文中找出与现代汉语词汇不同的词语。
时候既然是深冬。(既:已经。然:词尾。)现代:既然……就(也)……(连词)
天气又阴晦了,(阴晦:阴沉昏暗。)
却又没有影像,(影像:印象。)
没有言辞(说的话)现代:说话时所用的词语。
没有什么好心绪。(心绪:心情。)
聚族而居(而:表修饰。如:面山而居。相当:地。)
搬家到我在谋食地异地去。(谋食:谋生。)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素:向来。如许:这么些。)
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苏生:苏醒。)
3.“我”想象中的故乡之景应是怎样?而到了故乡后所见之景又是怎样?比较过去与现在的环境,分析导致当时中国农村日益衰败、农民生活日益度苦的社会根源。(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里描绘了一幅少年闰土月夜瓜地刺猹图。深蓝的大空、金黄的圆月、海边的沙地、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这些美好的景物构成了色彩明快、艳丽的背景。在这一背景下,寥寥几笔一个“项带银圈.手捏一领钢叉”英姿勃勃的少年英雄就鲜活在读者的面前。这与第一部分中描绘的阴晦的天气、呜呜的冷风、“苍黄”的天色、萧索的荒村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这祭祀,说是三十多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郑重;正月里供祖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讲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我家只有一个忙月(我们这里给人做工的分三种:整年给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长工;按日给人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种地,只在过年过节以及收租时候来给一定人家做工的称忙月),忙不过来,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
“家景也好”和“大祭扫的值年”排场,反映出20多年前“我”家境的红火。这与现在的卖屋迁居形成对比,反映出中产阶级经济状况的衰败。从对“忙月”的介绍可见那时闰土家的经济状况虽不算好,但也还过得去。
“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通过人物语言写雪中捕鸟的环境,充满了无穷的乐趣,反映了少年闰土勇敢机敏。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底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了一个少年英雄的形象。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通过人物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海边美景图,反映了少年闰土见多识广。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这正是一幅萧索、荒寂的现实的故乡深冬画面。这里通过时令、天气、风声、天色,勾画出萧瑟、昏暗的背景。冬天已经是草木凋零,萧条冷落,“深冬”则更显萧索、荒寂。一个“又”字意思更进一层。阴晦的天气、呜呜的冷风、“苍黄”的天色,写出光线的阴沉、昏暗,气氛的凄冷、寒彻。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横”指不整齐,了无生气;“几个”指零零落落,孤孤单单。“活气”指活泼、生动的气氛,“没有一些活气”可见其荒凉、死气沉沉。整个画面透出荒凉、死寂、了无生机。这幅图画正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蹂躏下日益破产的旧中国农村的缩影。这样的画面给“冒了严寒”急于回乡的“我”以内心的重创,“禁不住”则暗含了从美丽的回忆跌落到现实的变化过程。“悲凉”点出见到故乡时的心境。
“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
反映了“我”家家境的衰败。“许多”、“枯”、“断茎”、“抖”几个词就勾画出了老屋的破败、冷寂的景象。老屋的描写既暗示了家庭的衰落,又烘托出“我”和母亲的凄凉心情。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个木偶人了”一句,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黑暗。
现实中的故乡:是一幅萧索、荒寂、破败的故乡冬景图,这正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残酷蹂躏下日益破产的中国农村的缩影。广大的劳苦大众生活贫困,精神上被束缚。这幅荒村景象烘托了“我”在当时的悲凉心情和生活在其中的广大农民的悲惨境遇。
少年的故乡:是一幅“神异的图画”。在这里“我”从闰土的身上获得了“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尽管当时“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可“我”与闰土“不到半日”,“便熟识了”,以至在分别时“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
通过前后环境的对比揭示了辛亥单命后十年间广大农民生活困苦的社会根源,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的勾结是造成闰土悲惨命运、闰土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变化的真正原因。这种对比着的景物描写,既充分地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也深刻地反映了农村的巨大变化,起到了景物描写为中心意思服务的作用。
4.试说出“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所包含的含义。
“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这个句子饱含着对故乡竟然如此的惊异之情,承上启下,心绪由悲凉变得更加沉重。“阿”相当于“啊”,表现出非常的惊异。“时时”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牵挂之情。“不是”可以理解为相当于“难道就是”,整个句子用反问句表达惊异之情。(“是”也可以理解为否定,否定式的疑问句,透露出“我”不承认,又不能不承认的矛盾心情,更能体现内心的悲凉)
四.迁移:
环境描写,能烘托人物的心情。试以“春节的早晨“为话题,展开联想,通过描写自己的所闻、所见的环境,来烘托自己的心情。
五.作业:
1.思考和练习一、二。
2.比较闰土、扬二嫂过去和现在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情。
第二课时
教学课型:讲读课—在具体的环境中分析人物的性格。
教学重点:在对比中分析人物性格,揭示造成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走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根源。
教学程序:
一.复习导入:
1.导致当时中国农村日益衰败、农民生活日益度苦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2.小说中写了哪些人物?
我——闰土——扬二嫂
宏儿——水生
二.人物形象分析:
1.阅读课文,从第86段中寻找三个词组,来概括“我——闰土——扬二嫂”三个人的生活特征。
“我”——辛苦展转,闰土——辛苦麻木,扬二嫂——辛苦恣睢。
2.寻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闰土外貌、语言、动作、神情的语段,想一想,“我”理想中的闰土,见到“我“后应该是怎样?而现实中的闰土见到“我”后又是怎样呢?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在“我’的眼里,少年闰土活泼刚健,有智有勇,无忧无虑,懂得许多生产知识和生活知识,简直是一个神奇的小英雄。作者通过环境的烘托,对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等多方面的刻画来塑造少年闰土的形象的。
写闰土名字的由来和初次见面,初次见面着重描写了闰土的肖像和神态。“紫色”是被海风吹后的健康的肤色,“圆脸”可见还较胖,“小毡帽”、“银项圈”侧面反映出他家庭生活不算殷实,也还算过得去。肖像描写刻画出少年闰土的健康可爱。
写了几件事:闰土教“我”雪地捕鸟,“说”得滔滔不绝,捕鸟过程的几个动词用得准确生动,表现了闰土的活泼多知;闰土邀“我”看瓜、刺猹,表现了闰土的朴素热情、勇敢机敏;闰土告诉“我”海边有许多五色的贝壳、潮汛要来的时候有许多跳鱼儿,表现了他的见多识广。这些事都说明少年闰土有着丰富的实际生活知识,这些知识把“我”带出了“院子里”的“高墙”,使“我”看到了一个广阔、充实、无比美好的世界。“我”喜欢闰土,佩服闰土,与闰土建立了深厚而纯真的感情和友谊。最后写两人哭着不肯分离和互赠礼物,更见友谊的深厚。
中年闰土肖像、神情、语言的描写,表现出他的巨大变化,和少年闰土形成鲜明的对比。肖像描写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判若两人。“紫色的”圆脸变作“灰黄”,这是饥寒交迫造成的营养不良的结果;“很深的皱纹”是生活的重负刻下的痕迹。“小毡帽”变成了“破毡帽”,“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都说明了生活的极端贫困;“红活圆实的手”变成了“松树皮”,这是过度操劳的结果。肖像的变化反映了家境的变化,家境的变化又折射出社会的变化。20年前的家境还算过得去,20年后的饥寒交迫、极度贫困、难以维持生计。正是当时中国农村经济破产、农民生活困苦的反映。
神态描写简洁而又能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重逢时的神情富于变化:欢喜——凄凉——恭敬。少年好友重逢而欢喜,想到自己的现状而凄凉,自卑自贱而恭敬。看到闰土这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似乎”说明实际上未打寒噤,而是精神上受到震动。“厚障壁”比喻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旧的等级观念的束缚。交谈中用“仿佛石像一般”、“像一个木偶人了”两个比喻句来刻画闰土的神情,“石像”、“木偶”反映出其精神遭受的巨大摧残,表现出闰土的呆滞、麻木。
语言描写虚实加在一起也只有7句话,前6句用断断续续的话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谦恭,最后一句话用断断续续的话诉说自己的苦况。话语中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的“哥弟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可见受封建思想、等级观念毒害之深, 闰土不仅经济上困苦不堪,精神上也被严重摧残。听说少年好友回来, 他“实在欢喜的了不得”、“这一点子青豆……请老爷……”又表现出他的淳朴、善良。他觉得自己的生活“非常难……总是吃不够”,原因是六个孩子、“不太平”(兵匪欺凌)、“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官绅压迫)、“收成又坏”(饥荒)、“总要捐几回钱”(苛税)、“又只能烂掉”(经济破产),但对于为什么会“不太平”,又为什么“什么地方都要钱”等又想不清,说不明。因而他“只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他只是摇头”,“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这里的心理描写把闰土内心不平,却又无力反抗,更不知道如何改变现状的苦闷心惰刻画得非常形象、逼真。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个木偶人了”一句,揭示了辛亥单命后十年间广大农民生活困苦的社会根源,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不过应该看到,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的勾结才是造成闰土悲惨命运、闰土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变化的真正原因。
少年时的闰土健康可爱、活泼多知、朴素热情、勇敢机智,而中年的闰土由于“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重重压榨,已经变得衰老、呆滞、迟钝、自卑、麻木,完全像一个木偶人了。闰土的变化,揭露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榨给人民造成的苦难,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露了当时的社会弊端,从而启发人们去深思,去探索,去走希望之路。
3.寻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扬二嫂外貌、语言、动作、神情的语段,想一想,扬二嫂的过去与现在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其性格又有哪些变化?
作者通过语言、肖像、动作三个方面的描写来刻画人物。杨二嫂是一个城镇小市民的典型形象。作者首先运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方法让杨二嫂出场。“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使“我吃了一吓”,可见她泼悍、放肆;当“我”记不起她时,便说“我还抱过你咧”,“这真是贵人眼高”,语言尖刻;接着一张口就当面向“我”讨东西,讨东西不成就逢迎、造谣,转而愤愤攻击,可见她自私、泼悍。肖像描写主要用对比的手法。抓住人物的特点,用素描式的勾勒为杨二嫂画了两张肖像:今日杨二嫂的特点是“瘦”,高颧骨,薄嘴唇,张着两脚,“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而20年前的杨二嫂还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文中两次写她“终日坐着”,两相比较颧骨也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我”“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丝毫看不出有凶悍、泼辣的一面。从杨二嫂肖像的变化,我们可以想见她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化。动作描写最传神的有三处:一是“两手搭在髀间”,表现其泼悍;二是“冷笑说”可见其刻薄;三是将“我”母亲的手套“塞”在裤腰里带走了,表现其自私、卑劣、贪小便宜的小市民习气。
杨二嫂的自私、刻薄、卑劣衬托了闰土的善良、朴实;同时杨二嫂20年的遭遇和生活变化也反映出城镇小市民阶层的贫困化,反映了当时经济衰败的另一个侧面。
4.从这两个人物生活和性格的变化,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社会根源。
对比手法,通过肖像、神情、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了闰土和杨二嫂20年来的巨大变化。闰土的变化反映了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杨二嫂的变化,则反映了随着农村的破产,城镇市民也贫困化。作者通过描写这两个人物的变化,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与剥削下农民破产、生活痛苦的现实,揭示了对建传统观念对劳苦大众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5.我与母亲相见后母亲的心情怎样?
“早已”可见母亲思儿心切,“飞” 则表现出宏儿的好奇、天真、活泼。
三.作业:
1.“我”回家为什么“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2.从闰土见到“我”时,“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们可以看出此时此刻闰土的心情怎样?
3.当闰土“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时,“我”为什么“似乎打了一个寒噤”?
4.“我”这次回故乡有没有寻到“我”少年的踪迹?
“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母亲说。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
5.故事过去了80多年,我们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像闰土、扬二嫂这样的人?对这样的人你的态度,分别怎样?
举例:“法轮功”的追随者;在这次预防“非典”中,有些人,甚至个别党员干部盲目相信迷信等等。 第三课时
教学课型:朗读课—通过寻读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文中所包含的一条感情线索。
教学程序:
一.复习导入:
1.故事过去了80多年,我们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像闰土、扬二嫂这样的人?对这样的人你的态度,分别怎样?
2.“我”这次回故乡的心情怎样?
复杂的感情:包含了漂泊的艰辛、思乡的深切和返乡的激动之情。喜悦,将要回到“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见到母亲,母子团聚,即将见到儿时的朋友——“闰土”;凄凉,将老屋买出,即将永远告别“熟识的老屋”,“远离了熟识的故乡”。
3.“我”理想中的闰土,见到“我“后应该是怎样?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怎样?
在“我”的想象中,分别了二十余年后,闰土见到“我”时,应该喜悦地叫我“迅哥!”滔滔不决地向“我”讲述儿时的一切。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是多么地高兴啊!
4.而现实中的闰土见到“我”后又是怎样呢?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又怎样呢?
当闰土见到“我”时,“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此时此刻“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这“厚障壁”你认为还有哪些说法?)
5.“夜间,我们又谈些闲天,都是无关紧要的话;第二天早晨,他就领了水生回去了。”为什么此时我们谈些闲天,“都是无关紧要的话”?
二.寻读。
1.文中写老屋、故乡渐渐远了,但“我”却“不感到怎样的留恋”,这是什么原因?
故乡的衰败,故乡人的巨变,又怎能让“我”留恋呢?于是“我”感到“气闷”、“悲哀”。“高墙”比喻社会造成的精神上的“厚障壁”,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儿时亲密的伙伴闰土与“我”隔膜了,杨二嫂对“我”不了解,也隔膜了,所以“我”四面好像竖起了“高墙”,所以“气闷”。“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本来寄托着对美好故乡的回忆,对理想生活的憧憬与向往,现在已经被无情的现实打破,使“我”对美好的未来感到渺茫,所以“我”的心情也由渐近故乡时的“悲凉”进而变得“悲哀”。
2.“我”希望下一代有怎样的新生活?
“我”这时的心情是矛盾的,一方面希望下一代不再像“我”这一代大家隔膜,另一方面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而“辛苦辗转”(辛苦指奔波、劳碌)、“辛苦麻木”(辛勤劳苦)、“辛苦恣睢”(处处心积虑、挖空心思),所以“我”希望他们有“新的生活”。一方面“我”对自己这一代的生活表示否定,另一方面又感到美好未来的渺茫,只有寄希望于下一代了。“新”的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我”也说不出来,只能说是“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3.为什么说到希望,“我”又“害怕起来了”?
因为想到希望,也就想到希望的实现,而回到故乡的所见、所闻等残酷的现实又使“我”感到希望的“茫远”,找不到实现希望的道路,所以“我”害怕。
4.“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包含了怎样的哲理?
有没有希望,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光有希望而不去努力奋斗,这样的希望必然落空,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百折不挠地为之奋斗,希望终能实现,便“无所谓无”。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是对前一句所述事理的形象比喻。从“没有路”到“成了路”,需要“走的人多”,要靠大家去做,去实践。这和“希望”的实现是一个道理。全句强调要为新生活的到来努力奋斗,勇敢实践,去开辟道路,坚信只要努力奋斗,希望一定能实现。这个结尾深化了主题,给人以信心和鼓舞。
5.想到这里,“我”的感情又怎样呢?
三.读完这篇小说后,你对生活有何感悟?面对逆境你有何感受?应怎样去面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