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阿Q正传》
那天,我去了鲁迅纪念馆。
纪念馆里有一股阴冷的气氛。在昏暗的灯光下,我独自走进去,面对着一堵高墙,灯光忽而亮一下,忽而又暗了下去,当灯光亮起来的时候,我看到了这堵高墙其实是一道铁栅栏,栅栏里面,是一群中国人,一个个脸上露出麻木的神情。我明白了,这是在给我们暗示鲁迅生活的那个时代。我想起了鲁迅先生说过的,肩起黑暗的闸门,放下一代到光明的地方去。当我回过头,看到鲁迅那瘦弱的身躯时,我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这么沉重的黑暗,用那单薄的肩膀能承担得起吗?我进而想到,如果一个社会的责任,全要靠少数几个人来承担,这个社会未免也太病态了!
当鲁迅独个人面对着整体的病态的社会和整体的病态的人群时,他怎么能够不绝望!
记得汪晖先生在写作鲁迅传记时用的题目就是《反抗绝望》,这真是太准确了。是的,鲁迅的一生,就是反抗绝望的一生。
我想起了王晓明先生的一段话:
在差不多十年的时间里,只要有什么事情强烈地触动我,我就多半会想起它们。譬如,从稍懂人事起,我在生活中几乎随处都感觉到人民的盲目和愚昧。
种种大的事情且不去说,就是走在街上,也会看见歹人白昼作恶,周围的人群中却无一人上前喝止;去乘公共汽车罢,车子还没停稳,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已经一哄而上,将下车的老妇人挤得踉踉跄跄。每当这种时候,我都会想起鲁迅那些刻划“麻木的国人的魂灵”的小说,想起他那“愚民的专制”的论断,无论是七十年代中期,我在工厂做工,从广播里听到那些可笑的政治宣传,禁不住心生厌烦;还是八十年代以后,我开始在大学任教,惊讶于知识界中竟有这么多卑琐、狭隘、懦怯和无耻,我都会记起鲁迅,记起他对形形色色的愚民术的憎恶,记起他那句“中国其实并没有俄国之所谓知识阶级”的沉痛的告白。
从他对阿Q们的居高临下的批判当中,我愈益体会出一种深陷愚民重围的不自觉的紧张,一种发现自己的呐喊其实如一箭射人大海,并不能激起些微浪花伪悲哀:从他对历代专制统治者的轻蔑背后,我也分明感觉到一种无能为力的痛苦,一种意识到思想和文字远远敌不过屠刀和监狱的沮丧;从他对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对吕纬甫、魏连殳一类颓唐者的剖析当中,我更看到了他对自己的深刻的失望,对心中那挥赶不去的“鬼气”的憎恶;从他那强踊不舍的社会斗士的姿态背后,我还看到了深藏的文人习气,看到了他和中国文人精神传统的难以切断的血缘联系。
他写过一篇题为《论睁了眼看》的文章,断言“中国的文人,对于人生一至少是对于社会现象,向来就多没有正视的勇气”,因此他呼吁人们“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
可是,我对他的了解越是深入,就越禁不住要认定,他自己也并不能真正实践这个呼吁,面对自己处处碰壁,走投无路的命运,他就不止一次地发生过错觉。这也难怪,一个人要直面人生,也须那人生是可以直面的,倘若这直面竟等同于承认失败,承认人生没有意义,承认自己是个悲剧人物,必然要沉入绝望的深渊,等待无可延宕的毁灭。你还能够直面吗?不幸的是,鲁迅恰恰遇上了这样的人生,他自然要发生错觉了。我甚至想,能够懂得这人生的难以直面,大概也就能真正懂得鲁迅了吧。
我不再像先前那样崇拜他了,但我自觉在深层的心理和情感距离上,似乎是离他越来越近;我也不再将他视作一个偶像,他分明就在我们中间,和我们一样在深重的危机中苦苦挣扎。”
我给同学摘录这些,无非是想让大家认识一个更真实的鲁迅。
我们课文中节选的《阿Q正传》,牵涉到对辛亥革命的评价问题。这个评价与我们从历史课本里所学到是不完全一致的。
为了使同学能够看清看清这个问题,我必须使用两个概念:一个是“叙述者”一个是“视角”。
从前我们学过的《孔乙己》,叙述者是谁呢?是那个小伙计。那么文中所发生的故事,都只能在这个小伙计的“视角”之内;《故乡》的叙述者是“我”,一个多年没回故乡的读书人。同理,文中所发生的事件,也只能在“我”的视角之内。而《阿Q正传》则不同了,这篇小说的叙述者是谁呢?是作者。作者是站在一个什么样的角度来叙述的呢?
例如小说开头说,“这船从黑魆魆中荡来,乡下人睡得熟,都没有知道;出去时将近黎明,却很有几个看见的了。”
既然没人知道,作者怎么知道呢?这很明显,作者比未庄的所有的人都看得清楚。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说,作者是站在一个全知者的角度来叙述的,这叫作“全知的叙述者”。
我请大家用这样的一种方法来解读这篇课文。
在阿Q的视角中,辛亥革命是怎么一回事?
在未庄的村民视角中,辛亥革命又是怎样一回事?
在假洋鬼子及赵氏父子的视角中,辛亥革命是怎么一回事?
最后,藏在这所有的人的背后的作者,辛亥革命在他视角里,又是怎样的?
请注意,在这里叙述者将阿Q的视角与假洋鬼子的视角以及未庄村民的视角全置于自己的视角之下了。
布置一个作业,在通读完这篇小说后,以下列题目中任意一个为题,写一篇读书札记。
“阿Q眼中的或心中的革命”
“未庄村民眼中的辛亥革命”
“赵氏父子是如何看待辛亥革命的?”
第一、阿Q的视角:
一、从前对革命的认识:
阿Q的耳朵里,本来早听到过革命党这一句话,今年又亲眼见过杀掉革命党。(这是他与未庄人相比时,所能感到的心理优势:他所见较广。然而他却不能利用这个资源,原因就在于:)但他有一种不知从那里来的意见,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
二、革命的过程:
①改变对革命的认识:(革命)“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有这样怕,于是他未免也有些“神往”了,况且未庄的一群鸟男女的慌张的神情,也使阿Q更快意。”(这里展示了阿Q的革命观,他之所以神往革命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举人和未庄人害怕革命。)
②“参加”革命的原因:
(1)“革命也好罢,”阿Q想,“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也好”再加上一个“罢”,此处语气极好,可让学生琢磨、体会,有不情愿的味道。但想到革命可以让自己不喜欢的人慌张、害怕,便有了“也好罢”的认识)
(2)阿Q近来用度窘,大约略略有些不平(中国人的心理的一种揭示,不平心理的产生。);加以午间喝了两碗空肚酒,愈加醉得快,一面想一面走,便又飘飘然起来。不知怎么一来,忽而似乎革命党便是自己,未庄人却都是他的俘虏了。(阿Q性格的显现——精神胜利法)他得意之余,禁不住大声的嚷道: “造反了!造反了!”
③革命带来的好处:阿Q的地位得到很大的提高。
(1)未庄人都用了惊惧的眼光对他看(这是革命给未庄带来的变化之一)。这一种可怜的眼光,是阿Q从来没有见过的,一见之下,又使他舒服得如六月里喝了雪水。他更加高兴的走而且喊道: “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阿Q视角中的革命的意义)
(2)“老Q,”赵太爷怯怯的迎着低声的叫。(这句话中所包含的语境预设,要与前面的“你也配姓赵”连在一起解读)……“老Q,……现在……”赵太爷却又没有话,“现在……发财么?”(赵太爷对革命的理解,这里也有着很丰富的语境意义)“发财?自然。要什么就是什么……”“阿……Q哥,像我们这样穷朋友是不要紧的……”赵白眼惴惴的说,似乎想探革命党的口风。
“穷朋友?你总比我有钱。”(言下之意是什么?)阿Q说着自去了。
④关于革命的憧憬(阿Q心中的革命):
阿Q飘飘然的飞了一通,回到土谷祠,酒已经醒透了。……独自躺在自己的小屋里。他说不出的新鲜而且高兴,烛火像元夜似的闪闪的跳,他的思想也迸跳起来了: “造反?有趣,……来了一阵白盔白甲的革命党,都拿着板刀,钢鞭,炸弹,洋炮,三尖两刃刀,钩镰枪,走过土谷祠,叫道,‘阿Q!同去同去!’于是一同去。…… ”这时未庄的一伙鸟男女才好笑哩,跪下叫道,‘阿Q,饶命!’谁听他!第一个该死的是小D和赵太爷,还有秀才,还有假洋鬼子,……留几条么?王胡本来还可留,但也不要了。…… “东西,……直走进去打开箱子来:元宝,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一张宁式床,先搬到土谷祠,此外便摆了钱家的桌椅,——或者也就用赵家的罢。自己是不动手的了,叫小D来搬,要搬得快,搬得不快打嘴巴。…… ”赵司晨的妹子真丑。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假洋鬼子的老婆会和没有辫子的男人睡觉,吓,不是好东西!秀才的老婆是眼胞上有疤的。……吴妈长久不见了,不知道在那里,——可惜脚太大。”(这就是阿Q梦寐以求的东西,也是他心灵中最黑暗、最丑陋的东西。平日里不能说,不敢说的追求,这回通过革命都可以实现了。这也是阿Q革命的最直接的意义。可否由此推论,在中国,在较多的情况下,在较多的人身上,革命的意义就在于此?)
三、革命“梦”的破灭:
(1)革命梦与现实的反差太大。
第二天他起得很迟,走出街上看时,样样都照旧。他也仍然肚饿,他想着,想不起什么来;
他在街上走,人也看他,然而不说什么话,阿Q当初很不快,后来便很不平。他近来很容易闹脾气了;其实他的生活,倒也并不比造反之前反艰难,人见他也客气,店铺也不说要现钱。而阿Q总觉得自己太失意:既然革了命,不应该只是这样的。(对革命的失望,不应该这样,那么应该怎样呢?)
(2)唯一的一次革命行动失败了。
他忽而似乎有了主意了,慢慢的跨开步,有意无意的走到静修庵。(这是革命最容易下手的地方,革命也得先拣软的欺。值得注意的是,这恰好是阿Q在前面的梦想中所没有想到的地方。这大概是革命得分阶段进行吧。)
“你又来什么事?”伊大吃一惊的说。“革命了……你知道?……”阿Q说得很含胡。“什么?……”阿Q诧异了。“你不知道,他们已经来革过了!”“谁?……”阿Q更其诧异了。“那秀才和洋鬼子!”
这事阿Q后来才知道。他颇悔自己睡着,但也深怪他们不来招呼他。他又退一步想道:“难道他们还没有知道我已经投降了革命党么?”
(3)阿Q也不准别人革命。
小D也将辫子盘在头顶上了,而且也居然用一支竹筷。阿Q万料不到他也敢这样做,自己也决不准他这样做!小D是什么东西呢?他很想即刻揪住他,拗断他的竹筷,放下他的辫子,并且批他几个嘴巴,聊且惩罚他忘了生辰八字,也敢来做革命党的罪。(这里又揭示了一种中国人的心理:好处不能让别人得到。)
(4)阿Q被革命开除了。
阿Q将手向头上一遮,不自觉的逃出门外;洋先生倒也没有追。他快跑了六十多步,这才慢慢的走,于是心里便涌起了忧愁:洋先生不准他革命,他再没有别的路;从此决不能望有白盔白甲的人来叫他,他所有的抱负,志向,希望,前程,全被一笔勾销了。(这是阿Q的心理,还是叙述者的议论?)至于闲人们传扬开去,给小D王胡等辈笑话,倒是还在其次的事(这其实在阿Q,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5)对革命的彻底失望。
他似乎从来没有经验过这样的无聊(心理失落)。他对于自己的盘辫子,仿佛也觉得无意味,要侮蔑;为报仇起见,很想立刻放下辫子来,但也没有竟放。他游到夜间,赊了两碗酒,喝下肚去,渐渐的高兴起来了,思想里才又出现白盔白甲的碎片。(对革命的最后依恋)
阿Q站着看到自己发烦,也似乎还是先前一样,在那里来来往往的搬,箱子抬出了,器具抬出了,秀才娘子的宁式床也抬出了,……抬得他自己有些不信他的眼睛了。但他决计不再上前,却回到自己的祠里去了(这里既有心理原因,也有他对革命的失望)。
(6)对革命的背叛。
他躺了好一会,这才定了神,而且发出关于自己的思想来:白盔白甲的人明明到了,并不来打招呼,搬了许多好东西,又没有自己的份,——这全是假洋鬼子可恶,不准我造反,否则,这次何至于没有我的份呢?阿Q越想越气,终于禁不住满心痛恨起来,毒毒的点一点头:“不准我造反,只准你造反?妈妈的假洋鬼子,—好,你造反!造反是杀头的罪名呵,我总要告一状,看你抓进县里去杀头,—满门抄斩,—嚓!嚓!”(“阿Q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却只是抖。于是那人替他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了平生的力气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从投降革命始到反对革命终,这本身就是一个有趣的圆圈)
第二、村民的视角:
宣统三年九月十四日(辛亥革命是哪一天?阴历应该是八月,大概是在辛亥革命爆发一个月之后)……三更四点,有一只大乌篷船到了赵府上的河埠头。这船从黑鬼戌鬼戌中荡来,据探头探脑的调查来的结果,知道那竟是举人老爷的船!(这是谁的议论?)那船便将大不安载给了未庄,不到正午,全村的人心就很动摇。(这里有较强的反讽意味:一是将革命的消息带到未庄来的,竟是举人老爷!二是未庄的人竟要为此而人心惶惶!这里取众人的视角,在他们的眼里,革命是怎么一回事。)茶坊酒肆里却都说,革命党要进城,举人老爷到我们乡下来逃难了。……举人老爷和赵秀才素不相能,在理本不能有“共患难”的情谊,(至少在未庄人看来,这是一次患难)……至于革命党,有的说是便在这一夜进了城,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正皇帝的素。(这里又是以众人的眼光来看待革命。)
“革命革命,革过一革的,……你们要革得我们怎么样呢?”老尼姑两眼通红的说。(未庄另一类人:你们要革得我们怎么样呢?)
未庄的人心日见其安静了。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只有一件可怕的事是另有几个不好的革命党夹在里面捣乱,第二天便动手剪辫子,听说那邻村的航船七斤便着了道儿,弄得不像人样子了。(革命对现状的冲击)
大家都怃然,没有话。赵太爷父子回家,晚上商量到点灯。赵白眼回家,便从腰间扯下搭连来,交给他女人藏在箱底里。(革命所带来的变化)
但未庄也不能说是无改革。几天之后,将辫子盘在顶上的逐渐增加起来了,……
这一夜没有月,未庄在黑暗里很寂静,寂静到像羲皇时候一般太平。(数千年不变的黑暗与寂静)
终归平静,革命既终结了,也就完成了。
第三、假洋鬼子与赵氏父子的视角:
那还是上午的事。赵秀才消息灵,一知道革命党已在夜间进城,便将辫子盘在顶上,一早去拜访那历来也不相能的钱洋鬼子。这是“咸与维新”的时候了,所以他们便谈得很投机,立刻成了情投意合的同志,也相约去革命(这里的“投机”与“情投意合”,是他们关于革命的共识。革命就这么容易的在一个村子里发生了。)。他们想而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因为老尼姑来阻挡,说了三句话,他们便将伊当作满政府,在头上很给了不少的棍子和栗凿。尼姑待他们走后,定了神来检点,龙牌固然已经碎在地上了,而且又不见了观音娘娘座前的一个宣德炉。(革命的附带意义)
假洋鬼子回来时,向秀才讨还了四块洋钱,秀才便有一块银桃子挂在大襟上了;未庄人都惊服,说这是柿油党的顶子,抵得一个翰林;赵太爷因此也骤然大阔,远过于他儿子初隽秀才的时候(谁的视角?),所以目空一切,见了阿Q,也就很有些不放在眼里了。
洋先生却没有见他,因为白着眼睛讲得正起劲: “我是性急的,所以我们见面,我总是说:洪哥!我们动手罢!他却总说道No!!——这是洋话,你们不懂的。否则早已成功了。然而这正是他做事小心的地方。他再三再四的请我上湖北,我还没有肯。谁愿意在这小县城里做事情。……”
第四、作者的视角:
这一点,在文章中,似乎并没有出现,但我们怎么可以得到呢?
我们就从上述几类人视角中的革命,就可以看出作者的态度了。看得出来,作者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是十分低调的。革命既不能提升民众的觉悟,又不能从根本上动摇现有体制的根基。叙述者站在他的角度看到的只是一场闹剧!
第五,比较从前我们读过的《双城记》,看看中国的辛亥革命与法国大革命有何不同?在那一场革命中,我们看待了法国的阿Q们的疯狂的报复,将法国的赵太爷们(及他们的亲戚和奴仆)一个个送上断头台;而在中国,却是把阿Q送上了断头台。再看看我们历史教科书上,关于这两个革命的评价,以及我们在读完这两篇小说后,有什么新的见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