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是20世纪中国不可回避的文化思想遗产。但鲁迅自己说过: “我的文章,未有阅历的人实在不见得看得懂”,这说明不是所有鲁迅的作品都适合中学生读,必须有所选择。在我看来,鲁迅这样的经典作家的作品,是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让学生一次性读懂,完全理解的,而是要“有所懂,也有所不懂”。因为鲁迅作品是要终生读,而且是常读常新的,因此中学阶段读鲁迅,主要是懂得一个大意,能够有点了解,有点感悟,这就够了。而且我们对中学生的理解力、感悟力的估计常常是偏低的,特别是今天的孩子,他们的社会接触,以及他们的视野,比我们自己童年时要开阔得多,他们对问题的思考也远远比我们成年人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关键还是我们如何去引导。
引导中学生读鲁迅要抓两头,一是鲁迅思想与作品的实际与实质,一是中学生智力发育的特点与生命成长的内在欲求,力图在“相信鲁迅其人其文的魅力”与“相信中学生经过引导能够与鲁迅相通”这两个基本信念上,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
引导中学生读鲁迅,应该是一种与鲁迅相遇的“过程性”阅读——先“感受鲁迅”,再“阅读鲁迅”,又“研究鲁迅”,最后自己“言说鲁迅”,使中学生与鲁迅发生逐渐深入的关系。
感受鲁迅首先要面对一个现实:中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及其他途径,已经有了对鲁迅的“前理解”,这些理解有的有助于学生接近鲁迅,有的则使学生对鲁迅“望而生畏”,因而远离、甚至拒绝鲁迅。如何使中学生对鲁迅产生亲切感,愿意接近他,使“(老师)要我读(鲁迅)”变成“我(自己)要读”,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难题。感受鲁迅,就是把鲁迅看作是和我们一样的“人”,寻找生命的共通点,并思考“他”和“我”的关系。中学生正处在由“少年”转向“青年”的生命阶段,如何处理与父母的关系和回顾自己的童年,是中学生所关注、并且感到苦恼的问题,而这也同样是缠绕鲁迅终生的。因此,从阅读有关“父亲与儿子”及“儿时故乡的蛊惑”等话题的作品入手,将鲁迅的命题变成学生自己的生命命题,鲁迅就从可望不可即的高处、远处,走下来,走近来,来到我们中间,甚至走进“我”的心中:原有的距离感、陌生感就这样自自然然地消除了。他们将会像朋友那样向鲁迅倾诉自己的苦恼,同时倾听鲁迅的自我倾诉。
有了这样的总体感受,就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鲁迅”了。所谓“阅读鲁迅”就是“走进鲁迅的世界,倾听他的声音,并和他进行心灵的对话”。要在“鲁迅的世界”与“青少年的世界”中寻找某种契合点,既能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又能展现鲁迅的生命与艺术的某些基本点:他对“爱”与“美”的追求,他对人和自然“生命”的关爱与敬畏,他的“爱憎不分离”的情感,他与底层百姓的血肉联系,他的无羁的想象力与语言创造力,他的诗人、艺术家的素养与气质……这些,都构成了鲁迅生命的亮色,构成了他足以抵御外在与内在的黑暗的生命底气。让中学生首先接触与理解鲁迅生命与文学艺术的这一侧面,结识这样一个充满“赤子之心”的鲁迅,不仅符合中学时代的心理特征,而且也是正确把握鲁迅的基础。
有了这样的基本把握,就可以引导学生接触与理解鲁迅更为严肃与沉重的方面。看鲁迅如何面对现实,如何对20世纪中国以及中国的历史作出自己的独特的、极富启示性甚至是预言式的观察与表达,力求和他作更深层面的交流。说不定在潜移默化中,他会改变你的思维惯性与话语方式——这或许就是鲁迅对于中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意义。
在我看来,高中生将要或者已经成为公民,我们要自觉地培育他们的公民意识。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已经奠定的生命的亮色的基础上,逐渐引导学生面对生命和人生的严峻方面,进行基本信念的启迪。这样,他们才有可能面对社会,逐渐学会发出自己的声音,提出批判性与建设性的意见,尽到公民的责任。在某种程度上,与鲁迅这样的有经验的高水平的成年人进行“更深层次的交谈”,是渴望告别幼稚、走向成熟的高中学生的内在欲求,我们不能漠视这样的欲求,更不能低估他们的交谈、接受水平。也正因为这是一种“走向人生,走向成熟”的欲求,我们不仅要向学生介绍鲁迅关于社会、人生、历史的基本观点,更为重要的,是给予他们思维方式、话语方式的启迪。
中学生与鲁迅相遇的精神历程的最后环节是“研究鲁迅”。作为中学生也可以研究鲁迅,因为他们能够找到与鲁迅心灵相遇的通道,从而对鲁迅有属于自己的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自我发现。在学生通过“感受鲁迅”与“阅读鲁迅”已经产生的对鲁迅其人其文浓厚的兴趣的基础上,这将是对学生创造力的一次极具诱惑力的挑战,并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探讨的热情。——可以说我们引导中学生读点鲁迅的目的,也正在于激发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与研究的创造活力。通过这样的独立研究,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对鲁迅有自己的发现与理解,而且也是一次阅读、写作、学术研究的严格训练。
从“感受鲁迅”、“阅读鲁迅”到“研究鲁迅”,都是为了引导学生“走进鲁迅的世界”。“走进”以后,还必须“走出鲁迅”,即要求学生对鲁迅及其思想、文学作出独立判断与评价,言说“我之鲁迅观”,谈论“我与鲁迅”。这背后含有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像鲁迅这样的经典作家的阅读,必须落实到学生的自觉接受与精神的独立成长上。鲁迅的思想与文学对成长中的中学生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精神养料,但却不能代替年轻人自己的创造。因此,应引导学生以 ‘独立不依他’的态度对待鲁迅,把他看作朋友,和他进行平等的心灵交流与对话,或赞同,或反对,都应受到鼓励;要引导学生尊重鲁迅的意见、经验与传统,在鲁迅的启示下,认真地思考,真正把鲁迅的思想与文学化作自己的血肉,但绝不能盲目地以鲁迅之是为是,以鲁迅之非为非,一切都要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即使是在有着如此强大的思想力量与人格力量的鲁迅面前,也要保持自己的人格独立与思想选择的自由。
教育可以引导,但最后的接受,却必须经过受教育者的自觉选择。我们的责任是引导学生读鲁迅的书,将鲁迅其人其文介绍给学生,最后学生如何评价鲁迅,是否接受鲁迅,则是他自己的权利,是不能强加的,即使强加于一时,不能化为他自己的血肉,也没有用。出于种种原因,有的学生读了鲁迅的作品,却没有感觉,引不起兴趣,甚至拒绝鲁迅,这都是正常的。这不一定是我们的教育的失败,只要他的批评、拒绝,是出于自己的独立思考与独立选择,也就达到了我们的目的。况且鲁迅的作品是要读一辈子的,学生只要对鲁迅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他今天拒绝鲁迅,与鲁迅擦肩而过,说不定在另外的机遇下,又会与鲁迅相遇。
建议中学生将全班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所写的读书笔记、研究文章,有关创作,以及最后的考试作业,汇集起来,编辑成一本书,以作“中学时代与鲁迅的一次相遇”的总结和纪念,这也是自我生命中饶有兴味的一页。
在北京大学讲了二十年“鲁迅研究”的钱理群教授坚信:
鲁迅当代有知音
钱理群先生一直致力于向青年普及鲁迅的工作,最近,他又奉献给青少年一本新书《中学生鲁迅读本》。带着这本新书,钱理群先生还走进了中学课堂,直接向中学生们讲解鲁迅。
为什么要向青年宣讲鲁迅?钱先生在《中学生鲁迅读本》一书的前言中这样说:“世界上每个国家总是以本民族的经典作家教育后代,比如莎士比亚、普希金、托尔斯泰、雨果、惠特曼等,都是英国人、俄国人、法国人、美国人家喻户晓,从小耳熟能详的。我们也应该通过中小学教育和其他手段,让屈原、杜甫、李白、曹雪芹、鲁迅……这样的民族文化精英的精神遗产代代相传,成为年轻一代精神成长的‘底子’,这对于他们的一生发展乃至于整个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这大概就是中学生要读点鲁迅的主要意义所在吧。”
建国以后的很长一段时期,我们将鲁迅神化,鲁迅被一些人利用为打棍子、扣帽子的工具;近些年来,又有人将鲁迅妖魔化,把鲁迅描述成一个尖刻、狭隘、甚至变态的形象。那么鲁迅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作为一个鲁迅研究专家,钱理群先生认为自己有义务有责任告诉青年一个真实的鲁迅。
《中学生鲁迅读本》不同于通常的文选体例,它以专题组织单元,每个专题都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来展示鲁迅,如第一编“父亲与儿子”这一专题,选了鲁迅的《五猖会》、《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等文章,都是以父母与子女关系为话题的,其中有鲁迅对父亲深情的回忆,有鲁迅对调皮聪明的海婴饱含父爱的描写,有鲁迅对封建礼教下畸形的父子关系的激烈批判。这些文字使鲁迅那么贴近我们,让我们看到一个情感真挚的鲁迅,一个思想深刻的鲁迅,一个作为现实中人的丰富多彩、有血有肉的鲁迅。
每个专题的前面都有精彩的导读,这些导读语言通俗流畅,论点鲜明,对帮助中学生理解鲁迅和鲁迅作品,起着非常好的引导作用。导读是钱理群先生字斟句酌撰写的,是他多年对鲁迅研究的心得体会的浓缩。对中学生来说,读这样的导读,可以进入到专家学者对鲁迅研究的最前沿。
值得一提的是,全书共有近40条补白,绝大部分是钱理群先生从鲁迅作品,从人们对鲁迅的回忆文字中,或后人对鲁迅的研究文字中精心挑选出来的,虽长短不一,但字字玑珠,段段精华。如鲁迅对中国缺少硬汉的论述,对张献忠杀人心理的论述等,精妙绝伦,一针见血,令人拍案叫绝。这些补白既对专题起到补充说明、补充理解的作用,又如登山中的小憩,使全书读来有张有弛。
鲁迅最爱孩子,最爱青年,即使在鲁迅对社会最绝望的时候,他也乐意走进孩子和青年中去。鲁迅说:“凡一个人,即使到了中年以至暮年,倘一和孩子接近,便会踏进久经忘却了的孩子世界的边疆去,想到月亮怎么会跟着人走,星星究竟是怎么嵌在天空中……”所以面对当时黑暗的现实,鲁迅才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宁愿“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这就是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真实写照。可以说青年是鲁迅在那个黑暗年代的唯一希望,是鲁迅反抗绝望的力量源泉。
而鲁迅对社会的深刻认识,鲁迅对人性的深刻理解,鲁迅对中国人民族性的无情解剖,对每一代青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教育和指导意义。
鲁迅的遗嘱中有一条:“忘记我”。但倘若我们真的忘记鲁迅,那才是我们民族的悲哀。记住鲁迅,我们这个民族才有希望!而要记住鲁迅,就要让每一代青年都认识鲁迅,走进鲁迅的世界。“鲁迅的真正知音必在中国当代青年中产生。”这是钱理群先生的梦想,也是他多少年来痴心不改向青年宣讲鲁迅的真正目的。
钱理群解读鲁迅写于病重时的《腊叶》
灯下看《雁门集》,忽然翻出一片压干的枫叶来。(这“压干”两个字给你什么感觉?)
这使我记起去年的深秋。(这“深秋”既是自然的季节,也是人的生命季节。)繁霜夜降,木叶多半凋零,庭前的一株小小的枫树也变成红色了。(注意,“繁霜夜降,木叶凋零”,鲁迅不说“树叶”说“木叶”,一想到木叶,就给人以生命的质感和沧桑感。)我曾绕树徘徊,细看叶片的颜色,当他青葱的时候是从没有这么注意的。(当你注意到它颜色的时候,一定是它的生命快要结束了,于是你徘徊,细看。在青葱的时候,在生命旺盛的时候,你是不会注意这一切的,因为你觉得这是正常的,而一旦注意到了,去“绕树徘徊”时,就别有一番心境,这些地方都要细心体会。)他也并非全树通红,最多的是浅绛,有几片则在绯红地上,还带着几团浓绿。(你看这颜色:浅绛、绯红、浓绿,多鲜艳的一种颜色。但是)一片独有一点蛀孔,镶着乌黑的花边,在红,黄和绿的斑驳中,明眸似的向人凝视。我自念:这是病叶啊!(注意这“病叶”,这颜色,这红的、绿的、黄的生命的灿烂颜色同黑色的生命死亡的颜色是并置在一起的,这是生和死的一种并置。)便将他摘了下来,夹在刚才买到的《雁门集》里。大概是愿使这将坠的被蚀而斑斓的颜色,暂得保存,不即与群叶一同飘散罢。(尽管病了,但希望这生命能够保存下来,这是“爱我者”,喜欢他的人的想法,希望把这个“病叶”保存下来。)
但今夜他却黄蜡似的躺在我的眼前,(颜色变了,一种蜡黄色,是接近死亡的颜色;而一个“蜡”字却使你想起了“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样的诗句。)那眸子也不复似去年一般灼灼。假使再过几年,旧时的颜色在我记忆中消去,怕连我也不知道他何以夹在书里面的原因了。(这生命最后就要消失了。) 将坠的病叶的斑斓,似乎也只能在极短时中相对,更何况是葱郁的呢。(是和“斑斓”但却是“将坠”的病叶默默“相对”:这里涌动的是怎样的心绪呢?)看看窗外,很能耐寒的树木也早已经秃尽了;枫树更何消说得。(注意“说得”,古人说“好一个愁字了得”,请体会这“得”字给你的感觉。)当深秋时,想来也许有和这去年的模样相似的病叶的罢,但可惜我今年竟没有赏玩秋树的余闲。(这话是说给“爱我者”听的:我这“病叶”迟早要死的,没有必要来赏玩我,没有必要把我保护下来,因为没有这样的余闲,最后人们是要忘却的。)
这篇文章写的正是生命的深秋的季节,但却如此的灿烂,乌黑的阴影出现在红、黄和绿的斑驳中,这是生和死的并置和交融,这使我想起鲁迅在《野草》中说过一段话:“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这是典型的鲁迅式的思想:因死亡而证实生命的存在,因死亡才证实了生命的意义,生命之美也包括死亡之美,或者说死的灿烂正是出于生命之美和爱。
《中国教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