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摩失落的生命尊严 ──《风筝》教学实录 江苏省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 王开东 《风筝》是我很喜欢的一篇作品,我一直想诠释它,我想借此引导学生探究鲁迅深沉博大的思想,获得丰厚的人生教益。所以,我觉得这篇文章能否上成功,取决于学生对鲁迅思想的了解。因此,在上课之前,我简单梳理了一下鲁迅的核心思想,作为同学们研究学习的蓝本。 一、走近鲁迅──牵住那一根线 1、关于“人”的问题: 鲁迅始终抓住“人”这个轴心,他最关心的是“人”的地位与真实处境。在《灯下漫笔》中,先生尖锐地揭示了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中国人向来就没有挣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也就是“暂时做稳奴隶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把人当作人,还是使人成为奴隶”,是区分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基本的价值标准和尺度。鲁迅总是警惕某个思想的原始教义,是促进人自身的解放,还是助长人的奴化。可以说,对人独立精神的渴望,对人被奴化的危险的警惕,构成鲁迅思想的两个基本侧面。 2、关于主奴一体化: 鲁迅认为:中国国民的恶劣性在于主奴相通,“专制者的反面就是奴才,做主子时以一切别人为奴才,则有了主子,一定以奴才自命。”鲁迅常常困惑过去共同反对奴隶制的战友,如今俨然以“权威”自居,压制起年轻人来了。他引用《论理学的根本问题》中的一段话:“凡是人主,也容易变成奴隶,因为他一面既承认可做主人,一面就当然承认可做奴隶,所以,威力一坠,就死心塌地,俯首帖耳于新主人之前了。”“既要当主子,奴役别人;又要当奴,被别人奴役。”这就是中国人的奴性,但奴性不是单独存在的,它是和他的主子性合在一起的。阿 Q 在赵太爷面前是奴才,但在小尼姑面前还是要做主子的。“有权时无所不为,失势时奴性十足。”中国主奴的迅速转化,关键在于一个权字──有权就是主子,没权就是奴才。 3、关于话语霸权: 在权力结构之下,中国出现三种类型的人──主子、奴才、奴隶。但这三者又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权力中心就是真理中心,权力中话语就成了语言的霸权。在中国,“皇帝所诛者,逆也;官兵所剿者,匪也;刽子手所杀者,犯也。”鲁迅说:“中国没有真正的逆、匪、犯,所有的称谓都取决于权力者的意志。”《狂人日记》中有一句话,“总之,你就不能说话,你一说你就错。”语言霸权在中国最极端的形态就是指鹿为马。 4、关于中国人的健忘: 健忘的原因有几个:一个是权力压制;一个是精神胜利(阿 Q 精神);一个是精神奴役。在《坟》中的《春末闲谈》中鲁迅讲到了细腰蜂,它用毒针,向小虫身上一戳,小虫麻木不动了,但还活着,处于不死不活的状态,细腰蜂便慢慢一口口不慌不忙地吃掉它。细腰蜂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有麻醉剂。鲁迅说,细腰蜂解决了历代统治者最大的难题,因为统治者都要别人做牛做马,但人们一做事情便有思想、便要反抗,最好是既能当奴隶,又没有思想,或者说保存运动神经,却没有感觉神经,细腰蜂正起了这个作用。 5、关于鲁迅式的无路可走: 鲁迅的“无路可走”很大程度上就是绝望,而绝望其实就是看透了。鲁迅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的奴隶化的密切关联感到绝望之后,又几乎以同样的理由粉碎了西方文化的种种神话。西方的物质文明和科学民主确有积极的一面,但对物质与科学理性的过分崇拜,将导致人的内面精神的丧失,使人沦为物质的奴隶。而当人们把民主变成众数崇拜时,必“借众以凌寡,托言众治,压制尤烈于暴君”从而形成“以独制众者古,以众虐独者今”的历史循环。鲁迅继空间上否定希望之后,又从时间的角度否定了未来。先生说,“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所以,未来的黄金世界,仍然有矛盾,冲突,斗争,仍然要流血,有奴役、有杀伐。所以,鲁迅说,从来就没有至善至美,极境就是绝境。鲁迅还粉碎了“过去”的种种神话。比如,鲁迅先生有一篇《死后》,写人死了,但什么都来了,生意都做到棺材里,他借此告诉我们,死亡并不是人事灾难的结束,而是更大痛苦与荒谬的继续。鲁迅堵住了一切精神的避难所。无路可走很多时候表现为两难选择。 二、走进《风筝》──解剖这一个风筝 师:《风筝》是鲁迅一篇很重要的文章。多年来它像风筝一样飘扬在思想的天空,给人们无限的启发和深思。下面请一个同学友情朗读一下,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有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感悟。 生:(朗读课文) 师:读得怎么样?同学们评一评。 生:读得不错,但还可以更好一些,我说的是情感处理上。 师:好,具体说一说。 生:比如,前面要读出初见风筝的惊异,沉静在故乡春天美梦里的迷醉,还有后来禁止小兄弟放风筝的粗暴、得意,醒悟之后的悲哀,最后,躲避到现实中的茫然无措,都要诠释出来。 师:“前面、还有、最后”思路清晰,说得不错,你找一段来尝试一下,给我们做一个示范。 生:好,我读鲁迅精神虐杀的那一段。(生读) 师:(掌声)同学们的掌声说明了一切,可以说,你把自己融入了作品,读出了作者由愤怒到得胜的感情,读出了自己的体悟。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发言,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做好评论的准备。 生:我有感悟──一切景语皆情语。比如,鲁迅用两个季节来写自己的心情。现实中冬季的肃杀,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所以,当作者看到天上的风筝,马上就随着风筝的丝线,被拉到故乡的温暖和春光里去。可是,回忆并不让人欣喜,反而激起了作者精神虐杀弟弟的忏悔,于是,作者反而要躲到严冬里去,可是──可是严冬却正给我很多寒威和冷气。 生:我觉得这个应该是鲁迅思想中的“无路可走”的体现。“我暂时”沉浸到故乡的春光里去,但“精神虐杀”让“我”忏悔,于是竟然要躲到严冬里去。这个反常可见“我”忏悔之深。但现实中严冬给我的“寒威和冷气”,似乎说明现实中这样的精神虐杀无处不在! 师:说的不错,回忆中有精神虐杀,现实中有社会虐杀。作者在两个季节里游走,可是最终又无路可走,这是一个两难境地,鲁迅对生活的认识,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比如祥林嫂魂灵的有无,比如《记念刘和珍君》的“记”与“不记”,比如鲁迅对青年的热望和绝望。 生:我也谈感悟。我觉得应该看到文章中的对比,比如刚才现实的冬天和回忆中的春天对比。其中还有异地和故乡的对比。然后,就是弟弟和哥哥的对比。 师:什么时候的弟弟和哥哥对比? 生:小时候的弟弟和哥哥有对比,长大后的弟弟和哥哥也有对比。 生:因为作者写的是两个时段的弟弟和哥哥,所以,我觉得弟弟自身也在对比,哥哥自身也在对比。 师:说的好,再具体一点。如果说,哥哥是一个精神虐杀者,那么,弟弟就是一个── 生:弟弟就是一个受虐者。就是说,我们还可以把两兄弟的对比,看成是施虐者和受虐者的对比。 生:我觉得这里有问题。作者没有必要把这件小事扩大化,甚至把它提高到精神虐杀的层面,我觉得好象有点小题大做。因为这是兄弟两个人的事,而且哥哥是为了弟弟好。 师:你认为是小题大做,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见解。 生:我把它看成是“以小见大”。作者表面上好象只是写个人的恩怨得失,甚至是良心发现,其实不然,它正是通过具体、形象、真实的事件,反映重大的社会问题。 师:反映什么重大的社会问题? 生:就是我们刚才说的精神虐杀问题,这是一个社会性问题。我开始也觉得是小题大做,后来又想,或许正是类似我们这种对精神虐杀的熟视无睹,才促使作者要小题大做呢! 师:分析得好,分歧就在这里,我们不妨通过这个话题深入进去,看看作者怎样写精神虐杀?为什么要写精神虐杀?作者发掘精神虐杀的社会意义又是什么? 生:通过对比来写精神虐杀。小兄弟最喜欢放风筝,而我认为这是笑柄,可鄙的。因为我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的玩意,大人和小孩之间总是有代沟! 师:呵呵,其实这两个人年龄相差还不到十岁,不过,由于作者的老成,这里确实有一个成人思维和孩子思维的问题。前天,我儿子要我带他到森林公园去,我说:“到森林公园有什么用?”儿子说:“好玩!”我思考这两句话发现:成人思维常常是“有用没有用”,孩子的思维却是“好玩不好玩”。“有用没用”关注功利性,是“物欲”的问题;孩子的“好玩不好玩”关注自然性,是人的“天性”问题。比如《射雕》中的郭靖,就比《神雕》中郭靖有趣得多,贾宝玉认为小女孩子都是水做的骨肉,都是宝珠,但结了婚(就是成年了),就变成了死鱼眼珠,道理就在这里。甚至鲁迅自己也是这样,百草园里贪玩破坏的鲁迅,和双喜偷罗汉豆的鲁迅,和润土捉鸟的鲁迅,到现在成了精神虐杀小兄弟的鲁迅。好,还是让我们回到文本,看看小兄弟天性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生:、小兄弟“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竟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一个静的神态,两个动的细节,就淋漓尽致的写出了他对游戏的浓厚兴趣。 生:不仅对游戏有浓厚的兴趣,“我”推开门,果然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这个情景让我们看到小兄弟工作很专注,很细心,而且擅长钻研,非常有创造性。 师:呵呵,没有枪,没有炮,“我”就自己造!小兄弟真是一个努力创造的好孩子。 生:还有,“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的小兄弟,似乎正需要一些活动来改变一下身体状况,说不定这个孩子的病态,正是作者管束的结果呢!所以,我觉得作者很残忍,完全可以看成是精神虐杀。 师:可是,作者是为了让小兄弟有出息啊? 生:我认为作者的“出息”观有问题。他认为“出息“就是挣大钱、做高官、成大名,总之,就是要出人头地,光耀门楣。 师:你认为鲁迅也这样恶俗? 生:不是恶俗,而是生活所迫,或者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师:能不能结合鲁迅思想,深入探讨。比如鲁迅的身世。 生:我觉得鲁迅既是一个施虐者,也是一个受虐者。生活中他饱受冷眼和嘲弄,然后,就很自然地去虐杀别人。 师:有道理,鲁迅经历了祖父入狱、父亲病死、亲人变脸的炼狱,家道中落让他彻底看清了世人的真面目,在当铺和药店之间游走,更让鲁迅尝尽了冷眼和嘲弄。鲁迅确实是一个“受虐者”,正因为受虐,所以,他才迫切的希望弟弟要出息,所以,才精神虐杀弟弟。 生:我不同意老师的观点,因为这种解释把鲁迅虐杀中的“丑恶”美化了,而鲁迅恰恰是要解剖自己灵魂中的“恶”,这种“恶”甚至就是前面的“主奴一体”。在别人面前做惯了低声下气的奴才,也要在更弱者面前充当一回“主子”。 师:呵呵,赞成同学们的观点,就让鲁迅做一回恶人吧!鲁迅曾说过:“我的确时时在解剖别人,但我常常更无情的解剖自己。” 现在我们来看看精神虐杀的具体经过,然后,分析鲁迅所说的两个解剖。 生:先写小兄弟看见“我”的惶遽心理。而“我”俨然是一个粗暴的封建家长,折、掷、踏之后,傲然走出,穷形尽相,栩栩如生。 生:还有,“我得到完全的胜利,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这个“我”只关心自己的权威有没有得到维护,至于小兄弟的绝望,我没有留心,也不会去留心。 师:可以说,鲁迅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刚才有个同学说,哥哥主观上为了小兄弟好,不许他放风筝,这究竟算不算一种虐杀? 生:应该是虐杀,而且作者对自己的虐杀还进行了解剖。 师:怎么解剖? 生:观念落后,作者认为放风筝没出息。 师:呵呵,中国式的出息观,完全是儒家的毒害。 生:文中说“论年幼”,我赢得了当然的胜利。可见这是家长制思想,长兄为父,弟弟就该听我的。 师:封建等级制的毒害。 生:还有,从“气力”上来说,这是一种强者逻辑,是强者对弱小者的控制和支配。 师:这就是鲁迅说的“权力中心即真理中心”,权力者掌握了话语权,说你坏你就坏,不坏也坏。 生:教育观念落后──后来,作者读到“玩是儿童的天性,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才发现阻止孩子玩,就是对孩子的精神虐杀。 师:现代知识的缺陷和封建思想的浓厚,应该是互相的。正因为这样,所以作者才理直气壮地虐杀弟弟。那么,长大之后呢? 生:当“我”重提旧事,小兄弟说“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的笑着说,就好象旁听着别人的故事。”这地方,人物着墨不多,但却写出了各自的心理与性格。 师:什么心理和性格?生:哥哥能够深刻反省自己,勇敢地解剖自己,然而,弟弟却早已经淡忘。 师:鲁迅严厉地解剖自己,因为他对精神虐杀弟弟的一幕,有了一种灵魂的罪感,并且深切的忏悔。但同时,鲁迅也在解剖弟弟,因为被虐杀者并不认为自己被虐杀,反而把兄长的粗暴行径视为合情合理:做风筝要偷着做,正说明自己也不认为游戏是“正当”的,一旦被兄长发现,就木然地接受惩罚;然后,忘得一干二净。 生:被虐杀者的麻木使虐杀者可以恣意妄为,这应该也是虐杀者肆无忌惮的原因之一。比如陈独秀的麻木退让,使得蒋介石大胆妄为,以致大肆屠杀。《五人墓碑记》中的几个英雄“发奋一击,却能使大阉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促发。” 生:弟弟的麻木,除了自己认为理亏之外,还有哥哥强权的压制,还有可能就是弟弟自己的精神麻醉。这是鲁迅所论述的中国人为什么健忘的几个原因,我认为小兄弟是兼而有之。 师:呵呵,分析得好。确实,鲁迅对小兄弟的解剖是很有深意的,先生痛感国人麻木不仁,因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那么,因为小兄弟的完全忘记,导致自己口头上的道歉,行为上陪弟弟放风筝的愿望都无从实现,心里的大石头要一直坠下去,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生:(没有人主动回答) 师:我们可以从鲁迅这样做的动机,小兄弟如果接受道歉的结果等方面来考虑。 生:鲁迅的动机是“讨他的宽恕”。这个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鲁迅忏悔之深,另一方面是自我麻醉。 师:忏悔之深,我们早有说法。自我麻醉怎么解? 生:因为精神虐杀的伤害已经造成,原谅只是形式上的东西,于事无补。如果小兄弟原谅了“我”,也就是受虐者原谅了施虐者,那么,只能让施虐者心头的石头落地,而对受虐者来说,几乎没有价值也没有。 师:呵呵,很有道理,就是说,哪怕弟弟原谅了自己,但这注定是一只断了线的风筝!施虐者的心灵还是没有办法得到救赎!因为那个风筝的年代已经过去了,是吗? 生:对。鲁迅这样写,还要堵住自己阿 Q 式的精神麻醉,堵住自己的灵魂逃避,鲁迅重又回到了无路可走的境地。因为,大石头仍然坠着,只有面对。 生:我来补充一下,这个“只有面对”,是不是还暗含着现在仍然是一个精神虐杀的时代,每个人都逃脱不掉,所以,只有面对。 师:说得好,每个人都在虐杀,但同时也被别人虐杀。所以,这个忏悔注定没有办法实现,因为人就是江湖,江湖就是人。在这里作者把个体的精神虐杀,放到社会大背景中来,使得批判更有力量。 生:老师,因为主奴的一体,我们能不能说,在某种层面上,鲁迅和小兄弟也是一体的。因为我在小兄弟的身上,似乎看到了鲁迅被虐杀的情景。 师:呵呵,有道理。我想起了一首诗。好象是臧克家的《三代人》:“孩子在土里,玩耍。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葬埋。”写的是三代人,其实就是一代农民的写照,今天在土里玩耍的孩子,有一天就会在土里流汗,有一天也会在土里葬埋。这里的鲁迅和小兄弟,当然也可作如是观。通过《风筝》,同学们对鲁迅的思想,已经有所了解。对于鲁迅的写作风格,我还想听听同学们的看法。 生:有人说,鲁迅的文章忧愤深广,我十分认同。“忧愤深广”概括了鲁迅文章的四个方面,可谓不刊之论。 生:我觉得鲁迅的文风和杜甫特别相似,也是沉郁顿挫。 师:有意思,说来听听。 生:我就感觉到这两个人都忧国忧民,下笔沉雄浑厚,而且都特别苦大仇深的! 生:(学生大笑) 师:说得很好!鲁迅的文章寄托深远,沉郁顿挫,充满曲折。拿《风筝》来说,先由冬季肃杀苍凉的心境,转入故乡春天季节风筝的温馨,这回忆是美好的,但“惊异”未及细尝,“悲哀”就袭上心头,这是一折。哥哥精神虐杀弟弟,“我”当时得意,也并不放在心上,但时隔多年,竟然感到分量,压迫自己的心,这又是一折。为了补救,“我”设想种种方式,以为可以得到宽恕,也认为能得到宽恕,从此宽心,结果却于事无补,这又是一折。回忆中感到重压,于是逃回到现实,但现实寒威和冷气使心头的重压更加厉害,这又是一折。鲁迅就是用这样的沉郁顿挫、忧愤深广的笔调,始终关注着“人”,警惕抨击一切奴化人的行为,倡导“人之为人”的自由精神!只有真正走进鲁迅,你才能感受到先生思想的深邃和博大,只有真正走进鲁迅,你才能感受到先生犀利背后的温情和绝望!可以说,只要你了解他,你就会钟爱他,就会把他作为人生的向导和精神的路标! 三、走进心灵──放飞风筝 师:作为一个伟大的作家,鲁迅的作品具有永恒的认识价值,我们现在不妨放飞风筝,来谈谈“精神虐杀”这个话题,你们认为生活中,那些行为是精神虐杀? 生:隐私权被侵犯。 生:对民工的歧视和排斥。 师:眼睛能看到地底下,好。 生:公务员报考限定身高,我觉得也算精神虐杀。 师:一切的不平等,或是对“人”自由精神的抑制,都可以看成是精神虐杀。 生:宣传舆论的偏向,使公众失去了知青权。 师:呵呵,这就是话语霸权。想一想,社会上还有哪些在爱的名义下的精神虐杀? 生:为了子女的终身幸福,父母包办子女的婚姻。 生:送温暖的时候,让“被温暖者”者抛头露面地宣传。 …… 师:说的很好。想一想,你们精神有没有被虐杀过? 生:父母设计好人生道路,让我去走。我觉得这是对我的精神虐杀。 师:因为父母的设计,让你失去了自由地赋予自己生命意义的权利。 生:应试教育挤占了我们的青春和快乐,让我们的回忆成了灰色,我觉得这是对我们最大的虐杀。 师:呵呵,金色的童年变成了灰色的梦魇,火热的青春化为单调的数据。应试教育虐杀人啊! 生:班主任公布我们的成绩排名,老师不断请家长,我认为也是恐吓。因为那让人感到羞愧,感到巨大的精神负担,甚至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师:呵呵,我会帮同学们转告的,希望他们注意方法。任何人都不能再精神虐杀了,哪怕是以爱的名义。懂得了精神虐杀决不是目的,我们还要保护自己的精神不受侵犯。那么,生活中,我们究竟该如何保持思想的明亮?如何高扬精神的大旗?如何维护思想的自由?如何促使生命的舒展?这节课结束了,但这个重要的命题,永远不会结束,需要同学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回答。谢谢同学们的热情参与,同学们再见! 生:王老师,再见!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风筝,鲁迅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抚摩失落的生命尊严──《风筝》教学实录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