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学生一个自由的课堂
《风筝》课堂实录
党湾镇中 马锋云
设计背景:
鲁迅的文章深奥难懂,可以挖掘的东西很多。他的文章一向让许多语文老师望而却步,为了上好他的文章,不惜花费五六节课的教学时间,力争能挖掘到文章的方方面面。其实不然,鲁迅生活的年代毕竟与我们学生不一样了,有些问题大可不必为它兴师动众,浪费我们宝贵的教学时间。就《风筝》一文,笔者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将课堂、文本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理解、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剖析、理解。力求能在探究中与作者产生共鸣,达到完成教学目标的任务。现将课例展示如下:
课堂实录:
一、 创设情境 开课入情
师:同学们,问大家一个简单的问题,大家喜欢放风筝吗?
生齐答:喜欢。
师:大家喜欢放风筝,能和大家谈谈放风筝的感受吗?
生:放风筝很有意思,当我放起风筝时,我有一种很大的成就感。
生:放风筝也有懊恼的时候,有时放了几次都没放上去,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生:放风筝时我的心很放松。有时就觉得自己是风筝一样,自由地在天空中翱翔,心情放飞,很舒畅。
……(学生群情激昂,发言积极)
师:很好!同学们都谈了自己的切身感受,有懊恼,有欢乐。确实,当我们望着蓝天白云,踏着茵茵绿草,迎着和煦的春风,感受春天气息的时候,这是何等惬意之事。然而,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尽情享受这份放风筝的惬意和欢乐呢?让我们一起走近文坛巨匠鲁迅先生和他的弟弟周建人,来了解一段有关风筝的故事。通过风筝,我们来看看小时的鲁迅和中年的鲁迅在对待风筝的态度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二、 阅读感知 把握内容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按照记叙文的六个要素弄清文章的大致内容。
(学生阅读课文,看学生阅读速度,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
师:作者回忆的是几年前的一段故事?
生:回忆的是20年前的一件事。
师:这个故事的大致情节是怎样的?请同学来复述一下。
生:“我”不喜欢放风筝,也不允许弟弟放风筝。有一次弟弟偷偷地在做风筝,被我发现后,很粗暴地撕了他的风筝,睬了他的风轮。
生:“我”回忆这段往事时心情十分沉重,因为“我”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明白游戏是儿童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而“我”当时却很粗暴地撕毁了弟弟的风筝。这件事使“我”后悔不已。
师:讲得很好,看课文非常仔细!那么对于“我”的遗憾,“我”想到补救的方法了吗?
生:“我”想补救的办法,第一个办法是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和他一起放。第二个解决的办法是请求他的宽恕。
师:回答得很好!对于“我”想到的补过的办法,可行吗?为什么?
生:第一个办法不可行。因为当“我”明白过来的时候,已经是二十年以后的事了。弟弟已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这么大的两兄弟,不可能再去放风筝。
生:第二个办法可行,但“我”却没有得到宽恕。因为弟弟已经把这件事忘却了,这件事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
三、自主探究 质疑解疑
师:说得很好。一件永远无法得到宽恕的撼事,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可以看到我们同学对课文的内容已有了一定的把握。下面我们要进入攻坚阶段。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把文中存有疑问或较难理解的句子或问题提出来,我们一起分析探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自读课文,寻找问题,教师上下讲台指导朗读)
师:好,下面我们就进入“互问互答”的环节。看看谁的问题最精彩,谁的回答最有理。
生:我的问题是:文中第一段的最后一句,为什么说“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师:好,第一个问题提在我们面前,看哪位同学能帮助他解决这个疑惑?
生: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分开来看。“惊异”是指“我”在北京的冬季,地下还有积雪的环境中竟然有人在放风筝;“悲哀”的是看到浮动的风筝想起了儿时的一段往事,曾经粗暴地撕毁了弟弟的风筝,从此留下了一件让人终身遗憾的往事。
师:回答得太精彩了,他把这个问题分解后理解,应该说这句话就比较好懂了。请同学们继续提问。
生:我的问题是:为什么说“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生:我觉得这个春天应该是指鲁迅回忆中的春天,是故乡的春天,而现在是北京的严冬,看到了风筝勾起了鲁迅的回忆,所以说“在天空中荡漾了”。
生:我的问题是,为什么“我”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而称为“不幸”?
生:我觉得是因为作者看了这书以后,知道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这句话的道理,回想起自己曾经踏扁了弟弟的风筝是不对的,是虐杀了儿童的天性,“我”的良心受到谴责。所以感到“不幸”。
师:分析得太精辟了,可以说你已经真正融入了鲁迅写这篇文章的情感中了。看到这本书让鲁迅产生了一个终身无法得到的宽恕,不能说不是一种“不幸”。好,请同学继续提问。
生:我曾经看过鲁迅的几篇文章,包括今天这篇。我发现鲁迅的文章经常有错别字出现,如“胡蝶”的“胡”字,而我们现在写“蝴”。我想请老师帮我们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师:老师由衷地佩服我们同学的大胆精神和火眼金睛,敢于向名著挑战,敢于向老师提问。老师乐意回答你的这个问题。在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经历了一场新文化运动。其中的一项就是白话文取代之前的文言文。而鲁迅所处的正是这一转型时期,因此在写作时不免留有文言文的痕迹,出现了这些古今通用的字。而我们编排的课文,为了尊重原著,保留了这些字。因而就出现了刚才我们的同学认为的错别字。同学们不妨再找一下,除了“胡”字还有哪些?
生:还有“那里”的“那”,现在应该是口字旁的“哪”。
生:还有“发见”的“见”,现在应该是王字旁的“现”。
生:还有“他”,应该是宝盖头的“它”。“偶而”的“而”,现在是“尔”。
师:很好,大家找得很对。现在大家为我们这位同学鼓掌,他的大胆质疑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生:“他什么都不记得了”这句话我感到怀疑。这件事对鲁迅来说是刻骨铭心,为什么他弟弟会忘了呢?
师:很好,这个问题值得大家探讨。弟弟真的全然忘记这件事了吗?
生:我觉得他真的忘了,因为毕竟过去了二十年。
生:我也觉得他忘了。因为当时他各个阻止他时,他也没有反抗,说明他觉得哥哥这样做是对的。因此这只不过是生活的一件小事,二十年过去就忘了。
师:好。有同学不同意他们的观点吗?
生:我觉得他没有忘,只是假装说忘了,因为他怕勾起鲁迅的伤心回忆,为了维护他们兄弟之间的情感,他假装说忘了。
生:我觉得他忘了,可能他记得更多的是兄长对他的好。而这一件事只是冰山一角,微乎其微,不会放在心上的。
师:同学们的分析都很有道理。其实无论忘记与否,我们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们兄弟之间一种深深的情谊。兄长的忏悔,弟弟的忘却,不是人间真情的一种体现吗?还有问题吗?
生:文章最后一句,“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微和冷气”,怎么理解?
师: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深度,请同学们从深浅不同层次去理解,可能效果会更好。
生:我觉得“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是说鲁迅想逃避。只要不看到风筝,就不会回忆起这精神虐杀的一幕。而故乡的风筝是在春二月放的,所以只要“躲到严冬中去”,就可以不见到风筝。后面一句讲鲁迅想躲却躲不掉,在北京的冬天,他又看到了风筝,所以他感觉到给我非常的寒微和冷气
生:我觉得除他讲的以外,还有一点,鲁迅只要一想起这一幕,他就会感到心头悲凉,不光光是外界环境,还有其内心世界。
生:我赞成前面两位同学的观点,我想再补充一点。我觉得这“四面”还包括当时的社会背景。我从一本参考书上看到过,讲鲁迅生活的年代正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年代,反动军阀大搞复古运动,取缔科学思想。因此我觉得,这最后一句可能还包括着鲁迅深深地感到这种反动思想的压迫而感到寒微和冷气。
师:说得太棒了!你对课文的理解远远超过了老师对课文的理解。你能把看过的知识连贯地来看问题,说明你是一个会动脑筋的男孩,为你的精彩论述鼓掌!
四、探究主旨 感悟人生
师:同学们一个又一个的精彩提问,一个又一个的精辟论述让老师不得不佩服我们同学那种大胆质疑、积极探究的学习精神。通过我们同学的共同努力,对文章几个重、难句子进行了分析探讨。应该说,我们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又进了一步。对鲁迅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通过学习,你觉得鲁迅在“风筝”这件事上,由“毁”到“悔”的转变,可以看出鲁迅具有怎样的精神?
生:知错就改
生:他时时刻刻都在进行自我反省
师:说的很好,正是因为鲁迅有着这样一种自我反省的意识,才使这件小弟已经忘却的事还20年后还耿耿与怀。在生活中,你们与家人、朋友有过这样的误解和冲突吗?在鲁迅身上,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
生:有过,学了这篇课文,我觉得以后自己也要懂得反思,看看自己哪里做的不对?
生:我感触最深的是鲁迅作为一个伟人尚且这样,我们更应该如此,学会忏悔,学会宽恕,这样才能不断的进步。
师:说的太好了。确实,真正的忏悔会使自己的灵魂达到解脱和新生,会使被伤害的人的心灵获得一些慰藉,会使人世间的良知复苏。那么,不忏悔行不行呢?也可以,等到别人的忘却吧。“全然忘却,毫无怨恨”,也就没有宽恕可言了。让灵魂在时间的月影中偷憩。怕就怕人们没有健忘,这时就得想一想,我在他们眼里是个什么东西。
五、小结归纳 延伸主旨
师:一次原本出于对小弟负责的举措,却因小弟的全然忘却而给鲁迅留下了终身的遗憾。在兄长的忏悔和弟弟的忘却中,不能不让人在肃杀的严冬中感受到“故乡的春天”般的温暖。浓浓兄弟情谊谱写的一首人情颂歌,永远回荡在人们心中。同学们课后去探讨,就文章而言,除了表现兄弟情谊之外,还有哪些主题可以挖掘,我们下节课讨论。
教学反思: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强调的是要关注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同时,新课标力图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重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自如的应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需要老师的精心指导,面对初一的学生,要学习鲁迅的文章,毕竟有一定的难度。问题的引导、文本的把握需要教师很好的指导。就本堂课而言,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激发思维,积极的投入到对文本的思考之中。
2、设置一个良好的情境,鼓励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
做好问题的延伸工作,学生的问题有些肤浅,需要老师进一步的追问,以达成教学目标。经过延伸的问题,更有思考性,更具挑战性,有助于保持学生的探究欲望。
3、教师语言要以鼓励为主,尽最大可能肯定学生的思维。
4、最重要的一点,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寻找问题,只有找到问题,才能进行合作探究的学习,没有问题,也就不存在探究问题的可能了。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滴感受,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