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虚词之妙,解《雪》之精神 重庆市外国语学校 王 君 新入选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鲁迅的《雪》很让人喜欢,因为这篇文章一反初中教材鲁迅选文长而烦琐的特点,短小凝练思路明晰,内容精粹却又含义丰富,学生既可以站在写作时代背景的角度,也可以站在现实人生的角度进行解读,常读常新,常解常新,很是让人爱不释手。 剖析《雪》的方法有很多,研究课文之后,我决定不走寻常路,剑走偏锋,从虚词的角度来引导学生细细品读,教后觉得效果颇佳。 一、抓住一个转折连词“但是”架构整个课堂教学 作者思路很明确,先后分写了“南国的雪”和“北国的雪”,这并不难梳理。容易让人忽视但其实却是很精彩的是这前后两部分在过渡上的特点。作者惜墨如金,没有用专门的过渡段,而只用了一个转折连词“但是”。就是这个“但是”,暗示了作者的整个情感流向。抠出“但是”内涵,《雪》的意蕴也就出来了。 由此,在朗读了课文让学生迅速找出这个关键词语后,我切入课堂教学的是一个问题:请你仔细品味全文,把作者的思路和情感浓缩为一句话: 虽然……但是…… 学生的初步体悟当然各有不同,从最初的简单感知甚至错误感知经过逐步引导后,他们很顺利地用自己的话解读了这个“但是”。 请看孩子们的一些概括: 虽然南国的雪滋润美艳,但北国雪更大气磅礴。 虽然南国的雪热闹生动,但北国的雪更孤独而悲壮。 虽然南国的雪充满情趣,但北国的雪更充满战斗精神。 虽然南国的雪年轻,但北国的雪成熟。 虽然南国的雪因为温柔宁静而迷人,但北国的雪却因为热烈蓬勃而撼人。 虽然我爱南国雪的美艳,但我更爱北国雪的坚强。 虽然我梦里都是南国雪花今又开,但我更因北国雪的蓬勃而流连。 …… 对“但是”的探讨贯穿整堂课,在师生共同对这个词语的不断充实和深入中,学生逐步就进入了文本内核。虚词“但是”并不显眼,但其实它是帮助学生进入文本,也是引发争论的一个最好的入口,是准确破解作者内在情感的一个最有力的抓手。 二、扣紧几对虚词展示细节之美 徜徉在作者的对南国雪景的艳丽描绘和堆雪人的生动记叙中固然已经很美,但是这些美都还仅仅是在表面,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对文中的一些看似漫不经心的的虚词进行体味,学生就更会享受到语言文字之妙了。 比如第一自然段中的两个“还”:一是“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有“还”无“还”,情趣大不相同。惊喜和快乐之情都在这两个“还”中了。朗读的时候,让学生用气声读出这两个“还”,那么作者对于南国雪“滋润美艳”的赞美就更一展无遗了。 还有三个“也”。一是“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我让大家想象“也”字背后的故事,大家伙儿七嘴八舌地一议,就把“也”字藏着的大人小孩兴高采烈同心协力争先恐后的欢乐劲儿描述出来了。二是“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反复朗读了几次后,大家都笑了,正是这个“也”字,活灵活现地表达出了雪罗汉憨态可鞠的形象。三是“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好一个“也”,含蓄而又有力地传达出了作者的怜惜。 又如两个“终于”。一是“终于分不清是葫芦还是罗汉”,我让孩子们设计朗读,有些孩子设计成很遗憾的读法,也有些孩子设计成嘲笑的读法,最终大家一致认为读成自嘲的口气比较好:雪罗汉塑得高明与否并不重要,关键是过程中的快乐啊!二是“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这和全文的“拍手,点头,嬉笑”相映衬对比着,淡淡的愁绪就表达出来了,而它又和后文的“也褪尽”和过渡词“终于”相呼应,作者的情感变化便在文字之间淡淡地流动着了。 两个“但”也是不可以忽视的。“……我可记不真切了。但在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嗡地闹着”,这一转折,就转出了我对南国雪的美好回忆和向往。而后文的“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但”和“终于”配合着,预示了作者情感的微妙变化,也为全文的文思大转折“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埋下了伏笔。 古语说,在细微处见精神。陈钟梁老师说:“语文课是美的,它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儿,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如此处理鲁迅的《雪》,这般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探幽览胜,看似“剑走偏锋”,其实却是导引学生进入“柳暗花明”的又一境界。这种方法,上得深,上得透,上得很有语文味儿。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雪,鲁迅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品虚词之妙,解《雪》之精神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