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镇一中 干方来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该单元的首篇课文,编这篇课文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确观察对于描写景物的重要性,初步学会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材重点】 1、观察和描写景物时抓住景物的特点,注意一定的顺序。 2、描写的语言形象、准确。 【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 掌握14个字,了解观察对于描写景物的意义。 2、能力训练: 初步学会观察景物、描写景物的方法。 3、思想情感教育: 感受课文表现的儿童情趣。 【学情学法】 初一学生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写景往往比较概括,不够具体,条理不够清楚,重要的原因就是观察不够仔细,没有掌握观察的方法。国际著名的心理学家皮阿杰研究表明,初一学生观察力已有一定的发展,但比较肤浅,缺少精确性、概括性。培养初一学生的观察力,必须经常不断地向他们明确地提出观察目的和具体方法。针对初一学生的实际,因此本课的教学要让学生学会观察、描写景物的一般方法。 【教学方法】 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本人的特长,采用“读读、议议、讲讲、练练”八字结构模式。读是学生感知教材;议是分析、理解、掌握教材;练是巩固、应用新知识,形成技能;讲是教师启发、指导学生读、议、练,讲清规律。读是基础,议是关键,练是应用,讲串始终。 这种课堂教学结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是依据心理学情感、意识倾向性的发展知识在教学中的重大作用。 【教学课时】 本文的教学时数为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教师指出学生在写景及观察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明确学习本文的目的是学会描写、观察景物的方法。这样既突出了本文的学习重点,又让学生明确学习本文的目的,使学生在学习时有个思维定向,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介绍作家: 本文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第一次学习鲁迅的作品,所以很有必要介绍作者。在板书课题后,可结合注释①②,让学生指出掌握文学常识要记住几个要点。指名回答后教师总结学习文学常识的方法,要记住五个方面:名(作者原名、字、笔名等)、时(作者生卒年代或时代)、地(作者籍贯)、评(人们对他的评价)、作(作者的代表作)。这是本文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的第一个学习方法──掌握文学常识的方法。 3、检查预习: 出示小黑板,让学生给要掌握的生字注音,掌握14个字,落实本文 的字词教学目标。 二、阅读理解新课 1、读:学生听课文的配乐朗读,让学生找出本文的中心句,从而把握全文的中心和主要内容,为下面的“议、讲、练”打好基础。 2、议、讲:通过分析第二段对百草园的景物描写解决教学重点问题。教师可针对教学重点,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分析,教师启发、点拨,落实本文的能力训练目标。 教师可出示小黑板,设计如下问题: ⑴ 课文描写了百草园的哪些景物?是用什么句式把这些景物串联起来的? ⑵ 这些所描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作者选用了哪些词语?是从什么角度进行观察、描述的? ⑶ 这14种景物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观察和描写的?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⑷ 作者在景物描写时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⑸ 为了表现儿童情趣,为了写出百草园的乐趣,作者在写景中写了几件趣事? 在分析讨论中让学生感受课文表现的儿童情趣,落实本文的情感教育目标,使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又起到思想教育的效果,体现了语文课的本质和特点。 3、在讨论分析后,教师小结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本文的第二个学习方法──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4、最后齐读第3自然段,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1、复习文学常识及描写观察景物的方法,熟读第2段,巩固前一课时的内容。 复习的目的是与遗忘作斗争。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创制的著名的“遗忘速度曲线”,表明遗忘变量和时间变量之间的关系,即刚刚记住的材料最初几小时内的遗忘速度很快,两天后就缓慢。一句话,就是“先快后慢”。因此,要巩固第一天所学的知识,第二天就必须及时复习,使记忆内容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不致遗忘。 2、读、讲、议第3自然段: ⑴ 指名读这一自然段,让其他学生找出写捕鸟动作的动词,使学生进一步感知教材内容。 ⑵ 学生找出动词后,然后采取置换法加以对比,如把“支”换成“顶、撑、架”,把“撒”换成“放、摆、扔”,把“系”换成“扎、捆、绑”,把“罩”换成“盖、压、扣”。然后让学生细心品味,讨论对比,明确本文用词的准确性,落实本文的教学重点二。 讨论后教师可再设计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描写得这么准确?让学生明白,描写准确除了要有丰富的词汇外,首先取决于观察准确,鲁迅幼年时曾热衷雪地捕鸟,十分熟悉这一游戏,所以写得这样准确、简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观察对于描写景物的意义。 3、读、讲、议第5段: ⑴ 齐读第5段,然后讨论“我”离别百草园的心情,讨论时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⑵ 教师总结归纳。本文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节选,最后一段是从“百草园“三味书屋”的过渡段。因最后一段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文的难点,学生理解较难,教师要予以重点讲解。 4、教师总结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5、作业: 从形状、动作、颜色、滋味、声音等不同角度观察一景物,并把它描述下来。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