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有待提高的课:《阿长与〈山海经〉》 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洋浦中学 王强斐 上两周二上公开课,语文教研组长廖同云老师因事未能光临我的课堂。此君一直耿耿于怀,谦意地对我解释,还诚挚地打听我的课程,说是要补上一节。 本以为听是要很久之后的事,一来我没有准备公开课,二来彼此之间的时间或许会有所冲突。谁知,当我正路过楼下椰子树旁准备登楼上课(第二节在七班有课),惊讶地发现廖同云老师赶了过来,温和地笑着问:“还有课没?”我不能骗他,只能如实相告。因为,他态度的诚恳和友好,让我心头一热:多好的同行啊!于是,两人上了楼,来到了教室。此时,上课的铃声恰如其分地响起,学生们自发地鼓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是一节平常再不过的“推门课”了。没有刻意地准备,有点自然,有点紧张,生怕上得不好。 我在匆匆出示简洁的板书后(憎恶──体现在哪些方面?),就引导学生学习课文。采取的是总分总的结构梳理法,此外还夹杂着问题探究法。不过上得有些空泛罢了。从讲台上往下一瞥,只见廖老师时而时而倾听,时而埋头作些笔记。 对于课文的分析,我总体的思路是:通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故事,概括大意,如:长妈妈的“爱唠叨”、监管“我”严格、告状、睡觉占床等一点一滴的小事来归纳出“我”讨厌、憎恶她的原因。年少的“我”,因无法容忍肥胖、矮小的长妈妈“占床”,只得向母亲诉苦──其实是“狡猾地告状”,凭着一股机灵劲,用疑问的语气探问:“长妈妈生得很胖,一定很怕热罢?”眼明的同学一下子就看出了“我”的聪明。其中,还让学生描述长妈妈的“不见得很好的睡相”。然而,余下的诸如“元旦清晨恭喜的礼节”这些章节就讲得含糊了,没有作很好的探究,也是一种遗憾。 由于采取的问题探究不太生动,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唤起学生的同感,加之师生之间的互动环节又少,课堂的气氛不是很浓烈。 下课后,站在走廊上交流心得,我简叙了课堂的设计思路,廖老师给予我十分中肯地评价,还提了不少宝贵的意见──至少对我启发很大。正如他所说的,由一两个经典的与课文相扣的真实故事来唤醒学生的感知能力,由笼统的概括升华到真切的感受。此外,还要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即自己提出问题,大家一起解决。这些难得的点拨,让我看出了这堂课存在和急需改进的问题,也奠定了我上好下一节课的信心。 直到课间广播操的声音响起好久,我们才结束了交流。 怀着感激的心情,我觉得应该在这里对同云兄,以及曾经点拨过我的前辈和同行致以诚挚的谢忱! 正是有了这种“上进”的动力,我们的教育才能走得更远!而我自己则在尝试和探索中一步一步地成熟起来。 2006.10.6夜匆笔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一节有待提高的课:《阿长与〈山海经〉》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