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都的秋》的审美趣味
|
高语三三10.余岱宗.论《故都的秋》的审美趣味.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2) 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其篇名就是时间与空间的交融。从整篇散文看,作者对自我感觉知觉和自我情感的定位,也多求助于空间和时间的多方比较上。 首先,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给“ 故都的秋”定性呢?他说: “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可见,他对故都之秋的感怀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 清”、“ 静”、“ 悲凉”。那么,他又是如何将故都之秋的“ 清”、“ 静”、“ 悲凉”写出深情来呢? 如果按照辞书上对“ 悲凉”的最“ 准确”的定义,即使描述得“ 准确”,但对这个感觉的形容也是有限的,无法敷衍成一篇文章。那么,应该如何写故都之秋的“ 悲凉”呢?有一种办法是将历史上写秋的“ 悲”、秋的“ 萧瑟”的文章作为拓展作者自我感觉的手段,将故都秋的悲凉、秋的落寂作为一个审美趣味方面的“ 考古”对象,通过“ 考古”的比较,为属于作者自我的故都之秋的审美的感觉知觉寻找到合适的定位。 然而,郁达夫似乎不是太愿意对秋的愁绪进行一番今人所言的“ 文化研究”。他说: “ 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但他终究没有认真细致地追究各位文人笔下的秋的幽远或萧索之间的细微差别。或者说,就历史的维度而言,作者并没有花太多的心力推敲故都之秋在文人诗文中的印迹。郁达夫对秋的感觉知觉的定位,从表面上看,多围绕着地理空间的比较辨析而展开。 秋的意味,秋所引动作者的思绪,作者极少用直接形容的方式展开。那么,故都的秋到底是什么模样?作者所承诺的对故都的“ 秋的味”、“ 秋的色”、“ 秋的意境与姿态”的展示,将以什么方式与读者达成交流呢? 笔者以为,关于《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的审美趣味定位,至少可以从两个层面上加以辨析。第一个层次,是地理空间层面上的秋的比较。作者以“ 生活在别处”的心态,感慨“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里,地理空间的距离的扩大,不但不影响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真切感知,反而由于大跨度的空间对比的存在,令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感知更为鲜明。 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感知,其主要的参照系统,是南方的秋—— —“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江南之秋是“ 慢”、“ 润”、“ 淡”且“ 多雨少风”,秋味不浓,秋的气息不足。江南的秋,竟然还带点润,多少有点春的庸碌。作者的感知,正是抓住江南之秋的不透彻、不鲜明,来陪衬北国之秋的萧索寂寥,来强化北国之秋飘零之美。 散文作为一种叙事艺术,要展现一种独特的感觉知觉,其定位表达并不容易。故都的秋,到底是一种什么形态,什么样的味,什么样的色,什么样的声呢?的确,用现成的语言来组织这些感觉和知觉的表达,往往蹈入人云亦云的模式化的书写境地。郁达夫并没有在对北国之秋的直接形容上盘桓过久,而是直接通过设置两极— —对北国之秋的感知和对南国之秋的感知,来凸现自我的偏好。 这篇文章的中心是叙述北国之秋,如果单单依靠对北国之秋的直接形容,纵然可能调动多一点的语言进行累积,让北国之秋的意味获得面上的铺展,但不如设置南国之秋的这个感知上的参照系统,让作者感知在两极中的摇摆、校正中获得更鲜明的定位。“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秋为什么不能是名花呢?为什么不可以是美酒呢?为什么一定不是“ 半开,半醉的状态”?这显然不是以所谓“ 科学”的态度来写秋,这是非常主观的秋色之美。但即使是如此主观的秋色之美,由于作者以北方和南方这个地理位置作为秋的美感两极坐标,这使他的叙事能够在两种不同的秋色之美间比较、对话、取舍、辨析,去获得作者以为最美之秋色的判断。所以,美虽在主观,却是可以通过比较,通过引入不同的感知参照系统,使某种美的判断更富有层次感,并可能在辨析中突出某种作者强调的美。 在文章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作者对秋的整体形态的概括,并不显得才华横溢,或者说,对北国之秋的整体概括和叙述,用语相当简约。而每每落实到北国之秋的局部,一堵破壁,一朵小花,一句寒暄,作者的思维就活跃了起来,其叙事亦更为从容,更富有趣味。这是为什么呢? 在笔者看来,故都之秋的局部的秋色之美,才真正显示出作者营造意境的功力,才真正反映了作者审美情趣的取向。 这就是此篇散文的第二个层次上美的取舍和辨析。 所谓第二个层次上美的判断,便是作者不但以故都之秋为最“ 纯粹”最“ 正宗”的秋色之美,而且,在这故都的秋色美之中,作者的审美取向相当平民化。所以,郁达夫的故都秋色之美是一个平民化的文人视角中的秋之风景。 文章提及“ 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故都之秋的景致,因为太经典,太富有代表性,也可能是这些经典景致早已“ 过度诠释”,故作者并不在这些景观上开拓故都之秋的美学意味。作者对于秋的注意, “ 收缩”到故都中最常见、最平民化的民居深处: “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 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这“ 皇城人海”中的“ 一椽破屋”, “ 一碗浓茶”“ 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 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仿佛是古老城市里的一根根最细微的神经,散发出略带点萧索飘零,却有不乏生机的古意。这古老城市最深处透露出来的的美学趣味,颇能呼应大隐隐于市的平民文人的审美心态。如此的平民化文人的美学心态,并无“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悲哀的情状,更不可能生成“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的英雄主义感慨。 这是生活在市民中间,为一点点深秋的气息而沉醉,为一声声秋的啼唱而感动,善于将平民生活审美化的文人感怀。这种美学趣味,决定了《故都的秋》虽无春华秋实的喜悦,亦无过于凄清惨淡的肃杀之气,而是以一种恬淡情怀,以平视的视角,表达一个置身在故都“ 人海”中的一介书生对秋的感觉和知觉— —有些落寂却不至于荒凉,有些清冷但并不衰败。如,故都之秋中的落蕊,本可能给人以飘零衰败的哀伤,但在作者的感知世界里,却是与极其细腻的柔软、非常微妙的清闲联系在一起: “ 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可见, 《故都的秋》写的是北平的秋色,但并非写出故都之秋的“ 全貌”。 作者对故都的秋色,同样进行了他的美学筛选。只不过这第二层面的美学筛选要比第一层面的美学趣味的辨析来得隐蔽些:第一层面的美学趣味的是通过南方之秋与北方之秋的美学辨析,让人一目了然地获知作者的喜好。作者坦言对南方之秋的不满足,更推崇秋之美学气氛来得饱满的北方之秋。 第二层面的美学趣味是比较隐蔽的。知识分子的平民趣味在散文文本中并未获得直接的表达,而是通过作者居住在故都的深处,以悠闲、细腻的态度,以略带点落寞、屡屡透露出感伤的温情的审美情趣来获得表现。 这是作者对故都之秋审美品味、审美判断最精华之所在。这表明,作者的审美取舍,第一步是在南国之秋和故都之秋之间表明其审美立场,第二步,就故都秋色而言,他选择了故都之秋中温润、平和、细腻的“ 北国的清秋的佳日”、“ 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Days” 作为他书写的中心,表达与故都平民的生活方式、生活细节息息相连的那种带点市井气的美学情趣。 虽然, 《故都之秋》强调以“ 悲凉”为中心的秋的美学趣味: “ 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但这篇散文所着力勾画的故都秋色,恰恰不是太严厉,也不那么萧索。这也许是作者所没有意识到的:感性的审美趣味迫使他的理性认识就范,他对秋的感知并未服从他的理性认识— —在某些情调的处理上,在某些有意味的细节的玩味上,作者的叙述一点儿都不悲凉、萧索,甚至是走向了悲凉、萧索的反面。 作者的重点突出的秋色图景,反而是时不时透露出秋日私语的温馨。所谓作家的才气,往往就表现在他意识到的,并非是他艺术趣味的最真诚的表白,而作者并未意识到的,倒可能是作家审美情趣最天真的流露。 因此,我以为, 《故都的秋》的特殊,就在于作者并非完全按照传统文人的悲秋的情感思路展开他的秋色图景。此篇散文,既无“ 枯枝叶易落,疲客心易凉”的悲观萎靡,也无“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悲壮豪气。郁达夫的这篇散文,其特点恰恰就在于他写出了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在故都深处的恬静心态。 在以悲凉为底色的秋景中,作者能发现种种充满暖意的细节,以及故都市井中一副副悠然自得的秋景图。也许,这才是《故都之秋》之所以成为以秋为题材的现代散文中佼佼者的原因。 作者简介:余岱宗,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静女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故都的秋》的审美趣味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朴素亲切舒卷自由———郁达夫《故都的秋》解读 |
下一篇文章: 对《故都的秋》的一点探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