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语三二 81.钟守方,李良国.《虞美人》中“ 朱颜” 一词作何解.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7)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必修) 语文第三册第八课, 选李煜词《虞美人》一首。课本为其中“ 朱颜” 一词作注云: “ 朱颜, 红颜, 少女的代称,这里指南唐旧日的宫女。” 笔者以为, 此解实在牵强, 有悖词脉词旨。其理由如下: 一、查《古代汉语词典》( 陈复华主编, 商务印书馆1998 年版) “ 朱颜” 一词的解释是: “青春红润的面容。泛指女子的容貌”。“ 红颜” 一词的解释是:“ ① 年轻人红润的颜色。② 指青年时代。③喻女子艳丽的容貌。④指美女。” 苏轼《纵笔三首》诗之一: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词: “ 闲时又来镜里, 转变朱颜。”鲍照《拟行路难》诗之一: “红颜零落岁将暮, 寒光宛转时欲沉。”其中的“朱颜”“ 红颜” 即作“ 年轻人红润的颜色” 解。李白《赠孟浩然》诗: “红颜弃轩冕, 白首卧松云。” 其中的“ 红颜” 一词即作“ 青年时代” 解。由上可知, “ 朱颜” 与“ 红颜” 词义基本相同, 从其几个义项的排列次序来看, 它们的基本义应该是“ 青春红润的面容”, 在此基础上衍生出“ 青年时代”、“ 女子艳丽的容貌”、“ 美女”等词义。因此“ 朱颜”、“ 红颜” 并非专是“少女的代称”。 二、有关李煜《虞美人》词中的“ 朱颜”一词的解释, 也存在着不同于课本的“版本”。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于非主编, 1988 年版) 解释为: “ 朱颜改,容颜衰老, 憔悴, 表明物是人非。”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朱东润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版) 注解为: “ 朱颜改, 作者自伤形容憔悴, 雕栏二句, 谓宫殿犹在, 而人事已非。” 综合二家之说,虽未单独为“朱颜”作注, 但“ 朱颜” 一词的词义在二家看来比较统一, 即指词作者“ 青春红润的面容”, 并非指“ 南唐旧日的宫女”。 三、李煜《虞美人》词中的“ 朱颜”一词, 究竟作何解? 笔者以为必须结合原词的词脉、词旨理解, 方能明晰。 从词脉来看, 李煜此词, 看似随口吟出, 不事经营, 实则千锤百炼, 构思精致。词作“ 问君能有几多愁” 之前六句,三度虚实对比, 隔句相承, 极有章法。首句“ 春花秋月何时了”, 以自然之永恒,良辰之美景, 实写其富贵幻灭, 欢乐不再的囚徒般生活; 接着以“往事知多少” 作答, 由实转虚, 写往事如烟, 往事堪哀,但挥之不去, 这是第一度对比。紧接着“小楼昨夜又东风”, 词人又回到残酷的现实中: 夜阑人静, 东风料峭, 词人绯徊在幽禁的小楼, 孤枕难眠, 凄清如许。一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又由实转虚: 冷月无声, 而故国之思, 亡国之恨, 在胸中波翻浪涌, 这是第二度对比。下阙起句以“雕栏玉砌应犹在”虚起, 紧承故国之思,遥望南国, 当年流连欢乐的“ 雕栏”、“玉砌”还在吧? 这是说“物是”; 紧接着“ 只是朱颜改” 一句短促有力, 显然是由虚转实, 说“ 人非”, 实写眼下“ 日夕以眼泪洗面” 的词人, 形容憔悴, 万念俱灰, 这是第三度对比。前六句中, 一、二句着眼于时间的对比, 昔日的“ 春花秋月”等闲度与今日的度日如年苦难捱, 对比鲜明; 后四句侧重于空间的变幻, 昔日的雕栏玉砌欢颜在, 今日的小楼深院人憔悴, 反差强烈, 如此吟来, 隔句相承, 针脚绵密。若将“朱颜”理解成“ 南唐旧日的宫女”, 则“ 只是朱颜改” 一句就与上句“雕栏玉砌应犹在”一样, 也成了词人遥想南国的内容, 同归于虚写之笔, 思止于旧日宫廷。如此理解, 则章法紊乱, 词脉不畅, 全无错综变化之妙。 就词旨而言, 作为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的李煜, “ 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 在一切转眼成空, 一切趋于毁灭的残酷现实面前, 他无力回天, 一任“ 流水落花”, 只能在词中倾泻自己的深哀剧痛。 本词第六句“ 只是朱颜改” 的“ 只” 字,看似轻松, 实则沉重。行文至此, 词人追昔抚今, 悲从中来, 哀毁骨立, 人何以堪? 怎一个“ 只” 字了得! 刹句的“ 改”字应是全词的“ 诗眼”。一个“ 改” 字绾结和汇聚了词人在前五句中铺垫的虚与实、昔与今、永恒与幻灭、物是与人非的种种感慨, 一切的一切, 都归结到眼前命运之“ 改” 上。“ 改” 的不仅是自己的“朱颜”, 不仅是自己的地位, 更是自己的灵魂—— 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 由“ 春光融融”到“风雨凄凄”的巨大反差而形成的心灵剧创。万千感慨, 百折千转, 至“改”字终于蓄积成愁的“一江春水”。下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 的“ 问君” 即是“ 问自己”, 正应上文悲己之“ 人非”, 使“一江春水”之愁, 冲决而出, 一泻千里,令人读之动容。因此, 如果我们把“ 朱颜改”理解成词人情不自禁的自感自伤, 则词义流畅奔放, 痛快淋漓; 如果把“ 朱颜改”理解成“南唐旧日的宫女” 之沦落衰老, 则词义旁逸斜出, 气泄神散。另一方面, 从词的发展史来看, 李煜在词史上的贡献就在于: 他一改晚唐五代词人通过写妇女的不幸遭遇, 曲折表达一己哀怨的手法, 而直接倾泻自己作为亡国之君的深哀巨痛。在同是作于失国之后的《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以及《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子夜歌·人生愁恨何时免》、《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等词中李煜回环往复所表达的故国之思, 无一不是对自己悲惨命运顾影自怜的刻骨之痛。再看《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一词, 其中“ 沈腰潘鬓消磨”一句, 极言自己被俘后精神与肉体上的苦闷与摧颓; 亡国之痛, 臣虏之辱, 使得这个本来多愁善感的国君身心俱疲。这一句正可用来给“ 朱颜改” 作注脚。所以, 只有把“朱颜”理解成词人昔日贵为天子时的“ 青春红润的面容”, 把“ 朱颜改” 理解成词人沦为阶下囚后的形容憔悴, 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这首绝笔词所倾诉的“一江春水”般的深哀巨痛。 单位: 湖北汉川市汉川高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