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语三三10.罗崇祥.郁达夫的悲凉颂歌——《故都的秋》.甘肃教育 ,2006(16) 每读郁达夫《故都的秋》, 总感到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淡淡的寂寞和无可奈何的感伤与凄凉, 怎么也不像须眉壮士的风格。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春天是妩媚的;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夏天是热情的。那么, 秋天呢?古人多悲秋, 今人多颂秋, 文人墨客对秋天情有独钟, 他们用自己的真情、意愿诠释着秋的内涵: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 歇”, 秋风中柳永读到的是凄苦;“落霞与孤骛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眼中的秋景则绚丽多彩;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笔下的秋竟是如此壮丽! 人们对秋景的描绘大都带有个人的心境,所以尽管故都北平的秋天景色未必都是凄凉、冷落的, 但是在郁达夫的眼中却只有“清、静、悲凉”。这与作者的心绪、情感以及对北国之秋的感受是紧密相关的。客观上, “清、静、悲凉”的秋景在北平确实是存在的, 但作者偏爱此秋景的原因主要还在于他的主观思想: 旧中国社会黑暗, 作者思想苦闷找不到出路, 只能逃避现实; 同时还与作家个人气质有关: 因他早年丧父, 从小养成抑郁善感的性格特征, 加之曾留学日本, 饱尝民族歧视, 致使他的性格更加压抑、愁苦、郁闷。正因为这种种原因, 所以郁达夫满眼都是“清、静、悲凉”的秋色。一个历经深深忧患的清闲文人, 在一个清闲的清晨,端一杯浓茶走进了一个清闲而又破落的院子, 没有人声鼎沸, 没有艳丽的秋花, 抬头只看见高远的秋空、飞旋的白鸽, 低头则是寂寞的槐树落蕊和扫帚的丝纹, 人迹尚在, 而人却杳然, 心里是何等的落寞与凄凉! 因而在听到一声悠长的“天可真凉了—— —”的慨叹之 后, 那一种深远孤独冷落之感便会油然而生, 这正是作者内心世界情感的流露。且看下面五幅秋景图: 秋院: “一堵破屋”、“破壁腰”、院里槐叶上一丝丝的日光将落寞洒向牵牛的蓝朵; 秋树: 满地的落蕊, 细细软软的多像作者沉寂落寞的心, 给人以无限凄凉之感; 秋蝉: 在深秋里, 一声声残叫,似乎告诉着什么? 难道是人生的秋天?它的悲惨命运一听可知; 秋雨: 绵绵, 使人凉意顿生, 更有那“咬着烟管”的都市闲人雨后话秋凉的情韵, “唉, 天可真凉了—— —”这一句老北平人地道的方言, 不但说透了“秋味”, 而且让人感到人生的苍凉; 秋果: 淡绿微黄的枣子, 其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总之, 这五幅秋景图, 选用的大多是些“冷色”, 如青、蓝、灰、白等色, 目的是着意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 散文的“形”就是以上五幅古都的秋景图, 看似散乱, 不以时空为序, 况且这五幅秋景图在文中位置并不是固定的、必然的, 它们并行排列, 处于无序之散乱状态,这正是散文的“形散”。散文的“神”则抒发了赞美、眷恋古都自然风光的真情, 并且流露出深沉的忧思和孤独之感。“形”与“神”两者的结合点正是“清、静、悲凉”。通过这个共同点把这五幅秋景组织在一起, 使文章紧凑、凝练—— —“形散而神不散”。 “景” 是北平故都固有的景象, “情”是作者内心世界的情感流露。情景交融是与作者的处境、情感、思想密切相关的, 这就决定了有什么样的“情”, 便选什么样的“景”, 而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则更使文章情景交融。作者不愧是散文大师, 本文恰到好处地把握了散文的特点: 形散神聚, 情景交融。 写充满秋意的院落, 写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写悠闲的北平市民对答的神态, 若没有对故都北平的热爱, 这一切是不会写出来的。作者曾在此文的姐妹篇《北平的四季》中吐露了对故都的感情: “中国的大都会, 我前半生住过的地方, 原也不在少数; 可是当一个人静下来回想起从前, 上海的闹热、南京的辽阔、广州的乌烟瘴气、汉口武昌的杂乱无章,甚至于青岛的清幽、福州的秀丽以及杭州的沉着, 总归都比不上北京— —我住在那里的时候, 当然还是北京—— 的典丽堂皇, 幽闲清妙。” 作者爱国、爱民及落寞、孤独、凄凉的真实感情, 都融进了故都的秋以及北国的秋中, 南国的秋“慢”、“润”、“淡”的特征“比起北国的秋天,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 稀饭之与馍馍, 鲈鱼之与大蟹, 黄犬之与骆驼”。两者对比点正是“秋味”: 南国的秋味温和、湿软、温补、小而单薄; 而北国的秋浓烈、厚实、清凉、大而厚重。这样就突出了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悲凉、凄楚的心境。“一语天然万古新, 去掉豪华见纯真”, 清水出芙蓉, 闲笔出真情。郁达夫以忧伤、悲凉的感情基调, 怀着对故都的眷恋之情,低声吟唱出了一曲故都之秋的悲凉颂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