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语三二 5.余卫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梦境解读 .学语文,2006(3)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见卷首) 所创造的神奇梦幻的意境, 千百年来为无数文人墨客所倾倒。纵观这首浪漫主义诗篇, 从诸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等神来之笔中, 流露出诗人政治上的不得意和对权贵的不妥协态度。诗篇中那瑰丽多彩的梦境更是活化了诗人奋力抗争、昂扬向上的诗情。 诗人虽然尚侠重道, 但贯穿他一生的主导思想还是儒家“兼善天下”的思想。他年轻时的从政理想是“申管晏之谈, 谋帝王之术, 奋其智能, 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 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他渴望“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抱负。天宝元年( 公元742 年) , 李白奉召入宫, 以为从此可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曾得意吟咏“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 。可是此时的唐玄宗已无往日的励精图治, 整日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招李白进宫, 只是唐主附庸风雅、粉饰太平的荒诞之举。满腹经纶的诗人只是作为朝臣的点缀, 毫无施展政治才华的机会。现实与理想形成激烈的冲突, 加之他与生俱来的傲岸和狂放的禀性, 使他轻易地得罪了皇亲国戚, 天宝三年( 公元744 年) , 被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长安后他尽可以在东鲁的家中怡情养性, 可他没有这么做, 不安的灵魂、高远的追求, 使诗人李白再次踏上“云游天下、移情山水”的旅途。 《梦游天姥吟留别》写于天宝四年( 公元745年) , 即李白被排挤出长安的第二年。此时, 他看透了朝廷政治的黑暗腐败, 人生理想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于是把天姥山看作是心灵的归宿。“青冥浩荡不见底, 日月照耀金银台”, 这个世界青冥浩荡, 光辉灿烂, 恰与现实社会的黑暗腐败形成鲜明对比。这不是巧合, 这梦境与其说是作者欲隐遁其间的仙境, 不如 说是他终极理想不灭的明证。梦醒之后, 诗人从理想社会跌回到现实中, 一句“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 道出了历经沧海后对人生的透彻认识的旷达、潇洒与昂扬。一切都如流水, 欢乐如此, 那么,失意也终会过去, 又何必为功名富贵的失去而郁郁寡欢, 悲愁一生? “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一吐诗人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飞来神笔, 点亮了全诗的主题: 对名山仙境的向往, 是出之于对权贵的抗争, 它唱出封建社会中仁人志士怀才不遇的心声, 潇洒出尘的气韵中, 透露出昂扬向上的格调。诗人一生奉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人生理念, 所以尽管屡受挫折,还是昂扬高唱“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56 岁的李白还积极投身永王李磷幕府, 参与平定安史之乱, 后来受李磷事件的牵连被判死罪。幸亏郭子仪相救才幸免于难。61 岁时他再次从军, 想参加李光弼的军队征讨史朝义, 后因病未成。这一切皆因他一直心存报国济世之志, 以实现人生抱负。 要解读李白的“梦”, 我们要注重对作者极其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的透视, 惟其如此, 才有可能切近于作者的心灵深处。李白的一生很和谐地融合了儒、道思想。他一方面接受儒家“兼善天下”的思想,一方面又接受道家遗世独立、追求绝对自由, 蔑视一切权贵的风格。李白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特点和士统精神特点。中国古代文化具有非常实用的功能, 它以儒家思想为主, 又以佛道思想为辅, 构成一个兼容并包开放互补的系统。士人们对传统的思想体系也采取实用主义态度,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各取所需。儒家强调的入世精神与有志于道的思想, 是士统精神世界的核心观念, 成为士人的价值取向, 激励着历代士人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积极求仕。但当朝政黑暗, 理想受挫时, 老庄哲学中摈弃功名、鄙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思想所涵养出的狂放不羁、潇洒旷达, 就成为士人对抗黑暗政治和世俗权贵, 消解失意的武器。这是道家思想很积极很实用的一面。李白运用得很成功。长安三年后, 功名富贵在他眼中似乎已经淡如浮云:“功名富贵若长在, 汉水亦应西北流。”(《江上吟》)“且行生前一杯酒, 何须身后千载名。”(《行路难》) 但透过这洞悉人生的旷达情怀表面, 隐约可见的是一种激愤、沉痛与抗争。 由此可见, 李白的“梦”, 表面感慨人生无常, 但骨子里蕴含慷慨激愤的情绪, 绝不同于庄周的“蝴蝶梦”。梦, 在他笔下是一种理想的诗化, 一种美好的希望和憧憬, 一种慰藉心灵的浪漫, 一种精神空白的补偿, 更是一种傲岸、挺拔、积极进取的生命律动。总之, 李白创造的浪漫梦境, 饱蘸着抗争、昂扬的诗情。 ( 作者单位: 安徽定远民族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