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J >> jing >> 静女 >> 正文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梦境解读

高语三二 5.余卫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梦境解读 .学语文,2006(3)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见卷首) 所创造的神奇梦幻的意境, 千百年来为无数文人墨客所倾倒。纵观这首浪漫主义诗篇, 从诸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等神来之笔中, 流露出诗人政治上的不得意和对权贵的不妥协态度。诗篇中那瑰丽多彩的梦境更是活化了诗人奋力抗争、昂扬向上的诗情。
  诗人虽然尚侠重道, 但贯穿他一生的主导思想还是儒家“兼善天下”的思想。他年轻时的从政理想是“申管晏之谈, 谋帝王之术, 奋其智能, 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 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他渴望“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抱负。天宝元年( 公元742 年) , 李白奉召入宫, 以为从此可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曾得意吟咏“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 。可是此时的唐玄宗已无往日的励精图治, 整日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招李白进宫, 只是唐主附庸风雅、粉饰太平的荒诞之举。满腹经纶的诗人只是作为朝臣的点缀, 毫无施展政治才华的机会。现实与理想形成激烈的冲突, 加之他与生俱来的傲岸和狂放的禀性, 使他轻易地得罪了皇亲国戚, 天宝三年( 公元744 年) , 被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长安后他尽可以在东鲁的家中怡情养性, 可他没有这么做, 不安的灵魂、高远的追求, 使诗人李白再次踏上“云游天下、移情山水”的旅途。
  《梦游天姥吟留别》写于天宝四年( 公元745年) , 即李白被排挤出长安的第二年。此时, 他看透了朝廷政治的黑暗腐败, 人生理想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于是把天姥山看作是心灵的归宿。“青冥浩荡不见底, 日月照耀金银台”, 这个世界青冥浩荡, 光辉灿烂, 恰与现实社会的黑暗腐败形成鲜明对比。这不是巧合, 这梦境与其说是作者欲隐遁其间的仙境, 不如
说是他终极理想不灭的明证。梦醒之后, 诗人从理想社会跌回到现实中, 一句“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 道出了历经沧海后对人生的透彻认识的旷达、潇洒与昂扬。一切都如流水, 欢乐如此, 那么,失意也终会过去, 又何必为功名富贵的失去而郁郁寡欢, 悲愁一生? “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一吐诗人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飞来神笔, 点亮了全诗的主题: 对名山仙境的向往, 是出之于对权贵的抗争, 它唱出封建社会中仁人志士怀才不遇的心声, 潇洒出尘的气韵中, 透露出昂扬向上的格调。诗人一生奉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人生理念, 所以尽管屡受挫折,还是昂扬高唱“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56 岁的李白还积极投身永王李磷幕府, 参与平定安史之乱, 后来受李磷事件的牵连被判死罪。幸亏郭子仪相救才幸免于难。61 岁时他再次从军, 想参加李光弼的军队征讨史朝义, 后因病未成。这一切皆因他一直心存报国济世之志, 以实现人生抱负。
  要解读李白的“梦”, 我们要注重对作者极其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的透视, 惟其如此, 才有可能切近于作者的心灵深处。李白的一生很和谐地融合了儒、道思想。他一方面接受儒家“兼善天下”的思想,一方面又接受道家遗世独立、追求绝对自由, 蔑视一切权贵的风格。李白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特点和士统精神特点。中国古代文化具有非常实用的功能, 它以儒家思想为主, 又以佛道思想为辅, 构成一个兼容并包开放互补的系统。士人们对传统的思想体系也采取实用主义态度,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各取所需。儒家强调的入世精神与有志于道的思想, 是士统精神世界的核心观念, 成为士人的价值取向, 激励着历代士人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积极求仕。但当朝政黑暗, 理想受挫时, 老庄哲学中摈弃功名、鄙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思想所涵养出的狂放不羁、潇洒旷达, 就成为士人对抗黑暗政治和世俗权贵, 消解失意的武器。这是道家思想很积极很实用的一面。李白运用得很成功。长安三年后, 功名富贵在他眼中似乎已经淡如浮云:“功名富贵若长在, 汉水亦应西北流。”(《江上吟》)“且行生前一杯酒, 何须身后千载名。”(《行路难》) 但透过这洞悉人生的旷达情怀表面, 隐约可见的是一种激愤、沉痛与抗争。
  由此可见, 李白的“梦”, 表面感慨人生无常, 但骨子里蕴含慷慨激愤的情绪, 绝不同于庄周的“蝴蝶梦”。梦, 在他笔下是一种理想的诗化, 一种美好的希望和憧憬, 一种慰藉心灵的浪漫, 一种精神空白的补偿, 更是一种傲岸、挺拔、积极进取的生命律动。总之, 李白创造的浪漫梦境, 饱蘸着抗争、昂扬的诗情。 ( 作者单位: 安徽定远民族中学)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静女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梦境解读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千古绝响《琵琶行》——浅谈《琵琶行
    对《琵琶行》音乐描写的教学处理
    析《琵琶行》中的“阿姨”.
    .《琵琶行》的文化审视—— — 重温陈
    .《琵琶行》课文注释质疑.
    .《琵琶行》真的表现了白居易的抑商思
    .《琵琶行》知己意识深层内涵简论
    巧构妙思的《琵琶行》.
    臆说李商隐《锦瑟》诗
    《邶风·静女》
    .《锦瑟》与李商隐.
    打开诗文欣赏之门的钥匙———从《琵
    文约意颇丰——关于《蜀相》教学值得
    .《石头城》赏析
    关于《锦瑟》“ 无端”意绪的解读
    对李商隐《锦瑟》的再解读.
    《诗经》解读:山有扶苏
    .《琵琶行》中的“思”字
    《诗经》中静女时代发生的时代背景和
    .《锦瑟》:李商隐的“伤”隐之作
    因《锦瑟》而想起的
    李商隐《锦瑟》赏析.
    李商隐《锦瑟》诗说
    李商隐《锦瑟》的张力艺术魅力.
    【原文】静女【参考译文】
    读《琵琶行》中的天涯沦落情
    由《琵琶歌》而至《琵琶行》兼及古典
    .《梦游天姥吟留别》审美三题
    读不尽的《锦瑟》.
    从《静女》看《诗经》研究范式的差异
    谈《迢迢牵牛星》的两处注释.
    《迢迢牵牛星》赏析.
    英雄之慷慨悲歌—— 《短歌行》赏析
    浅析《短歌行》.
    从《归园田居》看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
    课堂实录:《氓》《无衣》《静女》
    《诗经》解读:萚兮
    《诗经》两首:氓、静女其姝(粤教版高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文化总集
    “吾爱静女,如鼠嗜米”:《诗经》版
    诗词歌赋----静女《诗经》
    《诗经》解读: 静女
    《诗经》解读:褰裳
    《诗经》解读:女曰鸡鸣
    《氓》教案
    从《梦游天姥吟留别》谈李白诗歌的浪
    《诗经》解读:叔于田
    《诗经》解读:有女同车
    《诗经》解读:大叔于田
    《诗经》解读:遵大路
    《诗经》解读:羔裘
    《诗经》解读: 狡童
    陶渊明《归园田居》“一去三十年”辨
    《诗经》解读: 狡童
    傲然气兮存天地——《梦游天姥吟留别
    读《诗经》系列:静女
    静女《诗经》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
    《静 女》赏析
    《静女》(《诗经》)
    高语三册一单元篇目索引
    说《琵琶行》《长亭送别》.
    从《饮酒》、《归园田居》论陶渊明的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诗经》解读:清人
    .《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从《梦游天姥吟留别》看李白的一生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艺术手法赏析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梦游天姥
    浅谈《梦游天姥吟留别》与《将进酒》
    归《去来兮辞》与《梦游天姥吟留别》
    高语三册二单元篇目索引
    最绝望而不朽的诗篇—— — 李煜《 虞
    《静女》大概是整部《诗经》里最生动
    读《诗经》之《邶风·静女》
    动静艺术与悲秋传统——《山居秋暝》
    王维山水诗代表作《山居秋暝》赏析
    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品读王维《山
    王维《山居秋暝》赏析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解析
    诗情画意 美不胜收——《山居秋暝》赏
    比较赏析《琵琶行》、《明湖居听书》
    杜甫《登高》赏析
    李清照《声声慢》赏析.
    律切精深 传神入妙——杜甫《登高》语
    悲情愁绪的一种抒情模式—— — 杜甫
    浅析许渊冲译《登高》之美
    .《蜀相》“频烦”辨正
    金圣叹的“分解”鉴赏法略说—— — 
    王维山水田园诗《山居秋暝》解读
    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解析
    李清照《声声慢》词个句质疑
    敦煌曲子词《虞美人》赏析
    蒋捷的《虞美人·听雨》赏析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赏析
    《虞美人》教学设计
    .《虞美人》中“ 朱颜” 一词作何解
    杜甫 《登高》赏析
    是“悲愤”还是“豪气”?——陆游《书
    《诗经》两首  《邶风•静女》 
    关于《蜀相》一诗教学的几个问题
    从《雨霖铃》阅读鉴赏看中学语文多元
    从《雨霖铃》看古典诗歌的别离主题意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刘禹锡、苏轼诗词《西塞山怀古》《念
    重新解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
    .《虞美人》译文之“愁”美
    .“点”与“线”的表现艺术—— — 谈
    李清照《声声慢》所写季节之我见
    李清照再嫁心声的流露——《声声慢·
    千古绝唱 凄苦愁深——李清照的《声声
    谈李清照《声声慢》的抒情方法
    读《醉花阴》《声声慢》品李清照前后
    卓绝千古凄苦情——李清照《声声慢》
    赏析杜甫《蜀相》诗的写景抒情艺术
    修辞场、语象系统、修辞认知和文学阅
    《卫风·氓.秦风·无衣. 邶风·静女
    一曲悲凉的颂歌—— — 郁达夫《故都
    《记念刘和珍君》的另一种读法
    《记念刘和珍君》二辨
    .《记念刘和珍君》说课稿
    激情质疑 相机诱导———《记念刘和
    在加拟诗意小标题活动中学《故都的秋
    约翰·多恩的《别离辞: 莫伤悲》和柳
    故国之思 亡国之痛——两首《永遇乐》
    静女【《诗经》中《静女》的改写作文
    俯仰悲古今——读《扬州慢》管窥姜夔
    小组合作互动探究——《故都的秋》教
    朴素亲切舒卷自由———郁达夫《故都
    《故都的秋》的审美趣味
    对《故都的秋》的一点探索
    《故都的秋》主题探究
    《故都的秋》意象新解
    .《记念刘和珍君》的广博与深刻
    三篇“怀古”竞风流——《念奴娇·赤
    .《故都的秋》:悲凉美、雅趣和俗趣
    郁达夫的悲凉颂歌——《故都的秋》.
    《诗经》 静女
    《诗经》静女——天真烂漫的幽会
    《诗经》三首(秦风·无衣|邶风·静女
    《诗经》·《邶风》·《静女》英译
    《邶风·静女》教案
    读王维诗《山居秋暝》.
    .《故都的秋》的意境探赏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