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J >> jing >> 静女 >> 正文

 

课堂实录:《氓》《无衣》《静女》

课堂实录:《》《无衣》《静女
示标:
1, 了解《诗经》
2, 赏析《
一,导入:
请一生背诵《沁园春•雪》
北月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风,望长城内外,唯条茫茫,大江上下,顿头滔滔,心舞银蛇,原驰腊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往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思考:"稍逊风骚"何意
"风骚"何意 为什么特别点"风骚"
明确: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风的源头
二,了解《诗经》
学习《诗经》三首,是305篇的零头,但通过三首,了解《诗经》的大概
1, 理解并背诵注释
2, 补充《诗经》六义,一般以首句的第一个词为标题,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叠句.
三,赏析《卫风•》的思想感情
1,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什么诗 从表达方式上看,是一首什么词 采用第几人称叙事抒情的
明确:爱情诗,叙事词,第一人称
2,我们现在是21世纪的中学生,能理解距今2600年前的爱情 挑战.背诵诗歌,思考:
(1) 词歌中有没有不懂的字词句
(2) 歌写"和我"如何恋爱 如何结婚
(3) 概括婚恋双方的举动,反映什么情感或性格.
明确:恋爱:自由恋爱,私定婚期;
结婚:举行仪式,嫁给情郎
:骗—怒—娶 "我":送—劝—望—泪
占有对方 痴情幸福
喜怒无常 纯真热情
3,3-5章没有一字提及婚后的幸福生活,而是写婚后""的变心,我的痛苦.
思考:""变心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印证第一章哪些词句
"桑之落奚,其黄而陨",年老我衰,没有当初美貌,导致第三,四,五者插足.
引导:(1)"我"有没有过错
明确:真情不改,坚守妇道,辛勤劳作,操持家务
(2)""有没有责任心
不能富足,遮风挡雨
(3)"我"痛苦是不是仅仅来自变心的丈夫 笑贫,亲人娘家人都笑话我!
(4)"我"的痛苦生活得出什么教训 擦亮双眼,决不能让""这样的男子"骗,花"到手.
4,阅读最后一章
思考:问:我对这个薄情的丈夫是不是乞求 何处可以看出 反映她性格另一面
散伙:决绝,清醒,刚烈
问:"我"与丈夫离异后会不会有幸福生活
悲剧一生,"女子耽矣,不可说矣"
小结:该诗叙写了爱情悲剧,也是"我"的人生悲剧,可以看作是"我的"追忆,也可以看作是散伙前哭诉和痛诉,诗中主人公"我"是值得同情.
思考:"我"的形象相当感人,靠那些艺术手法
明确:比兴,对比,描述.
秦风•无衣
示标:1,思想感情
2,重章叠句
一, 导入:欣赏《志愿军军队》
雄纠纠,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保祖国,为和平,
就是保家乡,
中华好儿女,
奋勇向前进,
打倒美国帝国主义狗强盗!
思考:战歌的特点
短小精悍,鼓舞斗志
如此义勇军进行曲
今天欣赏2500年前的秦国人民抗击西戎入侵的战歌.词句答疑
二, 欣赏内容
1, 齐背秦风•天衣:概括该词的思想内容.
明确:三章内容大致相同,概括出一章内容也便概括出全词内容.前两句:同甘共苦;后两句:同仇敌忾.(不畏艰苦,厉兵徕马)
2,"凯曰天衣"是反问对方提出问题,还是泛泛反问,提出生活艰苦
3,诗歌语意是并列的,还是层层深入的
引导:同仇——偕作——偕行
保家卫国,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思想感情,慷慨雄壮
4,用什么语调表达思想感情
5,背诵体会
三, 抒情特点:
重章叠句,又叫五章复唱,"赋"的手法,铺陈 抒情
板书: 秦风•无衣
团结互助 同仇敌忾 慷慨雄壮 赋(铺陈)
北风•静女
示标:1,思想感情
2,描写
一,背诵该诗,字词释疑
二,内容上看什么诗,第几人称
三,1,整首诗反映出什么内容
明确:热恋,美好的爱情和恋爱中"我"的甜蜜
2,具体写了什么内容
一会:一次约会不见
两馈赠:两次赠我信物
3, 一次约会,静女为什么"爱而不见" 答案不是唯一的,"谈"我"我"的举动怎样 反映什么心情,背后隐含什么情感
"搔首踟蹰",焦急;钟情是一种忧愁,是甜蜜的忧愁,《沙扬娜拉》
4, 到底"见"没"见",诗歌没说,…
5, 没有写静女的语言,为什么单一甜蜜,沉醉
6, 静女的形象
7, 与""两位恋人作比较
四, 如何表达
多种描写,几个细节
音乐美,细徽曲折的思想
"赋"
""一言蔽之,哀怨
天衣:振奋
静女:甜蜜

《〈诗经〉三首》教学设计
李钟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准确流畅地朗读.
2,引导学生分析《》中的人物形象,培养和提高准确把握作品思想感情的能力.
3,通过学习《》领会比,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
教学重点:
1,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准确,流畅地朗读.
2,品位诗歌的语言,准确地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教学工具:PPT课件
板书:

情节 恋爱 婚变 决绝
章节 一,二章 三,四,五章 六章
方法 叙述 议论,抒情 对比
基调 热情,幸福 怨,恨 清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的发展,从《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到现代的新诗,可谓源远流长,星汉灿烂.而《诗经》中的作品正以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内涵,新颖而独特的艺术形式,感情真挚充沛,风格淳朴自然,手法多种多样,语言生动优美,不愧为我国古代诗歌辉煌的开端.
早在春秋时期,《诗经》就已广泛流传.当时士大夫常在外交场合引用《诗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愿望,叫做"赋诗言志",在《左传》,《国语》中就多有记载.孔子曾经这样极力赞美《诗经》:"《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想纯正)'"孔子以后的儒家学派人物,都把《诗经》当作教本,传授不绝.
一直到今天,《诗经》所开创的文学传统和艺术特色仍在不断滋润着我们民族文艺的生长,《诗经》的许多语言仍活跃在我们民族的现代语汇中,《诗经》所表现的民族情感和思想魅力仍奔涌在我们民族的血脉里.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探一探《诗经》这民族诗河的清新的源头,璀璨的诗空中的耀眼明星吧.
二,有关《诗经》的常识
复习已学过的三首《诗经》篇目,请学生朗读《关雎》《硕鼠》《蒹葭》,自己回顾《诗经》在内容,创作手法上的特点.
关雎
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在学生回顾的基础上,教师做适当补充)
1,《诗经》的内容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又称《诗三百》.《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一百六十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一百零五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四十篇.
《风》,《雅》,《颂》三部分的划分,就是依据音乐的不同.《风》是相对于"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的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雅》是"王畿"之乐,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其中"大雅"31篇,用于诸侯朝会;"小雅"74篇,用于贵族宴享.《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又分"周颂"31篇,"鲁颂" 4篇,"商颂" 5篇,共40篇.
《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广的影响.
2,《诗经》的表现手法
《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概括为赋,比,兴.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这种解释比较通行.
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比就是比喻,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如《魏风•硕鼠》用令人憎恶的老鼠来比喻统治者的不讲礼仪,贪婪可恶.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兴和诗歌内容有一定的联系.
比兴手法的运用,能加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诗的韵味和形象感染力,对后世诗歌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诗经》的形式基本上是四言诗,比较整齐,这是诗歌发展过程中的早期形式.《诗经》善于运用章句的重叠来表达思想感情,使诗歌在音律上和修辞上都收到美的效果.这种情况在《国风》和《小雅》的部分诗篇中尤为突出.
三,指导学生诵读课文
1,播放课文朗读读音,学生听准字音及句子节奏,轻声跟读.
注意下列字读音:
蚩 淇 愆 垝垣 涟 筮 咎 鸠 葚 徂 夙
咥 隰 泮 晏
2,总结四言诗的朗读节奏
《诗经》的句法以四言为主,四言句在节奏上是一顿二拍.一般又是两个四言句构成一个意思完整的句子.这种句式的优点是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
例如: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四,整体把握《》的内容
1,学生借助书下注释,疏通诗歌内容,注意一些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及通假字.
之蚩蚩 来即我谋 匪我愆期 将子无怒 乘彼垝垣 以我贿迁
无与士耽 自我徂尔 渐车帷裳 士也罔极 及尔偕老 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的主要内容.
3,梳理课文思路
六个章节:恋爱——结婚——追悔——婚变——自哀——决绝.
这六个章节是按照"恋爱——婚变——决绝"的思路追叙的.
五,学习课文一,二章(恋爱结婚)
1,用简练语言概括这部分的三个场景.
明确:初次相逢 定情相送 约期相别
2,仔细品位"约期相别"这一场景中人物语言,概括两人性格.
明确:""急躁,任性,姑娘温婉,体贴,预示今后悲剧的婚姻生活.
3,约定婚期后的漫长等待中,姑娘是如何表现的
明确:"乘彼垝垣"六句绘声绘色描述热恋中少女的心理及表现,是那样的天真,活泼,热烈.
4,这一段的感情基调如何
明确:热情,幸福.
六,学习课文三,四,五章(婚变)
1,第三章是女主人公婚后不幸生活的概述,她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认识到怎样深刻的教训
明确:在恋爱,婚后生活的对比中,女主人公认识到了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男女是不平等的,从痛苦生活经历中得出教训:"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此时女主人公的情感已转为悔恨,沉痛.
2,三章和四章在总结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概说自己婚姻生活前先用了"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等诗句,这属于什么艺术手法 在文中起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比兴的手法.
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叶鲜嫩,告诫斑鸠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谆谆告诫:不能沉溺爱情.
第四章,前两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叶由嫩绿变为枯黄,比拟消逝的青春.这与士"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相对照,含有隐喻.
起兴的诗句,以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意蕴.
七,第六章(决绝)
1,女主人公通过回忆,自省,作出了怎样的选择
明确:"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2,这反映出她怎样的性格特征
明确:清醒,刚烈.
3,昔日"信誓旦旦",今日却是这样的结局,作者主要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对比在文中其他章节还多次运用,请再举几例,体会其表达效果.
明确:《氓》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在回忆中运用对比的手法.女主人公自身婚前婚后形成对比.婚前,"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我"纯真,热情.婚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更突出的是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氓,婚前婚后也形成对比.婚前,"之蚩蚩";婚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他"二三其德",甚至凶暴起来.在恋爱,婚后生活的对比中,女主人公认识到了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男女是不平等的,从痛苦生活经历中得出教训.
八,课堂小结
文中女主人公勤劳,温柔,善良,坚强.(学生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人物形象)她的遭遇值得我们同情,她的人格也同样值得我们尊敬.
九,作业
探究性阅读,思考:
你是如何看待造成诗中男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原因
参考:
⑴"士"之变心说."不见复关","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由此可见一斑.
⑵社会道德说."兄弟不知,咥其笑矣",这是当时的社会风俗,人们的爱情观所造成的.
⑶社会制度说."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到"言既遂矣,至于暴矣",由贫富的变化引发婚姻危机,可以看出婚姻制度建筑在经济之上.
⑷年老色衰说."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年老色衰,引起"士"的变心.
2,""是个什么样的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无衣》《静女》,掌握重章叠唱的形式特点.
品位诗歌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和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掌握重章叠唱的形式特点.
背诵课文.在反复诵读中准确把握人物的情感.
教学准备:PPT课件
板书:
无 衣
第一章:与子同袍 与子同仇——同仇敌忾,统一思想
第二章:与子同泽 与子偕作——准备征战,统一行动
第三章:与子同裳 与子偕行——团结对敌,共赴战场
静 女
第一章: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青年之急
场面描写 第二章:彤管有炜 说怿女美——青年之恋
心理刻 第三章:匪女以为美 美人之贻——青年之诚
教学过程:
一,学习《无衣》
(一)朗读课文,整体把握
1,播放课文朗读读音,学生听准字音及句子节奏,轻声跟读.
2,学生借助书下注释,疏通诗歌内容,注意一些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及通假字.
辨析:衣,袍,泽,裳 与子偕作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的主要内容.
《无衣》是秦国人民抗击西戎入侵的军中战歌.诗篇表现出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的义愤和高昂的战斗热情,洋溢着英雄主义的昂扬气概,既像是战斗的鼓点,又像是战斗的动员令,具有鼓舞人心的巨大力量.
教师补充:《无衣》选自"秦风".秦和周民族的死敌西戎逼处,常常有战争而且常常是有关民族安全的战争,同时也养成了"尚武"的秦俗.这首诗是兵士相语的口吻,当时军中的歌谣,反映的出战士友爱和慷慨从军的精神.
(二)学习《无衣》重章叠唱的形式特点
1,反复诵读,体会这首诗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诗作共三章,句式相同,内容相近,每章仅有三处不同.《诗经》善于运用章句的重叠表达思想感情.从形式上看,有的通篇重叠各章只对应换几个字;有的只在章首或章尾重叠;有的隔章重叠,重首重尾.它的作用表现在音律和修辞上便于记忆和咏唱,回旋反复,增加音乐性和节奏感,充分抒发情怀,体现了民歌的特点.《诗经》还运用叠字,双声,叠韵等修辞手段,增加了音乐美也易表达情感和描摹事物特征.
2,诗歌三章中富于变化的部分,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明确:这首战歌,每章第一,二句,分别写"同袍""同泽""同裳",表现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每章第三,四句,先后写"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表现战士齐心备战的情景.每章最后一句,写"同仇""偕作""偕行",表现战士们的爱国感情和大无畏精神.这是一首赋体诗,用"赋"的表现手法,在铺陈复唱中直接表现战士们共同对敌,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一层更进一层地揭示战士们崇高的内心世界.
二,学习《静女
(一)朗读课文,整体把握
1,播放课文朗读读音,学生听准字音及句子节奏,轻声跟读.
2,学生借助书下注释,疏通诗歌内容,注意一些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及通假字.
实词:静女其姝 静女其娈 贻我彤管 说怿女美
虚词:彤管有炜 洵美且异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的主要内容.
明确:《邶风•静女》是其中一首极富幽默情趣的爱情短诗.描绘了一对情人幽会时的有趣场面,显示出一个天真活泼,聪明慧美的少女和一个憨厚,痴情的少年的形象.
教师补充:在"国风"中,恋歌数量最多."无郎无姐不成歌"(江苏民歌),这情形古今并无二致."国风"的这些恋歌大多数是当事者率真大胆的表白,感情大都是诚挚,热烈,朴素,健康的.虽然同属爱情的题材,内容却很少财富,凡属恋爱生活里所有的忧喜得失,离合变化都在这些诗里得到了表现.这类恋歌是《诗经》中的圆珠圭璧,他们的光辉映照得全部《诗经》都金碧辉煌,光彩眩目了起来.
(二)学习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的作用
1,诗中多处运用了细节描写,场景描写和心理描写,试讨论其作用.
全诗共三章.第一章写女子约等情人,而当男子来到约会的地点时,美丽的姑娘却故意躲了起来.男子见不着姑娘,急得抓耳挠腮,四处打转."搔首"是抓头皮,"踟蹰"是走来走去,徘徊不定的样子,两个动作把男子当时焦灼不安的情态生动逼真地刻绘了出来.而姑娘虽未露面,但她那天真,活泼,调皮的模样和神态清晰可见.
第二,三章描绘这对恋人相会的情景.姑娘送给男子两件应当说是极普通的礼物,但由于是姑娘所赠,凝聚着姑娘的一片深情,所以男子觉得很美,反复把玩,爱不释手,十分珍视.最后两句,男子直截了当地说出了他之所以如此珍视的原因.这个典型的细节,充分表现出这对恋人纯洁真挚的爱情.
2,反复诵读,体会重章复唱手法的表达效果.
3,小节:
全诗仅十二句,格局不大,但由于善于选取典型的富有诗意和戏剧性的细节,把当时的情景,男女主人公的形象神态以及彼此相爱的深情都极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就像是一幅笔触简炼明快的速写,读后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语言既精炼朴素,又有很强的表现力,人之神态,情感,物之形态,色泽,均能刻绘到维妙维肖的地步,读之如在目前.连用四个"美"字,不唯不觉累赘,反觉将男子爱恋女子的深情表现到了极致,其把玩赞叹的神态仿佛也跃然纸上,且平添出一种回环往复的韵致.其含蓄蕴藉的风格,明快,活泼,风趣的情调,也都颇耐人寻味.
三,作业
要欣赏诗,必须运用想象,而想象又不是无根据地让思维驰骋,只有抓住典型情节,才可塑造出既符合诗意,又具有创造性的形象.试就《静女》中的睹物思情进行大胆的现象,以塑造出鲜活的形象——将《静女》改为小故事.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静女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课堂实录:《氓》《无衣》《静女》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千古绝响《琵琶行》——浅谈《琵琶行
    对《琵琶行》音乐描写的教学处理
    析《琵琶行》中的“阿姨”.
    .《琵琶行》的文化审视—— — 重温陈
    .《琵琶行》课文注释质疑.
    .《琵琶行》真的表现了白居易的抑商思
    .《琵琶行》知己意识深层内涵简论
    巧构妙思的《琵琶行》.
    臆说李商隐《锦瑟》诗
    《诗经》中静女时代发生的时代背景和
    .《锦瑟》与李商隐.
    打开诗文欣赏之门的钥匙———从《琵
    文约意颇丰——关于《蜀相》教学值得
    .《石头城》赏析
    关于《锦瑟》“ 无端”意绪的解读
    对李商隐《锦瑟》的再解读.
    《诗经》解读:萚兮
    .《琵琶行》中的“思”字
    《静女》大概是整部《诗经》里最生动
    .《锦瑟》:李商隐的“伤”隐之作
    因《锦瑟》而想起的
    李商隐《锦瑟》赏析.
    李商隐《锦瑟》诗说
    李商隐《锦瑟》的张力艺术魅力.
    【原文】静女【参考译文】
    读《琵琶行》中的天涯沦落情
    由《琵琶歌》而至《琵琶行》兼及古典
    .《梦游天姥吟留别》审美三题
    读不尽的《锦瑟》.
    谈《迢迢牵牛星》的两处注释.
    《迢迢牵牛星》赏析.
    英雄之慷慨悲歌—— 《短歌行》赏析
    浅析《短歌行》.
    从《归园田居》看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
    从《饮酒》、《归园田居》论陶渊明的
    《邶风·静女》
    《诗经》解读:女曰鸡鸣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文化总集
    “吾爱静女,如鼠嗜米”:《诗经》版
    诗词歌赋----静女《诗经》
    《诗经》解读: 静女
    《诗经》解读:褰裳
    《诗经》解读: 狡童
    《诗经》解读:有女同车
    读《诗经》系列:静女
    从《梦游天姥吟留别》谈李白诗歌的浪
    《氓》教案
    《诗经》解读:大叔于田
    《诗经》解读:遵大路
    《诗经》解读:羔裘
    《诗经》解读: 狡童
    《诗经》解读:清人
    《诗经》两首:氓、静女其姝(粤教版高
    《诗经》解读:山有扶苏
    傲然气兮存天地——《梦游天姥吟留别
    静女《诗经》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
    《静 女》赏析
    《静女》(《诗经》)
    高语三册一单元篇目索引
    高语三册二单元篇目索引
    说《琵琶行》《长亭送别》.
    陶渊明《归园田居》“一去三十年”辨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诗经》解读:叔于田
    .《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从《梦游天姥吟留别》看李白的一生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艺术手法赏析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梦游天姥
    浅谈《梦游天姥吟留别》与《将进酒》
    归《去来兮辞》与《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梦境解读
    最绝望而不朽的诗篇—— — 李煜《 虞
    从《静女》看《诗经》研究范式的差异
    读《诗经》之《邶风·静女》
    动静艺术与悲秋传统——《山居秋暝》
    王维山水诗代表作《山居秋暝》赏析
    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品读王维《山
    王维《山居秋暝》赏析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解析
    诗情画意 美不胜收——《山居秋暝》赏
    比较赏析《琵琶行》、《明湖居听书》
    杜甫《登高》赏析
    李清照《声声慢》赏析.
    律切精深 传神入妙——杜甫《登高》语
    悲情愁绪的一种抒情模式—— — 杜甫
    浅析许渊冲译《登高》之美
    .《蜀相》“频烦”辨正
    金圣叹的“分解”鉴赏法略说—— — 
    王维山水田园诗《山居秋暝》解读
    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解析
    李清照《声声慢》词个句质疑
    敦煌曲子词《虞美人》赏析
    蒋捷的《虞美人·听雨》赏析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赏析
    《虞美人》教学设计
    .《虞美人》中“ 朱颜” 一词作何解
    杜甫 《登高》赏析
    是“悲愤”还是“豪气”?——陆游《书
    《诗经》两首  《邶风•静女》 
    关于《蜀相》一诗教学的几个问题
    从《雨霖铃》阅读鉴赏看中学语文多元
    从《雨霖铃》看古典诗歌的别离主题意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刘禹锡、苏轼诗词《西塞山怀古》《念
    重新解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
    .《虞美人》译文之“愁”美
    .“点”与“线”的表现艺术—— — 谈
    李清照《声声慢》所写季节之我见
    李清照再嫁心声的流露——《声声慢·
    千古绝唱 凄苦愁深——李清照的《声声
    谈李清照《声声慢》的抒情方法
    读《醉花阴》《声声慢》品李清照前后
    卓绝千古凄苦情——李清照《声声慢》
    赏析杜甫《蜀相》诗的写景抒情艺术
    修辞场、语象系统、修辞认知和文学阅
    《卫风·氓.秦风·无衣. 邶风·静女
    一曲悲凉的颂歌—— — 郁达夫《故都
    《记念刘和珍君》的另一种读法
    《记念刘和珍君》二辨
    .《记念刘和珍君》说课稿
    激情质疑 相机诱导———《记念刘和
    在加拟诗意小标题活动中学《故都的秋
    约翰·多恩的《别离辞: 莫伤悲》和柳
    故国之思 亡国之痛——两首《永遇乐》
    静女【《诗经》中《静女》的改写作文
    俯仰悲古今——读《扬州慢》管窥姜夔
    小组合作互动探究——《故都的秋》教
    朴素亲切舒卷自由———郁达夫《故都
    《故都的秋》的审美趣味
    对《故都的秋》的一点探索
    《故都的秋》主题探究
    《故都的秋》意象新解
    .《记念刘和珍君》的广博与深刻
    三篇“怀古”竞风流——《念奴娇·赤
    .《故都的秋》:悲凉美、雅趣和俗趣
    郁达夫的悲凉颂歌——《故都的秋》.
    《诗经》 静女
    《诗经》静女——天真烂漫的幽会
    《诗经》三首(秦风·无衣|邶风·静女
    《诗经》·《邶风》·《静女》英译
    《邶风·静女》教案
    读王维诗《山居秋暝》.
    .《故都的秋》的意境探赏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