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语三二 5.张艳华.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语文天地 ,2006(13)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离开长安后南游吴越告别东鲁诸公时写的一首留别诗。这是一首记梦诗, 也是一首游仙诗。它意境雄伟, 形象多彩, 手法新奇, 是一篇体现李白浪漫诗风的重要作品。我在讲授时将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李白的“游仙”之念是他对现实的反抗, 是他不事权贵、傲岸不屈的人格魅力的具体体现, 进而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基本特点, 即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 在指导阅读时, 我先让学生理出文章的思路: 入梦缘由—梦游天姥—梦中仙境—梦醒时分—梦后感慨。然后提出6个问题, 让学生讨论。 1.诗人入梦的缘由是什么? 他为什么要梦游天姥山? 讨论得出: 因为天姥山雄峻巍峨, 神奇飘渺。 2. 诗人用什么方法写出天姥山的雄峻巍峨, 神奇飘渺。 讨论得出: 映衬的方法和大胆的夸张。 3.诗人在这里为我们描绘了四幅画面, 分别描写了什么? 有何特点? 讨论后得出结论, 教师进行阅读指导: 月夜飞渡—— 幽静雅致( 语调放缓) 著屐登山— —雄奇壮观( 语调升高) 山中奇景— —幽暗恐怖( 恐怖味道) 洞中仙境— —和睦富丽( 欢乐愉快) 4.正当诗人梦入高潮之时, 他“忽魂悸以魄动, 恍惊起而长嗟”, 面对现实, 他不禁长吁短叹, 他感叹了什么? 结论: 人生如梦、消极避世、不事权贵、傲岸不屈。 5.为什么李白会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这样一声“惊天地、泣鬼神”的怒吼? 学生联系时代背景, 得出结论: 宫廷生活使李白看清了统治阶级的昏庸腐败。李白想借这首诗、这句话向东鲁朋友表达自己与朝廷彻底决裂的人生态度。 6.如何看待李白的避世思想? 结论: 站在历史的角度看李白, 他的洁身自好、傲岸不屈, 实在难能可贵。 接着我又作课外延伸: 列举李白诗歌中富有浪漫特色的诗句, 加深对浪漫风格的理解。 山: ( 1)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2)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水: ( 3)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4) 黄云万里动风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 ( 5)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愁: ( 6)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 何日得秋霜。 ( 7)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同时, 播放关于“山”“水”“愁”浪漫描写的动感画面, 加深理解。 然后, 我组织学生讨论: 为什么李白能形成浪漫主义诗风? 引导学生从时代背景、宗教信仰、性格特征去理解: 李白生活在盛唐, 盛唐国力强盛, 士人都有恢弘的气度, 李白更不例外; 李白集儒、道、侠于一身, 其中道教信仰、侠客风度促成了他放浪不羁、追求自由的性格特征, 这些都是他浪漫诗风形成的重要因素。最后, 我以台湾诗人余光中对李白的评价结束全文: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正是对李白豪放不羁、飘逸洒脱浪漫诗风的高度赞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