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语三二 83.阳江波.三篇“怀古”竞风流——《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桂枝香·金陵怀古》比较赏析.文教资料 ,2005(30) 咏史诗词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 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 或发思古之幽情, 或对历史进行反思, 或凭吊古人古迹, 或借历史之酒杯, 浇自己胸中之块垒而写作的诗词。长久以来, 咏史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永远供人欣赏和借鉴的珍贵的文学遗产。高中语文第三册( 人教版)第二单元中就选编了三首以“怀古”为题的咏史词,它们分别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 对这三首咏史词进行比较鉴赏, 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咏史词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特点。 一、写作背景方面的比较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 1082) 七月。当时, 作者四十七岁, 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已两年多了。苏轼此次被贬, 是“乌台诗案”造成的后果。元丰二年( 1079) , 新党何大正、舒檀等人说苏轼以诗文谤讪朝政, 八月苏轼被捕入狱, 同时牵连多人, 造成历史上有名的文字狱, 幸得张方平、范稹等人极力营救, 才于十二月底出狱, 贬往黄州。由于作者在政治上遭受到一次严重的挫折和打击,思想异常苦闷, 于是便常常在登山临水和凭吊古迹之中来寻求解脱。但是, 他并不能完全忘情于政治,有时因外界事物的刺激和诱发, 他便无法保持内心的暂时平静。他的热情, 他的理想, 他的牢骚不平,往往要通过文学这一喷火口, 火山爆发式地喷薄出来。这首《念奴娇》就是这一思想感情冲击下的产物, 是他游赏黄冈城外的赤壁矶时写下的。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 1205) , 辛弃疾六十六岁时。当时韩侂胄执政, 正积极筹划北伐, 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 这年春初, 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 戍守江防要地京口( 今江苏镇江) 。从表面看来, 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 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辛弃疾到任后, 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 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 自身处境的孤危, 深感很难有所作为。辛弃疾支持北伐抗金的决策, 但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的作法, 又感到忧心忡忡, 他认为应当做好充分准备, 绝不能草率从事, 否则难免重蹈覆辙, 使北伐再次遭到失败。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一次他来到京口北固亭, 登高眺望, 怀古忆昔, 心潮澎湃, 感慨万千, 于是写下了这篇千古传诵的杰作。 《桂枝香·金陵怀古》是王安石晚年的作品, 也就是王安石被二次罢相之后, 退居金陵时所写。王安石前后两度为相, 慨然有矫时匡世之志, 积极推行新法, 抑制大官僚地主豪商的特权, 以期缓和阶级矛盾, 发展生产, 使国家臻于富强。可是遭遇保守派固执反对而失败, 晚年退居金陵。二十多年仕宦生涯, 使词人对宋朝君臣不思自强、上下偷安的政治局面和社会弊端有了深刻的了解, 对北宋王朝的前途感到一种深深的忧虑。当他登上金陵高处, 面对江山胜迹, 联想到六朝以来历史的沧桑巨变, 不禁感慨万端, 写下了此词。 从这三首词写作的背景来看, 三位作者都处在自己人生仕途的低谷, 苏轼、王安石词写于被贬之后, 辛弃疾词也写于被起用但不受重用之时, 他们遭遇到自己人生的挫折和失意, 心中充满了抑郁不平, 当他们面对着江山胜景、历史遗迹, 联想起那些建立了丰功伟绩的英雄豪杰, 无不思绪起伏, 感慨万千, 意欲借怀古来抒发自己情怀或抱负。 二、思想内容方面的比较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描绘了赤壁附近的壮阔景物, 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赞美, 抒发了诗人的理想抱负以及对老大无为的感叹。 上片写景, 由景入情, 引起对古代英雄的怀念。开篇两句, 大气包举, 笼罩全篇, 不仅写出了滚滚长江的非凡气象, 而且将自古以来这里出现过的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都概括了进来。次二句以精炼的笔墨点出时代、人物、地点, 为英雄人物的出场作好铺垫。“乱石穿空”三句, 描写古战场景色, 烘染出奔马轰雷般的险奇境界, 令人心惊魄动。“江山如画”两句, 总上启下, 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下片以“遥想”二字领起, 集中腕力刻画了当年周瑜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的潇洒和指挥若定的从容, 抒发了作者对他的景仰向往之情。“故国神游”五句, 既表现出作者对理想境界的“神游”, 又反映出作者对人生所持的某种虚无主义态度。“人生如梦”一类的感慨, 本来是整个封建社会文人惯用的陈辞滥调。不仅苏轼如此, 在其他许多文人作品中, 也屡见不鲜。但是, 就本篇来说, 贯穿始终的并不是“人生如梦”的悲慨, 而是对“风流人物”的赞美, 对建功立业等远大理想的追求, 以及因政治失意而产生的牢骚和愤慨。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片即景生情, 借歌颂孙权、刘裕表明自己抗金救国的大略。“千古江山”六句, 追忆三国时的吴帝孙权, 感叹山河长存、人世沧桑。“斜阳草树”六句, 缅怀东晋时的刘裕, 盛赞其北伐时的雄姿和声威, 暗示出自己杀敌报国的决心。以上两段怀古, 都与京口有关, 由当地风光引出历史人物, 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 笔调沉雄凄婉, 意境苍凉悲壮, 寄寓了作者对国事的感慨和忧虑, 意蕴很深。 下片以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北伐而导致失败的史实, 告诫南宋当权者对北伐应当做好充分准备, 切不可轻敌冒进, 草率出兵。“元嘉草草”三句概括了刘义隆的失败, 言简意赅, 目的在于以古鉴今, 提醒当权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四十三年”三句, 宕开一笔, 由怀古而转入忆昔, 回想四十三年前金兵南侵的情景。到如今, 山河破碎, 中原未复, 国家仍未统一, 而自己却由“壮岁”进入了暮年, 怎能不使人无比悲痛、感慨万端? “可堪回首”三句, 再推进一层, 由回忆自身的经历而转入描写当前的时事。作者想借此表示: 沦陷区的人民逐渐安于异族的统治, 如不迅速谋求恢复,后果将不堪设想。“凭谁问”三句, 词人以廉颇自况,概括了自己一生的坎坷遭遇, 表明自己虽然年纪老大, 但雄心犹在, 尚能为国杀敌立功, 却不受朝廷重用, 难以尽展其才的苦闷心情。 《桂枝香·金陵怀古》上片写景, 热情地赞美了金陵一带壮美的江山和风帆来往、酒旗杜撰的繁荣景 象。起首三句, 写登临的季节。“千里”二句, 一写鸟瞰澄湛江流, 一写遥望葱茏山峦, 视野开阔, 景象壮伟,显示出作者立足之高和胸襟之广。“征帆”两句, 写近景, 写征帆、酒旗, 以残阳、西风作衬。“彩舟”两句, 刻画江天相连处更为引人入胜的远景, 写彩舟、白鹭,以云淡、星河作衬, 虚实相生, 浓淡相映, 美不胜收。结句“画图难足”, 不尽赞美叹赏之情。 下片怀古, 对六朝统治者因竞逐豪奢而导致相继败亡的历史, 发出了深深的慨叹。“念往昔”三句, 追叙六朝帝王穷奢极欲而导致亡国的历史往事, 门外楼头, 剧情惨痛, 豪华逆转, 乐极生悲, 哀弦激越, 可促使纸醉金迷者猛醒。“千古”两句, 就诗人言, 王业何存,徒叹兴亡而已。“六朝”两句, 感叹六朝繁华已逝, 如今但见烟笼寒水, 芳草凝绿; 最后三句, 用杜牧诗意表达伤今之旨, 感慨时人尚未从六朝覆亡中吸取教训。 比较这三首词的思想内容, 我们不难发现, 这三首词都是借怀古而抒怀, 借怀古而讽今, 但苏词主要悲叹自己华发早生, 壮志未酬, 更多的是对于自我人生价值的关照, 是道家个体精神的集中体现; 王词却表现了对国家命运、前途的担忧, 是对社会的关照, 这是儒家“居高位则忧其民, 处江湖则忧其君”的兼济天下精神的体现; 而辛词则充满了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战斗精神, 同时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慨和不平。 三、艺术特色方面的比较赏析 从艺术风格上看, 词史上以苏、辛并称, 都是豪放词的代表人物, 但苏轼所生活的时代与辛弃疾不同, 因此, 苏、辛两家词自有其不同的风貌。苏词自然雄放、清旷超逸, 辛词悲壮苍凉、沉郁顿挫; 苏词似万斛泉源, 不择地而出, 似长江大河, 一泻千里; 辛词则如飞瀑入涧, 千回百折。虽同是登临怀古的名篇, 苏词中“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于雄放处更见超旷之风。辛词则借古喻今, 虽理想难酬, 却坚持执着, 孜孜以求, 所以词风豪而不放, 词情显得热烈而凝重,激切而深沉。王安石虽未有“豪放”之名, 但此词笔力清遒, 境界超迈, 以骨肃风清的格调在北宋词坛独树一帜, 无怪乎杨湜《古今词话》云: “金陵怀古, 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 惟王介甫为绝唱。” 在表现手法方面, 苏词以极其精炼的笔墨, 采取正面刻画(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等) 、侧面陪衬( “人道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等) 与反面烘托( “墙橹灰飞烟灭”等) 的手法, 把抒情、叙事、写景、咏史紧密结合起来, 融为一体, 用墨不多, 而形象生动, 笔力雄健, 风格豪迈。辛词则写得沉痛悲壮, 语言精炼深刻, 虽然用典较多, 但都关合时事,用得十分贴切, 艺术感染力很强。词的结构严密, 层次井然, 既有写景、叙事, 又有议论、抒情, 纵横开阖, 一气贯注, 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是稼轩词中很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杨慎在《词品》中评曰: “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王词上片写景如画, 善用清丽、优美的形象语言, 状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下片用典无痕, 善于化用前人诗句, 写难写之情余味无穷。第一层叹“门外楼头”的历史惨剧, 化用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诗意, 第二层伤“六朝旧事”的一去不返, 化用窦巩《南游感兴》的诗意。第三层衷肠“后庭旧曲”的犹似可闻, 化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诗意, 如同己出, 妥帖自然。 这三首词在思想上、艺术上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千百年来得到了极高的评价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成为咏史词中的精品, 它们以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领百年之风骚, 竞千载之风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