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 女 《诗经》
俟我于城隅②。
爱而不见③,
搔首踟蹰④。
贻我彤管⑥,
彤管有炜⑦,
说怿女美⑧。
自牧归荑⑨,
洵美且异⑩,
匪女之为美,
美人之贻⑾。
[说明]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年间(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大部分是民间歌谣,小部分为贵族所作。这部总集,先秦时代统称为《诗》或《诗三百》,直到汉代以后,成了儒家经典,才称《诗经》。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都因音乐得名。“风”是地方乐调,有十五国风,共160篇,绝大部分是各地的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大雅”多为朝会宴享的乐歌,“小雅”多为个人抒情之作。“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是宗庙祭祀的乐舞歌辞。
民歌主要保存在“国风”和“小雅”当中。这些诗歌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诗经》中最优秀的部分,具有较高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这些民歌焕发着积极的现实主义精神,成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第一个高峰。
《诗经》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是直接陈述铺叙,“比”是比喻,“兴”即托物起兴。《诗经》的语言,朴素,优美,富有形象性。这些艺术方面的成就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
静女》是《诗经·邶风》中的一篇。邶(bèi),在今之河南省汤阴县东南。
[注释]
①
静女:意近“淑女”。其:形容词词头。姝(shū):美丽。
②俟(sì):等待。城隅:城角幽僻的地方。
③爱:通“薆”,隐蔽着。不见:没有被发现。
④踟蹰(chí chú):走来走去。
⑤娈(luán):娇美。
⑥贻:赠送。彤:红色。彤管:说法不一;可能是箫、笛一类的乐器。
⑦有:形容词词头。炜(wěi):鲜明光亮。
⑧说:通“悦”。怿(yì):喜爱。女:通“汝”。
⑨牧:牧野,郊外放牧的地方。归:通“馈”(kuì),赠送。荑(tì):茅
草的嫩芽。
⑩洵(xún):确实,真是。异:好得出奇。
⑾末二句的意思是:并不是你“荑”本身美丽,只因为是美人所赠(才美得不寻常)。匪:同“非”。
[赏析]
这首诗的基调是健康、乐观的,描写也较细致动人。全诗共三章:写一个小伙子兴冲冲地前来赴约,因见不到那娴静的姑娘而焦急不安;相见时,姑娘赠送红笛,作为纪念;后来,姑娘又以嫩茅相赠,小伙子惊喜而又激动。这首诗以一个小伙子的口吻写来,层次清楚地展示了他由焦炙不安到喜出望外的情绪变化过程——这是“明笔”;写姑娘用“暗笔”,从小伙子的内心感受刻划出了一个天真活泼而又美丽多情的少女形象。明笔暗笔,相辅相成。全诗笔调明快轻灵,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激荡着动人心怀的美好感情。
诗中的动作描写很见特色。“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短短的二句诗就充分显示出捕捉形象的能力和刻划人物的艺术技巧。姑娘与小伙子相约在幽僻的地方见面,可是,当小伙子来到的时候,她也许因为羞怯,也许为了挑逗,却隐蔽起来了;小伙子见不到心上人,急得抓耳挠腮,走来走去。这虽是动作描摹,却让我们看到了小伙子失望而又渴盼的神情和焦灼难耐的内心世界。另一特色是:借物以写人,写人而生情。诗中写了两种赠物——红笛和嫩茅。红笛鲜明光亮,“说怿女美”,“女”(第二人称代词),语意双关,字面上指彤管,实际上指所爱的姑娘;写彤管之美,其实是在
赞美姑娘,表达小伙子对她的爱慕之情。至于茅
草,郊野随处可见,本不稀奇,也并不算“美”,然而,因是心上人所赠而“洵美且异”——确实美得出奇了!这大概是“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尚书大传·大战》)的常情;也可能是嫩茅象征着春天的信息,能给对方以青春的召唤;也可能是嫩茅采自牧野,寄托着他们对劳动,对未来生活的一种追求——任我们去想象吧。总之,这首诗借赠物刻划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并形象地表达了民间少男少女的淳朴、真挚的爱情。写情人幽会却不着一句语言描写,因而从诗中看不到男女间的卿卿我我;但是,读这首诗却似在欣赏优美的舞蹈,于动作和使用道具(赠物)的表演中,我们不能不为主人公那丰富、细腻而又纯真的感情所吸引,从而获得极大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