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J >> jing >> 静女 >> 正文

 

陶渊明《归园田居》“一去三十年”辨

高语三一.饶自斌.真真假假情关眼 实实虚虚数入诗——陶渊明归园田居》“一去三十年”辨.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6(4)
        陶渊明有一组《归园田居》,其第一首中有“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句。因诗人从29岁初涉仕途、任江州祭酒,到41岁辞去彭泽令而归田,时间恰好是十三年,所以有人认为此句“三十年”应为“十三年”之误。但正如布罗茨基所说:“诗歌是语言存在的最高形式”,若细细揣度,“十三年”之说泥痕凿凿,何及“三十年”更见陶令志节?
        这一首《归园田居》,起首六句是:“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若将“尘网”仅理解为官场、仕宦生活,仅理解为“官场、仕宦生活对作者心灵的羁绊与束缚”,那么我们说这里就是“三十年”而非“十三年”,无疑难以服人。但陶渊明所憎恶的“尘网”何曾只来自于官场、仕宦生活呢?作者从小就不愿迎合世俗之情,而生性钟爱山水之趣,憧憬自由自在的生活(“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现在他终于得以在“南野”开荒,于“园田”守拙(“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诗人之所以甘于乡野疏淡清贫的生活,追求的是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无羁无碍的率意与自在。也因此,他更乐于远离俗人、俗世、俗事,喜看远村炊烟袅袅、喜听鸡鸣狗吠的若有若无,悠然自得,其乐融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不经意的一个“远”字,透出那么多无言的声息!他的生活,是“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从他托名“五柳先生”而言志的《五柳先生传》来看,他为人是“闲静少言、不恭荣利”;为学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且“性嗜酒..期在必醉”;家居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但却能始终“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追求的是一种无勾连羁绊、无心累神疲真正超然的“自在”。
        实际上,“少无适俗韵”一句,既是真实写照,也是真情流露,反映出作者刻骨铭心的经历和内心深刻的矛盾。陶渊明出生于没落的官僚家庭,虽曾祖、祖、父均先后为官,但因其父陶逸早亡,家道衰微,所以陶渊明少年贫苦,很少交游。于是他“委怀在琴书,游好在六经”,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晋代,他却立下“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而“大济苍生”的壮志,不苟流俗并认真学习了以经世治国为要旨的“六经”。可见他早期受儒家思想影响很大,是曾经立志要大展一番拳脚的。所以在29岁到41岁的13年间,他抱着“明君贤臣”的理想,从壮怀出仕到碰壁、失望、归隐,而后又再抱怀出仕,这样一共“三仕而三隐”——直到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宋书·陶潜传》)而最后去职,彻底走上归隐道路。尤为关键的是,心境的“超然”应是一种人生态度,不会只对官场“着眼”,也不会只对仕宦生活“上心”。同理,陶渊明在“大彻大悟”后的反思,应是对自己“风风雨雨”前半生包括“为学”、“求仕”阶段的反思,而绝不可能只囿于对仕宦生活的观照——“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陶渊明对这段“三仕三隐”的经历,愤嫉怨悔自然毋庸置疑。但陶渊明对自己29岁入仕前那一段让人们想象得到的诸如心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的自信、或无奈于苦读诗书、着意经营、求小惠而叩、沐微恩而谢的碌碌庸庸、蝇营狗苟,难道不也痛悔而嫉愤?
        陶渊明在其《饮酒》诗中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他还写了一篇《桃花源记》来寄寓自己的社会理想。陶渊明也深知农家艰辛,他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中写道“晨出肆微勤,日入负米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间岂不苦?弗获辞此难..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他在44岁以后,生活日见困顿,甚至连衣食也无法得到保障——“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鸟迁。”(《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已见极度贫寒;后来竟乞食为生,“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乞食》)。但看到塞门士子的被压抑、社会政治的黑暗腐朽、世风人情的每况愈下,陶渊明更加坚决地“守拙园田”。据称,陶渊明疏淡人生,不肯逢迎,亦不交密友,只任性情。时人刘遗民与名僧慧远等在江西九江庐山的东林寺修行,并结白莲社唱和。陶渊明虽与慧远交好,并时常参与白莲社事,却始终不肯入社,有人归因于陶渊明“好酒疏懒”。其实,“参与社事”有可为可不为的率意,而“入社”则必有当为当不为的无奈 ——社名虽是“白莲”,也难免尘俗之污。“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饮酒·其五》)——这里又一个“远”字,曲隐地透出他的心境与心态。这样想来,陶渊明若入了社,就不是陶渊明了。所以他在《归园田居》的结句中,是“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长嘘了一口气:“嗨,真自在呀”!这样推断,陶渊明痛悔自己的“误网尘网中”,也就不止于入仕生活的“十三年”了。
        再换个角度想想,古人用数,几曾定都实指?正如文中“旧林”,“故渊”的比喻,几曾又一定明确指陈?陶渊明辞官归隐、躬耕自资,正该有“逝者已矣,来者可追”之意,应该是以此为界,将自己人生划作“前半生,后半世”的。古人用数有实虚之分,诗人用数常取成数——要知道古人寿短、七十稀微,“三十年”不正有“半生”之意?而我们后人读诗,却执着泥实而不化,枉费作者恁多心机。正所谓:
        好意为销十年恨,
        又误陶令小半生。
        附: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欠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
(饶自斌,湖北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静女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陶渊明《归园田居》“一去三十年”辨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千古绝响《琵琶行》——浅谈《琵琶行
    对《琵琶行》音乐描写的教学处理
    析《琵琶行》中的“阿姨”.
    .《琵琶行》的文化审视—— — 重温陈
    .《琵琶行》课文注释质疑.
    .《琵琶行》真的表现了白居易的抑商思
    .《琵琶行》知己意识深层内涵简论
    巧构妙思的《琵琶行》.
    臆说李商隐《锦瑟》诗
    《邶风·静女》
    .《锦瑟》与李商隐.
    打开诗文欣赏之门的钥匙———从《琵
    文约意颇丰——关于《蜀相》教学值得
    .《石头城》赏析
    关于《锦瑟》“ 无端”意绪的解读
    对李商隐《锦瑟》的再解读.
    《诗经》解读:萚兮
    .《琵琶行》中的“思”字
    《诗经》中静女时代发生的时代背景和
    .《锦瑟》:李商隐的“伤”隐之作
    因《锦瑟》而想起的
    李商隐《锦瑟》赏析.
    李商隐《锦瑟》诗说
    李商隐《锦瑟》的张力艺术魅力.
    【原文】静女【参考译文】
    读《琵琶行》中的天涯沦落情
    由《琵琶歌》而至《琵琶行》兼及古典
    .《梦游天姥吟留别》审美三题
    读不尽的《锦瑟》.
    从《静女》看《诗经》研究范式的差异
    谈《迢迢牵牛星》的两处注释.
    《迢迢牵牛星》赏析.
    英雄之慷慨悲歌—— 《短歌行》赏析
    浅析《短歌行》.
    从《归园田居》看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
    课堂实录:《氓》《无衣》《静女》
    《诗经》解读:女曰鸡鸣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文化总集
    “吾爱静女,如鼠嗜米”:《诗经》版
    诗词歌赋----静女《诗经》
    《诗经》解读: 静女
    《诗经》解读:褰裳
    《诗经》解读: 狡童
    《诗经》解读:有女同车
    读《诗经》系列:静女
    从《梦游天姥吟留别》谈李白诗歌的浪
    《氓》教案
    《诗经》解读:大叔于田
    《诗经》解读:遵大路
    《诗经》解读:羔裘
    《诗经》解读: 狡童
    《诗经》解读:清人
    《诗经》两首:氓、静女其姝(粤教版高
    《诗经》解读:山有扶苏
    傲然气兮存天地——《梦游天姥吟留别
    静女《诗经》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
    《静 女》赏析
    《静女》(《诗经》)
    高语三册一单元篇目索引
    高语三册二单元篇目索引
    说《琵琶行》《长亭送别》.
    从《饮酒》、《归园田居》论陶渊明的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诗经》解读:叔于田
    .《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从《梦游天姥吟留别》看李白的一生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艺术手法赏析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梦游天姥
    浅谈《梦游天姥吟留别》与《将进酒》
    归《去来兮辞》与《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梦境解读
    最绝望而不朽的诗篇—— — 李煜《 虞
    《静女》大概是整部《诗经》里最生动
    读《诗经》之《邶风·静女》
    动静艺术与悲秋传统——《山居秋暝》
    王维山水诗代表作《山居秋暝》赏析
    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品读王维《山
    王维《山居秋暝》赏析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解析
    诗情画意 美不胜收——《山居秋暝》赏
    比较赏析《琵琶行》、《明湖居听书》
    杜甫《登高》赏析
    李清照《声声慢》赏析.
    律切精深 传神入妙——杜甫《登高》语
    悲情愁绪的一种抒情模式—— — 杜甫
    浅析许渊冲译《登高》之美
    .《蜀相》“频烦”辨正
    金圣叹的“分解”鉴赏法略说—— — 
    王维山水田园诗《山居秋暝》解读
    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解析
    李清照《声声慢》词个句质疑
    敦煌曲子词《虞美人》赏析
    蒋捷的《虞美人·听雨》赏析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赏析
    《虞美人》教学设计
    .《虞美人》中“ 朱颜” 一词作何解
    杜甫 《登高》赏析
    是“悲愤”还是“豪气”?——陆游《书
    《诗经》两首  《邶风•静女》 
    关于《蜀相》一诗教学的几个问题
    从《雨霖铃》阅读鉴赏看中学语文多元
    从《雨霖铃》看古典诗歌的别离主题意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刘禹锡、苏轼诗词《西塞山怀古》《念
    重新解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
    .《虞美人》译文之“愁”美
    .“点”与“线”的表现艺术—— — 谈
    李清照《声声慢》所写季节之我见
    李清照再嫁心声的流露——《声声慢·
    千古绝唱 凄苦愁深——李清照的《声声
    谈李清照《声声慢》的抒情方法
    读《醉花阴》《声声慢》品李清照前后
    卓绝千古凄苦情——李清照《声声慢》
    赏析杜甫《蜀相》诗的写景抒情艺术
    修辞场、语象系统、修辞认知和文学阅
    《卫风·氓.秦风·无衣. 邶风·静女
    一曲悲凉的颂歌—— — 郁达夫《故都
    《记念刘和珍君》的另一种读法
    《记念刘和珍君》二辨
    .《记念刘和珍君》说课稿
    激情质疑 相机诱导———《记念刘和
    在加拟诗意小标题活动中学《故都的秋
    约翰·多恩的《别离辞: 莫伤悲》和柳
    故国之思 亡国之痛——两首《永遇乐》
    静女【《诗经》中《静女》的改写作文
    俯仰悲古今——读《扬州慢》管窥姜夔
    小组合作互动探究——《故都的秋》教
    朴素亲切舒卷自由———郁达夫《故都
    《故都的秋》的审美趣味
    对《故都的秋》的一点探索
    《故都的秋》主题探究
    《故都的秋》意象新解
    .《记念刘和珍君》的广博与深刻
    三篇“怀古”竞风流——《念奴娇·赤
    .《故都的秋》:悲凉美、雅趣和俗趣
    郁达夫的悲凉颂歌——《故都的秋》.
    《诗经》 静女
    《诗经》静女——天真烂漫的幽会
    《诗经》三首(秦风·无衣|邶风·静女
    《诗经》·《邶风》·《静女》英译
    《邶风·静女》教案
    读王维诗《山居秋暝》.
    .《故都的秋》的意境探赏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