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晚风轻拂,百草芳香,月上柳梢头。《诗经》中那个娴静温婉的美丽少女,在城墙一角等候着自己的意中人。几分含蓄害羞,几分佯装嗔怒,几分纯真调皮。当男子匆匆赶来时,女子偷偷藏了起来,急得男子不停地搔首徘徊。其实温柔细心而情意绵绵的女子早就为自己的心上人准备好了定情礼物。于是,一分清醇而雅致的柔情弥漫在整部《诗经》中;于是,一个清新自然而恬静羞涩的静女形象温润着生动着煌煌华夏文明……
打开一部《诗经》,穿越缓缓流淌的历史长河,穿越茫茫苍苍的蒹葭,穿过灼灼其华的桃林,越过蔓草遍地的旷野,众多女子娉娉婷婷、款款而至:或若即若离,或热烈执着,或娴静羞涩,或清纯典雅。静女无疑是其中既最有中国文化气息又生机盎然的形象(“淑女”的“淑”字,其本义是“清澈”。大概因为《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淑女”一词逐渐演化成了“静女”的内涵)。
如果说单个的生命本应热烈奔放,个性鲜明;共生于和谐环境的生命则应内敛而克制。因为与人共处时,如当代独生子女般太过鲜明的个性,必然会刺伤别人并最终伤害到自己,从而两败俱伤——这也正是当今中国离婚率高居全球第一最主要的原因。
所以,早在两、三千年前的《诗经》中,我们的先人就已经意识到:“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个真正的极品男人,就像象牙和玉石须要打磨一样,是须要不停地切、磋、琢、磨的。也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不断经过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挫折乃至绝境打磨的人,才能磨掉锋芒与棱角,磨出圆融与大气,既自强不息,又大爱无边,并最终与人、与世界、与自然和谐相处。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那个从《诗经》中走来、含蓄内敛、克己自律、娴静纯真的女子,成了中国文化中最有生命力的女子,也依然是当代社会最美丽的女子。
附:《诗经·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①, 俟我于城隅②。 爱而不见③,搔首踟蹰④。
静女其娈, 贻我彤管⑤。 彤管有炜⑥, 说怿女美⑦。
自牧归荑⑧, 洵美且异⑨。匪女之为美, 美人之贻。
【注释】
① 姝(shū):美丽。
② 俟(sì),等待,等候; 隅(yú),角落。 ③ 爱:通“薆(ài)”隐藏。 ④ 踟蹰(chí chú):徘徊。 ⑤娈(luán),美好;贻(yí),赠送;彤(tóng)管,红色的管箫。
⑥炜(wěi):光鲜。 ⑦说怿(yuè yì):喜爱;女(rǔ),通“汝”,你,指代“彤管”。 ⑧牧,野外;归荑(kuì yí):赠送荑草。归,通“馈”,赠送。荑,初生的茅草。 ⑨)洵(xún):的确,确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