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语三二 6.裘淑芬.情感———打开诗文欣赏之门的钥匙———从《琵琶行》的教学说开去.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2) 提起文学作品,语文老师都有同感,既喜欢教又怕教。喜欢教,那是因为文学作品有讲头;怕教,是因为教不好。古代文学作品言简意赅而情感丰富,语法与现代文相差甚远,翻译得天衣无缝不容易,让学生理解真正的文意不容易,要引起学生的共鸣就更不容易了。而现代文学作品虽然没有了语法上的难题,但却不像古代文学作品大多已有定论,看法比较一致。即便是那些看法比较统一的现代作品,怎么算教好了,也难下结论。中学老师为了应付考试,往往不得已把文学作品像理论课那样条分缕析,虽然考试管用,但失去了文学作品的整体神韵,老师讲得枯燥,学生听得厌烦,结果导致相当数量的学生进入了一个怪圈,即学的文学作品越多,对文学的兴趣就越淡。 如何才能使学生脱离这个怪圈呢?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述形象来传出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 - 这就是艺术活动。”文学作品是“艺术活动”的其中一个产物,语文教育说到底是情感的教育,要使学生真正读懂文学作品,欣赏优秀诗文,还是要回归到情感上来。 情感分析的合理运用可以突破某些诗文欣赏中遇到的难点。讲解白居易《琵琶行》一诗时,其中描写琵琶女高超演技的一段, “诗人连续使用急雨、私语、珠落玉盘、花下莺鸣、冰下流泉、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等一系列精妙的比喻,把乐声从急骤到轻微,从流利、清脆到幽咽、滞涩,再到突然激扬的过程极形象地摹写出来”,使比较抽象的音乐形象一下子变成了视觉形象,“而随着乐声的抑扬起伏,弹奏者动荡变化的感情也溢出行墨之外”。如何才能让学生“听”懂这段音乐呢? 笔者想到了著名的音乐家王健曾根据《二泉映月》曲调,填了一首歌词: 听琴声悠悠,是何人在黄昏后,身背着琵琶沿街走。阵阵秋风吹动着他的青衫袖,淡淡的月光,石板路上人影瘦,步履摇摇出巷口,弯转又上小桥头。四野寂静,灯火微茫隐画楼,操琴的人,似问知音何处有,一声低吟一回首,只见月照芦荻洲.. 当初看到这首歌词的时候,笔者曾经有豁然开朗之感,仿佛一下子读懂了华彦钧作《二泉映月》时的心境。如此,何不也从琵琶女的身世出发来解读这段音乐呢? 在讲授这首诗歌时,笔者首先逐句解说分析了这段音乐描写,学生几乎都是面无表情,可见他们并没有体会到演奏者的心境。接下来,笔者分析下一段,琵琶女自述身世。“十三学得琵琶成”,她很小就到了青楼,不曾好好享受过父母的宠爱。“名属教坊第一部”以下九句,写她技艺高超,容颜秀丽,被老辈艺人所赞服,而被同辈艺人所妒忌。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她年长色衰了。“弟走从军阿姨死”,仅有的几个亲属相继离散而去,“门前冷落车马稀”,贵族子弟们也都不再上门来了。她只好“嫁作商人妇”。然而“商人重利轻别离”她的爱情又在哪里呢?“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守着空船,她的心便如同这江水一片冰凉。至此,人的情感需要中最基本的亲情、友情、爱情,琵琶女拥有了哪个? 比一比我们的幸福生活,琵琶女不是太可怜了吗?再回过头来读那段音乐描写,仿佛便是琵琶女身世经历的再现。年轻时,是“霓裳”、“六么”,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中依稀看到了混乱的几年,亲人们相继离去。年老了,是“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孤独伤心时是“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然而心中终有不甘,如此便有了“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但不甘又能怎样? 只能是“唯见江心秋月白”啊。如此一来,学生基本理解了这段音乐的情感变化。最后分析诗人感慨自己的身世,抒发与琵琶女同病相怜之情一段,情感问题也迎仁而解。 在使学生成功欣赏了这首诗歌后,笔者细细分析了成功的原因:“乐为心声”, “情动于中而形于声”,情感分析的合理运用是突破这段描写欣赏难点的武器。正如尤克·巴班斯基所言:“情感状态总是和内心感到激动、有反响、同情、喜悦、愤怒、惊奇和许多别的情绪相联系着。正因如此,注意、记忆、理解某事物的意义在这种状态下由于个人深刻的内心感受而丰富起来。这些内心感受使上述认识过程加紧进行,并因此能更有效和高质量地达到目的。” 其实,从心理学角度讲,马斯洛在他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早就把人的基本需要分为前后相互衔接的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爱的需要也称社交与归属的需要。马斯洛认为,爱的需要是指个人对爱、情感和归属的需要。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包括喜爱、嫌恶、愤怒、恐惧和悲哀等基本情绪。它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也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需要。 情感正是文学的生命和灵魂。“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饱含着作家的真善美的情思,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古往今来,每当文学作品偏离这一“本源”时,便会出现相应的文学运动使之回归正途。唐宋时期两次古文运动便是明证。再扩展开去看诗文的内容,也不外情、事、景,三者之中,情也为本。情是作家跳动的心,情是文章勾人的魂,它就渗透在字里行间,读者若能透过字表,调动主观情感积极参与,与作者脉搏共振,心随文跳,情随文动,就能读出古诗文的儿女情,山水音,读出田园乐,童真趣。倘若读者情感冷漠,心如枯井,对真善美没有发自内心的热爱,对假恶丑没有情不能已的愤怒,再好的作品放在你的面前只是枉然,因为“只有感情、感情本身,才能理解感情。” 如此看来,要真正理解诗文,欣赏诗文,从情感的角度出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这里,笔者又想到了一个问题。在语文教学中,鲁迅的文章,学生常常很难理解接受,有人曾对一百多个学生做过调查,喜欢鲁迅文章的人不到20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各种生活经验与想象可能发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感悟到鲁迅语言独特的美,完全有可能使学生喜欢上鲁迅的作品。比如,鲁迅的小说《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传统的分析是封建礼教与神权迷信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内在原因。但如果从情感的角度出发,其实我们能够很明确地意识到祥林嫂是有其丰富的内心世界的,这从她向“我”反复追问灵魂的有无即可证明。可以这么讲,祥林嫂是在自责与恐惧的双重折磨中绝望而死的。因此从情感的角度去关注心灵,关注人的内心世界,而不是贴标签似的架空分析,人物的形象将是有血有肉的。这更有利于落实情感教育目标,也更有利于调动学生欣赏这类文章的积极性。 但从情感的角度出发去欣赏诗文,势必要求欣赏者本人有同作者相同或相近的生活体验、人生阅历、思想情趣。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在欣赏陶渊明的诗《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时,苏轼特别欣赏其中的“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两句,跟他长期农村生活的体验分不开的。从字面上看,这两句描写的不过是农村中常见的春天的景象,但联系到诗人写作此诗正值离职在家守母丧,春天开始躬耕南亩的具体情景,就不难体会到,诗人在农村劳动生活中追怀古代的隐者,是寄托了他与众不同的人生志趣和理想的。作为欣赏者,如果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和人生素养,很多时候是很难感受和领悟到作者深沉的思想感情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尤其注意情感的引导,把发展学生的情感经历当作出发点,促使学生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在学生获得情感与发展情感的前提下去引导学生学习。 总之,情感是诗文的生命和灵魂,诗文欣赏的核心是情感共鸣。没有情感相通,诗文也就失去了知己。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对学生情感的引导,把自己体验的情感传达给学生,并使学生为这些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情感,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 列夫·托尔斯泰. 艺术论[M] . 张昕畅,刘岩,赵雪予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 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 礼记[M] . 阮元校刻. 北京:中华书局,1980. [4 ] 尤克·巴班斯基. 论教学过程最优化[M] . 吴文侃,等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 ] 刘勰. 文心雕龙[M]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6 ] 费尔巴哈. 基督教的本质[M] . 荣震华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作者简介:裘淑芬(1978 - ) ,女,浙江奉化人,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